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飢餓遊戲前傳 鳴鳥與游蛇之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飢餓遊戲~對於一個曾經改編成電影,又暢銷過的作品,想必是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它的前傳應該也理當具有相同的水準。

不過,對於一個完全不曾接觸過這部作品的讀者,我,來說,飢餓遊戲前傳這部作品,文學性遠大於娛樂性,根本就是給本來就很喜歡這一類型的讀者而作。

我認為這部作品沒能讓我看懂的地方:

第一、沒有解釋遊戲運作的方式

你可以看到很多專有名詞「導師」、「貢品」之類的,但都只提到主角的作為不太像是一個導師該有的行為,但並沒有很清楚地解釋導師和貢品之間,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應該需要什麼樣的作為。

我可以明確看見如果導師和貢品之間,利害關係是一致的,他們必須同時存活下去才能獲勝。但他們付出的代價卻完全不一樣。

基本上,導師輸了,不一定會死,頂多喪失資格,但貢品輸了,卻是喪失性命。

然後呢?

我看不到遊戲的目的,也不看到遊戲的好處。

我相信故事中的角色也不會有人有心力去思考這個問題。

不論是行政區還是都城的人,其實他們唯一共通會思考的煩惱就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接著就停止了思考。

第二、花太多鋪陳在枝微末節的細節上

如果只是陳述環境使人不得不低頭,真的不需要用六百頁去反覆這種情感。又不是言情小說,不需要用不同視野不同角度,一直在強調那種無奈。

第三、獎賞到底是什麼?沒有解釋

這故事沒有友情,不是因為主角最後設計的友人被殺,而是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和誰成為朋友,看似有友情建立的部份,完全只是當下的利害關係一致,而產生的同盟錯覺。

而且,都已經舉辦到第十屆了。

你好歹就說明一下飢餓遊戲的勝者現在在幹嘛,才能顯現出主角為什麼勢在必得。

只是一個家貧和恢復家族榮耀的動機是不夠的。

今天主角是剛好有足夠的天份,所以可以說只差一步,所以可以說不允許自己功虧一簣,但如果沒有天份的話,那不就早幾百年全家吞毒藥就好了。雖說,好死不如賴活,但賴活也要有賴活的價值阿!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生活背景已經沒有人可以算是好好活著的。

每個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小天地,走不出去,更不用提可以保有人性所謂的善惡等情懷。整個社會都是飢餓遊戲的一環並不是只有被選上參賽的人才參與了遊戲。

既然要展現原始的動物本能,強調慾望就很重要阿!

但看完本書,我完全感受不到那種「我只是想要活下去」的慾望。

第四、明明沒有任何情感的互動,卻表現的好像有情感的依戀存在

這故事沒有愛情。

主角只是把部分的自我投射到女主角的身上,但最後他連這一部分都捨棄了。

這故事沒有親情。

他不會忘記家人的存在,因為這是他能夠參與遊戲的資源,但資源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但主角到故事的最後始終沒有試著去補充資源、珍惜資源。


整體觀感

我覺得對於從未接觸過的讀者,把這部作品當做二二八或白色恐怖的未來世界超悲慘版,可能會比較容易閱讀。

而且,閱讀之前,一定要去除對於人性善惡的觀點。

這故事的世界資源匱乏到無法讓人思考善惡對錯,只剩下怎麼活下去?能不能活下去?

