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哲學學到什麼?——朱家安×紀金慶對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撰文:沈眠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打開你的哲學視角」堂堂來到第二屆,由哲學作家朱家安擔任主持人,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第二場對談由歐陸哲學專家紀金慶擔任嘉賓,與朱家安暢談「我從哲學學到什麼」。歡迎加入這場一場無時間差、無地域限制的閱讀饗宴!
第二堂課:「我從哲學學到什麼
主持:朱家安(哲學推廣者)
講者:紀金慶(哲學作家)

▉不只要成為有能力生存的人,還要成為有能力享受生活的人

朱家安與紀金慶是哲學同行,但兩個人聚在一塊兒時,往往不是談哲學,而是唱歌,朱家安笑稱他們倆是好歌友。話鋒一轉,朱家安談到當代哲學主流主要有三種路線,分別為歐陸哲學、英美分析哲學及中國哲學。朱家安畢業於中正大學哲學系,專攻英美分析,而紀金慶是歐陸哲學系統的專家。隨後,朱家安以「哲學有用嗎」問道於紀金慶。
紀金慶表示,其實若是以歐陸哲學的傳統,對此一問往往不屑一顧,因為就像問藝術家搞藝術有用嗎是一樣的無謂。而身為一名哲學人,在回覆任何問題前,都應該先來分析問題的本身,紀金慶直白地說:「什麼叫做有用呢?當我們在問一個學科是否有用時,我們實際上在問什麼?其實我們就是在問一個學科是否有錢途。有用的事物就值得嗎?世上有很多的事物也是世俗意義下的沒用,容我提醒各位,有時事物若要維持本質,就必須堅持自身的無用性。」
他認為,真正的友誼和愛情,跟有用與否無關,而是取決於個體之間的真心實情。為利益而維持的有用的情感,是最虛假、也無以持久的。情感有用嗎?對戀人來說,愛情有用嗎?或者對親人來說,情感有用嗎?所謂有用的思維是很受限的。
朱家安表示,在讀紀金慶作品《偽理性:走出科學神話、經濟迷思與體制牢籠,解救現代人孤獨、焦慮、迷惘的哲學處方箋》時,印象深刻的論述是:進到現代社會,人看待世界的方法改變了,比如哲學人看見噴射客機,可能會思考的是:當其零件全部都換完後,它還是原來的噴射客機嗎?當大多數人會認定這樣的思考是無意義的,比較應該討論的是:可以乘載多少人、吃多少油、多少成本和營運等等所謂正常的問題。易言之,都是關於利益、賺錢的想法,現代人變得只能也只懂討論利益,其餘的部分都被剔除了。
「賺錢等於有用也等於值得這樣的念頭,是社會對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動手腳的證明。最早,錢不過是一個被發明來服務人的工具,很方便,但後來錢暴走了,不只用來交換東西,也被用來衡量我們人的價值。而某些問題的提出,最初就已預設想要的期待與答案。一般人在講的有用,是社會養成的慣性思維,意指工作、職業與金錢等,那也就收窄功用的討論與想像力。但用處應當是中性的,不是嗎?如果愛情對我來說舒服、愉快,它難道不就是有用的嗎?我想,哲學的價值在讓我們思辨本質,同時能夠自由自在地跳脫框架。」朱家安字字珠璣地回應。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學了是沒有用的,人生裡有很多東西是值得的。我們對所謂有用的理解真的太狹隘了。」紀金慶直指核心地講著:「人難道一輩子就要活在考試裡,像是國、高中時期永無止境地延長,一直都是在比較金錢、名次和位置嗎?社會要我們必須走在勝利、贏取更多金錢的道路上,好像人生只剩下這個維度而已,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更深刻的東西,但世間不是還有許多深刻的東西等待我們去認識和學習嗎?」
紀金慶以為,大學時期的教育是社會或說大人們的手較難以伸入、干預的階段,不讓成績決定所有,相對來說可以更自由地去挖掘自身的喜好和興趣。紀金慶眼底閃現深邃光亮:「我們所學過的是奪不走的,就是後來的人生總是落敗的,可是那曾經見識過的深刻,不會消逝。那裡有一個驚奇的、不可思議的的世界持續存在著。而我也相信,自己本能擅長或本能喜好的,才能走得更為長久,也才能在社會沒能夠第一時間給你獎勵回饋,甚至於山窮水盡時,還有自己可以支撐著走下去。」
朱家安則提到桑德爾《成功的反思》,「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為了給人機會實現自我,但是後來卻變成讓人容易互相比較,形成鄙視鏈。」他坦率地表明:「社會總是在告訴我們必須成為有能力生存的人。可是一個只有工作、但沒有生活品質的人,真的就是好嗎?錢是好東西,不就因為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然而如果把賺來的錢轉換成生活品質的提升,那不就是浪費了嗎?我想,現代人更需要成為有能力享受生活的人。」

