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學會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在浮華鳥籠裡,街上的速度拭走了生活的痕跡。吃,就是應付生存機能。過去的小曜,不知道什麼叫做吃,每天的進食就是是填充身體而已。

這一年,小曜的人生有了轉變,來到榕樹校園讀研究所,從14天的防疫隔離與7天的指定隔離地點走出來,有點像去了另一個世界。雖然一路顛簸,面對各方面的文化衝擊,少不免要消耗一些體力和心力點數,可是也漸漸明白,要學習在時間中生活。生活不是生存,也不是存活,生活才是人的層次。

腳車在樹影間的穿插,慢慢地,小曜明白要讓自己與新環境裡的空氣同步呼吸,學習身邊的一切。於是,還是要學會什麼叫做吃,還是要學會怎樣吃。

雖然稱爲「吃」,但「吃」這個字,右邊有一個「乞」字,就像以前那浮華鳥籠般,匆匆忙忙,倉倉促促。「吃」有一個同義詞,是「食」。小時候祖母好像說過,善「良」的「人」就要「食」好的。不過學校老師說,「食」的上方是嘴巴,下方是盛食物的器皿。對,我們並不像原始人和野獸般狼吞虎嚥,人類早就追求如何吃得雅緻。只是粗線條的小曜以前沒學會。

