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驕傲的影子將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東吳政權中,撇開孫氏本家。
最為人所知的,以四大都督為首。

其中,末尾的後起之秀,將東吳帶上了政治與國力的高峰。
其人曲折複雜的一生,百戰不殆的破敵奇策,在近年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隱約有站上東吳人氣投票第一名的趨勢。

就是陸遜啦。

陸遜出身世家,人稱江東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分別是:顧陸朱張。

江東四大家,其實不是東漢末年有的稱號。
當時,他們僅僅是吳郡四大姓。

隨著同樣出自吳郡的孫氏政權壯大,人不親土親,吳郡四大姓也跟著茁壯起來。
顧雍,陸遜,朱績,張布。
這四個人陸續踏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顛峰。

進而產生了:顧陸朱張,這樣的排序稱呼。

有趣的是,朱績本人並沒有朱家的血緣。
他的父親朱然,僅僅是孫堅四將之一,朱治的養子。

朱然的親生父親,姓施。
後來朱績老了以後也認祖歸宗,改名施績。

老施績開大車,令人心安,實是古有明史。

很多後代的白話資料認為,朱治不是吳郡出生,不應該算在吳之四姓。
但一來,朱治是吳郡的重要長官。
二來江東朱姓的源起,本身是會稽太守朱買臣。

當時是沒有「吳郡」的。

這就像狹義的三國時代,只能從孫權稱帝後算起。
但廣義則從三國志之始,不是黃巾之亂,是曹操出生後就起算了。

吳之四姓,本身就包含孫權之「吳」的意思。
不從這個角度看,你會完全無法理解「顧陸朱張」是什麼。
吳郡出身的張溫,在這個政權裡面根本算不上個角色。

正統吳郡人的朱桓,最高也只有當到前將軍。
……千萬不要想說關羽的上限也是前將軍。

在漢王劉備底下,前將軍就是武官最高職。
但吳帝孫權手底下,武官的頂天是上大將軍。

陸遜跟朱績就是上大將軍。

朱桓字休穆,大約二十四歲時,加入孫權軍。
當時孫策已逝……我們常說孫策不用江東四大家,孫權始用。
其實中間頗有利益分配的問題。

孫策需要照顧孫家,以及父親舊部。
但孫權即位後,宗室對他就伸出了獠牙。

孫權必須要有宗室之外的親信可用。
以漢代的價值觀,同鄉就是次等親屬了。

朱桓一開始擔當會稽郡餘姚縣長,孫權本身是會稽太守,餘姚則從孫策下江東以來就大力支持,很是出了幾個虞翻董襲這樣的人才加入孫軍。
這個地方,算是相當自己人才能任職駐守。

也突顯出孫權對朱桓的信賴。
這時候朱家是四大姓中,唯一的孫氏政權頂梁柱呢。

朱桓上任後遭逢疫病,而他調派人手,發糧派藥,當地知識分子跟老百姓都非常感恩戴德。
於是孫權便把朱桓調任為盪寇校尉,授予兩千兵。

講幹話。

市長施政滿意度超高,然後調他去當將軍?
這邏輯要是能通,打赤壁之戰的人就是顧雍不是周瑜了。

其實朱桓的替身能力,是「交際花」。
「輕財貴義,兼以彊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部曲萬口,妻子盡識之。愛養吏士,贍護六親,俸祿產業,皆與共分。」

「彊識」就是記性很好。
不過朱大哥你到底對人家的老婆孩子記這麼牢幹嗎……

朱桓這個本事,是孫策有,孫權沒有的。
當孫權注意到朱大哥的替身能力真相後,立刻決定讓朱桓去「收買人心」。

這個時候,孫家才有一個王八蛋本來準備攻打會稽,搶奪孫權的統治。
吳、會二郡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

這是表面上的任務。
朱桓入山打游擊,沒人知道他的去向。
一年之間,朱桓把手下的部隊擴張成萬人……還真以為靠一張嘴跟大灑幣就行啊?

