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1. 大約一年前,我寫了一本《輕鬆投資,充實生活》,並把每個章節都放到網路上。在各路高手的糾正和建議之下,我改進自己的文章,並與出版社聯絡。近日付梓,我也把書送給親朋好友,而這個好玩的計畫也正式完結。

我沒打算移除掉pdf的下載連結,也希望各位能夠繼續提出批評。粗略統計,這些內容被下載1000次,我猜應該會影響到一些人。或許之後我會寫此本書的書評,當作自我檢視。


2. 手上目前依然有幾個計畫在跑,其中一個比較「高調」的就是騙徒斂財計畫。不過事實上,本來這個計畫會中止,畢竟我覺得有點無聊。後來,事情發生轉機,因為我找到願意合作的對象。

我計畫故意營造一個完全相反的人物設定,傳播我反對的內容 ,並從那些「反狂派」的人身上收費。我想比較逆我者亡和順我者昌的傳教效率,這樣無神論才能壯大。我不只想這麼做,而且我還打算公開實驗結果。如果我能做到讓每個人都開始質疑,甚至不願相信我,那麼我就成功了。

到底誰願意和我合作呢? 某個小網紅「老師」,據說她的大弟子,前陣子又收了一個徒弟。她是一個求財若渴的人,覺得職場上的錢不夠用,也認為自己有投資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我不會透露太多個人資訊,反正目前這個計畫斷斷續續的在執行,她也還在累積信眾階段。至於這些前期投資,能否成功把信眾的錢收進口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一向喜歡有趣的過程。


3. 檢視自己一年來的投資體系成長,我認為最主要的進步在於研究對現象的解釋模型,拿下一些知識堡壘,並用宏觀角度融合各家學說。

基本上,我就是從各個角度批評現代投資理論,並找尋更優秀的模型和解釋。舉個例子,我以前愛說「隨機漫步」,現在我就偏偏要提出「非隨機漫步」的證據。有人告訴我,波動是常態分布,我就故意寫一篇文章,來說明股價波動不是常態分布。

我部分成功的解釋Black Scholes選擇權定價模型、Black Litterman模型、Risk Parity風險分配模型和Markowitz的「平均變異數優化」模型。其中BS模型的部分,後半段的隨機微積分和求解作法,我大幅度省略,不知日後是否有機會補上。另外,身為少數寫到「因子投資」的作者之一,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原因是,我不想跟其它作者一樣,只把因子當作獲利來源,這個後面會講到。

我自己的投資體系進展,主要又可以分為幾個領域。

關於「資產配置」,除了用文字記錄狂派推導和質疑外,我也知道更多具體執行時的技巧。例如對於BL模型,我了解再取樣的平滑化細節,也將幾個延伸模組裝到口袋,包括ABL、機器學習的應用和與Risk Parity的結合。另一個強力挑戰者,就是Entropy Pooling,這也成為我想要招致麾下的一套方式。

「資產定價」,除了從因子分析的角度改進傳統CAPM外,也從基本定義和尾端風險修正BS模型。這些事情,很多人在做,我也知道。但是直到真的下筆整理之後,才意識到有一些本來想當然的概念,是出自於自己對於知識追求的惰性。所以雖然不算學到突破性的新知識,但也讓原本的體系進化成更嚴謹的版本。

真正踏入「陌生」領域,應該要算是我對於泛「供需定價」的研究。這個契機源自於某作者的提醒,他認同我對於「價格」方面的說法,但缺少了對於「成交量」的概念。本來我對於limit order book的理解,只是之前建立交易體系時的略有耳聞,後來我走長期被動投資之後,更不需注意tick級之下訂單層面的細節。不過我還是去找了相關資料來讀,並且嘗試融合既有知識。這方面包括訂單侵略性的取捨、與機器學習的結合和利用Markov鏈建模。至於為什麼我說了一圈,還是要說成「定價」呢? 因為我又把因子分析這套拿出來用。

「因子」,最好懂的解釋就是獲利來源,坊間的作者也以此論調為主。但是,如果各位也想將因子融合進以上體系,就會發現單純的獲利歸因,根本是「大材小用」,而且充滿限制。對外解釋,我一樣先說如何配置大類資產,再講資產下的因子。可是對於自己的體系,我這一年來的改進就是直接應用「因子分析」的原理,貫穿自己整套拆解、建構和優化的流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我能用同樣的體系,吸收對於供需定價的研究,而不是單純的資產定價。這種改革,可以說是知識體系升級大工程,畢竟我是一路從定價理論讀過來的。當然,如何應用因子,沒有對錯。不過,如果各位讀者遇到寫因子投資的作者,也不妨仔細區分兩者的區別。

最後還有一個改善的地方,就是「時序分析」。股票的獲利歸因本來就會提到時序分析,不過我一直沒進一步的涉足此領域。即使從衍生品定價和風險控管的角度,我的理解也僅限於「波動率」特性而已,例如GARCH。後來是在找散戶和行為金融的資料時,決定一窺學術界對於價格、報酬和波動率預期的研究成果。雖然對於知識體系本身尚無明顯效用,不過它幫助我更了解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投資是自己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其它暗線我不會公開,不過我想以上的資訊,或許能給讀者一些啟發。


