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波克夏股東會觀後感…世人不受教,到底是為那椿? – (來自心理學上的解釋)

2018/05/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波克夏的股東會是我們自認為價值投資信徒,每年關注的焦點。雖然無法躬逢其盛,但拜網路科技發達之賜,透過螢幕,也可有零時差的參與感。
今年波克夏股東會,一開始巴菲特就連秀三張1942年三月八日至十日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是美國紙張品質佳,還是巴老保存的太好?竟然沒有絲毫的泛黃),標題都是寫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的消息。巴老說他試圖讓大家感受當時悲觀、恐慌的氣氛。當時十二歲的他,就危機入市,託他爸爸以38美元買了三股CITIES的股票,後來CITIES竟漲至200美元。但他是在四個月後賺了5.25美元就賣掉了。巴老接著問:假如當時你以1萬美元買入標普500指數,到現在會有多少錢?答案是5100萬。巴菲特說:“你什麼都不需要做,你就靜靜等著那1萬美金轉換成5100萬,不需要每天看這只股票的漲跌情況,去分析會怎樣,只需要把錢投在裡面等到現在,就是這樣。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美國有信心就行了,美國會逆轉當時那個困境…”。


說穿了,巴老就是用這個歷史說明錢滾錢的複利威力。其實對於價值投資信徒的人,長期投資、享受時間所帶來的效益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信念。巴老這種舉例說明複利強大效果我們應不陌生。早在1963年寫給合夥人信中,他就曾以幽默語句,對後人讚美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資助哥倫布探索往亞洲的新航道而產生後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提出質疑。他表示,如果伊莎貝拉一世把資助哥倫布的3萬美元拿來投資,並假設年報酬率為4%,這筆錢如今已增至7兆美元。
1965年巴老又舉例美國曼哈頓島印第安人當年以24美元把曼哈頓島賣給荷蘭人米努伊特(Peter Minuit)的故事來告訴世人複利的驚人之處。他說,從米努伊特的角度,當年以24美元買下曼哈頓島,至1965年這塊土地增值至125億美元,乍看之下好像這是驚人報酬率。但其實當年這個印第安人,若拿這24美元,投資在年報酬6.5%的商品,至1965年價值將達420億美元。也就是說,這個印第安人此時以125億買回曼哈頓島,都還有賺呢!
以上三則故事,都在傳達同一則理念,各位讀者有發現嗎?1965至2018年卻已是相隔半個世紀之久。換句話說,為什麼同樣的話講了五十年還再講?為什麼如今已是白髪蒼蒼的巴老還要苦口婆心的奉勸世人服膺價值投資的信仰呢?
早在1984年巴老在<追隨葛拉漢和陶德的超級投資人(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文中,就曾感嘆的說道:如果一個人不馬上抓住這種投資機會,那麼任憑你費盡唇舌、拿出以往的績效,也改變不了他的想法。
<<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作者 塞思、卡拉曼,於2008年重編葛拉漢與陶德的<<證券分析>>所寫的序文中寫道:雖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價值投資者,但這類投資者必備的特徵,包括耐性、紀律和規避風險等,卻可能是天生的。初學價價投資時,你不是與之產生共鳴,就是毫無感覺。
從兩位大師的文章片段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其對世人不受教有著相同的扼腕之嘆!然而,除了感嘆儒子不可教、人就是不理性的,以及歸因為一切都是天生、基因造成的宿命論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積極面的解釋,來說明為何世人總是教不會呢?
我們試著由心理學出發,從人的行為來了解!
理論上,巴老以股神之姿見諸世人,也不是一、二年之事,其所宣揚的理念在社會上擁有一言九鼎的影響力,因此長期投資觀念理當早為世人所熟知。但世人“知”而“不為”是什麼原因呢?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知道”這件事可分成兩個層面,一是指獲得知識,進而形成概念。二是指有能力知道、進而判斷事情。所以世人之“無所為”,可能的原因是大部份只停留在第一層面獲得長期投資這個知識。
投資是一種行為,究竟人類的行為是受什麼因素影響呢?心理學家概分為兩個方面:即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通常是客觀的,如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條件;內在因素則偏向主觀的,是指人的各種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響,比如人們的認知、情感、興趣、願望、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等。
換句話說,人的行為不僅與個體的身心狀態有關,而且與個體所處的周圍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1890~1947) 提出了著名的行為公式:

B = F(P·E)

公式中,B代表行為,P代表個人的需要(內在心理因素),E代表環境(外在因素的影響)。
這一公式說明了,人的行為是人的內在因素和外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1978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在更直接定義是什麼是人類理性的行為?是像剪刀的兩刃:外在環境與個人的算計,兩者要同時考量,才能好好運行。(Human rational behavior is shaped by a scissors whose two blades are the structure of task environments and the computa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actor.—(Simon, 1990,)
人類在做行為決策具有高度適應性(adaptive),在生物界相當特別,相比松鼠埋藏果子的行為,在當下決定埋藏地點後,就只會等到肚子餓了再就挖出來享用。這期間並不會因外在環境(如雨量)變化,害怕果子浸溼去挖出來,去改變原有決策而變換埋藏地點。相對松鼠,人類審時度勢的本領,或許是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能成勝出,成為地球萬物的主宰者的主要因素。
我們再回想一下,巴老在今年股東會上的用語:“你什麼都不需要做,你就靜靜等著那1萬美金轉換成5100萬,不需要每天看這只股票的漲跌情況,去分析會怎樣,只需要把錢投在裡面等到現在,就是這樣。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美國有信心就行了,美國會逆轉當時那個困境…”。若我們簡單的解讀成,我們可以像松鼠一樣,在1942年做決策,埋下一個時空膠囊,就什麼都不管,直到2018年才打開來享受結果,那就太簡化人類的行為了!或者說是不理性的!其實重點是在那句聽似輕鬆的話語:“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美國有信心就行了,美國會逆轉當時那個困境…”。事實上,在長達七十多年的時間裡,如何在外在環境一直變化中(如二戰的戰況、冷戰的核戰危機…),經過一連串判斷與決策後,持續對美國有信心,其實是一件艱巨的工作!(相比對美國有信心,換成是對一家公司,困難度的提高將何止以倍數計,這或許是巴老對散戶一直推薦被動型基金的因素之一)
因此我們認為,價值投資理念的重點不是在於時間的長久,而是在這長時間裡,如何不斷因時、因地制宜並深思熟慮判斷與決策後,而建立出持股信念,才是核心所在!用邏輯上的描述就是,長期投資只是賺錢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想要賺錢,一定要長期投資,然而,並不是長期投資就能賺錢!
以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人類的行為,似乎就能解釋為何長期投資乍看、乍聽都是再簡單不過的觀念,在實際行為上為何大多人還是無法做到的現象!原因就是…長期投資,過程其實是要不斷消耗心力去判斷與決策,是非常燒腦的工作,難怪乎,大多數人做不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會員
110內容數
時間投顧的基本資料,讓對我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了解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