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別人一步的方法

2021/10/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做了許多自身需求、持有資產、投資標的相關探討。有些議題或許在其他地方看過,但切入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另外一些議題或許是從未見過的,而令人感到新鮮的、有趣的,或是枯燥的、難以理解的。接下來我們仍然延續這樣的風格,一樣是為了致力於型塑自身的投資心法和應對複雜世界的思考能力。
投資心法幫助我們處變不驚,使我們得以瞭解並擺脫群眾行為;思考能力則幫助我們藉由分析大量資訊而取得洞見,或透過第二層思考找到市場上的錯誤定價。本篇談論的是我會運用的其中一套基本方法,用以走在群眾之前,領先一步生成洞見並掌握投資機會。

分析架構

我們都知道市場上的主力大戶中,外資(國外法人與自然人資金的集合)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對於他們來說單一市場的走勢只是整體投資組合中的一個小環節而已。也因此如果只是關注單一市場(例如台股)中外資籌碼的進出變化,其實並無法掌握到外資對於全球行情的觀點,甚至也無法掌握他們對於台灣股市和經濟的看法
那為什麼我們總是這樣做?媒體也總是這樣報導?原因當然在於這樣的資訊是簡單好懂的!為了避免產生「簡單的錯誤答案」,我們需要更全面地去揣摩他們的思維。
就我採用的其中一種方式而言,是全面性地觀察全球主要市場的股、匯、債、原物料、房地產等走勢,我也不去詳細地追蹤是主力外資還是該國本土籌碼促成行情,更不去區分主力外資做多還是做空,我看的就只是主流資金走向如何,當它們形成一股看多的行情趨勢時自然會吸引更多的追隨者以及反向操作的對抗者。
每一天依序關注亞股、歐股、美股,關注現貨走勢的同時也會看其他市場的指數期貨表現、VIX期貨、黃金等期貨商品,以及加密貨幣等。觀察的不只是各股市走勢間的相對強弱,同時也會觀察市場的避險情緒,另外原物料價格走勢與關聯類股的走勢等。舉例如:
  • 全球股市短線輪動觀察:例如美股收紅時,美指期(例如小道瓊、那指100期貨等)可能隨亞股走弱,開高走低;台股走強但港股由紅翻黑,可能伴隨較弱的歐股開盤走勢。然而這樣的判斷有幾個注意事項要遵從,其一是需搞清楚不同股市之前的關聯性(注意關聯性會隨時空背景而改變),例如某段時期日股、中股很可能是和台股、韓股反向走勢的,而東南亞股市和台股短線連動性也不高。其二是搞清楚領頭羊是誰,市場當下最關注什麼議題,例如港股由紅翻黑的原因與歐股開盤走弱的關係是誰影響誰需弄明白,以近期而言,究竟是騰訊或恆大利空因素,還是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或實體經濟成長影響,每一天可能都不一樣。
  • 掌握市場的風險偏好程度:可以從債券的殖利率走勢、黃金價格、加密貨幣等來觀察。主力資金和散戶不同,基本上不會以現金的方式留在手上,原因在於他們能參與的市場和商品太多元了,而保留現金是最沒有價值的作為。因此,當我們看到股市飆漲的時候,首先要判斷的是是否為主力挹注資金,其次則是觀察避險資產的走勢是否顯弱,有哪些國家的股市行情一同跟上,或是有哪國的股市或債市資金出逃成了提款機。反之,當市場下殺時,我們一樣要確認主力是否留在場上,其他股市的走勢是否同步下殺,避險資產是否有資金拉抬等。只要符合的項目愈多,表示趨勢會愈強勁,因參與的主力資金愈龐大之故;反之,當下的走勢可能很短暫,日後的趨勢甚至是反向的,例如單一股市的回檔修正而不伴隨跨國股市和避險資產的影響,則會是很好的進場點,今年的台股就發生過幾次了。
  • 挖掘原物料或產業題材:如果我們對於不同股市的權值股都有一定的瞭解,對各國產業亦然,那麼當這些國家(例如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的股市、匯市,以及原物料報價走出行情時,我們便可對應佈局相關類股;甚至是當我們只要察覺到其中的蛛絲馬跡,不待市場反映即可提前卡位布局了。對於運輸、貨代相關從業人員而言,去年下半年以來能掌握的不會只是陸海空運和貨攬類股,原物料行情亦可能掌握到而投資得利。如果是熟悉政治局勢的,或許在看到能源商品期貨高漲時,即預料到中國接下來的限電措施或是保供政策。
上述架構談論的是關注市場的廣度,加上由於這是每天24小時不間斷發生的事情,因此也可以掌握到時序上的因果關係
這是一個較大時空架構下的觀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掌握大方向。對於產業和個股,則仰賴於掌握產業上下游的互動、比較相似產品組合的公司財務數據等技巧。當大環境的風向不對時,對於產業和個股不應該有所動作;我們只在順風時出手,而風向轉變時是動作的時候

