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在進行經濟栽培的耕地來說,要如何增加土壤碳匯,除了前面提到的「覆蓋耕種」,還有幾個關鍵字,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包括「作物多樣性」、「精準農業」及「養分管理」。
作物多樣性是指農業中使用的植物以「多樣性」和「可變性」操作,雖然「單一性」較為容易操作,但病蟲害也會更容易擴散,甚至造成整個品種滅絕。
透過「輪作」和「間作」來達到作物多樣性,算是最簡單的方式。
輪作是指在同一塊土地輪流種植不同的作物(包含休耕),不同作物可能對養分的需求不同,能保持或恢復地力,也能藉此中止害蟲的生長週期,減少蟲害。三千多年前,人們便知道要種植不同物種,比如豆類搭配穀類,以提高糧食產量,這方法雖然古老卻從未過時。
間作則是在同一塊土地種植多種植物,比方在主要作物兩旁栽種其他作物,透過不同物種的生物交互作用(包括競爭、共生等)達到生態的損益平衡,針對病蟲害及雜草控制,甚至是養分利用效率有正面影響,特別適合小農農業。
作物多樣性的難題:
一、氣候可能會讓水分供給影響作物種植。
二、社會經濟的限制會阻礙作物的種類。
三、部份土壤特性會減少作物的選用範圍。
四、農業機械的選用必須能搭配上。
許多人討論免耕或少耕時,經常會無法跨越而陷入世紀難題的大坑之中,畢竟耕犁的優缺點還擺脫不了各方爭議,既然如此就先來說說精準農業。
精準農業是利用現代資通訊科技來制定農業措施的應用,具有精確及高效性,並且不危及永續性,這當中包含了導引、紀錄、反應等多種技術,可以利用數據來協助各項管理模式的制定,讓播種、施肥、灌溉、施藥在劑量、次數、頻率的操作上達到最優化。
你可能有聽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決策支持系統(DSS)、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可變技術(VRT)...這些都是精準農業取得數據的途徑,可以藉此依規劃播種及灌溉,或按處方噴灑肥料和農藥。
適用所有類型的作物、土壤、氣候和地形,並且能減少農機具的活動(包含少耕),進而減少燃料的消耗與土壤壓實。農業領域當中,沒有什麼好壞有絕對性,田間操作亦然,無須糾結於耕犁好,還是免耕好,以精準農業技術來操作帶狀耕犁,或許能更符合臺灣目前的農業現況。
帶狀耕犁(strip-tillage)是一種最少耕犁的作法,只處理要耕種的位置,比如有種子的行,而行與行之間則不處理,這樣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擾動,達到部份免耕的優點。
精準農業的難題:
一、前期投資很高。
二、農民教育需求較高。
三、研究人員的投入。
四、政策配合。
關於「養分管理」,下回再述。
下一篇:耕地如何增加土壤碳匯-養分管理
https://vocus.cc/article/677c6c07fd89780001760de4
【相關閱讀】
農業關鍵字-覆蓋作物
https://fuyirita.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23.html
期望以價制量的碳稅與碳費
https://vocus.cc/article/6737dce1fd897800015db7a2
多出來的碳權
https://vocus.cc/article/673d0fd7fd89780001e304c0
大自然的恩賜-碳匯
https://vocus.cc/article/6744155dfd89780001dc634f
把碳種進土壤裡-土壤碳匯
https://vocus.cc/article/674fa1a1fd89780001b5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