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區塊鏈?三分鐘迅速理解區塊鏈的組成與特性!

何謂區塊鏈?三分鐘迅速理解區塊鏈的組成與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次寫的 PoW 和 PoS 共識機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完?

沒看完的可點此:


後來發現這些共識機制,對於尚未理解區塊鏈的人來說,實在是艱澀難懂。(即使我已經努力說的白話一些了XD

所以今天就來用圖像化的方式,讓大家迅速搞懂區塊鏈究竟是什麼?之後若要更深入的了解區塊鏈技術,也才有一些想像。


淺談區塊鏈,專給新手小白來看!

淺談區塊鏈,專給新手小白來看!


OK,一起來搞懂未來將會與你生活非常相關的「區塊鏈」吧!



中心化帳本

在談論區塊鏈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現實世界的「中心化帳本」是怎麼運作的。

中心化帳本最好的例子就是銀行,銀行會將每一筆的交易紀錄,全部都集中在銀行的伺服器內,並將屬於你的資訊秀給你看。


中心化帳本,必須有一個中間機構

中心化帳本,必須有一個中間機構




去中心化帳本

你可能會覺得,現在銀行這套中心化帳本運作得好好的,為什麼還要一個去中心化帳本?

之前就有新聞案例為「銀行專員挪用客戶的存款,幾年後客戶才發覺」,加上之前的金融海嘯,讓更多人對於政府與金融界的信任更加薄弱,所以產生了去中心化帳本的機制。

那這個去中心化帳本,就是用區塊鏈的機制所建立而成,讓各種交易紀錄分散儲存在許多人的電腦裡,並共同維護這個帳本。


去中心化帳本沒有所謂的中間維護者

去中心化帳本沒有所謂的中間維護者




區塊鏈的組成

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由「區塊」與「鏈」所組成,每個區塊由一條鏈組合起來,如下圖。(有一些程式背景的人,會更快理解為何會這樣運作)


區塊鏈由區塊與鏈組成(聽起來很像在說廢話XD)

區塊鏈由區塊與鏈組成(聽起來很像在說廢話XD)




為何需要有礦工?

既然區塊鏈是大家所儲存的,那麼到底是該由誰寫入每一筆交易紀錄?

沒錯,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礦工」。

每當有新交易產生的時候,就會有人幫忙更新這些交易紀錄,並且拿到獎勵。

而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礦工,為了選出有權利記帳與拿到獎勵的人,就有了前一篇所提到的 PoW 的共識機制,也是大家熟悉的比特幣共識機制,讓許多人爭相去「挖礦」。


礦工就是幫助記帳到區塊鏈上的人

礦工就是幫助記帳到區塊鏈上的人




關於礦場

既然有礦工能夠選出有權利記帳的人,那為什麼會出現「礦場」一詞呢?

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有一定規模的人才更有機會博得記帳和獲取報酬的權利。

以比特幣為例,其共識機制的「猜數字競賽」非常困難,使用一般的電腦根本就很難猜到,所以大家就開始比拼運算能力來答題,為的就是更快能猜對!

礦場,就是一個集合大量運算能力的地方。


礦場集合大量的運算能力,並將資料驗證後上傳至區塊鏈

礦場集合大量的運算能力,並將資料驗證後上傳至區塊鏈




區塊鏈特性

最後,來總結一下區塊鏈的兩大特性:「去中心化」與「不可篡改性」。

從前面區塊鏈機制的說明,就可以知道每個人都有權利儲存區塊鏈內的所有資料,也因此該資料為公開且透明,充分達到了去中心化的機制。

也因為去中心化,讓帳本分散在許多人電腦裡,如果有人要竄改內容,那就得把大家的帳本都改了,這就是之前區塊鏈剛推出的時候,常常會聽到的51%攻擊!

再來就是,因為資料彼此的關聯性很高,所以改了一個區塊資訊,等於後面都要連動更改,但這個難度實在非常高,所以才讓區塊鏈資料具有不可篡改性。


區塊鏈主要有「去中心化」與「不可篡改」這兩大特性

區塊鏈主要有「去中心化」與「不可篡改」這兩大特性


當然,真的要搞懂區塊鏈更多細節,都可以寫成一本完整的書了,這篇主要是淺白地讓大家理解區塊鏈的機制和特性,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深入了解區塊鏈,畢竟這可是有機會在未來成為主流,就像網際網路那樣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




若想更即時的發摟我們的資訊,那你也可以參照此連結,加入對你有幫助的群組或社群:


avatar-img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的沙龍
77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個人是有許多面向的。而跟他有關的其他人,終歸只能接觸到其中一部分的面向,再加上時間軸跟個人主觀,這也是評論/評價之所以有盲點的原因。過去的我沒意識到這層真理,所以總愛把人二分法成善惡分明,或者常常因為一個人對這個人的評價而全盤相信。後來卻發現,這樣太天真了,也是很不成熟的表現。
有人問我:「你(帶朋友)去自己投資的餐廳吃飯時會付錢嗎?」 答案是:會的! 理由有幾個:我不是獨資的一人股東,有合夥朋友的,他手上的股份代表他的權益。倘若我肆無忌憚地跑去吃免錢,侵犯的就會是他的權益。
1. BUSD、USDC、USDP 和 TUSD 一起被歸類成 BUSD,這件事 FTX 很早就做了 (統一都叫 USD)。一開始接觸會不習慣,但熟悉以後出入金其實很方便。 在交易對上,你不會看到 FTX 上出現 XXX/USDC,而是只有 XXX/USD 跟 XXX/USDT,對做市商來說更便利
一個人是有許多面向的。而跟他有關的其他人,終歸只能接觸到其中一部分的面向,再加上時間軸跟個人主觀,這也是評論/評價之所以有盲點的原因。過去的我沒意識到這層真理,所以總愛把人二分法成善惡分明,或者常常因為一個人對這個人的評價而全盤相信。後來卻發現,這樣太天真了,也是很不成熟的表現。
有人問我:「你(帶朋友)去自己投資的餐廳吃飯時會付錢嗎?」 答案是:會的! 理由有幾個:我不是獨資的一人股東,有合夥朋友的,他手上的股份代表他的權益。倘若我肆無忌憚地跑去吃免錢,侵犯的就會是他的權益。
1. BUSD、USDC、USDP 和 TUSD 一起被歸類成 BUSD,這件事 FTX 很早就做了 (統一都叫 USD)。一開始接觸會不習慣,但熟悉以後出入金其實很方便。 在交易對上,你不會看到 FTX 上出現 XXX/USDC,而是只有 XXX/USD 跟 XXX/USDT,對做市商來說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