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做個目前所有建議的總結

2021/10/22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儘管還有許多想說的,但在那之前,我想把過去說過的先做個整理。
以下是目前所有文章的總摘要。

投資自己

  1. 當我們對投資萌生興趣,首先需要釐清的是我們的需求,其次才是對資產標的的認知,把所有知識與經驗集結起來之後,凝煉形成心法與形塑洞見的SOP。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先好好投資自己
  2. 投資的本金規模與後續持續挹注的能力,以及對高報酬率的追求與否,決定了適合的投資標的與投資方式。規劃用於投資的本金大小時,生涯財務規劃備援資金的考量很重要。避免因投資影響生計所需的現金流,也應避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放棄投資部位。
  3. 為了追求高報酬率,主動投資實屬必要。然而投資技巧與經驗需要時間累積,過程中應避免過度的本金損耗。從小額本金與較小的單筆交易金額開始,並盡可能累積交易次數是好方法。
  4. 投資者與投資標的都存在倖存者偏差,成功者與失敗者吸引的曝光度差異甚大。有個相反的例子可以參考,那就是興櫃市場中跌跌不休的股票總是特別多,為什麼?原因除了其交易制度對流動性長期不利造成牛短熊長之外,另一個原因在於優秀的興櫃股票日後多半會轉上市櫃所致。
  5. 經驗的累積除了靠自己實踐之外,閱讀投資經典是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繳交過多的學費。
  6. 投資是長跑,但要事先設想好退場機制。為了讓自身的情緒、時間、金錢各方面保持良好狀態,打造正循環模式與建立生活中的儀式感很重要。
  7. 要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完整的經歷與健全的認知是必要的。唯有見識過完整市場週期循環,並且能夠避免選擇性認知而勇於關注不利於己的資產績效與報價行情,我們才能更接近那些優秀的投資先進們。這些人總有個特質是至少具有一項過人的專業表現,顯示他們遵守紀律,具有毅力,並勇於持有和他人不同的見解

交易前該有的認知

  1. 永遠要記得投資的過程是連續決策,即便按兵不動也是決策後的行為。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
  2. 投資部位與交易策略都需要考量流動性胃納量,這是在多篇文章中不斷強調的觀念。
  3. 釐清投資、投機、賭博之間的區別。我們的每一個投資決策都並不是那麼純粹,總是或多或少包含投機或賭博的成分在內。
  4. 買好的不如買得好,而買得好就等於已賣出一半了。
  5. 具有波段行情的股票,就是長期的日報酬率為正,並在價格走勢上產生複利效應所致。
  6. 操作的部位大小不要超過身心的負荷程度,交易的節奏也務必掌握在自己手中。
  7. 照顧持股以資金占比最重者優先,另外也注意交易策略與操作天期應隨人生規劃與生活作息做調整,由於短天期的交易有較頻繁的資訊更新需求,會非常消耗心神,因此生活或工作趨於忙碌時應將投資操作往中長期策略靠攏。
  8. 在市場上賺錢的方法總是那套:不為人知的資訊與方法,這也是AI交易模型熱門的原因。

認識風險

  1. 相較於不確定性,風險是可以被衡量的,但風險不等於波動程度或標準差。
  2. 所承擔的風險愈高,報酬的不確定性愈高;高風險下報酬的期望值愈高,但可能招致比承擔低風險時更糟的報酬。
  3. 風險是指事情不按預期發展的可能性。風險是永久損失資本的可能性,而潛在獲利可能性的喪失也是一種風險(機會風險)。
  4. 控制風險並不意味著規避風險。
  5. 掌握之內的暫時損失不算是風險、預期之內的虧損也不算是風險(例如建立避險部位衍生的成本)、高報酬不意味著必須承擔高風險。
  6. 避險不是散戶應對風險的好方法,有需多更好的選擇例如保留現金、依景氣循環配置、掌握安全邊際等。
  7. 在經驗與技術未到位時,操作較小的本金,每一次交易的金額也較小,此時較看重永久虧損的風險;當經驗與技術到位後,本金與交易金額放大,在行情大好時較看重錯過機會的風險,行情不利時注重現金水位的控制

