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藝術家「拿博物館的錢跑了」,並表示這是作品的一部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丹麥的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登上了國際博物館的熱門新聞

起因

原因是這位苦主博物館委託了一位丹麥藝術家Jens Haaning重新創作他兩幅早期的作品,一幅於2010年所做,作品為丹麥人年平均收入,用克朗真鈔製作;另一幅是2007年左右所做,為奧地利人年平均收入,同樣使用了歐元真鈔。
這兩幅作品原先預計本月24日在博物館規劃的新展覽中展出。

博物館提供真鈔給藝術家

藝術家表示作品本身是用真鈔製作,於是向博物館索取了作品需要使用到的鈔票,約85,000美元(約新台幣236萬)。過去藝術家這兩件作品的錢都是來自銀行借款,這次博物館決定從自己有限的經費中提取,並交給了藝術家進行創作。
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

藝術家開展前改變作品

在展覽開展前一天,藝術家Jens Haaning將作品送到博物館時,只給了博物館兩個空空如也的架子,並且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博物館,裡面寫道,他覺得他的新作品更有趣,他的新作品就叫作「Take the Money and Run(拿錢走人)」
藝術家Jens Haaning寄給博物館兩個空架子
圖片來源: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博物館說法

博物館館長Lasse Andersson 無奈地指出,他暫時不打算報警,他們雙方簽的合作契約是要求藝術家在2022年1月14日以前歸還這筆錢。
「我們不是一個富有的博物館,這筆錢是為了維護建築物而預留的資金,我們真的希望錢可以回來」,Andersson館長補充。

藝術家說法

媒體聯絡上了藝術家Jens Haaning,只是對方表示,他沒有意願歸還現金
「我當然不會還錢,我的作品就是我拿了錢,我並不會歸還」
「我想到,我必須要先自己支付25,000克朗(約3,900美元)才能重新創作這兩件舊的作品,只為了回應博物館提供那微不足道的報酬」
「這跟原作的出發點不同,而且為什麼我們的博物館要展示這類10幾年前的作品?」
「我構思了這件作品的概念,我鼓勵跟我一樣工作條件悲慘的人也這樣做,如果他們做了某件工作卻沒有拿到錢,還被要求要付錢才能去工作,那就拿走錢,然後離開」,藝術家解釋。

