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裡,魏書有所謂的八虎騎,其實就是把曹操的親戚宗室併做一傳。
劉備不是望族,所以蜀書沒有。
吳書當然也有,孫家在吳郡也是不小啊。
吳書的宗室大傳,目前共有十人。
這很可能是後來人拆分的。
因為原則上,陳壽其實會把父子並做一傳。
但東吳十孫裡頭,一共有六人屬於兩家父子,另外四孫才是獨立個人。
其中有四個,都是孫堅的弟弟一家。
孫堅的小弟,名叫孫靜。
孫堅字文台,孫靜字幼台。
孫靜有五個兒子,三人作傳。
大兒子孫暠沒有傳,是因為被廢。
孫暠本身是一個叛臣,他的孫子,更是東吳宗室頭號亂臣賊子雙人組:孫峻跟孫綝。
可想而知,當孫休反殺權臣成功之後,孫暠一脈該有多臭了。
孫靜本人,是一個個人魅力極強的角色。
「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扇動諸縣,衆以萬數。(孫)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
當時其實去募兵的人,就是孫靜。
「堅始舉事,靜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為保障,衆咸附焉。」
很簡單可以看出,孫靜這邊就找來了一半的人數,相當於一個縣的兵力。
但孫靜並沒有跟著哥哥一起去征戰天下,反而留在家鄉。
後來,孫策下江東,想起了這個叔叔,邀請他一起來共襄盛舉。
當時孫策正準備進攻王朗……打會稽,是孫策下江東初期最艱難的一仗。
劉繇兵多將廣,王朗則是堅守城池。
軍民一心,又有嚴白虎掠陣,讓孫策一時之間難以應對。
孫靜自行請纓,假藉打水之名出動,到了傍晚,就點起火來。
王朗軍全心防備孫靜部隊之時,孫策就偷偷帶兵轉往要道。
等到王朗驚覺,派兵迎戰時已然不及,終被孫策擊破。
孫策感念叔叔的幫助,想幫他加官晉爵。
但孫靜謝絕,只求回到故鄉鎮守。
但長子孫暠則很明顯跟著孫策去了。
孫暠官拜定武中郎將,當時是呂範周瑜才有的武官職,可見孫策愛屋及烏。
然而,孫策過世後,盧江叛亂。
孫權領了朝廷的會稽太守一職,無法上任,先去平討盧江。
孫暠當時屯守烏程,認為機不可失,就準備發兵前去攻打會稽。
要知道,烏程就是孫堅孫策的奉邑封地。
如果把孫策孫權比喻為皇帝,那孫暠當時就相當於執金吾或衛尉,是鎮守京城的大將。
然後他媽的居然要造反了?
會稽當時由顧雍代理,很快收到消息,一邊整兵備戰,一邊通知孫權。
孫權無暇分兵,讓虞翻寫了一封信,義正嚴詞的教訓了孫暠一番,孫暠就放棄了。
這邊史書上對於虞翻當時的地位,有兩個說法。
一個是郡功曹。
另一個是富春縣長。
陳壽採的是富春縣長。
乍看之下,一個縣長寫信,就算有孫權蓋印章,孫暠又怎麼可能會鳥他?
所以應該郡功曹的可能性大嗎?
但別忘了,富春就是孫氏本家所在。
虞翻的諭令一回事,孫靜要是附上家書一封,孫暠選擇放棄的機會,就比被「孫權才是正統」勸退來得更大。
孫權打下盧江之後,展開屠城。
除了威嚇盧江人,你也可以感受到他有多麼氣噗噗。
回來之後,孫暠想必被處死了。
史書上沒有寫,但可以推。
首先,孫靜加封昭義中郎將。
次子孫瑜也被徵召為恭義校尉,統領兵眾,時年二十四。
這些沒有參加盧江之戰的親屬,憑什麼領糖吃?
