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小寒

《24節氣》小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到了「小寒」,國曆已經進入新的一年,而農曆才剛要進入十二月,民間俗稱「臘月」,古代歲終祭祀稱「臘」,人們忙著要新舊交接。

最後這兩個節氣「小寒」和「大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但哪一個更冷呢?有一派支持小寒,有一派支持大寒,但以數據來看,的確也各有千秋,某些年小寒比較冷,某些年大寒又更冷些,或是不相上下,天氣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還是得根據實際狀況而定。

小寒食補,第一個會讓人想到的就是臘八粥,用乾果、豆類、糯米、燕麥等許多種食材熬製而成的粥,非常營養,有助於健脾、養胃、補氣,但不宜過量,反而有害。

《好諺好語》
小寒大冷人馬安。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寒,驚蟄暖。
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
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

raw-image

小寒好食「芋頭」

有點涼意來碗暖呼呼的芋泥,真能感覺到幸福吶!喜歡如奶油般滑順,還是喜歡帶點顆粒呢?影響芋頭口感的除了出產季節、種植方式以外,品種也很有關係。冬天的芋頭比起夏天的芋頭,吃起來更綿密,所以芋頭控們這個時節就是要吃芋頭啊!

中式芋泥的傳統作法是加入液態或固態的油來讓口感更好,甚至會使用太白粉讓它更滑順,現在的改良式芋泥則使用鮮奶油、鮮奶等乳製品來代替,更適合用在甜品上。

芋頭去皮、切片,放進電鍋,外鍋1杯水,內鍋也加少許的水,蒸熟之後趁熱用湯匙壓鬆,並加入油和砂糖,攪拌成泥狀,直到砂糖完全溶解,是否加入奶類以個人喜好來決定,自己就能做出好吃的芋泥。

/挑選秘訣/
常見的芋頭種類有:口感鬆軟的金山芋頭(金包里芋)、比較Q的山芋、綿密的大甲芋頭。

無論哪一種都要選擇飽滿、沒有凹洞的,帶土表示較新鮮,乾燥的耐放。

/保存方法/
去皮之前要保持乾燥,否則削芋頭產生的黏液碰到水,就會讓皮膚發癢,那是一種名為皂角甙的物質,遇熱、遇酸可被分解,所以在削芋頭前也可以先在雙手塗上檸檬汁液、醋,或是戴橡膠手套,甚至是連皮一起煮熟再去皮。

芋頭最好的保存方式只有冷凍,可以放一年,常溫或冷藏都無法放太久。冷凍之前可以先切塊、切丁或切絲,再用塑膠袋分裝綁緊,方便以後料理之用。

raw-image

小寒之花「梅花」

薔薇科,原產於中國,臺灣也有分佈,主要集中在中央山脈的西側中部。

花期在冬、春季,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

日本傳統上認為梅可以用來對抗邪靈,並且在早餐會吃醃漬梅來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

小寒是賞梅的好時節,梅花也適合作為家中盆栽,梅花很長壽,照顧得好,可以養到十年以上,紀錄有一千六百多歲的梅花樹。

梅花的花語是「堅強與忠貞」。

raw-image

小寒品茶「廣西六堡茶」

知道六堡茶的人應該不多,即便它具有悠久的歷史。

六堡茶和先前介紹過的普洱茶都屬於黑茶類,同樣是越陳越香,比較特別的當屬它的特殊香氣,被認為聞起來有檳榔味。

和普洱茶一樣會製成餅茶、磚茶、沱茶等,可沖泡、可烹煮、可調味,後者就是在烹煮後加入適當牛奶及食鹽。

「六堡」指得是廣西蒼梧的六堡這個地方,六堡茶在清朝嘉慶年間被列為二十四名茶之一,可以耐潮而成為外銷茶,在南洋比在中國境內還要聞名。

以紅、濃、陳、醇著稱,久藏的六堡茶葉有「發金花」現象,其實就是長出「金黃黴菌」(學名為冠突麴黴菌)。

raw-image

筆耕硯田 https://www.facebook.com/fuyirita/

何小靖 https://www.facebook.com/iritaher

avatar-img
靖在不言中
9會員
62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黃澄澄的光,墜落在掌心, 一顆顆,像舊時夏日裡遺落的太陽。 我輕輕剝開它的外衣, 細絨如舊信封上的灰塵, 裡面藏著蜜糖的秘密, 一口咬下,便驚動了整個春天。 核是夜的星子,溫潤且深邃, 我將它藏進土裡, 等來年長出一棵小小的盼望。 風吹過,樹梢輕晃, 有人低語:「枇杷
無論你在不在乎土壤碳匯,只要是農民,沒有人會輕易忽視養分管理。 只不過這裡我們著重在「腐植質」,小靖以前的文章就有提過,腐植質不易分解,是土壤當中最主要的有機成份,對整個土壤生態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土壤有機碳的來源,而「微生物」的參與在這當中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當然,不只是固碳來增加
以正在進行經濟栽培的耕地來說,要如何增加土壤碳匯,除了前面提到的「覆蓋耕種」,還有幾個關鍵字,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包括「作物多樣性」、「精準農業」及「養分管理」。 作物多樣性是指農業中使用的植物以「多樣性」和「可變性」操作,雖然「單一性」較為容易操作,但病蟲害也會更容易擴散,甚至造成整個品種滅絕
黃澄澄的光,墜落在掌心, 一顆顆,像舊時夏日裡遺落的太陽。 我輕輕剝開它的外衣, 細絨如舊信封上的灰塵, 裡面藏著蜜糖的秘密, 一口咬下,便驚動了整個春天。 核是夜的星子,溫潤且深邃, 我將它藏進土裡, 等來年長出一棵小小的盼望。 風吹過,樹梢輕晃, 有人低語:「枇杷
無論你在不在乎土壤碳匯,只要是農民,沒有人會輕易忽視養分管理。 只不過這裡我們著重在「腐植質」,小靖以前的文章就有提過,腐植質不易分解,是土壤當中最主要的有機成份,對整個土壤生態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土壤有機碳的來源,而「微生物」的參與在這當中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當然,不只是固碳來增加
以正在進行經濟栽培的耕地來說,要如何增加土壤碳匯,除了前面提到的「覆蓋耕種」,還有幾個關鍵字,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包括「作物多樣性」、「精準農業」及「養分管理」。 作物多樣性是指農業中使用的植物以「多樣性」和「可變性」操作,雖然「單一性」較為容易操作,但病蟲害也會更容易擴散,甚至造成整個品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