朱桓肯定是需要「平討不服,收編降卒」的。

說巧也真是巧啊,就在這個時候,孫權攻打江夏,整個江東突然炸鍋了。
孫權本軍,各地太守展開平亂動作的同時,朱桓老大從山裡殺了出來。

丹楊、鄱陽的山賊們,哪裡想到還有支萬人伏兵?
朱桓所到之地,無不舉手投降。

這掃蕩下來,朱桓手上的兵,比任何一個江東太守,或是大將都還要充沛數倍。
正常人這時候不被孫權處理掉才奇怪。

不過,這本來就是孫權派給朱桓的任務。
之後朱桓便領兵回歸,擔任孫權裨將去了。

接下來,整個建安年間,你看不到朱桓的任何記事。
如果你還記得呂岱傳,其實就不難理解……這兩個早期經歷幾乎重疊的人,才是孫權背後直屬的影子將軍。

而隨著時間過去,檯面上孫權最信任的人,終究是會調動到更「進取」的職務上,或是,死去。
當周泰受領漢中太守,準備興兵伐蜀後,朱桓就接替了周泰濡須督的位子。

事實上,周泰應該沒多ˋ久就死掉了。

他的兒子周邵,跟著朱桓一起迎接曹丕的三路伐吳戰役。
出戰濡須口的曹魏大將,乃是曹仁。

戰役的詳情下次再說,這裡就看兩個重點。
第一:朱桓完全看不起曹仁。
第二:但其實雙方都沒有打贏這場仗。

這是最後一次濡須之戰,跟上一次一樣的黑幕重重。
朱桓也跟當年的呂蒙一樣加官晉爵,不在話下。

六年後,朱桓再次參加了石亭之戰。
更加的看不起曹休。

朱桓說,曹休一定打不贏我們,會逃跑,我們預先在退路的險道伏擊曹休,一舉將其殲滅,便可直取壽春上淮南,先下許昌破洛陽,至尊萬歲萬萬歲!
孫權跟陸遜商量了一下,當時雙方的兵力各自都是十萬之譜,朱桓則說他只要一萬兵就可以成事。

陸遜表示:不妥。
孫權點頭。

朱桓的建議看起來很棒,但我們從陸遜傳中可以看到,曹休早就先埋了伏兵。
這不需要看地圖,我說你就會懂。
曹休軍從A地出發,經過險地B,在C地與吳軍決戰。
陸遜軍從D地出發,也要去C地決戰。

即:A→B→C←D

朱桓的建議是,我們先去B地埋伏。
陸遜當然完全覺得他頭殼壞去。

AB這個時候叫做敵軍勢力範圍,你跟我說你要去人家的地雷區埋你的地雷?