就是一手大棒一手糖啦,只是大棒記錄被抹去了。
此時不宜誅族,誅孫暠三族,都要誅到孫權自己了。
說笑,主要是情勢不穩。
而後來,孫權還是任用了孫暠的兒子,這也導致了後來東吳的敗亡,那是後話了。
孫靜或許是氣惱又心疼長子,不久便過世了。
孫靜次子孫瑜,本身是個愛好讀書的人。
一開始,孫權更把從江西帶回來的俘虜士兵,交給孫瑜統領。
其實還頗挖坑給他跳。
只待孫瑜管教不力,下屬不軌,馬上就會被收拾掉。
可誰也沒想到,孫瑜和野心勃勃的大哥孫暠不同,更有父親的風骨,這些贛人對他是服氣得不得了,連贛話都不說了。
在孫權三弟孫翊過世後,仍未平定江東大亂之際,孫瑜被指派接任了丹楊太守。
「建安九年,領丹楊太守,為衆所附,至萬餘人。加綏遠將軍。」
靜家老三孫皎,也跟著被任命為護軍校尉,領兵兩千人。
隱隱約約,就像是準備接周瑜的棒子。
建安十一年,周瑜帶著孫瑜平定麻保賊。
這個地方從孫策時代就很混亂,建安八年江東大亂也反過一次,當時是凌統立下大功。
周瑜出馬,自然也是手到擒來。
建安十八年,曹操開始進攻濡須。
孫皎總是搶先出擊,屢建戰功。
孫瑜總是反對作戰。
當曹操說完「生子當如孫仲謀」後,這兩兄弟的寵愛,自然是顛倒過來寫了。
孫瑜也不甚在意,只想好好經營照顧丹楊郡。
穩重,好學,忠誠。
把丹楊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孫瑜,根本就是孫靜威力加強版。
然而,建安二十年,孫瑜過世。
身後五子,只有一子繼續為孫權服務。
孫瑜的部眾,則是由孫皎接手了。
孫權對孫皎更見寵信,賜給他三地奉邑,並可自置長吏。
就事實面來說,孫皎這個時候,應該是已經封侯了。
但陳壽始終沒有寫白,孫權在建安年間的僭越。
這時候孫皎的職務,應該是江夏太守,征虜將軍。
孫皎勇猛善戰,性格較為浮躁,但手握大權後,也輕財能施,能用賢人。
之所以會有這個轉變,其實是因為在建安十五年時,孫皎因為自己的暴躁,跟甘寧起過衝突。
孫權特地寫信來怪責孫皎,教育他應該如何做個好的領導人。
孫皎也欣然領受,跟甘寧賠罪結交。
這時,孫皎還有個四弟孫奐,在孫瑜過世時只有十一歲,便由孫皎照顧。
五弟孫謙八成早夭了,完全沒有畫面。
建安二十四年,孫皎參加了襄樊之戰,突然過世。
十四五歲的孫奐,就繼承了孫皎部眾,續領江夏。
孫皎的領地,則由兒子孫胤繼承。
其實大概可以看出來,關於封侯封地,孫權的原則就是大灑幣。
但要說到部隊,他基本只允許一個家庭有一支部曲。
跟幾個哥哥比起來,孫奐算是相當憨慢的一個孩子。
人貴自知。
孫奐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上任後就按照哥哥的制度,一切照舊。
軍民也是相安無事。
進入三國時代,我們寫西元方便些。
西元226年,曹丕過世,孫權立刻發起對荊州江夏,文聘守地的侵攻。
孫奐已經三十三歲了,做為地主隊,自然要派出先鋒,攻下了一座城池。
此戰嘛,就是傳說中的文聘睡退孫十萬,所以最終還是沒能越雷池一步。
但孫奐的功勞是需要好好嘉獎的。
孫奐封為沙羨侯,這個地方其實原本是孫皎的領地,不過孫權也將孫胤改封丹楊侯了。
孫皎死後,孫權對於遲鈍的孫奐並不看好,略為冷落。
一戰過後,孫權再次重用起這支家系。
面對日漸茁壯的陸遜等江東世家勢力,孫權總是得想得法子。
孫權的人生很長,在處理江東局勢上,他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人。
孫奐這邊也領略上意,流水般的推薦優秀人才、孫家子弟進入朝廷。
西元234年,四十歲的孫奐過世,由嫡長子孫承繼承。
九年後,孫承過世,庶弟孫壹繼任。
然而,這正是二宮之爭開啟後的第二年。
孫權並不是傻傻看著陸家跟全家在那邊打鬧。
孫靜家系,就是孫權暗藏的殺招。
孫暠系底下,共有六孫在朝廷任官,其中孫峻時為武衛都尉兼侍中,最能親近孫權。
孫奐的庶子孫壹,也知道找個大樹好乘涼,投向了堂哥。(後來孫壹降魏)
孫瑜系只有一個孫曼,動向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孫皎的長子孫胤封丹楊侯之後,因早逝由弟弟孫晞接任。
孫晞很可能傻傻跳入二宮之爭,獲罪自殺。
但孫晞的三個弟弟,都在朝廷裡擔任將軍。
其中孫咨為羽林督,孫儀為無難督。
都是禁軍領袖。
這裡做個結尾吧。
其實孫權立孫亮為太子,本身就很奇怪。
孫權本人的死,也是有問題的。
孫峻僅僅是武衛都尉兼侍中,就能當上輔政大臣,更是問題中的問題。
而孫靜家系走到東吳二代皇帝後,也分成了兩派。
孫暠系是靠著全家重新回到權力中央。
而瑜皎奐三系一脈相傳,除了一個庶出之子,全部都還是堅定的孫堅家系支持者。
憶當年,孫靜為兄長招募義兵。
與孫策並肩作戰,且辭退官職。
「家,才是你永遠不變的依靠。」
這才看透。
東吳的內部鬥爭,不是以家族為單位。
而是家系。
開枝散葉後,父子不能不孝,兄弟可以鬩牆。
這是繁衍的真義,吧。
「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