註:

1. 比較早期的投資心路,可以參考
分享投資心態的轉變 (Dcard)

2. 《輕鬆投資,充實生活》,有一本似乎送到國家圖書館保存,但我不確定在哪裡。如果各位讀者有本事,應該不難找到,它理論上是唯一的公開實體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狂徒的沙龍
492會員
108內容數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狂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8
我一直把人生當成遊戲,所以我很注重怎樣才能玩得最精采暢快。 而也因為我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所以我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也無形間拓展了自己的眼界,讓「格局」更大。 這倒過來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和投資風格,路也更加寬闊。 什麼是人生? 人生是不斷的挑戰和享受,永遠往前往上,越活
Thumbnail
2025/01/18
我一直把人生當成遊戲,所以我很注重怎樣才能玩得最精采暢快。 而也因為我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所以我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也無形間拓展了自己的眼界,讓「格局」更大。 這倒過來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和投資風格,路也更加寬闊。 什麼是人生? 人生是不斷的挑戰和享受,永遠往前往上,越活
Thumbnail
2023/09/03
我是狂徒,身為在酒店辦「讀書會」的作者,我今天要聊聊投資理財和酒店。
Thumbnail
2023/09/03
我是狂徒,身為在酒店辦「讀書會」的作者,我今天要聊聊投資理財和酒店。
Thumbnail
2022/10/14
隨波逐流的是信徒,興風作浪的是狂徒。 小學中年級,有個數學老師知道我很叛逆,不喜歡背課本上的條文,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結果他送我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告訴我,在球形和鞍形空間內第五公理失效。 升上高年級,我就到處拿黎曼幾何和羅氏幾何,去和歐氏幾何的同學吵架。 我用粉筆對抗一堆
Thumbnail
2022/10/14
隨波逐流的是信徒,興風作浪的是狂徒。 小學中年級,有個數學老師知道我很叛逆,不喜歡背課本上的條文,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結果他送我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告訴我,在球形和鞍形空間內第五公理失效。 升上高年級,我就到處拿黎曼幾何和羅氏幾何,去和歐氏幾何的同學吵架。 我用粉筆對抗一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我今天在臉書看到一篇貼文是這樣寫的: 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本書"傻多存股法",當中的一段文字。 我在書中以一個存股投資者的角度,對於作價差的投資人的投資行為進行了一種個人見解,並對該族群未來的預測做出了解說。我認為在資產較少的時候,作價差的投資人可以拿出一部分資產進行買低賣高的類似賭博的投資行為。例如,
Thumbnail
我今天在臉書看到一篇貼文是這樣寫的: 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本書"傻多存股法",當中的一段文字。 我在書中以一個存股投資者的角度,對於作價差的投資人的投資行為進行了一種個人見解,並對該族群未來的預測做出了解說。我認為在資產較少的時候,作價差的投資人可以拿出一部分資產進行買低賣高的類似賭博的投資行為。例如,
Thumbnail
我是狂徒,一直以來我都是用讀者視角寫書評。 不過現在我要以共同作者身分,介紹一本指數投資領域的著作,《穩定致富》。
Thumbnail
我是狂徒,一直以來我都是用讀者視角寫書評。 不過現在我要以共同作者身分,介紹一本指數投資領域的著作,《穩定致富》。
Thumbnail
「因子」的世界烽火連天,從誕生之初就挑戰了學術權威,在茁壯的同時也打破了許多業界習慣。
Thumbnail
「因子」的世界烽火連天,從誕生之初就挑戰了學術權威,在茁壯的同時也打破了許多業界習慣。
Thumbnail
寫出讓讀者能思考兩次的文章,就是一種遊戲。
Thumbnail
寫出讓讀者能思考兩次的文章,就是一種遊戲。
Thumbnail
大約一年前,我寫了一本《輕鬆投資,充實生活》,並把每個章節都放到網路上。
Thumbnail
大約一年前,我寫了一本《輕鬆投資,充實生活》,並把每個章節都放到網路上。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在投資這條路上,說起來我並不資深,而離財富自由也仍相當遙遠。那麼我是憑藉什麼理由來寫這個專題?最主要的就是將我過往的經歷和心得記錄下來也分享出去,像是共筆那樣。而我也力求在過程中持續學習成長,而不是消耗自我。
Thumbnail
在投資這條路上,說起來我並不資深,而離財富自由也仍相當遙遠。那麼我是憑藉什麼理由來寫這個專題?最主要的就是將我過往的經歷和心得記錄下來也分享出去,像是共筆那樣。而我也力求在過程中持續學習成長,而不是消耗自我。
Thumbnail
把知識邊界往外推本就是種甜蜜的負擔,我突然想來聊點輕鬆的。  
Thumbnail
把知識邊界往外推本就是種甜蜜的負擔,我突然想來聊點輕鬆的。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有多少文章是你認同的? 如果你完全相信我,又會聽到什麼說法呢?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有多少文章是你認同的? 如果你完全相信我,又會聽到什麼說法呢?
Thumbnail
今天要來「開箱」一本和投資有關的書籍,《因子投資: 方法與實踐》
Thumbnail
今天要來「開箱」一本和投資有關的書籍,《因子投資: 方法與實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