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觀光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觀光景點因為遊客駱驛不絕,雖然賺到了觀光財,但也因為過多遊客到訪,許多的景點開始遭受到破壞,有些地方的居民更是覺得倍受打擾,不得安寧,苦不堪言,而近年來有些國家針對某些特定觀光景點開始有了一些措施,例如開始限制遊客人數,甚至有些完全關閉,拒絕遊客到訪,好讓當地有個喘息修補的機會。
這將近兩年的疫情時間,人民的旅遊停擺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也因為遊客消失而得到了難得休息的機會,這固然是件好事,但長久下去對每個國家的經濟肯定會有大大的影響。
雖然現在疫情還未結束,但有些國家已經漸漸解封,也開始開放國界,再次歡迎遊客上門,這未嘗不是件壞事,特別是沒有國界的歐盟,已經慢慢地見到遊客人潮回歸,雖然沒有以前旅遊業興旺時的容景,但起碼是個開始。
但就在大家希望可以再次旅行的這個時候,前幾個禮拜 Danielson 早上去上班時,在前往公司的路上看見這樣的噴字 "Turister ikke Velkomne",意思是遊客不受歡迎 (即使大家不懂丹麥文,但也應該大致上猜得出來,因為跟英文類似),Danielson 每天上班經過的這一區的確是哥本哈根觀光客會經過的地方,因為附近就是著名的大理石教堂,丹麥皇宮以及長提公園一帶,有可能是當地的住家居民不堪來來往往的遊客干擾而留下的字語?
問題是,既然是要給觀光客看的,那留個丹麥文有什麼用呢? 觀光客又看不懂,要嘛就直接用英文,好讓大家都看得懂不是比較直接嗎?
當我心裡才正這樣想時,走沒幾步路,果然還真的就看到另一處用英文噴漆留下的字樣 "Tourists fuck off",還真的非常直接,而且毫不客氣地告訴大家,遊客們請他媽的滾開!
哇! 哇! 哇! 是有這麼生氣嗎? 有必要用到這麼生氣的字眼嗎? 我在想,疫情都已經讓封國這麼久了,難道真的一點都不希望遊客再來哥本哈根這個美麗的城市看看嗎? 還有,難道噴字的這些人自己都不出國旅行的嗎? 他們自己都不到任何觀光景點的嗎?
當他們噴下這樣的字句時,他們有確定自己今生都不會離開自己的家到任何的觀光地去旅遊,即使不離開自己的國家,從自己的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旅遊也是觀光客啊。我固然可以理解他們不希望受到觀光客的打擾,但情緒化的字眼顯然有點過頭了,不過為了不帶給觀光景點地區居民的反感,每位地球上的我們在旅遊時真的要保持良好行為,做個有素質讓人敬重的觀光客,不要帶給當地人痛苦和不好的印象。
「如果喜歡 Danielson 的文章內容,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讓 Danielson 有更多的創作動力」
也可以給顆愛心,或是在下方的 like coin 拍個手鼓勵一下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去年 3 月初從台灣回到丹麥沒多久,歐洲疫情就從義大利開始大爆發,然後很快地延燒整個歐洲,然後也很快地就很多人被迫失業了,而 Danielson 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所以就開始在家當英英美帶子和專職家庭煮夫,也有了更多時間寫自己的粉專,部落格和寫一些文章。
解封? 不是講過了嗎? 丹麥不是早就解封,現在完全無任何限制,不用戴口罩,所有場所一切正常營業,大家出門就像沒事一樣,已經全然回到以前的生活了不是嗎? Danielson 都講了好幾次了還在講? 沒錯,我的確講過丹麥早已解封,那今天對完全解封這議題是有什麼新鮮事嗎?
