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007生死交戰》:道別總是充滿惆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長劇透

raw-image

當反派持有的武器,比反派自身還要危險時,大概就能知道劇本或人設有問題,武器應當是用來凸顯反派的特質或動機,無論是城府、邪惡、震懾力等,而不是凌駕,飾演反派的雷米馬利克是91屆的奧斯卡影帝,可是他的角色卻淪為丹尼爾版007中,存在感最薄弱、智商最低落、戲份最稀少的反派,《007生死交戰》又犯了上一部《007惡魔四伏》同樣的問題:為了連結而新增連結,為了讓原角色與新角色有關連性,硬是串聯不必要的人物關係,看似重要卻不影響劇情,甚至劇情的邏輯在古巴派對過後,直接崩壞。

在開始分析缺點以前,我必須先稱讚電影的前期真的有夠精彩刺激,凱瑞福永導演之前的警匪劇《無間警探》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品,尤其當初看第一季深受震撼,動作戲品質有保證,聽聞他要接《007生死交戰》實在期待,所以開場的小木屋謀殺接續義大利的逃脫戰,一路到古巴潛入惡魔黨的加冕儀式派對,動作場面完全就是放手去玩,娛樂性極強,非常瘋狂又驚險,讓龐德不斷陷入生存危機,甚至藉由困境放大男女主角之間發生的嫌隙與猜疑,讓原先的浪漫瞬間壟罩濃濃不安;過後龐德與女特務在古巴潛入派對尋找科學家,在過程中加入劇情轉折,讓故事的懸疑感大大提升,當這份懸疑來到海上匯合點之後,前期的優異就這樣結束了。

raw-image

以為劇本會持續精彩,可是從龐德登上救生艇後,後期敘事開始變得懶惰,前期鋪成第三勢力很神秘、危險而且強大,但後期的劇情並沒有承接這些要點,而是像旅遊導覽一樣帶女主角或龐德(和我們觀眾)走訪第三勢力的製毒花園?第三勢力跟惡魔黨的恩怨幾張照片草草交代過去,第三勢力與反派到底哪裡可怕?為什麼可怕?手段如何殘忍?計謀怎樣邪惡?雷米馬利克明明飾演反派薩芬,戲分恐怕還比配角義眼部下還少,這是怎麼回事?

故事後期根本忘記要塑造反派,那為何還要引導他出場?他的悲情、動機與他成為武器商人的作為沒有關聯,雷米只能頂著一臉沒解釋的燙傷臉,把反派詮釋地很詭異、陰柔,但就是沒有危險性,相較之下,克里斯多夫華茲回歸客串上集反派布洛費,戲份僅僅是坐在牢籠裡跟龐德對話,氣場卻完勝薩芬分享他幼稚又無趣的計劃,這顯然是劇本和人設出問題啊,雷米的演技完全無法發揮。

薩芬的執著相當可笑又缺乏說服力,卻能一舉殲滅他的仇人惡魔黨,到底是惡魔黨太爛,還是薩芬運氣好?結局裡薩芬用心良苦親自來到龐德面前給他下毒,結果說盡廢話後馬上被龐德槍殺掉,如果目的是讓龐德崩潰所以下毒,那為何不在龐德與諾咪進入基地時就立刻投放病毒,讓龐德還來不及開始任務就中毒,自己還能提前逃走,又怎麼會被殺?薩芬快步走在通道裡說要見客戶,但客戶呢?來取貨的貨輪呢?第三勢力就像惡魔黨一樣,只是另外一個紙老虎而已,故事鋪張許多事件,片長163分鐘這麼久,卻不曾想解釋這些事件的疑點和伏筆,後期的劇情就是這麼莫名奇妙,薩芬還有不少低智商的舉動我就不繼續列舉了。

raw-image

罵了那麼多反派薩芬,回頭聊聊主角龐德。綜觀全片龐德是唯一有進步、有層次與改變的角色,這在意料之外,原本情場浪子的他,身邊的龐德女郎一個換過一個,這次竟然願意忠心於同一個女人,並成為她(她們)的靠山,一副做足準備的從容態度,看看他單手抱住小孩的模樣,讓人很有安全感(可是走在最前面,萬一有子彈射過來沒問題嗎?)。這次龐德的運氣太差,才牽扯進別人的恩怨裡,除了必須再次解救世界之外,還多了家人這個重要因素,所以龐德的動機不必多說就很明確,還有什麼比保護家人更重要?

