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好藝術,誰說了算?15個該避開的藝術投資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藝術投資沒有錯,
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
為了投資買藝術品,
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藝術在台灣還在發展中,全球的華人都一樣,中國大陸、香港與新加坡亦在發展的階段。
21世紀,華人經濟走向穩定富足,人民開始參加藝術活動,生活進階至人文與藝術,但目前仍在起步中,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藝術的觀念、想法,其實與歐洲有相當大的落差。
藝術的定義是什麼?
美術史的作品與藝術家有哪些?
在台灣,普遍的藝術知識與觀念還是初學,藝術的概念是模糊的。
此外,當他們面對天價藝術品時,總是特別感興趣,因為這與商業投資有關,但其實還是一頭霧水,不太明白高價原因,最後只能推給炒作行為了。
因此,當藝術與投資綁在一塊時,台灣人是最感興趣的,但在藝術觀念不成熟的情況下,誤判情勢可說是經常發生。
這也致使多數的藝術品提供者不太需要藝術專業,只要擁有投資話術就可以。
最後,藝術品的買家得到了一堆作品後,仍然不懂藝術,更不用說要從中得到最可貴的精神價值。
●無論我們的學歷多高、知識再怎麼多,若不想成為藝術的文盲,就得要重生回到生命的初始,設法催眠自己進入六歲之前的天馬行空。
此時,我們會突然發現,原來藝術的欣賞是這麼容易,而且沒有盡頭,時間愈久,領會愈多。
●藝術品的價值在於深度想法,觀者參觀藝術展覽時,絕不能被作品表面矇騙及誤導。
乍看畫得很美的畫,只要學過繪畫的人都能做到;而常玉的盆花,全世界只有他能創作出來,所以價值不菲。
奈良美智亦然,他的作品表面似是可愛,但也藏了成人思想及靈魂,因此跳脫了單純的插畫或日本卡通,晉升為藝術作品。
●藝術的洗滌,還是需要在一個沒有壓力,不被打擾的空間。
同一幅油畫,在藝博會與美術館展出,我們的感受會截然不同。
藝博會可能得到表象,因為觀者必須在有限時間逛完所有展位,且人們站著,走著超過半小時後,可能就開始眼花撩亂、注意力分散。
尤其初次進入藝術領域的人,建議最好能從美術館起步,養成深度思考一件作品的習慣,進而到達表象之外的境地。
●若一位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相當「獨特」,辨識度高,讓人過目不忘,同時又有無限的「論述」空間,就能引起強烈爭議及討論,且沒有「文化隔閡」,如:賈克·梅第。
若藝術家能搭配強勢的全球「行銷」宣傳,作品就能深植人們心中,如:草間彌生。如果成名藝術家一年作品的「產量」相當少,每一件作品的價格就可想而知了,如:亞德里安·格尼。
然後再引來更多媒體的相繼報導,讓群眾之若鶩,此時藝術家再推出「普及性」物件,限量百版,滿足所有粉絲,如:村上隆。
當人們擁有了物件,自動到社群網站分享圖片、喜悅與戰利品。
量大的物件,襯托了少量原件之稀有,在拍賣會屢創高價,如:傑夫·昆斯。
藝術家的知名度水漲船高,招來奢侈品牌合作,最後成為全世界眾所周知的人物,有機會進入未來的美術史,各地美術館也想典藏作品。
●人們看到一件作品被貼上紅點時,常認為該件作品較好,頓時失去自我,因此畫商才會端出各種計謀,應用在紅點上。
一般來說,在藝廊或藝博會,紅點即代表作品已售出。
然而,也有可能紅點作品是表示未售出的。
光是紅點,可說大有學問,幾種可能的狀況如下:
1.為的只是提升買氣。
2.展覽單位想自己收藏。
3.貼在人氣較差的作品,反正也賣不掉。
4.隔一陣子後告訴買家,原訂購者已改變心意。
5.暖身亮相,之後送至拍賣會,讓向隅者去競標。
6.半顆紅點、綠點或其他顏色,代表已訂購未付訂金,但其實未然,根本沒人訂購,只是想刺激消費。
●畢卡索有親簽保證書?
