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Ices Before Roa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到美國的時候,開車上路是適應新生活的必備技能,卻也是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每次上路之前,我大概都要提前半小時自我喊話,模擬預演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境;我甚至會事先查好地圖,務必找出一條從頭到尾都不需要切換車道的路線。就這樣緩慢的增加練習的次數,甚至也自己完成了幾次跨州旅行。有一天,我終於有餘裕注意到路邊一個不太常出現的牌子,上面寫著,Bridge Ices Before Road
一開始我想這哪來的驚世警語,對我這個來自副熱帶島國而後暫居佛羅里達州的駕駛人來說,就像以前台灣路邊電線桿上常看到的 神愛世人 貼紙一樣抽象。由於我對語言的執迷,這個簡單的句子漸漸變成個謎語一樣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首先,Bridge Ices Before Road 是四字短句並且字長都很短,可讀性非常高;再來,四個字都算是基礎詞彙,大概屬於初學者程度;又,每個字甚至音節都完全符合發音規則,要一一唸出來也不難;整句看來,文法結構清楚明確,時態甚至是最基本的簡單現在式。
但是,為什麼它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野馬路邊呢?
直到有一年冬天我驅車北上,氣溫一如預期的漸漸下降,我的心裡也開始過度憂慮幾乎不可能出現的下雪場景;當我正盤算著假若車輪如傳說中打滑了該怎麼辦時,Bridge Ices Before Road 又出現了! 突然,一切都連上了線,原來這個牌子是要提醒駕駛人天冷時陸橋會比馬路更快結冰。坦白說,我是一直到當時才清楚意識到原來ice可以當動詞這樣使用!
到了這裡我想一般駕駛人大概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個交通告示不是沒來由的被隨意設置;駑鈍如我,還要再過幾個月才終於明白,一旦看到它就代表前面就是陸橋了,天冷的時候要準備好前方路況可能因為溫差而有變動。
我後來發現,這整個過程實在是太符合當代閱讀理論: 閱讀簡單觀點模式(Simple View of Reading)所言,也就是成功的閱讀理解完全是基於解碼和語言理解兩大基本能力相互交乘的結果。一般在入學開始學習讀寫字之前,我們已經累積了豐富的口語詞彙以及相當程度的口語理解能力;到了學校,就要開始學怎麼看到紙上的字就可以讀出來並且和意思連結起來,也就是解碼的技能。隨著年齡發展,這兩大基本能力也漸漸提升;大概到了三年級左右,就可以自行閱讀上下文認識新的字詞甚至吸取新知了。而我的這個體驗,則是一個反向的歷程:我開車看到了牌子上的句子,快速地進行解碼,卻沒有達到完整的閱讀理解。這是因為我對於「雪地駕駛」的理解有限,就算每個字都看懂了,我還是一頭霧水,也沒有接收到這個交通告示提醒的用意。
avatar-img
1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雪地對於長年居住在亞熱帶的島民來說,總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每當寒流來襲,往合歡山上賞雪的車潮基本證明了這樣的心情。沒有車的我們,一樣懷抱著對雪的憧景,只好選擇搭大眾交通工具去追雪。 距離我們上次踩踏著雪與冰,緊抓帽兜來躲避狂風,不過六個月之遙。
Thumbnail
話說下山路程上一路惦記著,那預購的霜淇淋再兩天就到期了,於是這一路不看導航、沒有目的,就一路尋著發咪。 第一家一進門,諾大的標準制式紙貼著:對!機器在清潔中,只好回頭上車。 第二家則是在停等紅燈時看到在對向車道,可這邊車流多、車速快,尋思往前迴轉得要費上些功夫,就作罷,續前行。 第三家上前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第一次在美國開車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緊張,這篇文會帶大家瞭解美國公路系統的分類以及各種駕駛小常識,讓你在美國上路時能夠更加自信和安全。包括駕照、車輛登記和保險等必備知識,以及州際公路、州級公路的特點和速度限制等。另外還有美國的路標和交通信號介紹,以及推薦的路況App。希望這篇文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囉!