這是小曜學習「食」的小筆記。因爲小曜還要應付課業,所以這裡不是日記,筆記會在小曜有空時才更新。請原諒小曜的任性!如果你喜歡,可以指教小曜好好吃,或者指教小曜好好生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橋曜的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這是小曜學習「食」的小筆記。如果你喜歡,可以指教小曜好好吃,或者指教小曜好好生活。 #吃 #美食 #生活 #飲食 #好吃 #臺南 #台南 #臺灣 #台灣
高橋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7
小曜學習吃,也學習寫食記。可是食記不易寫。 原因有很多。其一,只拜訪一次,吃了一頓飯,覺得想寫的東西不夠多,想再拜訪時才動筆,有多點兒內容。可是遲遲都沒空再訪。 例如上一篇,再拜訪魔女工房時,卻知道餐廳將要結束了。小曜覺得很可惜。 有時,小曜也會顧著吃,忘記了拍照或做筆記。
Thumbnail
2022/03/17
小曜學習吃,也學習寫食記。可是食記不易寫。 原因有很多。其一,只拜訪一次,吃了一頓飯,覺得想寫的東西不夠多,想再拜訪時才動筆,有多點兒內容。可是遲遲都沒空再訪。 例如上一篇,再拜訪魔女工房時,卻知道餐廳將要結束了。小曜覺得很可惜。 有時,小曜也會顧著吃,忘記了拍照或做筆記。
Thumbnail
2022/03/11
人類要食。人類喜歡吃得好一點兒。人類紛紛記下自己喜歡的或吃過的食店。可是食店的存在並非必然。花枯花榮,食店也一樣,有開張,有結束。去年11月,來到榕樹校園不久的小曜,還未有腳車,靠著雙腿在校園附近走。走晚了,看到這家店舖。當時肚子空了的小曜,點了一客鍋燒烏龍麵。……
Thumbnail
2022/03/11
人類要食。人類喜歡吃得好一點兒。人類紛紛記下自己喜歡的或吃過的食店。可是食店的存在並非必然。花枯花榮,食店也一樣,有開張,有結束。去年11月,來到榕樹校園不久的小曜,還未有腳車,靠著雙腿在校園附近走。走晚了,看到這家店舖。當時肚子空了的小曜,點了一客鍋燒烏龍麵。……
Thumbnail
2022/03/05
搬出宿舍,代表不用再受同房的限制。相處了這半年,同房沒跟我說超過十句話,其中四句是向遲了兩個月才能進宿舍的小曜,索取小曜只享用過兩天的冷氣費。相處了這半年,同房掉了一地的頭髮,數量多得像理髮店般,卻從不肯打掃,只有小曜每隔幾天掃一次地板,每星期趁同房不在時拖一次地板。相處了這半年,同房先進駐宿舍房間
Thumbnail
2022/03/05
搬出宿舍,代表不用再受同房的限制。相處了這半年,同房沒跟我說超過十句話,其中四句是向遲了兩個月才能進宿舍的小曜,索取小曜只享用過兩天的冷氣費。相處了這半年,同房掉了一地的頭髮,數量多得像理髮店般,卻從不肯打掃,只有小曜每隔幾天掃一次地板,每星期趁同房不在時拖一次地板。相處了這半年,同房先進駐宿舍房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寬敞的學校餐廳中,聊天聲、餐具碰撞聲混合成一片喧嘩,空氣中瀰漫著料理的香氣。木質餐桌上菜餚各式各樣,燈光照耀在餐盤上,映出食物誘人的光澤。少年們端著餐點,找到空位坐了下來。 「這裡的食物真是不可思議啊!」一位濃眉大眼的少年開口說。他的橘紅色短髮稍微凌亂,幾撮不羈的髮絲略略翹起,合身的衣服顯示出……
Thumbnail
寬敞的學校餐廳中,聊天聲、餐具碰撞聲混合成一片喧嘩,空氣中瀰漫著料理的香氣。木質餐桌上菜餚各式各樣,燈光照耀在餐盤上,映出食物誘人的光澤。少年們端著餐點,找到空位坐了下來。 「這裡的食物真是不可思議啊!」一位濃眉大眼的少年開口說。他的橘紅色短髮稍微凌亂,幾撮不羈的髮絲略略翹起,合身的衣服顯示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迷宮飯》裡頭,迷宮宛如小型社會的縮影,在這裡不是吃、就是被吃,因此,食物比起「好吃不好吃」,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看著眼前「擁有」的背後,必須不停嘗試的意義。如果說飢餓是人類共同有的本色,那麼吃與吃之間的「旅程」,隨時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你在這一餐之後,又蛻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了呢?
Thumbnail
在《迷宮飯》裡頭,迷宮宛如小型社會的縮影,在這裡不是吃、就是被吃,因此,食物比起「好吃不好吃」,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看著眼前「擁有」的背後,必須不停嘗試的意義。如果說飢餓是人類共同有的本色,那麼吃與吃之間的「旅程」,隨時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你在這一餐之後,又蛻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了呢?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吃飯,各位聽眾會覺得說還有吃飯就吃飯, 你有什麼好分享的部分呢,在大學裡面吃飯,可是說是一個很重大的活動, 之前有講過說台南是個美食之都市,每間大學附近都是小吃與美食街, 所以吃飯的文化是非常的重要的,他不僅只是讓肚子有東西可以轉而已, 還是未來社會交際的一部分,說了這麼多今天就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吃飯,各位聽眾會覺得說還有吃飯就吃飯, 你有什麼好分享的部分呢,在大學裡面吃飯,可是說是一個很重大的活動, 之前有講過說台南是個美食之都市,每間大學附近都是小吃與美食街, 所以吃飯的文化是非常的重要的,他不僅只是讓肚子有東西可以轉而已, 還是未來社會交際的一部分,說了這麼多今天就
Thumbnail
小明和小華坐在咖啡店裡,小華正在向小明分享她最近的愛好。 小華興奮地說道:「你知道嗎?我最近開始學習烹飪了!我發現在廚房裡做菜真的很有趣,而且可以讓我忘卻所有的煩惱,全心投入到烹飪的過程中。」 小明聽了很感興趣,笑著問道:「為什麼會突然對烹飪產生興趣呢?」
Thumbnail
小明和小華坐在咖啡店裡,小華正在向小明分享她最近的愛好。 小華興奮地說道:「你知道嗎?我最近開始學習烹飪了!我發現在廚房裡做菜真的很有趣,而且可以讓我忘卻所有的煩惱,全心投入到烹飪的過程中。」 小明聽了很感興趣,笑著問道:「為什麼會突然對烹飪產生興趣呢?」
Thumbnail
為什麼會對食物有某種超過滿足生理機制的依戀 目前都還在嘗試理解與找出讓自己獨立的方式   飽的訊號早已發射 身體卻還是能超越大腦的限制 使命無上限地發揮   就像是明明亮起的是紅燈 卻依然不顧兩旁來車 衝向一個比對岸更遠的目的地 一個看不到卻知道要去的目的地   吃變成
Thumbnail
為什麼會對食物有某種超過滿足生理機制的依戀 目前都還在嘗試理解與找出讓自己獨立的方式   飽的訊號早已發射 身體卻還是能超越大腦的限制 使命無上限地發揮   就像是明明亮起的是紅燈 卻依然不顧兩旁來車 衝向一個比對岸更遠的目的地 一個看不到卻知道要去的目的地   吃變成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教授厚顏的行為讓人有點疲憊 但鼓起勇氣還是得面對自己的課業  勇氣這種行為最終需要能量來取悅   理所當然就進入吃到爆炸的狀態  我只能說花生醬的懷抱有夠溫暖 在這內外皆寒的此時此刻    飽足訊號就失靈了  很正常嘛  秤不出食物進入胃底的重量感   消化囊袋持續輕飄飄  還很空嘛
Thumbnail
教授厚顏的行為讓人有點疲憊 但鼓起勇氣還是得面對自己的課業  勇氣這種行為最終需要能量來取悅   理所當然就進入吃到爆炸的狀態  我只能說花生醬的懷抱有夠溫暖 在這內外皆寒的此時此刻    飽足訊號就失靈了  很正常嘛  秤不出食物進入胃底的重量感   消化囊袋持續輕飄飄  還很空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