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們家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到美術館展覽?觀看《歷史當代》的深省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全文攝影 皆由 《歷史當代》展場翻拍

raw-image


疫情回到二級後,第一次去看展。

美術館看展是我每個月的例行事務,北美館、當代博物館、忠泰美術館、北師美術館,是幾個比較常看展的展館。我很喜歡在古老建築裡的MoCA當代博物館,週末的中午室外陽光明媚,而進入美術館後,則是黑暗到令人放鬆想睡,像是進入了異空間般。


此展《歷史當代》為台北當代「二十週年系列展覽」的首檔展覽。回顧二十年來的歷史展覽,策展人再度邀請藝術家,加入新的時空,重新製作再現。

分享幾個最近在《歷史當代》展期間觀賞並讓我再次思考的作品:




《你們家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到美術館展覽》



raw-image

這是一個與大同區建成國中當地居民共同創作的展。2001年藝術家以採訪攝影的方式,收集當地居民認為家中可以放進美術館的展覽的物品。而20年後,藝術家重回當地,與昔日的居民再次共同創作。

我感到相當有意思的是,以往美術館的展品總是高貴高雅,卻跟庶民生活拉開了距離,難以快速理解融入。而藝術家張美陵老師將生活中擷取成為了藝術

暫且先不論跨越20年後,每個家庭對於能提供給美術館的物品,具有時代演進感,感受到現代化能造成多大的差異。


raw-image


如果是你?
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也許是家中珍藏的古物古董、某年比賽的獎盃獎狀、具有收藏價值的玩具,也或許是你陪伴睡眠的動物玩偶、國小就跟著你一起長大的寵物、親人吃飯常用的瓷碗。

我們對於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非由物體本身的實際價值,更多是使用者賦予的心理價值。





《二〇一〇極地日誌:錯誤的冰塊》


有一位台灣人,在冰天雪地的極地,敲擊隨處可得的冰塊,以不合邏輯的尺寸,放進威士忌酒杯裡,建立起與當地人的友誼。
raw-image

這是其中一部短片,過於幽默及天馬行空的情節,讓我猜想到會不會是崔廣宇老師的的作品。

崔廣宇是我一直都有在關注的錄像行為藝術家。帶一點黑色幽默的角度,引起觀者對嚴肅議題的關切。

這一系列源自於2009美國土地藝術科學基金會的藝術旅行計畫,希望以藝術家的觀點,喚起人們對環境議題的認識。(資料來源: MoCA 展冊)

談論地球暖化時,很容易聯想到一隻北極熊站在一塊要崩解的冰塊上,用展現危機感藉此喚起觀眾的同理心。但各種想像,遠比不過實際去極地感受極端氣候造成的體感與生命威脅。

在藝術家作品自敘中提到:

心想著我們這群外來者要以適當的方式介入這裡。一艘滿載著食物與用水的帆船,帶著懷抱希望與好奇的人們到這,在盡量不干擾環境與不被北極熊威脅的前提下進行創作及研究。

突然間,這個突兀的畫面閃過我眼前,而讓我感到荒唐至極。


raw-image

在極地的生活日常,變成了逃避北極熊,準備食物,獲得金錢,交朋友。其實跟都市社交生活沒兩樣,但困難度提高不少。

最後觀看的一個小短片,在一個台灣夏日都市一樓的店面,一家人似乎正在觀看著電視裡的情節,突然間,後面的冰櫃打開了,藝術家從冰櫃裡爬出來,走出店面,回到都市,像從北極走回現實都市生活。 此行為非常荒謬。

但北極的荒謬生活其實是跟現代都市生活是在同一個時空下的。藉此行為將遙遠的極地議題拉至日常關注。

用幽默有趣的方式,將環境議題以另種方式呈現。

至崔廣宇藝術家網站觀看完整作品



《明:生命之花_青春》


raw-image


當我是一片空白接觸到這個展品時,走進了鏡面的空間,粉紅若紫的花束從地面延伸,大小花束散落遍佈,而透過鏡子感受到自己,正處於這繁花交織的世界裡。

挺美的,視覺上的驚艷,讓我尚未思考更下一步的意涵,忍不住拍攝了鏡子那頭的自己,想留下當下的一刻。

事後發覺此花束,既是用女生常使用的物品_面膜,當作媒材創作。

raw-image
藝術家徐薇蕙的作品《明:生命之花_青春》演示了青春與時間的變異性。

生命中諸多事物雖被各種方式留住卻不是那麼容易,如同面膜,會隨時間產生變化、風乾、皺摺、泛黃以致毀壞。

『變』才是人生中不變的哲理。

- MoCA官方作品說明節錄


當我在對於時間與此空間進行拍攝的那刻,將皮相固定於相片裡,我驚覺這不也像是將青春變化的瞬間,停住定格。

但多慢的快門,多高價的面膜,也留不住逝去的青春,這就是『變』,這就是『無常』。這件以女性經驗出發的作品,促使我反思了自身對於青春的價值。

若皮相留不住,還有什麼可以留住的?還有什麼是不變的?