雖然結局打了一場大勝,吳軍也趁著魏軍要從險地撤退,一時容納不下這麼大部隊,從後面狠狠的收割了一大筆戰功。
但朱桓不高興了。

要是按他的打法,那就不是收收戰功而已,是殲滅,是天下統一戰啊。

「桓性護前,恥為人下,每臨敵交戰,節度不得自由,輒嗔恚憤激。」
就是被人家管他就生氣氣的意思。

雖然論戰術不如陸遜,但朱桓的勇猛仍是不可質疑的?
石亭大勝後,孫權稱帝,朱桓拜前將軍,領青州牧,假節。
更奉命跟全琮一起去接收盧江。

當時是主簿獻降,但朱桓跟全琮抵達之前,就被盧江太守發覺,只能撤軍。
盧江太守本來打算追擊吳軍,但看到朱桓的節蓋,就不敢追了。

真的很可愛。

誰看到節蓋就會知道來將何人?
盧江太守怕的根本就不是朱桓,而是怕吳軍的數量超乎想像吧。
畢竟持符節的將領,所能調動的兵力非比尋常。

敵軍退去,正好孫權派了胡綜來傳達聖旨:「要胡綜接管指揮。」
全琮聽到孫權要生氣了,趕快找來幾個信任的將領們,一個個討論如何推諉過錯。

可他沒想到,朱桓這個老朋友拍桌子了。

「贏就是贏,輸就是輸,有什麼好掩飾的?」
「呃……胡綜說這樣他回去比較好交代嘛。」

朱桓返回自己的陣地後,越想越生氣,就叫人把胡綜找來。
聽到胡綜抵達軍門,朱桓便要出去迎接,並吩咐屬下:「等一下我一放手,你們就把胡綜給宰了。」

有一名部下一聽,這個不對。
趕緊跑到軍營門口,看到剛進來的胡綜,把事情告訴他。

胡綜連忙轉身就走。

朱桓到了營門,發現胡綜不見蹤影,就知道是這群親信通風報信,也不多問,拔刀就把這幾個下屬給砍了。
佐軍聽到主將在軍門大開殺戒,連忙前往勸誡。

結果呢?跟著挨一刀。

不過這下朱桓終於意識到大事不妙,連忙跟大家說自己是狂病發作,便卸下軍權,獨自返回建業請罪兼治病。
孫權大家都很熟了,碰到這個事情,孫大大當然是滿口的:「沒事兒沒事兒。」