一介硬漢願意妥協下跪,只是希望別人不要傷害自己的女兒,暖父形象還是頭一次見!當時在《惡魔四伏》我不覺得龐德和女主角瑪德琳擁有強烈的情侶感,但這次兩人的眼神滿滿都是愛,這就是身為彼此摯愛的說服力,所以前面第二段提到困境,也就是兩人坐在車內受敵人包圍的這場戲,劇本把伴侶之間的信任動搖、情感糾結全放在眼前的高壓底下,擠出絕望的張力,這沒有愛(演技)是呈現不出來的,雖然這集蕾雅瑟杜的角色依舊有工具化的嫌疑,但好在有她的演出,她與丹尼爾克雷格的對戲非常動人。

raw-image

除了劇情越來越歪、反派太糟糕之外,其實還有一些缺點,比如說拉沙納林奇飾演的新任 007「諾咪」的角色定位很尷尬,只是一個代替「007職位」的人選,可惜的地方在於劇本沒有彰顯出諾咪的特色與才能,她有何特別之處?擅長什麼技術或戰術?為何有資格繼承?她的行事作風勢必與龐德截然不同,可是劇情中兩人鮮少搭配,自然看不到兩人有何衝突,兩人之間根本零化學反應,等到後期兩人組隊抗敵時,突然有了默契便顯得不合理,因為兩人都是精英,所以不需要默契?安娜德哈瑪斯飾演的中情局特務帕洛瑪,一登場就透過背影美翻全場,她的動作迅速又靈巧,角色特質鮮明,短短客串的戲分卻比諾咪還要搶眼,果然還是劇本的問題,簡單來說把諾咪這個角色刪除也不會影響劇情。

我沒想到看 007 電影,第一次這麼憤慨與惆悵,當初看完《惡魔四伏》也有類似的感覺,但這次更強烈。作為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扮演詹姆士龐德,《007生死交戰》確實達成告別角色的目的,但為何要將他的鐵漢柔情隱沒在層層爆破之中?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角色退場瀟灑嗎?我不確定這個操作是好是壞,但我知道一個無奈陷入危機的男子,耗費千辛萬苦阻止敵人侵襲,搞得自己傷痕累累還中毒,無法回到家人身邊,或許值得更令人欣慰的結局,龐德又不是什麼千古罪人。

