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基督徒是如何看待萬鬼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聖節剛過,我也聽了Arise with Amber,有一些小小的想法想分享。
有些是同意Amber在影片中所說的,有些是自己思考後的果子。
其實對於基督徒該不該過這個節日,爭議很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跟想法,加上聖經中並沒有對這後來產生的節日有規定,這節日的本質又跟與神相對的「鬼」有關,在傳統文化的框架下,自然有很多跟宗教、信仰的衝撞。
但首先想談的,是「萬聖節」與「萬鬼節」。
其實這是兩個不一樣的節日。根據維基百科,萬聖節是在11/1,是紀念基督宗教聖徒的日子;而萬聖夜,則是在10/31晚上,慶祝隔天的萬聖節。
至於萬鬼節,是起源於不列顛的鬼節,類似東方鬼月、中元節的概念。他們相信在這個日子鬼魂會離開陰間而行走在人中間,因而要戴上面具嚇走他們。
這兩個節日在不列顛傳統與基督宗教文化交會的時候,發現彼此日期的相似性(或者應該說故意的相似。當時基督宗教為了對抗流行的萬鬼節而將萬聖節訂在11/1),因而產生混用與融合,變成現在看到的樣子。

流傳到現在,傳統的味道也淡去,跟基督宗教的對抗也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萬鬼節變成一個闔家歡樂的活動。大家不再是扮成鬼,而是扮成各式各樣的角色,享受著跟彼此的交流與趣味。
基於這個原因,我跟Amber的想法一樣,就是基督徒慶祝其實無傷大雅。
既然已經是無關鬼怪(雖然元素還在但精神淡去),且以角色扮演為主,那基督徒可以選擇慶祝,但是不要去碰關於鬼、骷髏、血的裝扮。這其實跟慶祝節日不衝突,就只是一個基督徒的底線,平常我們不碰這些東西,在特定節日我們也不會去碰。
我們選擇慶祝的方式或許跟別人不同,並不影響我們慶祝的情緒跟同樂的氛圍。
況且,我們可以扮成耶穌、聖徒,帶歡樂、平安給左鄰右舍,把它變成一個散播愛、散播神的活動。我們不著重在他的起源跟鬼怪靈異元素,而著重在他帶來的凝聚跟快樂,這是轉變慶祝方式的起頭,也是讓這個節日為我們所用的方法。

這其實牽涉到更深一層的思考,即意義的賦予。
意義其實是一個流動的概念與過程,在每個時期、每個階段都會變動,在每個轉換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標誌性的東西留存下來,但是這些特定事物的意義,就是由當代人們去賦予。世界觀不同了,當代的道德權威也不同,出現的意義就不一樣。基督徒沒有了萬聖節,依然可以用萬鬼節來表達他們對主的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64內容數
五十塊買一個美好的俄羅斯, 一百塊買一個真實的俄羅斯。 大家好,我是不畏風雨疫情去求學的留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往年紀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到了星期天~基督徒一個星期的開始,一個星期的大規模自省時間~
又到了星期天~基督徒一個星期的開始,一個星期的大規模自省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萬聖節(Halloween)成了一個國際性活動,節日給商人帶來很多商機,於是鬼怪節日已經被包裝成為歡樂活動。雖然如此,大肆慶祝鬼怪事情始終不合情理,人們對待靈異更不宜輕率,以確保心靈免受傷害......
Thumbnail
十月三十一日是萬聖節,翌日十一月一日即是諸聖節(英語:All Saints' Day,德語︰Allerheiligen )。然而,在德國真正意義的鬼節並不在萬聖節,而是二月狂歡節,届時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帶著魔鬼面具的人,到處遊走。
Thumbnail
今天是萬聖節,不知道萬聖節對大家的意義是什麼呢?在過去回憶中,我對萬聖節有兩個記憶,一個是正面的感受-歡樂的變裝趴,一個是負面的感受-可怕的鬼屋體驗。
Thumbnail
十月 31 日萬聖夜,也是西洋的鬼節,雖然對於起源説法各異,但相同的流行傳統,都是在十月底的夜晚戴上奇裝異服,以駭人裝扮嚇跑遊走人間的惡鬼,不過這項傳統似乎也隨時間演變,也成為一種新興文化,大家也都在這天盡情發揮創意展現著自己。
萬聖節,是很多小孩期待的節日,不過,在這村裡,可就不太一樣…… 這裡,就是萬聖村,每當到了萬聖節,便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即便是萬聖村中最溫柔的鬼,也必須在萬聖節擺出嚇人的姿勢和表情,去到人類生活的聚落,開始裝神弄鬼,讓人們尖叫不斷。 但,這是祂們的興趣嗎?