20世紀時,全世界絕大多數作品的交易,沒有附帶藝術家的親簽保證書。
因為買家只是單純買一個無價的「心靈喜悅」—人類文明的高度行為。
證書似乎就顯得多餘了,「花錢買的是一件作品,不是一張紙」。
在台灣及部分華人地區,證書被格外重視,有一些考量:
1.贗品
2.作品以後好轉手
3.增添作品的附加價值
●普普藝術(Pop Art)20世紀50年代源自英國,來自藝評家勞倫斯.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 1926-1990)所創造的詞,後來在美國落實與普及,安迪.沃荷及羅伊.李奇登斯坦都是代表人物,探討通俗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在當時引起極大的爭議與話題,顛覆原本人們對藝術的看法,也影響了日後藝術家的創作。使得後來類似卡通的作品常被當作藝術,但其實可能真的只是卡通而已。
先有了理論後(普普觀念,通俗與藝術的連結),再藉由這樣的想法衍生出作品,因此自然引起諸多討論。
然而,若原先以單純卡通為出發,後來受到普普藝術的影響,硬是把卡通搬上藝術殿堂,由於沒有理論在先,算不算是藝術自然可以爭論。若是所有通俗都能搭著普普順風車進到藝術市場,那買家可能永遠也買不完了。此外,當一件作品進入市場,有幸被強力包裝行銷,熱度產生,價格往攀升時,也同時會受到檢視,尤其能拿出大把現金的人,會考慮更多,詢問各方意見,尤其是作品創作的動機是來自空前的理論想法?還是頂多只是表象而已?
●我們都是天生的藝術人
處於藝術發展中的區域,亂象很多,藝術品還是與「投資賺錢」劃上等號,人們容易被表象吸引,甚至提供藝術品的賣方,可能是外行又不專業,導致人們真心想進入藝術領域,卻還是只能徘徊在邊緣,沒能抵達核心,更別想從藝術得到心靈的增值及富足。
人們在觀看藝術時,還是很在意他人想法,買藝術品時,習慣去問他人意見;收藏了作品,很怕別人不知道藝術家的名字,被潑冷水時不開心,進而懷疑自己的眼光。
這一切都是華人藝術市場常見的現象,藝術應該是把人拉回到原生、找到自己,但反而人們還是活在他人之下。
如此一來,人就容易受到旁人的影響,不僅在意他人,甚至為不相干 的人而活,逐漸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及意義在哪裡?
最後便可能導向精神方面的問題。
●許多華人從投資進入藝術領域後,一旦他們沒有獲利,就很可能抱著遺憾離開這個圈子。
「藝術投資」沒有對錯,「藝術」一定要在「投資」之前,但多數人剛好相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只能被藝術永遠擋在門外。
~紅野畫廊主理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現代與當代藝術碩士/李博文
~《好藝術,誰說了算?15個該避開的藝術投資迷思╳13種靠近藝術的觀點╳12件藝術教會你的事,讓我們先聊藝術再數鈔》
#好藝術誰說了算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好藝術,誰說了算?》】
【金石堂購買《好藝術,誰說了算?》】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0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 ●提拉米蘇。義大利麵。披薩。如今這些食物無所不在,導致它們變成刻板印象,讓人提不起勁。縱使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未必完全了解這些食物源自何處,說到世界上最
★即使讀來令人衝擊,卻是許多人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傷痛。 正視這些暴力,才能避免下一次傷害。 獻給每一個在日常中感受到「不對勁」的你我。 ●20則真實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有些來自線上匿名投稿,有些是由作者訪談紀錄。每則故事的主角年齡、性別、所處情境都各不相同;施暴者可能是熟人、陌生人、或親密關係中的人,
★從思想啟蒙的哲學論述、科學專書,到舉足輕重的宗教典籍、律法公約,再到經典的文學名著、人生指南。 ●虛構故事的書佔了我們這份書單很大一部分。回顧過去,我們之所以會推崇幾世紀前的一些文學作品,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書看到當時生活的樣貌。舉例來說,傑佛里·喬叟 (Geoffrey Chaucer)的《坎
★收羅近百段經典的電影名句,佐以文化及語言的背景說明, 讓影迷不只看熱鬧,更能看門道。 ●《傑克萊恩:詭影任務》(Jack Ryan: Shadow Recruit.2014) Cherevin: You Americans like to think of yourselves as direct
★看了好多韓劇、學了好久的韓語,你還是搞不懂韓國人?對韓國的印象永遠都是「愛吃泡菜」、「很團結」、「整型」…? ●韓國人真的會吃狗肉嗎? 嗯…有是有,但是不知道比率有沒有萬分之一呢。而且時下年輕人幾乎不吃。很久很久以前狗肉被叫做「補身湯」,給人這是對身體很好的食物的印象,所以會有一些人吃。但現在也
