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發生,不悲也不喜

未發生,不悲也不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改變人生觀的經歷

有時候,一些經歷會徹底改變我們的人生體悟。

像以前曾經發生過,上司告訴我打算讓我升職,我當然十分興奮,開心了兩個星期,卻收到通知說上司的上司不批准我的升職,於是心情從天堂跌到地底。

從此之後,對於未發生的好事,不會帶有任何期待。

每次別人跟我說甚麼好消息,我總是心想,真的發生才說吧,所以,沒有超前開心,也沒有特別期待,靜靜等待事情發生。

到事情真的發生了,卻又因為早有心理準備而沒有特別狂喜。

這一點好像遏止了我的喜悅,卻也避免了日後可能出現的失望。

之前也有試過兩、三次有出版社說想替我出版小說,但聯絡幾次後卻又沒有下文,那時我也沒有甚麼失望,反正當時就抱著心態真的出版才說吧。

(又打打廣告,所以這次《無差別愛人》最終能順利出版,真的很慶幸。購書連結:(http://moo.im/a/7gnJPY

只設目標,不定計劃

只是的確對事情看淡了,未發生的,不悲也不喜。

早前有一項超時工作沒有人願意做,我被抽中了,除了大嘆倒霉之外,我也沒有太大反抗,工作總是有人要做的,不是你便是我。

接了工作之後,卻因為人手突然充足起來,結果最終不用上班,當時心想,幸好之前沒有太大反應,事情不管好壞,其實總有機會發生變故。

疫情之後,計劃了突然取消的事更多。

像是上周本來要主持一個講解會,突然因為疫情取消。

今天女兒本應復課,但在臨出門前兩分鐘,收到通知暫停復課。於是這天的計劃又給打亂了。

因為對任何事情也是抱著“發生了再說”的心態,所以即使面對任何突然變故,也沒有太大反應。

噢,這樣發生啊?那就這樣回應吧。

近年的座右銘是「順住嚟行」(廣東話,意思是順應著事情發展而決定怎樣做),不為未來設想太多,因為人生的變化太大,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所以我只為自己設定目標,但不會計劃任何事情。

每月目標

我每個月都很努力達成目標(就是寫作和閱讀目標),雖然有時候不明白自己這麼辛苦幹甚麼,但達成目標的當下卻又很滿足,然後可以心安理得追劇。

今年還有三個月便結束,本來我可以僅僅維持每個月的寫作目標就好,但突然就想到三個月很似很短,但其實也可以很有生產力,於是想在今年內完成一本書(喂,其實甚至沒人說要跟我出書,我只是想先完成再說)。

計劃由十二個短篇組成,而我只寫了五篇,即是還有七篇要寫,之前也是每月寫一篇,現在一個月要寫兩至三篇,我真的做得到嗎?

有點疑慮,但如果不定下更高的目標,不努力試試看,怎麼知道做不到呢?

所以,衝啦。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3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月看了21套書,共45本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
在澳門出版紙本書的限制 每次出書都是一件開心的事。 能夠將我的文字集結起來,完整地送到一個人手上,說不定能留在某人的腦海一隅,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過幾次,除了有一本在內地出版的小說外,其他幾本小說都是在澳門出版的,我不敢說書絕版了,但想買也不容易買到。 之前有海外讀者問我要怎麼
今天澳門又因為發現本土的確診個案而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停課啦、全民核檢啦……市面又開始緊張和混亂起來。 疫情爆發超過21個月,初時我們都以為過幾個月就好,頂多幾個月病毒就會消失,沒想過會發展到全球大爆發,當時又想,只要有疫苗就好,可是變種再變種, 我不禁思考,上天給人類這次疫情的考驗,到底有甚麼目
我本來就很喜歡看生存遊戲,加上《魷魚遊戲》有我喜歡的演員李政宰,所以此劇一開播,我就立即追看,而且在三天內將劇煲完。 此劇共有九集,除了頭兩集是交代各個參賽人物的背景之外,餘下的七集就是刺激緊張的遊戲,毫無冷場,令人一集一集追看下去。 故事講甚麼? 故事十分簡單,就是456個身陷財困的人獲邀參加
如無意外,我今天下午會去打疫苗。 我知道我知道,理論上疫苗是安全的。 但,還是有人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個案。 雖然所有死亡個案都說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一打進去立即死掉,否則隔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要怎麼證明有關係? 明明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突然死掉了。 有一派人說,這些人原本就是要死的,只是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有一種人,習慣性地跟別人鬥慘,彷彿全世界圍著他轉,任何人任何事都與他有關,而他是永恆的受害者,沒有人的痛苦比他多,當然沒有人比他慘。 別人說工作堆積如山時,他定必大聲疾呼:“我比你更慘,我的工作多到一輩子也做不完。” 別
這個月看了21套書,共45本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
在澳門出版紙本書的限制 每次出書都是一件開心的事。 能夠將我的文字集結起來,完整地送到一個人手上,說不定能留在某人的腦海一隅,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過幾次,除了有一本在內地出版的小說外,其他幾本小說都是在澳門出版的,我不敢說書絕版了,但想買也不容易買到。 之前有海外讀者問我要怎麼
今天澳門又因為發現本土的確診個案而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停課啦、全民核檢啦……市面又開始緊張和混亂起來。 疫情爆發超過21個月,初時我們都以為過幾個月就好,頂多幾個月病毒就會消失,沒想過會發展到全球大爆發,當時又想,只要有疫苗就好,可是變種再變種, 我不禁思考,上天給人類這次疫情的考驗,到底有甚麼目
我本來就很喜歡看生存遊戲,加上《魷魚遊戲》有我喜歡的演員李政宰,所以此劇一開播,我就立即追看,而且在三天內將劇煲完。 此劇共有九集,除了頭兩集是交代各個參賽人物的背景之外,餘下的七集就是刺激緊張的遊戲,毫無冷場,令人一集一集追看下去。 故事講甚麼? 故事十分簡單,就是456個身陷財困的人獲邀參加
如無意外,我今天下午會去打疫苗。 我知道我知道,理論上疫苗是安全的。 但,還是有人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個案。 雖然所有死亡個案都說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一打進去立即死掉,否則隔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要怎麼證明有關係? 明明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突然死掉了。 有一派人說,這些人原本就是要死的,只是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有一種人,習慣性地跟別人鬥慘,彷彿全世界圍著他轉,任何人任何事都與他有關,而他是永恆的受害者,沒有人的痛苦比他多,當然沒有人比他慘。 別人說工作堆積如山時,他定必大聲疾呼:“我比你更慘,我的工作多到一輩子也做不完。” 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