接下來就是把朱桓兵權移交給他的兒子朱異,派醫生好好給朱桓「療養療養」。
冬去春來,孫權下令「後送」朱桓。

吳錄的記載比較有趣。
臨行前,孫權給朱桓辦酒。

朱桓舉杯道:「我即將離開陛下了……若能讓我摸摸您的鬍鬚,我的一生就沒有遺憾了。」
孫權就靠著桌子,要朱桓來摸。

朱桓上前,一把撈起孫權的鬍子,嘆道:「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
孫權大笑。

就這樣,朱桓再也沒有回到孫權的身邊。
八年後,朱桓因病過世。

究竟是什麼病呢?沒人知道。
但朱桓當時肯定就已經知道,自己是不會再回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4
三國時代,有許多知名的常勝不敗將軍。 不過多半是謊言。 敗戰往往算投手,沒有人會算在打擊手身上。 打擊率超過三成就很強了。 全琮,一個靠戰功起家,成為東吳重要外戚的男人,後來卻屢戰屢敗。 權位是什麼?也許不是戰場勝敗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2022/01/04
三國時代,有許多知名的常勝不敗將軍。 不過多半是謊言。 敗戰往往算投手,沒有人會算在打擊手身上。 打擊率超過三成就很強了。 全琮,一個靠戰功起家,成為東吳重要外戚的男人,後來卻屢戰屢敗。 權位是什麼?也許不是戰場勝敗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Thumbnail
略懂三國,都曾經聽說過「江東四大姓」:顧陸朱張。象徵著江東的世族政治興起,皇帝,不過是世族們選出來的代表。 這樣既返古又先進的現象,在帝制時代是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由三國揭開的魏晉南北朝,不只是南方,北方同樣也展開了世族政治。 分別是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與滎陽鄭氏。 鄭氏是誰?
Thumbnail
朱異就是朱桓的兒子,字季文,所以絕對不會是長子。 在朱桓發狂之後,孫權便讓朱異接管了朱桓部曲。 孫權過世後,皇位換上了第二代,少帝孫亮。 整個東吳政權,也隨著更新成二代將領大臣的崛起時代。 執牛耳者,乃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也。 新的時代,新的英雄。
Thumbnail
朱異就是朱桓的兒子,字季文,所以絕對不會是長子。 在朱桓發狂之後,孫權便讓朱異接管了朱桓部曲。 孫權過世後,皇位換上了第二代,少帝孫亮。 整個東吳政權,也隨著更新成二代將領大臣的崛起時代。 執牛耳者,乃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也。 新的時代,新的英雄。
Thumbnail
東吳政權中,撇開孫氏本家。 最為人所知的,以四大都督為首。 其中,末尾的後起之秀,將東吳帶上了政治與國力的高峰。 其人曲折複雜的一生,百戰不殆的破敵奇策,在近年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隱約有站上東吳人氣投票第一名的趨勢。 就是陸遜啦。 陸遜出身世家,人稱江東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分別是:顧陸朱張。 朱是誰?
Thumbnail
東吳政權中,撇開孫氏本家。 最為人所知的,以四大都督為首。 其中,末尾的後起之秀,將東吳帶上了政治與國力的高峰。 其人曲折複雜的一生,百戰不殆的破敵奇策,在近年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隱約有站上東吳人氣投票第一名的趨勢。 就是陸遜啦。 陸遜出身世家,人稱江東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分別是:顧陸朱張。 朱是誰?
Thumbnail
在漢代,一個官員有三妻四妾,確實是一件平常的事。 「吳主孫皓字孫賓,即(孫)鍾之玄孫也。」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繞什麼口令)。 是孫堅的曾孫。 是孫堅爸爸的高孫。 是孫堅爺爺的玄孫。 孫堅字文臺,記錄上他有一個弟弟,最近剛說過叫幼臺。 此外,還有一個哥哥,名羌,字聖壹(通臺)。
Thumbnail
在漢代,一個官員有三妻四妾,確實是一件平常的事。 「吳主孫皓字孫賓,即(孫)鍾之玄孫也。」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繞什麼口令)。 是孫堅的曾孫。 是孫堅爸爸的高孫。 是孫堅爺爺的玄孫。 孫堅字文臺,記錄上他有一個弟弟,最近剛說過叫幼臺。 此外,還有一個哥哥,名羌,字聖壹(通臺)。
Thumbnail
三國志裡,魏書有所謂的八虎騎,其實就是把曹操的親戚宗室併做一傳。 劉備不是望族,所以蜀書沒有。 吳書當然也有,孫家在吳郡也是不小啊。 吳書的宗室大傳,目前共有十人。 其中有四個,都是孫堅的弟弟一家。 孫堅的小弟,孫靜。 靜靜的,在檯面下維護著這個家族。
Thumbnail
三國志裡,魏書有所謂的八虎騎,其實就是把曹操的親戚宗室併做一傳。 劉備不是望族,所以蜀書沒有。 吳書當然也有,孫家在吳郡也是不小啊。 吳書的宗室大傳,目前共有十人。 其中有四個,都是孫堅的弟弟一家。 孫堅的小弟,孫靜。 靜靜的,在檯面下維護著這個家族。
Thumbnail
蜀漢有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東吳其實也有四相傳,是為吳書七。 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隲。 步隲可以讀做「不知」。 嚴格說起來,只有顧雍跟步隲當過丞相。 顧雍是江東四大姓之首,張昭是淮泗派士人領頭羊。 諸葛瑾出身也不算弱了。 步隲,卻只是一個北方來的難民,種瓜的老王。 因何得瓜?
Thumbnail
蜀漢有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東吳其實也有四相傳,是為吳書七。 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隲。 步隲可以讀做「不知」。 嚴格說起來,只有顧雍跟步隲當過丞相。 顧雍是江東四大姓之首,張昭是淮泗派士人領頭羊。 諸葛瑾出身也不算弱了。 步隲,卻只是一個北方來的難民,種瓜的老王。 因何得瓜?
Thumbnail
在江表十二虎臣中,陳武算是一個沒有什麼事蹟的人。 但三國演義卻相當看重他。 陳武何以得說書人青睞? 因為他是單挑死。 顏良做為一個陪襯關羽頂級武力的人物,可說是名留千古。 在當代,更有一個武力兇猛到小孩子聽了都不敢哭的人物:張遼,張文遠。 敢挑戰天下無敵的,除了另一個天下無敵,恐怕就是大笨蛋了。
Thumbnail
在江表十二虎臣中,陳武算是一個沒有什麼事蹟的人。 但三國演義卻相當看重他。 陳武何以得說書人青睞? 因為他是單挑死。 顏良做為一個陪襯關羽頂級武力的人物,可說是名留千古。 在當代,更有一個武力兇猛到小孩子聽了都不敢哭的人物:張遼,張文遠。 敢挑戰天下無敵的,除了另一個天下無敵,恐怕就是大笨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