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用編輯調教你的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上週寫《世界觀》雖然很過癮,卻讓有些我心力枯竭。所以今天我想要介紹《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這本輕快療癒又實用的小書,撫慰一下心靈(笑)。

當初是在三餘瞄到這本書,覺得書名很逗趣就收編。作者陳夏民是逗點文創結社(Comma Books)創辦人與總編輯,是作家也是個譯者,同時還經營〈閱讀夏LaLa〉Podcast頻道,感覺是個生命戰鬥力超群的人(?)

這本書是他從事多年出版、編輯後,發現這些知識應用在我們的人生上居然也很合適,而起心動念寫下的小書。

以下就讓我隨手揀些喜歡的內容分享,一起看看要如何藉由編輯術,校調我們的人生吧!

【定位】

〔自我介紹〕

你覺得一本書最為棘手是封面、內文或文案呢?恐怕都不是,陳夏民的答案是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扮演承先啟後的腳色,讀者被封面書腰吸引後,如果看作者介紹有意思,進而對作品產生興趣的話,願意購買的機會就大幅提升。

那怎麼樣的寫法才是好的介紹方式呢?

陳夏民認為,與書的內容有連結、又能吸引讀者就是好的作者介紹。太無趣會讓讀者無心往下翻;太喧鬧取寵又恐與內容不貼合。如何拿捏,正是其困難處。

而一般人的自我介紹也是如此,過與不及都可能會造成他人對自己第一印象的誤判。或許可以從思索自己有那些「故事」出發,讓他人瞭解你的身分的同時,又對你產生興趣哦。

自我介紹乘載著不同的人生,不見得總劇力萬鈞,卻可以是一則極短篇小說。

〔定義自己〕

陳夏民說,出版書籍多年後他發現素材永遠不缺,缺的總是定義這回事。像是藍光眼鏡本不是書,但被某出版社重新定義,並搭配使用手冊,反而直殺書籍銷售市場,萬夫莫敵。

而定義自己也是一樣的概念。連你都搞不清自己是什麼模樣的話,就別怪別人對你不買帳。

當然找到定義並不容易。但如書中所言,我們只能反覆觸碰,在一次次徘徊於痛苦疲憊中,逐漸去釐清。唯有透過反覆思考,才能確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進而找到定位。

當我們重新審視自我之於世界、身旁人事物之於自己,才能夠淘汰那些虛假、讓人費盡心力卻始終帶來妄想與傷害的,把愛放在自己身上或值得付出的對象,做出正確的決定。

這邊引用書中提問為這個段落作結:能不能用三五的句子定義自己,然後問:「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raw-image

【校正】

〔編輯的藝術〕

一本書不單只有內容要雕琢,如何呈現也是門學問。舉凡行距、文字間距、行數、每頁字數乃至封面設計都需要細細思量。

唯有編輯理清紛亂資訊層次,再由設計師打造乾淨俐落的版面,才能做出讓讀者一目了然,閱來清爽無負擔的書。

而日常中的我們,就算不出書其實也須面對的各種編輯情境。舉凡發臉書IG文、寫履歷、自拍、塑造遊戲腳色外型,編輯力都可派上用場。如何讓自己更體面的顯示在眾人面前,用點心同樣是不可少的。

〔溝通〕

書中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一本書成功的關鍵,其實是眾人的妥協。也就是說要校正的不單是內容,還有與他人的來回。

