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力再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為了應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必須具備資訊力分析力這兩項武器,本篇針對前者再多做一些說明。

連續性的資訊流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論到跨國、跨金融商品的資訊收集與觀察。這樣的資訊獲取方式,體現的是資訊的連續性。
連續的資訊流來自於互通的資金市場心理,而造成了跨國、跨商品的遷移,從而產生了不同商品價格走勢的相關性。也因此,資金和心理就很像潮汐一樣,我們在岸邊觀測的就是漲潮和退潮。
當在岸邊看到退潮時,我們推斷世界總有某一處當下是漲潮的。我們在觀察市場做什麼樣的投機時,也需要知道他們將透過什麼來避險,這也是上一篇文章中所想要傳達的概念。
即便只是在台股,透過觀察不同的類股指數我們也可以找到類似的行為。當市場瘋炒電子股時,通常民生、生技、金融會是避險標的;當市場追逐權值股時,中小股就值得我們留意,例如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大盤指數與騰落線指標(Advance-Decline Line)的走勢來判斷資金對於權值股的偏好程度。

階層性的資訊流

過去的文章中我們其實提過這點,只是當時的說法是:愈原始的資料愈龐雜,處理過的資訊則會損失細節
然而,這些龐雜的原始資料(本身也可能是較高頻的數據)和總經的領先指標的特性有點像,那就是雜訊很多、持續的效力不長,但傳達的訊息較即時。反之,處理後的資訊雜訊較少、持續的時效較長,但較為滯後,就像是總經的同時指標與落後指標那樣。
從大量的逐筆交易明細中我們可以看到是否有主力吃貨或倒貨,而成交量數據本身只能告訴我們交易熱度,無法知道主力動向。然而當日成交量的大小可能吸引其他市場主力的注意,進而影響接下來數日的行情,而當日的成交明細在日後也就不太重要了。
不同天期的均線也彙整了不同時間長度的資訊,因此跌破月線與跌破年線效力長度有所不同(這裡先不考慮成交量因素,因短線爆量會加強短天期均線的效力)。

週期性的資訊流

在過去我們討論到選股時,曾經提到過因應不同景氣、因應不同的操作期間來選擇我們要關注的指標項目,並藉此作為選股依據。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大週期循環下,我們會依據不同的資訊從事對應的行為;而對應不同的操作週期,我們也會關注效力長度相當的項目
這裡說明一下不同指標項目的效力長度與操作策略之間是如何產生關連的:例如五檔報價變化的影響力不足一天,投信突然大量買超可能影響接下來一週的行情。對於月級別的短波段操作,期間之五檔報價的變化並不值得關注;對於當沖客而言,昨日的投信動向不見得重要,因為其在乎的是現在的動向。又例如,單月營收暴增的效力長度不會大於連續數月營收的高增長,也因此如果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並未對單月營收增漲利多做反應,接下來兩三個月營收持續增長但股價表現仍是死魚盤,或許半年後當公司的營收成長利多總算被市場認同後,股價出現的走勢將會相當強勢且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是六次單月營收利多行情的總和可以比擬的。
關於資訊的週期性,還有幾個大家可能都聽過的,其一是月份行情(今年九月和十月似乎在報章媒體中很常出現),例如在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中可以看到上市上櫃指數各月份的表現。也因此我們的操作策略也必須尊重這樣的現象,愈短線的操作因為容錯率低而更需注意。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去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產生,例如6至9月可能是因為配發股利而造成的指數蒸發,加上傳統認為市場的造夢情緒落到低點,故讓指數拉抬的難度較高。如果未來台灣的權值股傾向於股票現金回購勝過於配發股利,或是採取季配息取代年配息的措施,那麼這樣的月份行情是否會被扭轉呢?若市場預期9至10月是行情的谷底而提早布局,幾年後的10月甚至9月行情是否大好,而扭轉了我們的傳統印象?
類似的還有很多,例如財報密集發布期、節慶行情等。
另一個資訊的週期性也很有名,且時間間隔較短,那就是總經行事曆。總經數據的發布與會議決議日期往往是固定的,因此在發布之前股市往往會呈現不安,而發布之後也往往會出現反向的走勢。掌握重磅數據的發布日期能讓我們較為處變不驚,甚至透過預期市場心理變化而掌握到套利機會。
當然,總經行事曆不只是可用於市場心理的投機操作,它也供我們很正道地運用。例如我們可以透過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消費者信心、耐久財訂單等數據來研判製造業行情,如果我們預期市場打算以本期待公告之數據做行情轉折的判斷依據,而我們又有充分證據認定未來行情向好,則我們可在數據公布之前先行卡位布局,讓市場其他投資者在日後為我們抬轎。