★活在城市裡的動物,是否要長得可愛才有可能被愛?被繁殖場大量繁衍、被商業操作的討喜,究竟是犬貓的特權,還是原罪? ●無處不是動物議題或動物符碼,再往後退一步,人即是動物,沒有什麼不同,何以人類總是能夠高高在上? ●其實現代都會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動物。大樓窗外有斑鳩築巢,郊山步道常遇見獼猴、松鼠和藍鵲。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 ●提拉米蘇。義大利麵。披薩。如今這些食物無所不在,導致它們變成刻板印象,讓人提不起勁。縱使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未必完全了解這些食物源自何處,說到世界上最
★即使讀來令人衝擊,卻是許多人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傷痛。 正視這些暴力,才能避免下一次傷害。 獻給每一個在日常中感受到「不對勁」的你我。 ●20則真實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有些來自線上匿名投稿,有些是由作者訪談紀錄。每則故事的主角年齡、性別、所處情境都各不相同;施暴者可能是熟人、陌生人、或親密關係中的人,
★從思想啟蒙的哲學論述、科學專書,到舉足輕重的宗教典籍、律法公約,再到經典的文學名著、人生指南。 ●虛構故事的書佔了我們這份書單很大一部分。回顧過去,我們之所以會推崇幾世紀前的一些文學作品,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書看到當時生活的樣貌。舉例來說,傑佛里·喬叟 (Geoffrey Chaucer)的《坎
★收羅近百段經典的電影名句,佐以文化及語言的背景說明, 讓影迷不只看熱鬧,更能看門道。 ●《傑克萊恩:詭影任務》(Jack Ryan: Shadow Recruit.2014) Cherevin: You Americans like to think of yourselves as direct
★看了好多韓劇、學了好久的韓語,你還是搞不懂韓國人?對韓國的印象永遠都是「愛吃泡菜」、「很團結」、「整型」…? ●韓國人真的會吃狗肉嗎? 嗯…有是有,但是不知道比率有沒有萬分之一呢。而且時下年輕人幾乎不吃。很久很久以前狗肉被叫做「補身湯」,給人這是對身體很好的食物的印象,所以會有一些人吃。但現在也
★活在城市裡的動物,是否要長得可愛才有可能被愛?被繁殖場大量繁衍、被商業操作的討喜,究竟是犬貓的特權,還是原罪? ●無處不是動物議題或動物符碼,再往後退一步,人即是動物,沒有什麼不同,何以人類總是能夠高高在上? ●其實現代都會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動物。大樓窗外有斑鳩築巢,郊山步道常遇見獼猴、松鼠和藍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代潮流的演化,人心也都跟著精神生活領域精進,所以,有的收集古董,有的收集字畫,有的收集圖繪,有的收集各類雕塑的藝術品,這表面都是很好的人生價值觀,可是,很少有人去注意真正藝術品的價值,例子很多: *. 藝術品最好是有「禪」意境者為上品,因為它能啟發人的佛性。 *. 藝術在客廳佈置最好以重點
Thumbnail
『天賦』這點,應是客觀存在的。什麼是藝術的天賦?講白一點,就是你有能力創作到老。我們看到的藝術家,絕大部份都是必須要靠著自身不斷地努力,才有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了解。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Thumbnail
藝術投資對許多人而言,是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接觸到的領域,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投資才是平時生活上會碰上的投資趨勢,而藝術投資則是給人很高大上且難以親近的印象。 但是這本書卻將藝術投資如何入門講得淺顯易懂,讓小資族能無痛入門藝術投資。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代潮流的演化,人心也都跟著精神生活領域精進,所以,有的收集古董,有的收集字畫,有的收集圖繪,有的收集各類雕塑的藝術品,這表面都是很好的人生價值觀,可是,很少有人去注意真正藝術品的價值,例子很多: *. 藝術品最好是有「禪」意境者為上品,因為它能啟發人的佛性。 *. 藝術在客廳佈置最好以重點
Thumbnail
『天賦』這點,應是客觀存在的。什麼是藝術的天賦?講白一點,就是你有能力創作到老。我們看到的藝術家,絕大部份都是必須要靠著自身不斷地努力,才有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了解。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Thumbnail
藝術投資對許多人而言,是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接觸到的領域,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投資才是平時生活上會碰上的投資趨勢,而藝術投資則是給人很高大上且難以親近的印象。 但是這本書卻將藝術投資如何入門講得淺顯易懂,讓小資族能無痛入門藝術投資。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