▉哲學有三種清楚:邏輯式、感覺式、意境式

關於當代哲學的討論主流,朱家安如是闡述:歐陸哲學更為重視哲學史、哲學家,經常強調必須深入某哲學家去研究、讀通,繼而發現其思想可能與身體和經歷有都有相關。而英美分析哲學不走一以貫之的方法論,其教法是科學式的,就像物理學甚少講物理史,而是直接將知識作為通用的工具。朱家安自承:「在分析哲學裡學到最有用的就是,可以把話講得清楚的習慣和方式,可以清楚表達的能力是很珍貴的,尤其是對我的演講與專欄寫作有相當大的幫助。」
紀金慶則提及哲學大師勞思光,擅長以英美分析的方式切入中國哲學,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講得很清楚,就像大宅院的老管家,裡裡外外都很清楚,無一掛漏。他也談到,英美分析哲學跟20世紀的資本主義、科學主義有關,在上世紀40年代左右,就是對應德國、義大利哲學體系與意識形態而崛起。簡言之,在文化、氣質上呢,英美哲學跟科學走得更近,而歐陸哲學則較為靠近藝術、人文和歷史。
「歐陸哲學是很深邃的,但卻有一個壞習慣,會故意說不清楚。可是這也正是它的方法論或說魅力之所在。它的難在於迂迴曲折、難以盡解。而英美分析是科學家的那種難,極盡細碎的分解到教人無可親近。如果再把中國哲學拉進來一起對比的話,哲學有三種清楚,一個是用邏輯去表達,這是英美分析哲學。另一種則是用人文藝術去表達、講究感覺式的歐陸哲學。然後,中國哲學則是意境式的清楚。」紀金慶儼然大開方便之門,為讀者們直接揭示三種哲學門道的特質。
關於紀金慶的闡述,朱家安也深有所感:「中國哲學真的很講生命意境。英美分析哲學研究,確實總是試圖釐清某種概念,找到適用的必要條件,而新的定義得用原有的定義去述說,但完善的定義是不可得的,永遠都可以繼續追擊,是以技術上會瑣碎得無從理解。在文學裡,我們會說這個比喻很精準,可是以邏輯上來說,比喻就是不可能精準啊,它就是企圖呈現最相似也最重要的東西,歐陸哲學無疑就是如此。」
「所以說,根本沒有最好用的哲學理論。或者說,沒有什麼哲學理論是不好用的,關鍵是誰在用、怎麼用。」紀金慶以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為例,蕭峰在聚賢莊力戰武林豪傑,當中原人質疑他並非漢人、憑甚麼用降龍十八掌之際,蕭峰二話不說就用最基本的武功太祖長拳,一樣打趴眾人,而小說裡頭最神祕的掃地僧則壓根沒有武功招數。
紀金慶結語道:「天下武功沒有哪一門可以打遍天下,是真正的無敵手。任何一種哲學理論就像一門武功,只要足夠深入地學通了,就能夠貫通一切。這才是學問的真實威力啊。」
(備註:本文內容由直播重點與直播前的短訪編輯而成。)