《007生死交戰》無法避免開高走低的命運(連我最愛的《007空降危機》也有這問題,只是不明顯),前期與後期的劇情品質落差太大,凱瑞福永導演沒能把他創作與執導《無間警探》《狂想》的爆發力注入到《生死交戰》,從人物的對白就能一目了然,也許疫情真的影響太大,也許《007量子危機》或《007惡魔四伏》只是無趣而已,但《007生死交戰》不會是龐德應得的謝幕,電影雖然具有精緻大氣的畫面與場面,可是故事表現每況愈下,最後只能對丹尼爾克雷格獻上最大的致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葉的沙龍
59會員
155內容數
盡可能成為最不忌口的雜食性觀者,各類戲劇、電影、動畫都會是最迷人的養分。
彼得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4
⚠️劇透 爆炸的光會先抵達,再來是劇烈的聲響,最後在空氣四散的粉塵,會讓人漸漸看不清楚成就感與罪惡感的差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奧本海默》如同一場極度沉重的心理轟炸,我們隔著大螢幕遠遠觀賞,卻跟著主角奧本海默一起體無完膚,直到爆炸結束,連靈魂都變得焦黑....
Thumbnail
2023/07/24
⚠️劇透 爆炸的光會先抵達,再來是劇烈的聲響,最後在空氣四散的粉塵,會讓人漸漸看不清楚成就感與罪惡感的差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奧本海默》如同一場極度沉重的心理轟炸,我們隔著大螢幕遠遠觀賞,卻跟著主角奧本海默一起體無完膚,直到爆炸結束,連靈魂都變得焦黑....
Thumbnail
2023/07/21
⚠️劇透拳擊手出拳的力道越扎實,得到的反饋越強烈,失聰的惠子只能藉由眼睛,細細感受世界帶來的震動與喧囂,如此才有真正活著的踏實感,《惠子不能輸》在動靜之間,凝視著主角惠子面對生活與自己的困境,敘事很平靜、內斂,卻又充滿爆發力,惠子的...
Thumbnail
2023/07/21
⚠️劇透拳擊手出拳的力道越扎實,得到的反饋越強烈,失聰的惠子只能藉由眼睛,細細感受世界帶來的震動與喧囂,如此才有真正活著的踏實感,《惠子不能輸》在動靜之間,凝視著主角惠子面對生活與自己的困境,敘事很平靜、內斂,卻又充滿爆發力,惠子的...
Thumbnail
2023/06/01
⚠️劇透注意⚠️ 爸爸卡倫刷牙完,突然把口中的牙膏泡沫,直接吐在鏡子上,彷彿要遮蓋住什麼一樣,對,他想遮蓋的是自己的不堪——那種硬是擠出笑容、必須讓女兒察覺不了、好幾次刻意接近死亡、被現實狠狠壓垮等的不堪....
Thumbnail
2023/06/01
⚠️劇透注意⚠️ 爸爸卡倫刷牙完,突然把口中的牙膏泡沫,直接吐在鏡子上,彷彿要遮蓋住什麼一樣,對,他想遮蓋的是自己的不堪——那種硬是擠出笑容、必須讓女兒察覺不了、好幾次刻意接近死亡、被現實狠狠壓垮等的不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991年的魔鬼終結者第二集創造5.2億美元的票房,整整是預算的5倍! 其後20年的續作卻是一部又一部的災難,好萊塢製片商也會犯的致命錯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些經典大作滑落神壇,又是什麼原因讓第二集歷久不衰?
Thumbnail
1991年的魔鬼終結者第二集創造5.2億美元的票房,整整是預算的5倍! 其後20年的續作卻是一部又一部的災難,好萊塢製片商也會犯的致命錯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些經典大作滑落神壇,又是什麼原因讓第二集歷久不衰?
Thumbnail
雷導出品,必屬長作。不過這次還好雷利史考特沒有搞得太哲學,劇情蠻平鋪直敘的,而且三段故事從三個人的視角看同一件事情雖然不是甚麼新奇手法,可是拿來看待電影的劇情主軸卻很有趣。
Thumbnail
雷導出品,必屬長作。不過這次還好雷利史考特沒有搞得太哲學,劇情蠻平鋪直敘的,而且三段故事從三個人的視角看同一件事情雖然不是甚麼新奇手法,可是拿來看待電影的劇情主軸卻很有趣。
Thumbnail
由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第五部電影,雖然前面四集我都沒有看😂,還蠻喜歡這類型的電影,像是《金牌特務》、《凸槌特派員》、《不可能任務》等等都很精彩,但這集絕對是我看過最難過的特務電影。
Thumbnail
由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第五部電影,雖然前面四集我都沒有看😂,還蠻喜歡這類型的電影,像是《金牌特務》、《凸槌特派員》、《不可能任務》等等都很精彩,但這集絕對是我看過最難過的特務電影。
Thumbnail