一位一直有追蹤 Danielson 臉書童話王國粉專的朋友,幾年前回台灣時主動私訊 Danielson,並且特地一路從台北開車下來桃園見面,並給了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讓我有那麼一點點好像跟粉絲見面的虛榮心。 七月時,這位朋友再次私訊 Danielson,說她與丹麥老公要到丹麥探親之旅
昨天 (2021.08.21)是哥本哈根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 Danielson 自從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 每年都會和麥先生去參加 從來不缺席 我們沒有參與遊行的隊伍行列中 但總是會去支持 畢竟自己身為同志 當然一定要支持一下這個族群的年度盛事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從 8 月 12 號開始,一直到 8 月 22 號是哥本哈根同志驕傲週,Danielson 現在任職的公司碼"馬士基-MAERSK" 對多元文化一直都很尊重,公司的員工手冊也特別提到,在公司內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人有任何不尊重的言性舉止歧視或霸凌,所以公司也很支持 Gay Pride
馬士基的彩虹貨櫃 許多人都知道,每年的六月份是全球同志驕傲月,世界各地都有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同志大遊行的舉辦,而台灣也是亞洲最開放民主的國家,同志大遊行也已行之有年,更在同志伴侶關係合法化後,台灣更讓許多仍在努力爭取同志平權的國家羡慕,更把台灣當做標竿。
去年 3 月初從台灣回到丹麥沒多久,歐洲疫情就從義大利開始大爆發,然後很快地延燒整個歐洲,然後也很快地就很多人被迫失業了,而 Danielson 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所以就開始在家當英英美帶子和專職家庭煮夫,也有了更多時間寫自己的粉專,部落格和寫一些文章。
解封? 不是講過了嗎? 丹麥不是早就解封,現在完全無任何限制,不用戴口罩,所有場所一切正常營業,大家出門就像沒事一樣,已經全然回到以前的生活了不是嗎? Danielson 都講了好幾次了還在講? 沒錯,我的確講過丹麥早已解封,那今天對完全解封這議題是有什麼新鮮事嗎?
一位一直有追蹤 Danielson 臉書童話王國粉專的朋友,幾年前回台灣時主動私訊 Danielson,並且特地一路從台北開車下來桃園見面,並給了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讓我有那麼一點點好像跟粉絲見面的虛榮心。 七月時,這位朋友再次私訊 Danielson,說她與丹麥老公要到丹麥探親之旅
昨天 (2021.08.21)是哥本哈根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 Danielson 自從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 每年都會和麥先生去參加 從來不缺席 我們沒有參與遊行的隊伍行列中 但總是會去支持 畢竟自己身為同志 當然一定要支持一下這個族群的年度盛事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從 8 月 12 號開始,一直到 8 月 22 號是哥本哈根同志驕傲週,Danielson 現在任職的公司碼"馬士基-MAERSK" 對多元文化一直都很尊重,公司的員工手冊也特別提到,在公司內不容許任何人對他人有任何不尊重的言性舉止歧視或霸凌,所以公司也很支持 Gay Pride
馬士基的彩虹貨櫃 許多人都知道,每年的六月份是全球同志驕傲月,世界各地都有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同志大遊行的舉辦,而台灣也是亞洲最開放民主的國家,同志大遊行也已行之有年,更在同志伴侶關係合法化後,台灣更讓許多仍在努力爭取同志平權的國家羡慕,更把台灣當做標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機大廳裡人潮絡繹不絕,雖然是疫情期間,倫敦希斯洛機場裡還是摩肩接踵的異常忙碌。英國身為日不落國,有各式各樣的人種從世界各地湧入,根本也不用擔心能不能融入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是這個大不列顛國的訪客。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座有400多年的歷史建築——舊證券交易所,本月16日發生大火,火舌幾乎吞噬整棟建築...