交易實務

  1. 定期定額、分散投資、資產再平衡、機械化交易等雖說是老生常談,但都是簡單而有用的策略。若要它們發揮功效,決策和行為的一致性就必須遵守,也必須認清這些概念的優點與侷限何在。
  2. 將持股區分成核心持股衛星持股。核心持股是有深入研究也較為看好的,衛星持股可能只是觀察中的股票、轉機股等,或只是特定交易策略的實彈測試。核心持股的資金佔比較大、檔數較少,而衛星持股反之;衛星持股有可能日後再加碼變成核心持股,但常常是直接停利或停損出清。
  3. 在股價高漲時偏重虧錢的風險,在股價低迷時偏重錯過機會的風險,而證券資產帳戶中的現金就是為了買低而存在,但我們總是不知道股價的底部與頭部何在。由於頭部與底部的不可預測,我們可以採用左側交易右側交易的思維,試圖去靠攏它們。
  4. 只有模式可被複製的交易策略有具有被逐筆記錄和統計分析的價值,但更好的做法是打造或運用既有回測工具,並依據大量歷史資料做測試驗證。有效的交易回測要避免錯誤歸因,要能辨別出策略的高績效是否來自於特定市場行情的高關聯性
  5. 選股的四大面向(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應當合併使用;不同景氣位置、不同投資操作天期,關注的資訊與採取的標準也應有所不同。
  6. 依據可承受風險不同,台股可選擇上市、上櫃、興櫃股票。對於相關規定必須事先研究好以免吃虧。不論在何市場交易,殭屍企業多數場合必須迴避,待下市股票可能是種投資機會,但伴隨極大風險而切勿輕易嘗試。
  7. 主要關注的資訊效力應與投資操作天期作搭配,愈短期愈要對市場的風吹草動敏感而須關注領先資訊,而中長期的交易策略需要搭配可靠的資訊故以同時與落後資訊為主。就總經數據而言,短天期的操作策略必須較為關注領先指標走勢,中長天期投資操作除了關注領先指標之外需更著重同時指標與落後指標的判讀。
  8. 在極少數的場合,例如景氣復甦時期,以及今年上半年的航運類股行情等,我們會傾向於單一押注,這是動能投資的精神,可視為場合手法。然而,多數情況下仍建議再平衡處理,分散不同公司自身的風險,與調整不同產業類股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並藉此多少調整整體投資組合的beta值。
  9. 適度的分散投資並檢查各部位的走勢相關性,定期汰弱留強。可依據買進動機是否仍存在決定是否出場,而面對逐步攀升的股價也需要更強的基本面做支撐,否則買進理由將會消褪,而資金可能轉向更有潛力的投資標的。出場條件應由市場決定,而非依據固定的百分比,也因此不需區分停損和停利。
  10. 不同標的間價格走勢的相關性隨時間變動,必須透過滾動相關性做確認
  11. 投資經驗的積累必須被記錄留下,而記錄方式因人因需求而異。重點在於要持之以恆,因此做起來不要讓自己太過勉強,但也要考慮日後是否便於調用

資產損益與績效評估

  1. 與其糾結是否讓未實現損益變成已實現損益,不如思考繼續持有股票的理由是否還存在,利多是否都已反映在股價上,或是未來仍有潛在利空等。
  2. 大幅度的已實現獲利或是未實現獲利不表示整體帳戶已經擺脫虧損,但透過資產市值與本金的比較即一目瞭然整體帳戶是否獲利。如果只專注於損益數字上,容易做出持續結算盈餘讓已實現數字好看,但整體帳戶資產市值不增反減的情形。
  3. 避免損失趨避的行為偏誤對你的交易決策造成影響,也要意識到正常情況下未實現虧損與獲利的出現是不對稱的,因此要避免過度關注未實現損益,或是找到使未實現獲利出現比例大幅增加的交易策略。
  4. 績效指標種類繁多,須注意各自的特色與限制,最好同時追蹤數種指標以截長補短。注意不要過度追求帳戶的績效,在那之前先確定績效指標的代表性,例如數值是否來自於夠長的期間、類似的交易標的、類似的交易策略或決策邏輯等。

股價走勢與技術指標

  1. 股價走勢為一種時間序列,或多或少具有波動叢聚特性,且多半為非常態分佈。市場心理與這些特性有關,例如波動度與成交量具有相關性,它們互為因果;極端行情對參與者心理影響甚大,因此樂觀與恐慌下會出現極端報酬。
  2. 時間序列分析可用來量化所謂的股性,是客觀評斷方法。
  3. 如要考慮外力對股價走勢的影響可採用資料驅動(Data Driven)的手法,然而須避免不合理的關聯性產生。
  4. 以資料科學的觀點視之,技術指標為價量資料的特徵轉換。因此,儘管可能減少雜訊而加強訊號強度,但蘊含的資訊量並無法超出原始的價量資料