特務片的不合時宜,已呈現在皮爾斯‧布洛斯南到丹尼爾‧克雷格版本的007中:特務,這種冷戰時期的產物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尷尬,然而尚無法就此推論此類型將如同西部片那般式微,反而能從後者中推敲出特務片或許能得以不衰的可能:便是儘管拓荒西部已成歷史,人類內心理法與蠻荒的衝突卻從未止息,英雄策馬步入黃沙...
Thumbnail
特務片的不合時宜,已呈現在皮爾斯‧布洛斯南到丹尼爾‧克雷格版本的007中:特務,這種冷戰時期的產物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尷尬,然而尚無法就此推論此類型將如同西部片那般式微,反而能從後者中推敲出特務片或許能得以不衰的可能:便是儘管拓荒西部已成歷史,人類內心理法與蠻荒的衝突卻從未止息,英雄策馬步入黃沙...
Thumbnail
007的最終章,真的太震撼,我腦袋馬上回想,有哪部電影的最終章讓我留下很重的印象? 我只浮現了羅根,但這是因為我對龐德有感覺,上映前一次看完前4部,所以那種雋永很深,短短時間內就看完一個人的一生這等震撼,讓我對他產生很大的共鳴與愛,看著他這樣的退場,我可以哭完一包衛生紙,非常傳奇。他與羅根的相似之
Thumbnail
007的最終章,真的太震撼,我腦袋馬上回想,有哪部電影的最終章讓我留下很重的印象? 我只浮現了羅根,但這是因為我對龐德有感覺,上映前一次看完前4部,所以那種雋永很深,短短時間內就看完一個人的一生這等震撼,讓我對他產生很大的共鳴與愛,看著他這樣的退場,我可以哭完一包衛生紙,非常傳奇。他與羅根的相似之
Thumbnail
情報員詹姆斯龐德退役後,在牙買加享受著平靜的生活。但當中央情報局的老朋友菲力克斯雷特出現請他協助時,這短暫的平靜也隨之結束。他的任務本是去營救一個被綁架的科學家,卻發現一個神祕的新型態科技犯罪組織,也讓自己身陷危險之中。
Thumbnail
情報員詹姆斯龐德退役後,在牙買加享受著平靜的生活。但當中央情報局的老朋友菲力克斯雷特出現請他協助時,這短暫的平靜也隨之結束。他的任務本是去營救一個被綁架的科學家,卻發現一個神祕的新型態科技犯罪組織,也讓自己身陷危險之中。
Thumbnail
※文長劇透 當反派持有的武器,比反派自身還要危險時,大概就能知道劇本或人設有問題,武器應當是用來凸顯反派的特質或動機,無論是城府、邪惡、震懾力等,而不是凌駕,飾演反派的雷米馬利克是91屆的奧斯卡影帝,可是他的角色卻淪為丹尼爾版007中,存在感....
Thumbnail
※文長劇透 當反派持有的武器,比反派自身還要危險時,大概就能知道劇本或人設有問題,武器應當是用來凸顯反派的特質或動機,無論是城府、邪惡、震懾力等,而不是凌駕,飾演反派的雷米馬利克是91屆的奧斯卡影帝,可是他的角色卻淪為丹尼爾版007中,存在感....
Thumbnail
每個人都希望結局可以快樂圓滿,世事卻往往無法盡如人意,唯一肯定的,我愛你永遠不只三千遍,因為愛就是年久月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這齣細細佈局十一年完美終章,也是一封蘊藏千言萬語的史詩情書,謝謝十幾年來一起走過的一切,我們也必須學會與他們告別,萬事萬物皆非永恆,這是生命的一環。
Thumbnail
每個人都希望結局可以快樂圓滿,世事卻往往無法盡如人意,唯一肯定的,我愛你永遠不只三千遍,因為愛就是年久月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這齣細細佈局十一年完美終章,也是一封蘊藏千言萬語的史詩情書,謝謝十幾年來一起走過的一切,我們也必須學會與他們告別,萬事萬物皆非永恆,這是生命的一環。
Thumbnail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透過電影的「三元素」與兩個「額外條件」的輔助,讓我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更清楚的知道那邊是主體論述,那邊是非戰之罪,甚至也能更客觀的沉浸在電影所構造的世界當中。就算是因為追星而觀影,也不會失去觀影的初衷,為捧自己喜好的演員而對影片一昧好評。所以我在寫影評的時候,會特別注意
Thumbnail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透過電影的「三元素」與兩個「額外條件」的輔助,讓我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更清楚的知道那邊是主體論述,那邊是非戰之罪,甚至也能更客觀的沉浸在電影所構造的世界當中。就算是因為追星而觀影,也不會失去觀影的初衷,為捧自己喜好的演員而對影片一昧好評。所以我在寫影評的時候,會特別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