博物館照原定規劃開展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原定的展覽依舊正常開幕。
只是,藝術家Jens Haaning的作品位置上,就放了兩個空的架子,並附上了藝術家解釋自己「新作品」的電子信件。
「這或多或少也是一項藝術表演,但不是我們原本達成的協議內容」
「至少我們目前是在配合這項暫時性的藝術演出;如果這筆錢在合約到期時沒有歸還,我們就會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博物館發言人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以二戰時期 #日本好運國旗(Yosegaki Hinomaru)及 #千人針(Senninbari)作為案例分享,簡單討論了戰爭文物詮釋與博物館再現的難題,希望提供一些想法與交流。
感謝「國家地理雜誌」的邀約,博物館吧首次要在網路上直播和大家見面囉!本周四(9/16)晚上8點,博物館吧將在國家地理雜誌粉絲專頁上,與大家線上聊聊博物館的歷史知識和有關趣事~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在考量大量研究人員的需求後,宣布於下週一(13日)開始恢復開放「研究室(Study Room)」!「研究室」可提供民眾以個人研究目的,申請調閱可開放室內閱覽的藏品,讓有需要的人得以近距離研究、觀看這些珍貴的博物館物品,直接獲得第一手資料...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最大的醫院「布魯格曼醫院(Brugmann Hospital)」,於本月初宣布推出3個月的試驗計畫:醫生可以為接受壓力治療的患者開立免費參觀該市5個公立博物館的處方箋(陪同者一人亦可免費),來協助患者恢復心理健康...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本月1日公布新科學檢測結果,保存修復人員使用了紅外線反射影像和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發現,原來這幅畫作原先的構圖與現在截然不同。科學檢測下顯示,藝術家筆下的拉瓦錫夫婦原先構圖並不如現在來的討喜。
西班牙知名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Bilbao Guggenheim Museum)為了吸引大眾關注群眾募資,與當地饒舌歌手M.C. Gransan合作,推出了嘻哈單曲「P.U.P.P.Y.」....
這篇以二戰時期 #日本好運國旗(Yosegaki Hinomaru)及 #千人針(Senninbari)作為案例分享,簡單討論了戰爭文物詮釋與博物館再現的難題,希望提供一些想法與交流。
感謝「國家地理雜誌」的邀約,博物館吧首次要在網路上直播和大家見面囉!本周四(9/16)晚上8點,博物館吧將在國家地理雜誌粉絲專頁上,與大家線上聊聊博物館的歷史知識和有關趣事~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在考量大量研究人員的需求後,宣布於下週一(13日)開始恢復開放「研究室(Study Room)」!「研究室」可提供民眾以個人研究目的,申請調閱可開放室內閱覽的藏品,讓有需要的人得以近距離研究、觀看這些珍貴的博物館物品,直接獲得第一手資料...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最大的醫院「布魯格曼醫院(Brugmann Hospital)」,於本月初宣布推出3個月的試驗計畫:醫生可以為接受壓力治療的患者開立免費參觀該市5個公立博物館的處方箋(陪同者一人亦可免費),來協助患者恢復心理健康...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本月1日公布新科學檢測結果,保存修復人員使用了紅外線反射影像和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發現,原來這幅畫作原先的構圖與現在截然不同。科學檢測下顯示,藝術家筆下的拉瓦錫夫婦原先構圖並不如現在來的討喜。
西班牙知名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Bilbao Guggenheim Museum)為了吸引大眾關注群眾募資,與當地饒舌歌手M.C. Gransan合作,推出了嘻哈單曲「P.U.P.P.Y.」....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表演藝術家旅居海外的即時生活筆記,本篇為2024年三月份,美國紐約。 #藝術家簽證 #美國工作 #藝術職涯 #紐約辦展
Thumbnail
在大都會博物館昏暗的展廳裡,珍站在那幅神秘的肖像畫前,這幅畫是博物館最近收購的。從她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時,它柔和的色調和溫柔的特徵就深深吸引了她。畫中人的眼睛似乎在跟隨她,好像在懇求她揭開藏在畫筆之間的秘密。作為博物館的新任策展人,珍感到一種深深的責任感。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珍靠近那張古老的照片,邊緣已經磨損,顏色因歲月而褪去。照片中的臉幾乎像幽靈一樣,模糊不清,但有一種不可否認的熟悉感。作為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的新角色,讓她站在這個小鎮上一個被遺忘的畫廊裡,這裡似乎被時間遺忘了。她的旅程始於在一場遺產拍賣會上發現的一盒舊照片。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博物館卡(Museum Card)的使用方式,以及博物館的參觀經驗。文章中提到了博物館卡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和需注意的事項,還分享了博物館翻修和當代藝術館的觀光經驗。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日前宣布將舉辦「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首次將英國國家藝廊的大師真跡帶到台灣展出。售票系統一開賣,僅僅3分鐘內即刻售罄,掀起全台藝文熱潮。繼而,台南企業惠丞建設也宣布舉辦「春之燕藝術公益拍賣會」,企業家將自身珍藏及藝廊作品拍賣,為公益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表演藝術家旅居海外的即時生活筆記,本篇為2024年三月份,美國紐約。 #藝術家簽證 #美國工作 #藝術職涯 #紐約辦展
Thumbnail
在大都會博物館昏暗的展廳裡,珍站在那幅神秘的肖像畫前,這幅畫是博物館最近收購的。從她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時,它柔和的色調和溫柔的特徵就深深吸引了她。畫中人的眼睛似乎在跟隨她,好像在懇求她揭開藏在畫筆之間的秘密。作為博物館的新任策展人,珍感到一種深深的責任感。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珍靠近那張古老的照片,邊緣已經磨損,顏色因歲月而褪去。照片中的臉幾乎像幽靈一樣,模糊不清,但有一種不可否認的熟悉感。作為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的新角色,讓她站在這個小鎮上一個被遺忘的畫廊裡,這裡似乎被時間遺忘了。她的旅程始於在一場遺產拍賣會上發現的一盒舊照片。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博物館卡(Museum Card)的使用方式,以及博物館的參觀經驗。文章中提到了博物館卡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和需注意的事項,還分享了博物館翻修和當代藝術館的觀光經驗。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日前宣布將舉辦「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首次將英國國家藝廊的大師真跡帶到台灣展出。售票系統一開賣,僅僅3分鐘內即刻售罄,掀起全台藝文熱潮。繼而,台南企業惠丞建設也宣布舉辦「春之燕藝術公益拍賣會」,企業家將自身珍藏及藝廊作品拍賣,為公益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