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人心間的陰翳之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情提要谷崎潤一郎這位作家,文章以耽美優雅聞名,在看完陰翳禮讚之後,非常佩服他善於感官的描繪,對美的觀察總能滲透其中,且一點也不嚴肅,常有幽默和調侃。(如果你是和風擁護者必讀)
  谷崎潤一郎鍾愛陰翳之感,除了物品之間的還有人心之間的,以他不喜愛明亮空間的性格而言,這個盲人的故事讓他寫來是最適合不過。
美並不存在於物體,而在物體與物體間的陰翳與明暗。<陰翳禮讚>
  <春琴抄>是谷崎在20世紀初描寫19世紀的故事,再經過今日翻譯,可以想像文句用詞有多重隔閡,再加上諸多古代官職名稱和規矩,首幾頁需要適應,不過讀著讀著也就進入狀況。特別的是,寫法不像一般小說著重伏筆,老早就破梗在先,甚至一路預告情節,純粹靠精準文筆搭配細膩的觀察讓這個故事成為經典。
  春琴出生於藥材商賈人家,從小才貌雙全能歌能舞,卻於九歲時突發失明,從此發奮學習成為三弦琴師傅。佐助是春琴家裡的僕人,從小就為春琴引路,成為她的雙眼甚至雙手。佐助耳濡目染之下亦對琴藝著迷,春琴日後成為他的三弦琴師傅。故事就是講這對男女(師徒)的情愫和對藝術的情懷。
  春琴個性跋扈刁鑽,教學嚴厲不近人情,正因為是千金又盲目,加上琴藝非凡,外界看待春琴的眼光只有兩種:憐憫和敬畏,可以想像春琴的性格會有多乖張。春琴本人氣性高傲,她深知在盲人吃飯總有貪婪卑下之感,所以她很忌諱被看到用餐的模樣。春琴居常潔癖,不穿稍有沾染汙垢的衣物,用廁完畢從不需要洗手,因為有佐助舀水給她。
  佐助沒有看過失明前的春琴,那佐助愛春琴什麼呢?無非是她的盲目所迸發出精湛琴藝。佐助從小因為是僕人的身分不得練琴,他只能在半夜摸黑偷練,而這個無視線的經驗讓他明白春琴的不可思議。正因為春琴失去了視覺,其他感官更加敏銳,渾身感受變得加倍纖細。這是身為明眼人又是琴藝愛好者的佐助所無法抵達的層次。當藝術碰到愛情的時候,誰輸誰贏呢。
  男女、主僕、師徒、明與盲,這兩位關係的陰翳之地是讀本書的樂趣之一。佐助工作不止於帶路而已,從小舉凡飲食起居、如廁沐浴到生活瑣事都需要他打點。書中描寫到性的部分,谷崎都只用幾個字帶過,查無春色不留蛛絲馬跡,看似間接含蓄但能造成直接衝擊的效果,實在高招。如同書裡說的,所謂肉體關係有很多種,像佐助對春琴的肉體知曉可是鉅細靡遺,是一般夫妻或是戀愛關係所無法企及的。兩人所生小孩都送他人收養,終生以師徒相稱,我想不只是春琴的傲氣,而是佐助想永恆守護春琴的藝術地位。
  故事的高潮是春琴遭人毀容,佐助跟春琴說要她別擔心他永遠看不到師傅的臉。因為他把自己戳瞎了(是不是很驚悚),想到自己能和春琴進入同樣的藝術之道,他感到無上的幸福。佐助盲目之後仍繼續服賜春琴,春琴先離世後他獨自生活了21年。當佐助眼瞎時,兩人的陰翳之地進入最濃最濃的時候了。谷崎把藝術寄託在愛情故事裡,物哀之美不只在於物品上,也在於人身上。
佐助已經對現實閉上了雙眼,飛進了一個永遠不變的觀念境界了。
  其實故事不全然虐性,內有許多對物體和音樂的描述值得品味,是一個短篇精緻的故事。最後講一下有趣的好了,春琴容易手腳冰冷,佐助會把她的腳底放自己的胸口捂熱。某日佐助牙疼臉腫脹得厲害,忽然把春琴的腳拿來臉頰冰敷。下場當然是被踹飛囉!
