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生物群|完整保存下羽毛的恐龍化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年6月3日)
你有沒有聽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說法?遙想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還是小時候看電影《侏儸紀公園》才意外得知的呢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假說起初在1868年被提出的時候,其實是備受質疑的,即便當時已經發現了同時具有恐龍及鳥類特徵的古生物化石-「始祖鳥(Archaeopteryx)」,卻仍然證據不足,因此受到諸多的質疑。

raw-image

後來,隨著越來越多兼具恐龍及鳥類特徵的過渡化石-「帶羽毛的恐龍」及「古鳥類」化石被發掘,才逐漸填補了恐龍演化成鳥類缺失的部分,使得這個假說變得更加穩固,也因此成為目前多數人所相信的假說。

而今天要介紹的「熱河生物群(Jehol Biota)」正是以保存了大量且完整的「帶羽毛恐龍」及「古鳥類」化石聞名,就讓我們好好來認識這個號稱「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發現之一」的化石群吧!

raw-image

熱河生物群是生存於中生代白堊紀的古生物群,由於化石當初在中國的遼西地區(位於當時的熱河省)首次被發現,因此被稱為「熱河生物群」。

raw-image

科學家推測熱河生物群的生存環境應該是高溫潮濕的氣候,陸地上湖泊廣布,因此有許多生活於淡水的古生物化石被留存下來,其中數量最豐富的就是「狼鰭魚」、「東方葉枝介」、「三尾擬蜉蝣(稚蟲)」的化石,也因此這三者被科學家定為熱河生物群的指標化石。

raw-image
raw-image

而當時的植物景觀主要以松柏、蘇鐵、銀杏等裸子植物,以及蕨類、苔蘚為主,而現代最優勢的植物種類-被子植物(開花植物)在當時可能才剛出現不久,其中的「遼寧古果」是目前已確認年代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

raw-image

不過,熱河生物群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所保留下來的古生物化石,許多化石除了堅硬的骨骼之外,連羽毛、皮膚這些容易腐壞的構造都被好好地保存下來,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與當時化石形成的環境有關,由於當時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灰的掩埋使得生物屍體處在缺氧環境下而免於腐壞,所以留存的化石數量龐大,且保存完整,也因此熱河生物群有了「世界級的古生物化石寶庫」之美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由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北京自然博物館合作策劃的「熱河生物群特展」(展期:2019年11月27日~2020年05月26日),讓我們難得有機會在台灣看到這些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尤其是對一個恐龍迷的我來說,能夠親眼看見這些恐龍化石真的很讓人激動!

參考資料:


