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這一個耳熟能想的IP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是許多人提到反烏托邦主義會第一個聯想到的電影,而就在今年,前傳《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將會上映,藉由這個好機會便補了一下本傳的內容,不自覺的被這個世界觀深深吸引。先申明一下,我並沒有看過飢餓遊戲的小說,以下的評論只單針對於看完電影後的感想而已。
在「施惠國」中,每年十二個行政區內都會抽出介於12至18歲的一男一女作為飢餓遊戲的參賽者,彼此廝殺到剩最後一名優勝者,其中,女主角凱妮絲為了拯救被抽中參賽的妹妹小櫻,自願成為第12區的女性選手,加入飢餓遊戲的比賽之中。
觀後心得
整部電影看完後給了我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先說說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好了,首先,電影前半部雖然劇情推動較慢,但極具吸引力的世界觀是他最大的優點,較慢的敘事節奏不但不會無聊,反倒還讓觀眾循序漸進的被這個世界所吸引,以至於在觀賞當下,心中總充滿「接下來會怎麼發展」的好奇心。
同時,優秀的說故事技巧也是這部電影的魅力之一,即便沒有特別說明飢餓遊戲的規則,也能透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將我們逐步帶進這場遊戲當中,像是贊助人對這場餘興節目的重要性、主辦方姿意掌控遊戲規則等等。其中,多次利用攝影鏡頭當作內外世界的轉場是一個我很喜歡的手法,即便缺少了這種轉場方式也不至於實質影響劇情流暢度,但這種錦上添花的效果確實為這部電影加了不少分。
這些情緒從開頭的第12區開始鋪成,隨著飢餓遊戲的前置訪談、訓練等不斷堆砌,一直到了飢餓遊戲正式開始,這本該是電影中的最高潮,卻逐漸變得潦草。或許是因為兩個小時半的時間真的不足以詳述所有的小說情節,飢餓遊戲越到後面,人物刻劃以及情節安排越為簡短,拼拼湊湊的劇情不禁讓我對電影的收尾感到突然。
我認為電影中最可惜的是人物的立體度不夠,24名參賽者裡其實有不少具有魅力的人物,像是第二區的卡圖(Cato)、克菈芙(Clove)、第五區的狐狸臉(Foxface),這些角色明明具有特定的記憶點或是劇情功能,卻都沒有機會好好的了解他們的背景,導致他們的死缺乏情緒起伏,這個問題在卡圖身上最為明顯,一個出身便被訓練來為行政區帶回榮耀的殺人機器,在遊戲最後,眼神卻流露出無法成為優勝者的絕望,腦中飄過的一絲想法也僅是玉石俱焚的無能為力,這應該是一個很容易帶動情緒的人物背景,卻沒有起到作用。至於凱妮絲的小跟班「芸(Rue)」,我則是認為出場時間有點太短了,使得人物還沒和觀眾好好培養感情便離去了,不過總體來說,他仍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角色。
但這也不代表這部電影的所有角色都塑造很失敗,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電影前半部發揮之好,在第12區的人物關係其實做的相當不錯,不論是凱妮絲對妹妹、媽媽還是青梅竹馬,都可以透過一些細微的小動作感受到他們深厚的情感,這也為凱妮絲提供了堅強的後盾,讓活下去的想法變得格外明確。
對電影來說,飢餓遊戲或許不是非常傑出,但他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即便我對電影後半部的表現不是這麼滿意,它仍然會想讓我主動去了解故事後續的發展,甚至讓平常沒有在看小說的我也願意去翻翻看原著,我認為對於一個小說改編電影來說,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相當成功了。誠摯的推薦給想了解反烏托邦主義電影卻不知從何下手的人,一起身陷於這個迷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