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2022年展望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目前股價嚴重死魚,大部分的人對於冷門股票興趣缺缺很正常,但源於個人對這家公司經營者長年的觀察跟事後實際表現驗證,所以個人還是會不定時分享一些看法跟預測。
本業與業外以三陽為例一文為底,以今日兩篇新聞帶入,分析吳清源提到重點跟實際發展來追蹤驗證前文提到的部分內容。
吳清源今天這則專訪幾乎完全印證我之前一些重點看法。
四輪的部分,南陽四輪銷售真的是步入前文所說急速成長的曲線轉折了,2021年前11月累計國產車成長率居所有品牌之冠,以吳清源一向保守預估的作風,每年設定的成長目標幾乎都有達成,明年2022年1萬5千台目標在個人看,真的是過於保守的估計。
主要原因在三台車,一是Venue,上市以後穩定在每月500台上下跳動,二是商用車Porter,每月350台上下跳動,加上其它零星車款,以此構成2021年南陽四輪每月1050台左右的銷量,昨日正式發表的新車Tucson L,蜜月期過後應該也是能穩定在每月500台上下的車款,也就是說2022年南陽每月的銷售光這三台車至少都有1350台的保底數字,再加上其它,我個人預估明年三陽的四輪有1萬7千台實力,會比今年再成長個2成5以上。
Tucson L昨晚正式售價公布,在現在汽車市場一片漲價聲中,硬是比預售價再調低個2-3萬,除了導入國產的成本優勢之外,很顯然是有決心要在這個級距長久佔有一席之地。南陽的整體銷售在2021年收尾已經連續好幾個月領先馬自達,之後Tucson L的銷量再追趕馬自達的CX5,代表的正是前文說的,韓系現代在台灣的銷量穩穩領先日系馬自達的開始,是三陽苦工投入南陽心力跟資金幾年以後,韓系品牌接受度翻轉開始的第一個里程碑。
二輪的部分專訪提到的重點:
國內二輪累計前11月少龍頭光陽24582台,結果吳清源提到銷售總額比龍頭要高,主因應該就是三陽二輪高價高毛利機種佔比提高到5成
提[心]占率,不提[市]占率,應該是表明不想再跟著對手玩領牌車的面子遊戲,入門低階車削價競爭也不是三陽的發展主軸,去年2020年第四季高銷量高營收結果是去年四季最低一季獲利,就是最差的示範。
台灣二輪內銷總市場一般情況每年就是80萬上下的天花板在那裡,三陽主軸在差異化的高階機種佔比再提升,讓毛利提高,同時外銷市場多放心力,整體的本業獲利才能提升的如此之快。
之後前文對於三陽二輪外銷市場的一些預測內容,就讓我們持續觀察下去。
第二則新聞是關於三陽持股29%亞福儲能的進展報導
繼之前取得綠電執照,亞福的進度有再往前邁進一步,關鍵的字眼在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這幾個字。
同時這種能回收再利用的電池技術比起現階段搞了一堆電池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假環保電動車,應該才是未來的趨勢所在。
avatar-img
23.5K會員
712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蹭一下好了,最近臺灣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針對元宇宙發言,尤其劉德音提到了較具體的發展趨勢,好在個人的四篇元宇宙雜談系列是寫在他們演講之前一段時間,不然應該會被誤會直接抄襲拼湊名人的看法吧。 然後,除了很榮幸看法跟他們提到的幾個重點有高度雷同以外,在系列文中我個人還有提出不少他們沒講到的重要預期事項。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138846656 可能是基於近幾日事先的風險提醒 不少人週五開盤以後陸續問我一些熱門個股的回檔該怎麼應對處理部位? 我只能說,平常發文常常提到的股票那就無妨,但如果是幾乎沒分析過或沒標註過的股票或族群,尤其是
元宇宙實質發展前後各概念產業受惠程度簡單探討 前言: 其實這篇文章已經寫了一段時間了,但鑒於今日以前投機甚至賭博氛圍太盛,這也元宇宙那也元宇宙大家都元宇宙,我相信很多硬要扯元宇宙的公司發言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元宇宙的核心概念意義。我擔心一發文,看文者直接按講到的產業去進行投機甚至賭博,因此一直按著沒發
在談元宇宙[實質發展]前後各概念產業受惠程度簡單的探討之前,有關NFT交易現況的觀察,我想先補充幾點目前做熱炒報導的相關媒體不會告訴你的重點。
什麼是NFT?是元宇宙發展過程必要的條件?為何各藝術創作者與品牌公司尤其奢侈品牌競相投入?非發行方的一般人投入的風險?