如需引用、轉載本部落格之圖文,請來信告知並獲同意,且應註明出處及附上連結;未經授權,禁止改作、重製,若因此觸犯相關法律條文,責任自負。 若本部落格侵犯您的權益,敬請來信告知,必將立即處理。 (weiche0023@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菜先生的沙龍
15會員
24內容數
🌱我是一個喜歡自然生態的地理系畢業生,喜歡紀錄野生動物、自然景觀,希望能透過分享自己的筆記把大自然的美好帶給更多人!
菜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4
什麼是陸蟹(land crabs)? 「陸蟹」是一群來自海洋的蟹類在演化的過程中適應了陸地生活,棲息環境慢慢從海洋擴展到潮間帶、淡水水域及乾燥的陸地環境。
Thumbnail
2023/05/14
什麼是陸蟹(land crabs)? 「陸蟹」是一群來自海洋的蟹類在演化的過程中適應了陸地生活,棲息環境慢慢從海洋擴展到潮間帶、淡水水域及乾燥的陸地環境。
Thumbnail
2023/05/11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野生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或方便捕食獵物,牠們演化出「隱蔽(crypsis)」及「偽裝(camouflage)」的生存策略。 「隱蔽(crypsis)」指的是生物演化出與棲息環境相似的體色(保護色)或是破壞身體輪廓的斑紋、斑點,以達到隱蔽於周遭環境的效果。
Thumbnail
2023/05/11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野生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或方便捕食獵物,牠們演化出「隱蔽(crypsis)」及「偽裝(camouflage)」的生存策略。 「隱蔽(crypsis)」指的是生物演化出與棲息環境相似的體色(保護色)或是破壞身體輪廓的斑紋、斑點,以達到隱蔽於周遭環境的效果。
Thumbnail
2021/11/21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野生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或方便捕食獵物,牠們演化出「隱蔽(crypsis)」及「偽裝(camouflage)」的生存策略。 「隱蔽(crypsis)」指的是生物演化出與棲息環境相似的體色(保護色)或是破壞身體輪廓的斑紋、斑點,以達到隱蔽於周遭環境的效果。如:比目魚演化出類似沙
Thumbnail
2021/11/21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野生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或方便捕食獵物,牠們演化出「隱蔽(crypsis)」及「偽裝(camouflage)」的生存策略。 「隱蔽(crypsis)」指的是生物演化出與棲息環境相似的體色(保護色)或是破壞身體輪廓的斑紋、斑點,以達到隱蔽於周遭環境的效果。如:比目魚演化出類似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碎片
Thumbnail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碎片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迷惑龍的膝關節病變 研究人員在挖掘來自懷俄明州莫里遜層的迷惑龍股骨標本(化石編號:UWGM 7213)時注意到其外髁與外上髁有著向內侵蝕的病變痕跡,經過初步的判定認為該病變是源自於軟組織的糜爛導致的發炎反應,進一步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對骨骼造成影響。而這種膝關節的病變模式是第一次發現在蜥腳類恐龍
Thumbnail
迷惑龍的膝關節病變 研究人員在挖掘來自懷俄明州莫里遜層的迷惑龍股骨標本(化石編號:UWGM 7213)時注意到其外髁與外上髁有著向內侵蝕的病變痕跡,經過初步的判定認為該病變是源自於軟組織的糜爛導致的發炎反應,進一步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對骨骼造成影響。而這種膝關節的病變模式是第一次發現在蜥腳類恐龍
Thumbnail
曾經轟動全球的著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至今都令人記憶猶新,影片以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蚊子為線索展開了一場宏大的幻想,科學家們從蚊子體內提取出它曾叮咬過的恐龍血液DNA,將已滅絕上千萬年的龐然大物復生,成功克隆出恐龍,並建成一個以恐龍為主題的「侏羅紀公園」。
Thumbnail
曾經轟動全球的著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至今都令人記憶猶新,影片以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蚊子為線索展開了一場宏大的幻想,科學家們從蚊子體內提取出它曾叮咬過的恐龍血液DNA,將已滅絕上千萬年的龐然大物復生,成功克隆出恐龍,並建成一個以恐龍為主題的「侏羅紀公園」。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進入中生代後陸地大型動物由鱷魚的祖先—偽鱷類,以及哺乳類的近親二齒獸類所稱霸,那中生代的代表—恐龍有在哪裡呢? 恐龍 恐龍是恐龍總目(學名:Dinosauria)中生物的統稱,是一類出現於中生代的多樣化陸棲動物,也是人類認知範圍內最著名的古生物。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在中生代最優勢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進入中生代後陸地大型動物由鱷魚的祖先—偽鱷類,以及哺乳類的近親二齒獸類所稱霸,那中生代的代表—恐龍有在哪裡呢? 恐龍 恐龍是恐龍總目(學名:Dinosauria)中生物的統稱,是一類出現於中生代的多樣化陸棲動物,也是人類認知範圍內最著名的古生物。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在中生代最優勢
Thumbnail
英國的政治變革历經474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君王都沒有能夠給予共治致命的一擊 — — 貴族共治,偶然的星光閃燿,終成燦爛的輝煌旭日,猶如浩瀚宇宙中的爬行動物最終站起來為人一樣,鑄造了共和。使得我們不得不感嘆這幾乎不可能的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
Thumbnail
英國的政治變革历經474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君王都沒有能夠給予共治致命的一擊 — — 貴族共治,偶然的星光閃燿,終成燦爛的輝煌旭日,猶如浩瀚宇宙中的爬行動物最終站起來為人一樣,鑄造了共和。使得我們不得不感嘆這幾乎不可能的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
Thumbnail
什麼!恐龍有毛還是彩色的? 人類學徒在坎特伯里博物館的特展室,望著這些身上披著彩色細羽毛的大傢伙,有種說不出的喜感。 有去過台中科博館看過那隻搖頭擺尾的大恐龍,以及從小看漢聲小百科或者其他兒童科學雜誌的老朋友。一定對於恐龍就是放大版的科摩多巨蜥,個性兇殘,粗皮獠牙利爪,冷血動物的形象深刻烙印在每個
Thumbnail
什麼!恐龍有毛還是彩色的? 人類學徒在坎特伯里博物館的特展室,望著這些身上披著彩色細羽毛的大傢伙,有種說不出的喜感。 有去過台中科博館看過那隻搖頭擺尾的大恐龍,以及從小看漢聲小百科或者其他兒童科學雜誌的老朋友。一定對於恐龍就是放大版的科摩多巨蜥,個性兇殘,粗皮獠牙利爪,冷血動物的形象深刻烙印在每個
Thumbnail
在滅絕數千萬年之後,要怎麼知道恐龍是什麼顏色?跑得多快?習性為何?兩百年前,恐龍化石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但當時的人們對於這種滅絕了6600萬年的古生物幾乎一無所知,只能透過現生的爬行動物推測恐龍的樣貌:灰綠的體色、粗糙無毛、動作遲緩。然而,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翻轉。四十年來,透過更先進的挖掘技術、更
Thumbnail
在滅絕數千萬年之後,要怎麼知道恐龍是什麼顏色?跑得多快?習性為何?兩百年前,恐龍化石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但當時的人們對於這種滅絕了6600萬年的古生物幾乎一無所知,只能透過現生的爬行動物推測恐龍的樣貌:灰綠的體色、粗糙無毛、動作遲緩。然而,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翻轉。四十年來,透過更先進的挖掘技術、更
Thumbnail
你有沒有聽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說法?遙想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還是小時候看電影《侏儸紀公園》才意外得知的呢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假說起初在1868年被提出的時候,其實是備受質疑的
Thumbnail
你有沒有聽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說法?遙想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還是小時候看電影《侏儸紀公園》才意外得知的呢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假說起初在1868年被提出的時候,其實是備受質疑的
Thumbnail
《辣妹與恐龍》的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恐龍呢?本文將透過觀察恐龍的行為、型態、食性等,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推測該恐龍可能的種類。更重要的是,光是「無法了解恐龍」這點,對於全世界的恐龍迷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不能再忍了。關於辣妹我們知道的夠多了,來聊聊恐龍吧!
Thumbnail
《辣妹與恐龍》的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恐龍呢?本文將透過觀察恐龍的行為、型態、食性等,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推測該恐龍可能的種類。更重要的是,光是「無法了解恐龍」這點,對於全世界的恐龍迷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不能再忍了。關於辣妹我們知道的夠多了,來聊聊恐龍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