至於,活下去能做什麼?這件事已經沒人在思考。

只剩下不斷地搶奪資源、消耗資源,進行永無止盡的慢性自殺。

沒有人想活下去,但也沒有人有勇氣選擇死去。

所以,能夠活著的人,都是被挑選過的子民,他們會有永無止盡活在宿命輪迴中,直到所有一切資源被消耗殆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無涯
16會員
135內容數
生之有涯,思之無涯。 所謂無涯,始於無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飢餓遊戲是小說翻拍電影的少數成功案例,其實小說改編成功的電影,還真的很少,但飢餓遊戲是真的不錯,票房上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能夠因為電影成功,進而影響小說家蘇珊·柯林斯又在為飢餓遊戲故事再寫一篇前傳,在2020年完成,就是鳴鳥與游蛇之歌。在今年終於翻拍成電影。   老實說看完後,還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飢餓遊戲是小說翻拍電影的少數成功案例,其實小說改編成功的電影,還真的很少,但飢餓遊戲是真的不錯,票房上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能夠因為電影成功,進而影響小說家蘇珊·柯林斯又在為飢餓遊戲故事再寫一篇前傳,在2020年完成,就是鳴鳥與游蛇之歌。在今年終於翻拍成電影。   老實說看完後,還
Thumbnail
後來的史諾總統冷血、善妒、貪戀權力,可基於第三章 The Peacekeeper 小說內容,跳脫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的大製作,拍一部風格迥異的傳記片,精工細描特寫主角的心理轉折,讓觀眾更有餘裕像讀小說那樣從不同角度看見一個更加立體的史諾。
Thumbnail
後來的史諾總統冷血、善妒、貪戀權力,可基於第三章 The Peacekeeper 小說內容,跳脫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的大製作,拍一部風格迥異的傳記片,精工細描特寫主角的心理轉折,讓觀眾更有餘裕像讀小說那樣從不同角度看見一個更加立體的史諾。
Thumbnail
《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是《飢餓遊戲》的前傳,透過隱喻描繪了階級與娛樂產業的問題。 電影在改編小說方面表現平淡,缺乏足夠的事件來塑造複雜的故事。 雖然有精彩的真實戰鬥場面,但人際操縱和情感迷宮的描繪卻顯得平淡無奇。
Thumbnail
《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是《飢餓遊戲》的前傳,透過隱喻描繪了階級與娛樂產業的問題。 電影在改編小說方面表現平淡,缺乏足夠的事件來塑造複雜的故事。 雖然有精彩的真實戰鬥場面,但人際操縱和情感迷宮的描繪卻顯得平淡無奇。
Thumbnail
  《飢餓遊戲》這一個耳熟能想的IP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是許多人提到反烏托邦主義會第一個聯想到的電影,而就在今年,前傳《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將會上映,藉由這個好機會便補了一下本傳的內容,不自覺的被這個世界觀深深吸引。
Thumbnail
  《飢餓遊戲》這一個耳熟能想的IP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是許多人提到反烏托邦主義會第一個聯想到的電影,而就在今年,前傳《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將會上映,藉由這個好機會便補了一下本傳的內容,不自覺的被這個世界觀深深吸引。
Thumbnail
副標題:唯有愛上你的對手,才有一絲存活的機會。 和前傳相比,確實比較容易讀,也有說明的遊戲緣由。
Thumbnail
副標題:唯有愛上你的對手,才有一絲存活的機會。 和前傳相比,確實比較容易讀,也有說明的遊戲緣由。
Thumbnail
之前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就有想要去看 雖然已經忘記為什麼了 可能是覺得這個世界也是個虛擬世界,生是在這個遊戲之中,死是回到那個創造這個遊戲的世界 所以想去看看這部電影的說法 但 反正就沒去 剛好看到有得看就趁有時間來看一下 看完之後......
Thumbnail
之前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就有想要去看 雖然已經忘記為什麼了 可能是覺得這個世界也是個虛擬世界,生是在這個遊戲之中,死是回到那個創造這個遊戲的世界 所以想去看看這部電影的說法 但 反正就沒去 剛好看到有得看就趁有時間來看一下 看完之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可以拿來當枕頭的書,六百多頁還挺沉的。 飢餓遊戲~對於一個曾經改編成電影,又暢銷過的作品,想必是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它的前傳應該也理當具有相同的水準。 不過,對於一個完全不曾接觸過這部作品的讀者,我,來說,飢餓遊戲前傳這部作品,文學性遠大於娛樂性,根本就是給本來就很喜歡這一類型的讀者而作。
Thumbnail
這是一本可以拿來當枕頭的書,六百多頁還挺沉的。 飢餓遊戲~對於一個曾經改編成電影,又暢銷過的作品,想必是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它的前傳應該也理當具有相同的水準。 不過,對於一個完全不曾接觸過這部作品的讀者,我,來說,飢餓遊戲前傳這部作品,文學性遠大於娛樂性,根本就是給本來就很喜歡這一類型的讀者而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