avatar-img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22公開內容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的策展人以及參與本展的新生代創作者都出生在戒嚴時期,以今日之眼探入門洞,曾經無可見的歷史重門掩映。1987年7月15日門鎖解開,身為後來者的我們彷若站在門縫探向淵海暗黑,記憶的森林盤根錯節。在理解歷史的路上,解讀那些易被化約、套裝的意義與面目的此刻,身活其境的前輩無疑是最佳引路人。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母親負責生,也負責死。 我們口中所謂的前輩,他們也都是母親珍貴的孩子啊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1/01
謝謝策展人菲比把這麼有意義的展覽放上方格子讓我們瀏覽,我覺得自己似乎能從菲比分享的文字和照片獲得某種力量。影片中有好幾位叩門人親自介紹他們的創作理念也啟發了我,謝謝嘍!❤️
沈菲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4
陽台觀察者 謝謝您願意閱讀這段文字與影片,它們所乘載的情緒與境遇有些沉重,但活著的人哪個不是負重前行呢?願意知道自己為何負重的人,人生路途才能走得深切。謝謝您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菲比於2002年進入職場,2013年起獨立接案至今。 既然劃歸於自由工作者,那就得名符其實將「自由」二字實踐出來。因此: (一)接案前採取「自由意志」。不喜歡的,覺得怪的。我都不做。 (二)接案後採取「自由意志」。喜歡、想做且合適的。我都要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1999年冬天,初見綠島。 2019年冬天,再訪綠島。 2024年,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親愛的朋友,您覺得您看到的展覽是什麼呢? 在菲比眼中那些開展後的被看見的「展覽」其實都只是海上魔島。 每個展覽(應該)都得經過一段時間生長、發展、除錯、重來、再往前,最後終於突破意識水面,成為您我眼前的展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src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特別關心「民眾參與」這部份 認識(實體)菲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菲比私心最愛的就是和「民眾參與」有關的這一part。包含:會與民眾實體面對面的工作坊、講座、導覽,以及與民眾互動的「教育推廣小禮物」,都是我特愛關注的(當然也是有在用心讀書與策劃展覽本人啦)。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他受了苦。和我有關嗎? 那位被我移至最佳觀賞位置的觀眾,被血漿濺了一臉,她的白衣在我措手不及的狀態下染了血。我非常抱歉把她放到那裡(代替原本站在那的我)被血漿波及。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中每件作品形式各異,但其核心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4/29
哦,是把之前在景美園區的展覽移至綠島了嗎,以後會成為常設在綠島嗎?很有意思的展覽,謝謝菲比策展及介紹。❤️
沈菲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陽台觀察者 謝謝您
avatar-avatar
沈菲比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覽延長至2月18日,希望觀眾在觀展過程中盡量打開自己,去感受、反應,並隨著每次的互動,帶著自身經驗,重新反溯過往經歷,重啟身/心/靈的共情機制。《小王子》的馴化概念,以及對於他者的責任。展覽官方LINE(ID:@884kwahf)提供語音導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我寫這封信,是為了跟妳告別…… ……當然我知道妳絕不會跟任何人提起這封信,還有妳是從誰手上拿到這封信的 如果可以,我希望妳能回信給我 若是今後我們能像這樣子繼續偷偷通信的話就好了………… 我收到妳的回信了,謝謝妳,真是太高興了…… 上一封信我忘了提醒妳,今後像這樣子給妳寫去的信,妳還是不要留在身邊
Thumbnail
5/5接著,只要再貼上一枚郵票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在景美兵舍六內的觀展終曲是林靖偉創作的〈HIP練習室〉。這是一處全藍的密閉空間,除了譜架、木椅、吊燈之外,直笛亦吊掛其中。樂譜上有曹開詩句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自由頌》簡譜。 從《歡樂頌》到《自由頌》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中除了吳淑麟的「心.臟」系列是既有作品借展之外,其餘作品都是全新創作。此次展出的「心.臟」系列是淑麟從2011年開始到2023年的階段呈現,所以也並不完全是單純的「舊作」借展,而是以一個「現在完成式」(始於過去至今仍持續)的狀態有機前進著。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Art is a way to communicate to most people. Everyone is invited But not everyone comes and that’s also good Wolfgang Laib 透過藝術打開對話可能性 這些年菲比不斷朝著「透過藝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3/12/18
謝謝創作人菲比紀錄及分享這次的策展。看菲比最近一系列關於人權與曹開的故事分享,能夠讓人感受菲比的用心。加油喔!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攝影記者是坐在戲院第一排看戲的人 擔任攝影記者二十餘年的鄧博仁,因其職務通常站在第一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鍛鍊其知覺敏銳,而在他將這項特質轉至個人創作時,便可以看見他從客觀立場起身,走向自我生命陳述的私我主場,從而創作出與個人調性相當,自帶文學性與音樂性的畫面。 一滴墨水 像小數點 掉落到稿上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在「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覽中,王淑燕以兩件陶作〈635〉與〈腦袋開花〉向前輩致敬。創作媒材的選擇,便是來自曹開詩作的啟發。 曹開詩集《小數點之歌》別具一格地以數學詩探索了「劫數」的生存方程式。這是孤獨之悲劇的一扇天窗,詩性與純粹數學語言的交會,年輕的受難者曹開為自己尋得精神自我解放的出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近年,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使威權時代被掩沒的傷害得以被看見,但是聽過這個名詞,並不等於體認它的意義,以及對您我生命的價值與影響。「知識/訊息」僅是一個既成的結果或答案,人們可能會反覆記誦它,卻鮮少進一步思想到在答案之外,蘊含著某些複雜性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這個被跳過的人是誰?為什麼不寫她的名字?既然一起合照,應該不可能是路過的陌生人。有版面(空間)寫「隔著一個人」,倒不如寫出這人的名字吧!?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每月一場的表演「OPEN開」 2023年10月8日是「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門」每月表演的日子。當天共有三場場次(13:00-13:20  l  14:30-14:50  l  16:00-16:20,未來每月一日的表演也是如此安排)。這天,鋼琴家郭欣怡以不同心境演繹貝多芬《C♯小調第14號鋼琴奏鳴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這是一段菲比作為「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策展人內心話(之一。沒錯,除此之外還有千千萬萬個內心話在菲比心內迴盪中)。 那個被你看見的展覽。一般狀況而言,最終被觀眾看見的「展覽」,其內容大多僅止於陳設「作品本人」或作品前身(草圖、模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沈菲比
發佈於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期間每個月會有一天邀請音樂家進入〈接待室〉演奏樂曲,隨著日期推展逐漸被顏料與色紙損壞的鋼琴與琴音,以及緩衝材帶來的身體不適,都將影響音樂家對於樂曲的詮釋,您將在此聽見盡力保持完整抑或無可避免被殘害的樂句。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