資訊取得的侷限

即便我們盡可能地善用我們所能取得的資訊,但無形的障壁依舊存在,而這個障壁對於極短線交易的人(例如那些Tick Trader與高槓桿的套利交易者)是有殺傷力的。要消除這樣的障壁,你必須投入額外的成本,例如付費取得更多元的市場訊息與更即時的報價資訊、取得連線與操作更即時的硬體和訊號傳輸設備等。儘管市場上投資標的相當多,但參與者更多,因此大好機會總是稍縱即逝。
好在我們不必要跟這些極短線交易者硬拚,因為交易策略的種類和數量也是相當多的。我們可以選擇犧牲取得暴利的機會,但也讓自己面對較低的風險與心理壓力,而睡得更為安穩。

總結

  1. 由於市場資金心理有跨國、跨商品的特性,因此造就了不同投資標的與交易商品價格走勢的關聯性。透過將大量龐雜的資料作處理,可得到雜訊成分較少,持續效力較長,但較為滯後的資訊。
  2. 我們可以藉由資訊的週期性產出取得獲利機會,例如掌握總經行事曆,在關鍵數據發布前後利用市場心理變化做套利,或是在數據發布之前先行卡位相關投資標的。瞭解月份行情的成因,有助於未來因應時勢變化做套利。
  3. 成功的極短線交易可透過高頻複製獲利模式來實現暴利,因此被施加各種障壁來增加進入門檻,例如付費的即時資訊。然而,我們不一定非走上這條路不可。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 Markus Spiske from Pexels
本文最新版本:2021.10.22
本文初版發布:2021.10.2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36內容數
這裡沒有致富聖杯與操盤建議,有的是一套分析決策的心法用以面對龐大雜亂的資訊量。點滴取自於個人經歷的歸納整合,灌溉於股票理財,以期日後在投資績效與人生成就上結實纍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柚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投資心法幫助我們處變不驚,使我們得以瞭解並擺脫群眾行為;思考能力則幫助我們藉由分析大量資訊而取得洞見,或透過第二層思考找到市場上的錯誤定價。本篇談論的是我會運用的其中一套基本方法,用以走在群眾之前,領先一步生成洞見並掌握投資機會。
投資心法幫助我們處變不驚,使我們得以瞭解並擺脫群眾行為;思考能力則幫助我們藉由分析大量資訊而取得洞見,或透過第二層思考找到市場上的錯誤定價。本篇談論的是我會運用的其中一套基本方法,用以走在群眾之前,領先一步生成洞見並掌握投資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頭看上週股價受系統性大跌 高手券商買進的個股 後面表現似乎都不差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08老同學社群
Thumbnail
本研究使用了盤中逐筆成交資料(Tick-by-tick Data)來進行股票價格的預測,並討論了馬可夫鏈模型和擴散核模型在這方面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股票的未來三秒價格可以在少於22個狀態中找到,顯示了交易價格的低不確定性。此外,研究還發現波動性更大和價格更高的股票更難以準確預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股價提前基本面反映的情況,並指出觀望策略有時候是保命策略。文章中還談到了臺指創高背後的風險以及關鍵四線設定的重要性。另外,提醒讀者量化指標讓操作邏輯化,質化經驗才能帶你趨吉避凶。
Thumbnail
市場情緒的循環是推動波段漲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在相對高檔區的市場情緒仍處於樂觀與貪婪狀態,壞消息的風險易被忽略,而延後修正的時間,只是一旦市場情緒轉變也易帶來激烈的調整。
其實做股票大概可以分成幾個階段,選、買、操作、賣、操作、撿討、後續追蹤 在看這篇之前,我真的希望你把我寫的動能交易的三篇文章好好研讀兩遍以上,不管你是新手、遇到瓶頸的中手,或是完全不同模式的交易老手,我認為台灣目前還沒有人寫過類似的動能交易文章,其實在我眼中,個股,沒有所謂的短線長線交易,持有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風險現象不是單一訊號,而是由許多不利於股價上漲的現象逐漸累積堆疊起來,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壓垮股價,股市的弔詭是當投資人能注意到風險,就不算危險,當多數人輕忽風險時最危險,跌勢出現之前有哪些現象是應該注意的風險?
Thumbnail