沒有什麼事物是不朽的。

raw-image

每次去當代藝術館看展,總是會能看到意想不到的事物。

在平凡無聊的日常裡,看展就像是有趣的大腦冒險。


《小花蔓澤蘭》邱承宏

《小花蔓澤蘭》邱承宏



MoCA 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資訊: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日,每日開放二個時段進場:

上午場:10:00-13:30
下午場:14:30-18:00

容留人數上限160人,入館若達人數上限,將暫停開放觀眾入場。最新開放消息再請留意 MoCA官網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最近剛讀完小說地海系列的二部曲《地海古墓》,滿喜歡。

《地海古墓》的恬娜遇到格德後,故事的層次感更為豐富,原先的恬娜受限於被食者的身分,雖有最高女祭司地位,卻終究不是她所選擇的自由。

『唯有完整的厄瑞亞拜之環。所以現在,妳有我的那一半,我有妳的那一半。』

柏拉圖曾說,原本人是雙身動物,原有兩個頭,兩雙手臂,兩雙腿。但雙身動物過於高傲自恃,神將肉體與心靈分割,成為了半人。

每個人有一半的靈魂,需要另一半方能完整。

我隱約感受到地海古墓其實是愛情故事。(有書友也這樣覺得嗎?)


FB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心-avatar-img
2021/08/23
每個人有一半的靈魂,需要另一半方能完整。這句也太美了!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23
^^謝謝,可能是書上看到的類似的。對於靈魂的描寫,我非常推薦《尋琴者》這本書。
1,不懂北極荒謬日常之作,如何喚起人們的環境意識? 2,皮相自然留不住,但精神、風範、氣節、道德、美這些形而上卻可以傳諸後世,甚至直到地球毀滅。不過,有些文他遺產也傳了數千年,諸如論語、詩經、古詩十九首、唐詩。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23
晚安 Sappho : 關於第一點。我想藝術家是從認識極地環境作為出發點,了解在極端氣候下人們都市裡的社交生活,會受到什麼限制。 不過你說得對,的確是沒太深入的環境保護描述。但多點認識與了解,可能可以引起大家的興趣。 完整影片可以參考藝術家的官網: https://www.kuangyutsui.com/cht/works/18 我自己覺得很有趣~ 2. 我認同喔,創作文學或藝術可以流傳千古。 很謝謝你的回饋:)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冰川是冷豔太陽則是暖色的對比,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美術專題「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旅人穿梭於馬路上,宛如千萬種問號相接世紀時空,最終孕育出相對論的關係。 一位旅人問沒有標示的地點怎麼報、詢問,雕塑作品的相對論做出發點、觀察,替「未來身體」的社會記憶,相互重疊出影、物影的時空情境,以作品寫照出客體關係。
Thumbnail
冰川是冷豔太陽則是暖色的對比,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美術專題「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旅人穿梭於馬路上,宛如千萬種問號相接世紀時空,最終孕育出相對論的關係。 一位旅人問沒有標示的地點怎麼報、詢問,雕塑作品的相對論做出發點、觀察,替「未來身體」的社會記憶,相互重疊出影、物影的時空情境,以作品寫照出客體關係。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久違地北上,去了一趟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論述的思考漫遊已接近迷走,置身其中常摸不著頭緒,對參觀者來說,無疑也是在夾縫中行走,思路運行舉步維艱。
Thumbnail
久違地北上,去了一趟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論述的思考漫遊已接近迷走,置身其中常摸不著頭緒,對參觀者來說,無疑也是在夾縫中行走,思路運行舉步維艱。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在我們討論公共美術館背後的政治權力之前,先試想一位對藝術感興趣的觀眾踏入美術館心路歷程: 他或她,可能來自與藝術無甚相關的背景,偶然在城市某個角落被展覽的廣告吸引後,使用搜尋引擎和臉書粉絲頁確認美術館的詳細資訊。
Thumbnail
在我們討論公共美術館背後的政治權力之前,先試想一位對藝術感興趣的觀眾踏入美術館心路歷程: 他或她,可能來自與藝術無甚相關的背景,偶然在城市某個角落被展覽的廣告吸引後,使用搜尋引擎和臉書粉絲頁確認美術館的詳細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