開車回程的路上熾熱燒灼著眼睛,將駕駛座的遮陽板拉下來才能看清前方的路;卻回想到上次因遮陽板而看不清前方號誌的事;那是我第一次開往山路,山路比預想的還容易還要寬廣,又或者是慣於把一切想得困難而搆不著邊。
Thumbnail
「你如果忘了方向盤轉了幾圈、不知道車輪現在轉到哪裡的話,你就腳鬆開煞車,讓車子往前滑動一點就知道方向了」 這句小撇步我覺得用來比喻人生也很貼切; 如果我們的生活在一陣忙亂之後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繼續往前邁進;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在北美開車遇到的交通號誌「停止標誌」(Stop Sign),這是一個路口交通規則和經驗的分享。從對Stop Sign的認識、加拿大的交通規則以及遇到的有趣經驗,通過對不同駕駛人的行為和默契的觀察,作者分享了他在駕車過程中的驚喜和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抵日第四天,才進入旅行的節奏。 第一次經歷高緯度的天冷。 我極度怕冷也怕雨,以往冬季的雪是一個與我無關的遙遠神話。 冬日出遊,算打破了我第一道鐵律。 (人到底有多少不可動搖的鐵律?)此地的冷,卻無絕人之路。 少了濕氣敲邊鼓,零度除了讓眼鏡起霧,另有一番清冷的爽快,俐落切割萬物的線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雪地對於長年居住在亞熱帶的島民來說,總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每當寒流來襲,往合歡山上賞雪的車潮基本證明了這樣的心情。沒有車的我們,一樣懷抱著對雪的憧景,只好選擇搭大眾交通工具去追雪。 距離我們上次踩踏著雪與冰,緊抓帽兜來躲避狂風,不過六個月之遙。
Thumbnail
話說下山路程上一路惦記著,那預購的霜淇淋再兩天就到期了,於是這一路不看導航、沒有目的,就一路尋著發咪。 第一家一進門,諾大的標準制式紙貼著:對!機器在清潔中,只好回頭上車。 第二家則是在停等紅燈時看到在對向車道,可這邊車流多、車速快,尋思往前迴轉得要費上些功夫,就作罷,續前行。 第三家上前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第一次在美國開車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緊張,這篇文會帶大家瞭解美國公路系統的分類以及各種駕駛小常識,讓你在美國上路時能夠更加自信和安全。包括駕照、車輛登記和保險等必備知識,以及州際公路、州級公路的特點和速度限制等。另外還有美國的路標和交通信號介紹,以及推薦的路況App。希望這篇文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囉!
開車回程的路上熾熱燒灼著眼睛,將駕駛座的遮陽板拉下來才能看清前方的路;卻回想到上次因遮陽板而看不清前方號誌的事;那是我第一次開往山路,山路比預想的還容易還要寬廣,又或者是慣於把一切想得困難而搆不著邊。
Thumbnail
「你如果忘了方向盤轉了幾圈、不知道車輪現在轉到哪裡的話,你就腳鬆開煞車,讓車子往前滑動一點就知道方向了」 這句小撇步我覺得用來比喻人生也很貼切; 如果我們的生活在一陣忙亂之後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繼續往前邁進;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在北美開車遇到的交通號誌「停止標誌」(Stop Sign),這是一個路口交通規則和經驗的分享。從對Stop Sign的認識、加拿大的交通規則以及遇到的有趣經驗,通過對不同駕駛人的行為和默契的觀察,作者分享了他在駕車過程中的驚喜和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抵日第四天,才進入旅行的節奏。 第一次經歷高緯度的天冷。 我極度怕冷也怕雨,以往冬季的雪是一個與我無關的遙遠神話。 冬日出遊,算打破了我第一道鐵律。 (人到底有多少不可動搖的鐵律?)此地的冷,卻無絕人之路。 少了濕氣敲邊鼓,零度除了讓眼鏡起霧,另有一番清冷的爽快,俐落切割萬物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