Thumbnail
萬聖節: 萬聖節(Halloween)是西方世界特別是在北美、歐洲廣泛慶祝的一個節日,於每年10月31日舉行。萬聖節的慶祝活動富有濃厚的神秘和超自然色彩,主要與鬼怪、女巫、吸血鬼等相關的元素相連。這一天,孩子們會穿上各式各樣的服裝,挨家挨戶去要糖果,說著「不給糖就搗蛋」....
Thumbnail
"女巫節"通常指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萬聖節」(Halloween),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等地,這個節日與女巫、鬼怪等超自然元素有著密切的聯繫。 萬聖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Samhain),這是凱爾特新年的開始,也是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渡期。
Thumbnail
各國鬼節文化與旅行(盂蘭盆節、女巫節、萬聖節)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是東亞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流行。這個節日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這段時間被視為「鬼月」,據說鬼魂會從冥界回到人間。
Thumbnail
西方的鬼節,以萬聖節最富盛名,黑森林裏,大家卻不怎麽慶祝萬聖節,那是因爲他們還有另一個更具文化特色的鬼節——狂歡節。這一個具有女巫與魔鬼形象的節日,是在復活節前四十日,爲期一週的狂歡活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萬聖節(Halloween)成了一個國際性活動,節日給商人帶來很多商機,於是鬼怪節日已經被包裝成為歡樂活動。雖然如此,大肆慶祝鬼怪事情始終不合情理,人們對待靈異更不宜輕率,以確保心靈免受傷害......
Thumbnail
十月三十一日是萬聖節,翌日十一月一日即是諸聖節(英語:All Saints' Day,德語︰Allerheiligen )。然而,在德國真正意義的鬼節並不在萬聖節,而是二月狂歡節,届時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帶著魔鬼面具的人,到處遊走。
Thumbnail
今天是萬聖節,不知道萬聖節對大家的意義是什麼呢?在過去回憶中,我對萬聖節有兩個記憶,一個是正面的感受-歡樂的變裝趴,一個是負面的感受-可怕的鬼屋體驗。
Thumbnail
十月 31 日萬聖夜,也是西洋的鬼節,雖然對於起源説法各異,但相同的流行傳統,都是在十月底的夜晚戴上奇裝異服,以駭人裝扮嚇跑遊走人間的惡鬼,不過這項傳統似乎也隨時間演變,也成為一種新興文化,大家也都在這天盡情發揮創意展現著自己。
萬聖節,是很多小孩期待的節日,不過,在這村裡,可就不太一樣…… 這裡,就是萬聖村,每當到了萬聖節,便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即便是萬聖村中最溫柔的鬼,也必須在萬聖節擺出嚇人的姿勢和表情,去到人類生活的聚落,開始裝神弄鬼,讓人們尖叫不斷。 但,這是祂們的興趣嗎?
Thumbnail
萬聖節: 萬聖節(Halloween)是西方世界特別是在北美、歐洲廣泛慶祝的一個節日,於每年10月31日舉行。萬聖節的慶祝活動富有濃厚的神秘和超自然色彩,主要與鬼怪、女巫、吸血鬼等相關的元素相連。這一天,孩子們會穿上各式各樣的服裝,挨家挨戶去要糖果,說著「不給糖就搗蛋」....
Thumbnail
"女巫節"通常指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萬聖節」(Halloween),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等地,這個節日與女巫、鬼怪等超自然元素有著密切的聯繫。 萬聖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Samhain),這是凱爾特新年的開始,也是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渡期。
Thumbnail
各國鬼節文化與旅行(盂蘭盆節、女巫節、萬聖節)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是東亞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流行。這個節日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這段時間被視為「鬼月」,據說鬼魂會從冥界回到人間。
Thumbnail
西方的鬼節,以萬聖節最富盛名,黑森林裏,大家卻不怎麽慶祝萬聖節,那是因爲他們還有另一個更具文化特色的鬼節——狂歡節。這一個具有女巫與魔鬼形象的節日,是在復活節前四十日,爲期一週的狂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