出擊抑或觀望

很多時候,即便我大概知道隔日行情的走勢會如何,我也不會採取任何的行動,這個原因在於多數機會其實並不利於散戶,而試圖掌握所有的機會只會淪為過度交易,並產生可觀的交易成本。
我並不是一個純粹投資的人,多半時候也帶有濃厚的投機味,而這投機味主要反映在對未來的預測這點上。關於我察覺到的交易機會,我會預測的是:
  • 反映的時長價格波動幅度。注意這兩者是可以被權衡(Trade-off)的,例如為了不讓價格瞬間暴跌,可能市場會選擇走出較長期間的震盪走勢來消化賣壓,但這樣的標的必須要以具有充沛的流動性為前提。
  • 確認趨勢形成與結束的價格變動幅度過去我們即談論過相關的概念,這告訴我們所看到的價格變動幅度不可能100%都是我們的獲利,原因在於我們需要藉由確認訊號有效才動作。愈領先的訊號觸發愈可能失準,愈滯後則容易壓縮獲利,因此假設交易成本(含買賣價差)共佔1%、進出場訊號各需要3%的價格變動做有效性確認,那麼預期行情波動在7%以內的交易機會我會選擇場外觀望,10%以上才有可能出手。
  • 商品之間的相關性。假設我們看漲原油,認為在兩週內它會有10%的漲幅,那麼透過原油ETF我們真的可以掌握到這10%?透過相關個股(例如台塑)我們會賺得比10%多還是少?這是必須要事前評估的。有時候我們行情看對了,卻選擇了不利的商品。(注意原油ETF與原油期貨最大的差異在於交易時段受限,另外可能有折溢價的產生,再者,極端行情時表現也可能略為失真,若為長期持有則需考量期貨轉倉與管理費等影響ETF淨值的內扣成本。)
  • 有的時候,流動性的變化方向也在我的預測項目之內。當市場參與者全面樂觀或全面恐慌時,便很可能出現錯誤定價。ETF的折價或溢價表現也可以套用這樣的概念。
最後,還有一個影響我是否出手的原因,但這點不需要預測,那就是當前的投資組合。例如,當手邊持有的原物料類股佔比過重時,即便看到任何新的相關投資機會,我也不會參與。
不論這些觀望的投資機會是否和我的持有部位有關,多半時候我還是會寫進我的投資日誌和月報內,以便日後遇到類似的場合時可作為參考。

總結

  1. 要領先別人一步,必須看得更廣更深,也做更全面、詳實的分析。每天關注全球主要市場的股匯債以及原物料走勢,可以幫助找尋洞見。
  2. 透過全球市場的觀察,我們主要可以掌握全球股市的輪動、避險偏好、原物料與產業行情等
  3. 透過全球市場的觀察,我們會發現到過多的交易機會,其中大多數是不利於散戶的。主要原因為,受限於交易成本、交易商品差異等因素,獲利空間相當限縮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 Linus Sandvide on Unsplash
本文最新版本:2021.10.22
本文初版發布:2021.10.2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咖啡柚子
咖啡柚子
30代,熱愛手沖咖啡的貓奴,分析師性格,知識領域廣泛。長年從事製造業研發工作,從數據礦藏中挖掘洞見為日常。相信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高含金量決策生成方法,以台股投資與總經觀察實踐中。[2023追加] 變換人生RPG的打法,累積不同角色的視野、經驗與技能ing,以期作為投資決策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