Thumbnail
對觀光股而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目前進入若沒有更大利空就是利多階段,觀光類股重新站上季線 歡迎新作者【谷雨青苔】日本實際訪查國旅與國際旅遊 日幣匯率低下,當地人出國相對較貴,著實影響出國意願。旅日友人表示,在地觀光客的比例,較以往高出不少,周圍總是有許多講日文的遊客,可以說是將近一半都是在地人
Thumbnail
【日本各地出現觀光公害】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自調降COVID-19防疫等級後,外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因觀光客大量集中造成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問題正於日本各地發生。
12/21/2016 絕對旅行   過去兩年的時間,我造訪了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 但却不再感受到旅行的雀躍。 最近去了德國,到了鳥爾姆,站在這全德國最高的歌德式主座教堂前, 這高聳建築物的外表,對我再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英語領隊的工作,讓我接觸到完全不同領域的世界。 開拓了視
Thumbnail
來記錄一下8年前的丹麥之旅。(一年前就想發的文章,但因為時隔久遠,回憶已經變成好幾個碎片,很難拼湊,我就用所剩的印象,敘述當時眼裡的哥本哈根) 丹麥是我唯一去過的歐洲國家。 主要是因為同學隨性一問:要不要在學期結束後去他們國家走走?(如果今天同學是斯洛伐克人,可能就去斯洛伐克,不會是去丹麥的這種概念
Thumbnail
如果你厭倦了臺北的繁忙都市生活,不妨來法鼓山農禪寺放鬆一下!這裡景色優美,遠離塵囂,適合享受寧靜和陽光。除了參拜佛堂,你還可以在這裡漫步、閱讀、冥想,感受舒適的環境。而且,離寺不遠處就有北投市場,可以品嚐當地特色小吃,都市夜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年節將近,最多人談論的話題,絕不是年貨置辦得如何?而是過年要去哪裡玩?但對於一個以看客角色,僅重視個人的體驗,無法真正地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的旅行者來說,對於這樣的自己不禁有些沮喪,去年七月,於巴黎出差 40 天左右,說長不長,卻讓我有機會放慢腳步,感受當地人生活的節奏,造就了他們的冷冰冰的社會氛圍。
Thumbnail
旅遊竟是遭受外靈襲擾的一大成因,過去鮮少人提到,大多人在意的是旅館〝乾不乾淨〞,忽略了旅館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所到之處皆有可能與當地的靈有巧妙的〝互動〞,造成往後身心俱疲。需要經常出差的人也必須留意,因為出差住過的地方,現在可能也已忘了,但外靈的干擾不會因為你忘了,就停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機大廳裡人潮絡繹不絕,雖然是疫情期間,倫敦希斯洛機場裡還是摩肩接踵的異常忙碌。英國身為日不落國,有各式各樣的人種從世界各地湧入,根本也不用擔心能不能融入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是這個大不列顛國的訪客。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座有400多年的歷史建築——舊證券交易所,本月16日發生大火,火舌幾乎吞噬整棟建築...
Thumbnail
對觀光股而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目前進入若沒有更大利空就是利多階段,觀光類股重新站上季線 歡迎新作者【谷雨青苔】日本實際訪查國旅與國際旅遊 日幣匯率低下,當地人出國相對較貴,著實影響出國意願。旅日友人表示,在地觀光客的比例,較以往高出不少,周圍總是有許多講日文的遊客,可以說是將近一半都是在地人
Thumbnail
【日本各地出現觀光公害】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自調降COVID-19防疫等級後,外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因觀光客大量集中造成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問題正於日本各地發生。
12/21/2016 絕對旅行   過去兩年的時間,我造訪了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 但却不再感受到旅行的雀躍。 最近去了德國,到了鳥爾姆,站在這全德國最高的歌德式主座教堂前, 這高聳建築物的外表,對我再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英語領隊的工作,讓我接觸到完全不同領域的世界。 開拓了視
Thumbnail
來記錄一下8年前的丹麥之旅。(一年前就想發的文章,但因為時隔久遠,回憶已經變成好幾個碎片,很難拼湊,我就用所剩的印象,敘述當時眼裡的哥本哈根) 丹麥是我唯一去過的歐洲國家。 主要是因為同學隨性一問:要不要在學期結束後去他們國家走走?(如果今天同學是斯洛伐克人,可能就去斯洛伐克,不會是去丹麥的這種概念
Thumbnail
如果你厭倦了臺北的繁忙都市生活,不妨來法鼓山農禪寺放鬆一下!這裡景色優美,遠離塵囂,適合享受寧靜和陽光。除了參拜佛堂,你還可以在這裡漫步、閱讀、冥想,感受舒適的環境。而且,離寺不遠處就有北投市場,可以品嚐當地特色小吃,都市夜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年節將近,最多人談論的話題,絕不是年貨置辦得如何?而是過年要去哪裡玩?但對於一個以看客角色,僅重視個人的體驗,無法真正地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的旅行者來說,對於這樣的自己不禁有些沮喪,去年七月,於巴黎出差 40 天左右,說長不長,卻讓我有機會放慢腳步,感受當地人生活的節奏,造就了他們的冷冰冰的社會氛圍。
Thumbnail
旅遊竟是遭受外靈襲擾的一大成因,過去鮮少人提到,大多人在意的是旅館〝乾不乾淨〞,忽略了旅館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所到之處皆有可能與當地的靈有巧妙的〝互動〞,造成往後身心俱疲。需要經常出差的人也必須留意,因為出差住過的地方,現在可能也已忘了,但外靈的干擾不會因為你忘了,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