画哲學: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作者:朱家安
繪者:SUMMERISE 夏紹智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110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初新冠肺炎迅速擴散,至今影響全球多國;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問題也未見平息;形形色色的課題,各種角力彷彿一觸即發。波動不安的社會氛圍,有緊張,有希望,有失望。 寒鴉的詩〈你的國家愛你嗎〉正是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背景下寫成:
「只要小小孩不要沒事亂玩我的假牙或是踩到我的氧氣管就好。」問起「理想的退休生活」,夏夏這樣回答。在失智症日漸普遍、人民越來越長壽,長照議題成為全民關注焦點的今天,逗點編輯部特別邀請《工作記事》作者陳昌遠與《傍晚五點十五分》作者夏夏兩位詩人對談,讓他們在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打開你的哲學視角」堂堂來到第二屆,由哲學作家朱家安擔任主持人,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第一場對談由《厭世動物園》作者,同時也是podcast電玩節目《按下任意鍵》共同主持人厭世姬擔任嘉賓,與朱家安暢談「我從電玩學到什麼」。歡迎加入這場一場無時
「學以致用很重要嗎?要把興趣當工作,還是把兩者分開比較好?」這個問題困擾著千千萬萬個畢業生。 逗點編輯部繼續邀請《惡意的郵差》作者王志元與「白毛的綠手指」有機農業粉專負責人白毛兩位五專時期的老同學
2020年初新冠肺炎迅速擴散,至今影響全球多國;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問題也未見平息;形形色色的課題,各種角力彷彿一觸即發。波動不安的社會氛圍,有緊張,有希望,有失望。 寒鴉的詩〈你的國家愛你嗎〉正是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背景下寫成:
「只要小小孩不要沒事亂玩我的假牙或是踩到我的氧氣管就好。」問起「理想的退休生活」,夏夏這樣回答。在失智症日漸普遍、人民越來越長壽,長照議題成為全民關注焦點的今天,逗點編輯部特別邀請《工作記事》作者陳昌遠與《傍晚五點十五分》作者夏夏兩位詩人對談,讓他們在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打開你的哲學視角」堂堂來到第二屆,由哲學作家朱家安擔任主持人,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第一場對談由《厭世動物園》作者,同時也是podcast電玩節目《按下任意鍵》共同主持人厭世姬擔任嘉賓,與朱家安暢談「我從電玩學到什麼」。歡迎加入這場一場無時
「學以致用很重要嗎?要把興趣當工作,還是把兩者分開比較好?」這個問題困擾著千千萬萬個畢業生。 逗點編輯部繼續邀請《惡意的郵差》作者王志元與「白毛的綠手指」有機農業粉專負責人白毛兩位五專時期的老同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最危險的不自由就是我們體驗為自由的不自由」,齊澤克認為哲學能夠作為日常生活裡一個重要的「中斷」,讓我們產生疑惑,從而停下手邊的事情,進行關於存在的思考。而這一連串對於思考、對於自由、對於哲學的討論的開端,齊澤克選擇從幾年前一件中國網路上的熱搜話題開始。齊澤克稱其為:「在中國的一個奇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哲學式人生為何重要?如何培養哲學人生?又為何斯多噶哲學有助於我們追求哲學人生?首先,有些東西是只能「追求」而無法「擁有」的對象,例如:真理、行善。但人生是既「追求」又「擁有」的對象;既「追求」無限的未來,又「擁有」有限的現在與過去。而人之所以能夠在有限之中把握無限,靠得便是「理性」,而這
Thumbnail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最危險的不自由就是我們體驗為自由的不自由」,齊澤克認為哲學能夠作為日常生活裡一個重要的「中斷」,讓我們產生疑惑,從而停下手邊的事情,進行關於存在的思考。而這一連串對於思考、對於自由、對於哲學的討論的開端,齊澤克選擇從幾年前一件中國網路上的熱搜話題開始。齊澤克稱其為:「在中國的一個奇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哲學式人生為何重要?如何培養哲學人生?又為何斯多噶哲學有助於我們追求哲學人生?首先,有些東西是只能「追求」而無法「擁有」的對象,例如:真理、行善。但人生是既「追求」又「擁有」的對象;既「追求」無限的未來,又「擁有」有限的現在與過去。而人之所以能夠在有限之中把握無限,靠得便是「理性」,而這
Thumbnail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