總經與市場心理

  1. 我們不只要考慮投資標的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也需要考慮大環境(總體經濟)市場心理
  2. 傳統的總經著重於貨幣供需、生產力成長等概念,但隨著總經指標逐漸多樣化,與產業的關聯性也就多了,而追蹤領先指標高頻數據似乎成為了市場潮流。透過總經輔助既有的投資策略,應能幫助讓績效更上層樓。
  3. 要領先別人一步,必須看得更廣更深,也做更全面、詳實的分析。每天關注全球主要市場的股匯債以及原物料走勢,可以幫助找尋洞見。透過全球市場的觀察,我們可以掌握全球股市的資金輪動、避險偏好、原物料與產業行情等
  4. 我們在當下並不能確知景氣的位置,因此多數時候我們只能觀察和假設,然後在準備好各種情境劇本和應對方案後伺機行動。
  5. 我們都知道「歷史不會重演,但類似的事件會再度發生」,也因此辨別異同很重要。要盡可能正確地辨別異同就必須對歷史事件的考據嚴謹,並對目前狀況充分掌握。
  6. 市場心理與總體經濟並非完全獨立的因子,而是存在交互作用。了解總經以及機構法人的看法,有助於判斷市場主力的心理面。
  7. 由於市場資金與心理有跨國、跨商品的特性,因此造就了不同投資標的與交易商品價格走勢的關聯性。
  8. 許許多多的反指標存在在我們的四周,包含股市門外漢或新手的建議,以及自身的第一感。在舉棋不定的時候,我們不妨藉由它們幫助決策。

形塑洞見的前提

  1. 面對複雜的世界不應過度簡化,我們需要擁有應對複雜系統的資訊與處理的能力;前者我稱為資訊力,後者為分析力,這兩者是形塑洞見所需的。
  2. 關於洞見的形塑,我們應放棄追尋那不存在的正確答案與避免偏激的二分法結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應去習慣因應不可掌握的局勢,作出多種劇本的應對方案,以及習慣將局勢的描述以不同程度、發生機率,或期望值來衡量
  3. 資訊力的養成分成資訊收集資訊處理,我們要知道何時運用原始資料而何時運用處理過的資料,兩者的優缺點是互補的。觀察資料時,我們必須釐清因果關係相關性是不同的概念而不可混淆,另外也必須避免做出不當的關聯性與錯誤歸因
  4. 愈原始的資料愈龐雜,處理過的資訊則會損失細節。龐雜的原始資料雜訊很多、持續的效力不長,但傳達的訊息較即時;處理後的資訊雜訊較少、持續的時效較長,但較為滯後。
  5. 我們可以藉由資訊的週期性產出取得獲利機會,例如掌握總經行事曆,在關鍵數據發布前後利用市場心理變化做套利,或是在數據發布之前先行卡位相關投資標的。瞭解月份行情的成因,有助於未來因應時勢變化做套利。
  6. 市場中存在大量不同程度的模糊資訊,依其模糊的程度對應拿捏所作決策的精細度。以避免依據不可靠的資訊做出過於大膽的決策。
  7. 分析力會影響我們對資料的要求,因此兩者並非完全獨立。分析力的培養仰賴於邏輯能力的鍛鍊,以及經驗和知識的累積
  8. 思考判斷重於情緒、用力吸收新知、掌握細節、努力追求最佳決策(以達到不凡績效),這些是提升分析力所需具備的個人特質。
  9. 演繹法歸納法人人都聽過,但必須避免被誤用。演繹法的運用不應當淪為先射箭再畫靶;歸納法常常用於找尋資料之間的關聯性,然而我們必須避免不合常理的比較。

其他建議

  1. 不要過分依賴或相信線性預測的結果。複雜的世界往往是非線性的。
  2. 在市場中不要太相信輿論,但加入他們抑或與之對抗要三思而後行。
  3. 善用自身的專業能力,但避免其成為包袱限制了想像力而錯過造夢行情。存在投機氣息的地方有空中樓閣並不稀奇。
  4. 需要有自我肯定的起始點,也就是一筆成功的交易!這往往需要機遇和時間。
  5. 在市場上以存活得長久為首要前提。投資者須慎戰能捨。

文章縮圖來源:咖啡柚子
本文最新版本:2021.10.22
本文初版發布:2021.10.2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咖啡柚子
咖啡柚子
30代,熱愛手沖咖啡的貓奴,分析師性格,知識領域廣泛。長年從事製造業研發工作,從數據礦藏中挖掘洞見為日常。相信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高含金量決策生成方法,以台股投資與總經觀察實踐中。[2023追加] 變換人生RPG的打法,累積不同角色的視野、經驗與技能ing,以期作為投資決策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