以下為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主要是判斷趨勢用於日內交易(當沖為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當沖有風險一定要注意,該停損停利勿凹單勿貪! 周五盤前公開分享大盤看法,壓力支撐點位和趨勢,馬前砲可自行回測。 周一到周四沒意外的話盤前會在付費專欄更新。 偶爾會有個股分享(權重股為主)。 操作理念
Thumbnail
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投資風險的來源不一定是外在環境有什麼意外變化,而是投資人自身的評估判斷不合宜,追逐股價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投資人自己所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當股市出現明顯的大漲或大跌時,究竟漲跌行情能否延續,關係著投資人是要立即追價(或賣出),或是可以暫時不理會波動,背後的主要關鍵是在於市場共識強度,不過問題是該從哪些現象來觀察市場對於前景的共識是否強烈?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頭看上週股價受系統性大跌 高手券商買進的個股 後面表現似乎都不差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08老同學社群
Thumbnail
本研究使用了盤中逐筆成交資料(Tick-by-tick Data)來進行股票價格的預測,並討論了馬可夫鏈模型和擴散核模型在這方面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股票的未來三秒價格可以在少於22個狀態中找到,顯示了交易價格的低不確定性。此外,研究還發現波動性更大和價格更高的股票更難以準確預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股價提前基本面反映的情況,並指出觀望策略有時候是保命策略。文章中還談到了臺指創高背後的風險以及關鍵四線設定的重要性。另外,提醒讀者量化指標讓操作邏輯化,質化經驗才能帶你趨吉避凶。
Thumbnail
市場情緒的循環是推動波段漲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在相對高檔區的市場情緒仍處於樂觀與貪婪狀態,壞消息的風險易被忽略,而延後修正的時間,只是一旦市場情緒轉變也易帶來激烈的調整。
其實做股票大概可以分成幾個階段,選、買、操作、賣、操作、撿討、後續追蹤 在看這篇之前,我真的希望你把我寫的動能交易的三篇文章好好研讀兩遍以上,不管你是新手、遇到瓶頸的中手,或是完全不同模式的交易老手,我認為台灣目前還沒有人寫過類似的動能交易文章,其實在我眼中,個股,沒有所謂的短線長線交易,持有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風險現象不是單一訊號,而是由許多不利於股價上漲的現象逐漸累積堆疊起來,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壓垮股價,股市的弔詭是當投資人能注意到風險,就不算危險,當多數人輕忽風險時最危險,跌勢出現之前有哪些現象是應該注意的風險?
Thumbnail
以下為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主要是判斷趨勢用於日內交易(當沖為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當沖有風險一定要注意,該停損停利勿凹單勿貪! 周五盤前公開分享大盤看法,壓力支撐點位和趨勢,馬前砲可自行回測。 周一到周四沒意外的話盤前會在付費專欄更新。 偶爾會有個股分享(權重股為主)。 操作理念
Thumbnail
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投資風險的來源不一定是外在環境有什麼意外變化,而是投資人自身的評估判斷不合宜,追逐股價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投資人自己所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當股市出現明顯的大漲或大跌時,究竟漲跌行情能否延續,關係著投資人是要立即追價(或賣出),或是可以暫時不理會波動,背後的主要關鍵是在於市場共識強度,不過問題是該從哪些現象來觀察市場對於前景的共識是否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