在進入元宇宙的各個面向討論之前,一定要先說的是元宇宙能不能成真成為未來的關鍵,除了初始的使用者基礎以外,在於宇宙內能不能建立一套長長久久的經濟體系,白話意思簡單講就是說,創世者能不能穩定收益?一般參與者能不能依靠這虛擬世界過活?甚至致富。
來蹭一下好了,最近臺灣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針對元宇宙發言,尤其劉德音提到了較具體的發展趨勢,好在個人的四篇元宇宙雜談系列是寫在他們演講之前一段時間,不然應該會被誤會直接抄襲拼湊名人的看法吧。 然後,除了很榮幸看法跟他們提到的幾個重點有高度雷同以外,在系列文中我個人還有提出不少他們沒講到的重要預期事項。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138846656 可能是基於近幾日事先的風險提醒 不少人週五開盤以後陸續問我一些熱門個股的回檔該怎麼應對處理部位? 我只能說,平常發文常常提到的股票那就無妨,但如果是幾乎沒分析過或沒標註過的股票或族群,尤其是
元宇宙實質發展前後各概念產業受惠程度簡單探討 前言: 其實這篇文章已經寫了一段時間了,但鑒於今日以前投機甚至賭博氛圍太盛,這也元宇宙那也元宇宙大家都元宇宙,我相信很多硬要扯元宇宙的公司發言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元宇宙的核心概念意義。我擔心一發文,看文者直接按講到的產業去進行投機甚至賭博,因此一直按著沒發
在談元宇宙[實質發展]前後各概念產業受惠程度簡單的探討之前,有關NFT交易現況的觀察,我想先補充幾點目前做熱炒報導的相關媒體不會告訴你的重點。
什麼是NFT?是元宇宙發展過程必要的條件?為何各藝術創作者與品牌公司尤其奢侈品牌競相投入?非發行方的一般人投入的風險?
在進入元宇宙的各個面向討論之前,一定要先說的是元宇宙能不能成真成為未來的關鍵,除了初始的使用者基礎以外,在於宇宙內能不能建立一套長長久久的經濟體系,白話意思簡單講就是說,創世者能不能穩定收益?一般參與者能不能依靠這虛擬世界過活?甚至致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拓凱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市場預測,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退,自行車產品市場恢復需求,尤其在中國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此外,報告預測自行車市場將進入新的增長週期,並指出技術創新和健康生活風潮在推動中高端自行車的銷售。文章也提到了業界的股票評級和市場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喜迎2024新龍年,三陽2023年持續創新突破,繳出亮眼成績單,成功拿下年度銷售冠軍!政府汰舊2,000元於2023年底截止,三陽全車系加碼帶起汰舊熱潮,銷售再度創新高。但還沒把握舊換新補助的消費者還有機會!三陽2024年一月推出迪爵125大補貼加碼5,000元(非汰舊、汰舊同享三陽加碼$2,000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拓凱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市場預測,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退,自行車產品市場恢復需求,尤其在中國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此外,報告預測自行車市場將進入新的增長週期,並指出技術創新和健康生活風潮在推動中高端自行車的銷售。文章也提到了業界的股票評級和市場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喜迎2024新龍年,三陽2023年持續創新突破,繳出亮眼成績單,成功拿下年度銷售冠軍!政府汰舊2,000元於2023年底截止,三陽全車系加碼帶起汰舊熱潮,銷售再度創新高。但還沒把握舊換新補助的消費者還有機會!三陽2024年一月推出迪爵125大補貼加碼5,000元(非汰舊、汰舊同享三陽加碼$2,000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