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無情(上)-城中城大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城中城大樓

城中城大樓建於1980年,原先規劃為商辦大樓,後因鹽埕區商區沒落,其中的7-11樓改為住宅供人租用,而其他樓層,也因商圈轉移,原有的商場、餐廳、電影院皆已歇業,並長期空置,也因此該大樓漸漸成為了遊民、娼妓及地痞流氓的聚集地,租屋費用便宜,亦成了不少弱勢族群的落腳處。

無法可管?!

依據高雄市政府於110年10月29日公布的行政調查報告中,分成三大面向,並請消防局、工務局、都發局來做檢討,報告中有說明,其實在發生此事之前,消防局都有定期做檢查,但城中城特殊的環境,雖7-11樓為居住套房,但因不像一般公寓大樓有社區管理委員會,所以公共設施並未有人管理,即便後來有成立「自救會」,並設有薪給的總幹事一人,但只有幫忙領取住戶報紙、打掃、倒垃圾、更換公共區域之電燈之業務,導致要送消防檢查的文書,都沒有一個負責的人可以簽收,讓整棟大樓的消防設備處於危險狀態。

報告中也指出,因該大樓產權複雜,且大多的住戶亦非區分所有權人,故如需都更或做他用,程序上會有困難。

上述問題,其實顯示出,法律規範的完善度,或許行政單位有「疏忽」,但還不至於「犯法」。行政單位依法行政,如果法律敘明的詳細點,也許更能夠保護好人民的生命財產。

防範於未然

在城中城大樓火災發生後,包含高雄,台灣各縣市政府立刻對該管轄的老舊大樓做了全面檢查,甚至有的大樓已貼出須立即拆除的公告,此事的發生,讓更多的老舊大樓受到了重視,但建立在 46條人命上,真的很遺憾。

其實不管是不是老舊大樓的問題,很多公安問題,都需要政府提前去發現,所以這時聆聽民意及地方議員的監督,真的變得很重要,政府如果不聽,議員無作為,人民就像砧板上的魚肉般,任人宰割。

弱勢團體的悲歌

這次意外不幸使46個人喪命火場,基本上都老人家,或是社會低層的民眾,讓我更是心疼,社會的功能不知怎麼的,沒有發揮它扶弱濟貧的功能;孔子-《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每每看到這類事件發生,我都會想起這句會,全世界包括台灣,在高度發展的同時,卻忘了每個人的能力及背景都不盡相同,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即便所謂的共產國家也是,於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只盼望上位者真心能與民共存,即便無法讓其一下子大富大貴,也要讓他們的生活可以正常過下去。


而意外的發生,不只是像城中城這樣,好幾個疏忽,然後一個人為,而造成無辜生命喪失,接下來的虎豹潭溺水意外,地方政府的責任較小,但細細去看,還是法律上的疏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ki的沙龍
22會員
40內容數
分享各個國籍的影集、電影,以及NOKI喜歡的藝人團體,也許是不專業分享,但分享的是正向能量
Nok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9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1/09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0/1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Thumbnail
2021/10/1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Thumbnail
2021/10/07
台中最近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第二選區的立委陳柏惟面臨了罷免案,他是繼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前桃園市議員王定宇、高雄市議員黃婕之後,連署通過並舉行投票的罷免案。
Thumbnail
2021/10/07
台中最近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第二選區的立委陳柏惟面臨了罷免案,他是繼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前桃園市議員王定宇、高雄市議員黃婕之後,連署通過並舉行投票的罷免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內政部日前(6/6)公布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9條之1第2項訂定的「公寓大廈有危險之虞之認定要件及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辦理報備之期限」,明訂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組織且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或消防安全檢修有不合格的情況者,經地方政府通知後,一律限期2年內需成立管理組織及完成報備,以強化國內公寓
Thumbnail
內政部日前(6/6)公布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9條之1第2項訂定的「公寓大廈有危險之虞之認定要件及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辦理報備之期限」,明訂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組織且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或消防安全檢修有不合格的情況者,經地方政府通知後,一律限期2年內需成立管理組織及完成報備,以強化國內公寓
Thumbnail
10月14日凌晨高雄鹽埕區的城中城大樓發生大火,是歷年來直轄市傷亡人數最多的火警。 一個未熄滅的檀香,不僅揭示了社會底層的生活困境,也指出了都市發展的盲點。本集節目邀請到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的計畫主持人李怡志,來和我們討論城中城大火案究竟燒出哪些問題?
Thumbnail
10月14日凌晨高雄鹽埕區的城中城大樓發生大火,是歷年來直轄市傷亡人數最多的火警。 一個未熄滅的檀香,不僅揭示了社會底層的生活困境,也指出了都市發展的盲點。本集節目邀請到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的計畫主持人李怡志,來和我們討論城中城大火案究竟燒出哪些問題?
Thumbnail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溪水暴漲事件,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溪水暴漲事件,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有感近日火災及地震頻繁,希望大家都平安。建築物安全一直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不論是在住家還是商業空間都一樣! 【(12600)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考試,始於2004年,在此之前有3場影響消防法規重大的火災值得注意。
Thumbnail
有感近日火災及地震頻繁,希望大家都平安。建築物安全一直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不論是在住家還是商業空間都一樣! 【(12600)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考試,始於2004年,在此之前有3場影響消防法規重大的火災值得注意。
Thumbnail
高雄「城中城」大樓大火,奪走46條人命,舉國震驚哀慟,在消防法規逐漸完善的2021年,還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火災,暴露了在台灣還是有很多弱勢族群住在違建或危樓的殘酷真相。成立管理委員會不是萬靈丹,但是絕對是正確的第一步,請大家支持內政部的政策
Thumbnail
高雄「城中城」大樓大火,奪走46條人命,舉國震驚哀慟,在消防法規逐漸完善的2021年,還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火災,暴露了在台灣還是有很多弱勢族群住在違建或危樓的殘酷真相。成立管理委員會不是萬靈丹,但是絕對是正確的第一步,請大家支持內政部的政策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高雄城中城大火奪走46條生命,聯合報記者刊出未發生火災前實地走訪當地的照片,被轉載到PTT八卦版後,其淒涼的景象嚇壞不少鄉民。 鄉民看到照片議論紛紛,直說「這啥九龍城寨 可以拍電影了」、「全台灣這種舊大樓 數量非常可觀」「這環境真的很糟」。 但也有社會力比較敏銳的鄉民說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高雄城中城大火奪走46條生命,聯合報記者刊出未發生火災前實地走訪當地的照片,被轉載到PTT八卦版後,其淒涼的景象嚇壞不少鄉民。 鄉民看到照片議論紛紛,直說「這啥九龍城寨 可以拍電影了」、「全台灣這種舊大樓 數量非常可觀」「這環境真的很糟」。 但也有社會力比較敏銳的鄉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