而編輯其實就像PM,溝通的對象包羅萬象,除了要打點作者,還要應付上司、作者經紀人、設計師、印刷廠……,族繁不及備載。而厲害的編輯往往能打太極般地轉化各方力量。

想來我在半導體業的經驗也是如此,這些年的打滾讓我了解到,所有事情其實都是「喬」出來的。猶記剛入行時學長對我說的:真正的問題都不會是機台,而是人。

陳夏民說得好,溝通就是保留自己最在意條件,割捨想要卻會造成其他人困擾的要求。但這可能還是只有靠血淚經驗去累積了吧。

溝通就是讓每一個人的需求,不會完全被排除在外。
raw-image

【行銷】

〔別為推銷打折自己〕

書是個很奇怪的商品,全新時折扣很多,沒那麼新後反而越來越貴。但在網路書店打折普及的現在,甚至連許多愛書人都把折扣視為理所當然,否定圖書定價統一制。

關於折扣的想法,我曾寫過拙作〈1111折扣戰的思索與解方:為什麼我依然覺得獨立書店有存在的必要!〉,大家或可參考。

而此書中說法我覺得也值得思考。陳夏民認為統一定價制的好處,是書店與出版社必須更有效的去「詮釋書籍」。讓讀者感受到書的活力與創意進而購買,而非被價格綁架。

回到我們自身不也是如此嗎?或許可思考一下,我們是處處折讓取得他人認可,還是能靠自己本質吸引他人呢?打折終究只是不得已辦法,能搔到他人癢處才是真正的「好折扣」。

貪圖便宜只會消耗美好事物的價值,讓他們背後冒出一片血汗紅海而已。

〔重複之必要〕

陳夏民說當初因覺得編輯工作平板,才興起創業念頭,沒想到開出版社後才發現刺激是有,但「重複的折磨」卻更加嚴重。比如出版時為了推廣新書,同樣的內容會對不同的人說上十次百次不只。

那要怎麼擺脫重複之苦呢?陳夏民的解答很跳Tone:成為脫口秀演員。

經歷不斷重複地獄後,他開始去思考一個故事要怎麼「演」,才會讓觀眾覺得精彩又收穫滿滿。我很愛書中的舉例:你看張惠妹〈姊妹〉起碼唱了一萬次還不是一直唱下去!

為了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必須付出更多代價,去做自己做討厭的事。

赫然發現自己的寫作狀況也是如此。寫完文後迎接而來就是不斷重複。把文章貼到各平台、批踢踢、粉絲專頁、臉書社團、Line群……每次都覺得根本是在自虐。但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這些重複也是必須的吧 !

〔主流與偏流〕

最後想聊聊書中我很有感的一點:創作是為了商業還是藝術?

陳夏民的建議很務實:無論決定走哪條路,都必須清楚伴隨而來的結果。如果為寫作設下較高閱讀門檻,讀的人自然會少;寫得通俗大眾,人氣高些也是必然。作了選擇,就無需怨尤。只要找到自己的讀者,都是好事。

自己寫的閱讀心得當然稱不上什麼商業藝術,但多少還是會思考受眾問題。

記得剛寫完第一篇心得《如何閱讀一本書》時,老爸曾建議:如果你希望寫的東西有人看的話,是不是要寫暢銷點的書?不過後來我好像還是故我(笑)。幸運的是即便寫得任性,還是能逐漸找到願意捧場的人,覺得感恩。

而這觀念也可以應用到人生上:

假若自己是一本等待著讀者翻閱的書本,你將在書籍資料卡的目標讀者欄位填入哪些類型的人呢?

如陳夏民說的,填太多可能反會累壞自己,畢竟我們不可能無止境的討好所有人;而填的少也不一定就會孤單,只要頻率對了,仍會有人願意打開這一本書。

要成為怎樣的人,這問題就留給大家思考一下囉!

raw-image

【後記:投給想要的世界一票】

如開頭說的,這是本輕快的書,陳夏民舉重若輕地談了各種出版辛酸與人生心得體悟。讀的過程雖放鬆,卻也令我不時陷入深邃思索。

最近剛好在讀逗點出版的《美麗新世界》,字行編排和插圖都很用心,而且書型小巧精緻,重量恰恰好,臥床捧讀也沒負擔。忽然意識到能有這樣的閱讀體驗,背後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心血。

raw-image

很喜歡書中引用安娜.拉佩的話:

你的每筆消費,都是投給自己想要的世界一票。

創作生產著實不易,如陳夏民說的,下次在網路上聽到一首好歌、看到一篇好文章或各種創作,如果口袋允許,就多多支持這些作品吧,不要把享樂建立在免費剝削上!願大家都能更願意把錢花在有質感、用心的作品上。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10會員
284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陳夏民分享參與類似臺灣草率季的Seoul Publishers Table擺攤賣書的體驗,書展在首爾一棟大樓的17樓,是付費書展,視覺設計做得極好。「他們是很有創意,行動力也很強的的書展。在疫情時,他們會用串連所有參與出版社在IG直播擺攤賣書,再把訂的書集貨、出貨,像是經銷商或代購。」
Thumbnail
陳夏民分享參與類似臺灣草率季的Seoul Publishers Table擺攤賣書的體驗,書展在首爾一棟大樓的17樓,是付費書展,視覺設計做得極好。「他們是很有創意,行動力也很強的的書展。在疫情時,他們會用串連所有參與出版社在IG直播擺攤賣書,再把訂的書集貨、出貨,像是經銷商或代購。」
Thumbnail
在我下定決心要進入出版產業,成為一位編輯時,有兩本書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 一本是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的《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一本是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的《編輯樣》。
Thumbnail
在我下定決心要進入出版產業,成為一位編輯時,有兩本書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 一本是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的《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一本是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的《編輯樣》。
Thumbnail
數位時代,如何成為自己的審稿者?成長學院邀請到資深出版編輯 Jessie,和創作者分享如何審視自己的作品,包括替你的內容找亮點、取一個引人入勝的標題等,也分享當創作者遇到創作瓶頸時該如何面對,一起來讓自己的作品更完整吧!
Thumbnail
數位時代,如何成為自己的審稿者?成長學院邀請到資深出版編輯 Jessie,和創作者分享如何審視自己的作品,包括替你的內容找亮點、取一個引人入勝的標題等,也分享當創作者遇到創作瓶頸時該如何面對,一起來讓自己的作品更完整吧!
Thumbnail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上個星期,我的第一本著作終於獻醜上市了。經過了幾個月近乎雙倍工作量的生活,每晚寫稿到半夜,終於有機會跟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雖然朋友覺得新書好看有用,始終是素人身份,要讀者拿起我的書來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不少先進的推薦下,慢慢開始有了銷量,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究竟寫了些甚麼。
Thumbnail
上個星期,我的第一本著作終於獻醜上市了。經過了幾個月近乎雙倍工作量的生活,每晚寫稿到半夜,終於有機會跟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雖然朋友覺得新書好看有用,始終是素人身份,要讀者拿起我的書來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不少先進的推薦下,慢慢開始有了銷量,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究竟寫了些甚麼。
Thumbnail
當初是在三餘瞄到這本書,覺得書名很逗趣就收編。作者陳夏民是逗點文創結社(Comma Books)創辦人與總編輯,是作家也是個譯者,同時還經營〈閱讀夏LaLa〉Podcast頻道,感覺是個生命戰鬥力超群的人(?)
Thumbnail
當初是在三餘瞄到這本書,覺得書名很逗趣就收編。作者陳夏民是逗點文創結社(Comma Books)創辦人與總編輯,是作家也是個譯者,同時還經營〈閱讀夏LaLa〉Podcast頻道,感覺是個生命戰鬥力超群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編輯」其實就是「整理資訊成易於吸收的狀態」,那人生往這件事情上靠攏,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好處的事情吧……比如整理自己過去的日記/夢境,好好總結,說不定能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所在;比如「定義」的重要性,若能理解,寫履歷或自我介紹時絕對有用;比如枯燥的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失去熱情,但為什麼要做……
Thumbnail
「編輯」其實就是「整理資訊成易於吸收的狀態」,那人生往這件事情上靠攏,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好處的事情吧……比如整理自己過去的日記/夢境,好好總結,說不定能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所在;比如「定義」的重要性,若能理解,寫履歷或自我介紹時絕對有用;比如枯燥的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失去熱情,但為什麼要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