avatar-img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自上回看完我是貓之後,念念不忘夏目漱石。   「少爺」這個書名翻譯,我認為非常到位,是作者夏目漱石的自傳體小說,偏偏他家道中落,爹娘不疼,兄弟不睦,唯一疼愛他的是家裡的女傭阿清。明明已經沒有少爺日子可過,骨子裡還有少爺的直率和坦蕩。 從小我這來自父母的魯莽性子,真害自己吃足了苦頭。   
久聞大名,終於入手吳明益的複眼人,又是一部相見恨晚的好小說。   複眼人是奇幻和寫實同時存在的故事,在作者妙筆的虛實交錯之下,內涵層面相當廣泛:山海天與人、文字與語言、台灣與世界、科技與未知....種種,讓人讀起來很像打通任督二脈。   從瓦憂瓦憂島講起,是一個充滿神話沒有文字的島嶼,同時敬天畏神。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到另外一本書 〈這輩子我該怎麼過:超能靈媒教你從生命彩光中找出天命〉,裡面用光環色將人分類其中一種就是透明色,本人剛好就屬這款,幸運的是我沒有多崎作的遭遇,但年輕時也飽受透明色所苦。 「從大學二年級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活著幾乎只想到死」  
顧名思義是由貓作為第一人稱,看一群男子嘰嘰喳喳。主角大致上有三人,貓主人苦沙彌、迷亭、寒月。這三個人的個性和對話真是令我捧腹大笑,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足以出口成章揶揄滿點,看完好後悔沒有留一張千元日幣!貓主人苦沙彌(據說是夏目漱石本人),是一名英語教師、體虛胃弱、冥頑不靈的文青,連貓都形容他是牡蠣主人
這是我第一本吉本芭娜娜的書。 1988首次出版,吉本芭娜娜年僅24歲。與今日相隔三十多年,讀起來沒有時代的距離感,反倒是充滿年輕的氣息,甚至「前衛」。內容分為三篇:「廚房」、「滿月」、「月影」。作者沒有安排天使降臨,反而選了一個悲傷的腳色,來陪伴另一個悲傷的腳色。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自上回看完我是貓之後,念念不忘夏目漱石。   「少爺」這個書名翻譯,我認為非常到位,是作者夏目漱石的自傳體小說,偏偏他家道中落,爹娘不疼,兄弟不睦,唯一疼愛他的是家裡的女傭阿清。明明已經沒有少爺日子可過,骨子裡還有少爺的直率和坦蕩。 從小我這來自父母的魯莽性子,真害自己吃足了苦頭。   
久聞大名,終於入手吳明益的複眼人,又是一部相見恨晚的好小說。   複眼人是奇幻和寫實同時存在的故事,在作者妙筆的虛實交錯之下,內涵層面相當廣泛:山海天與人、文字與語言、台灣與世界、科技與未知....種種,讓人讀起來很像打通任督二脈。   從瓦憂瓦憂島講起,是一個充滿神話沒有文字的島嶼,同時敬天畏神。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到另外一本書 〈這輩子我該怎麼過:超能靈媒教你從生命彩光中找出天命〉,裡面用光環色將人分類其中一種就是透明色,本人剛好就屬這款,幸運的是我沒有多崎作的遭遇,但年輕時也飽受透明色所苦。 「從大學二年級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活著幾乎只想到死」  
顧名思義是由貓作為第一人稱,看一群男子嘰嘰喳喳。主角大致上有三人,貓主人苦沙彌、迷亭、寒月。這三個人的個性和對話真是令我捧腹大笑,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足以出口成章揶揄滿點,看完好後悔沒有留一張千元日幣!貓主人苦沙彌(據說是夏目漱石本人),是一名英語教師、體虛胃弱、冥頑不靈的文青,連貓都形容他是牡蠣主人
這是我第一本吉本芭娜娜的書。 1988首次出版,吉本芭娜娜年僅24歲。與今日相隔三十多年,讀起來沒有時代的距離感,反倒是充滿年輕的氣息,甚至「前衛」。內容分為三篇:「廚房」、「滿月」、「月影」。作者沒有安排天使降臨,反而選了一個悲傷的腳色,來陪伴另一個悲傷的腳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湖中孤亭。   志明亭中端坐,膝前瑤琴靜置,一旁薰香渺渺。   其容面若冠玉,眸若星辰,脣紅齒白,腰挺如松,身姿矯健若龍。一席綢緞長衫,烏黑髮髻,外袍繡紋飛鷹,氣質翩翩,飄然若仙。   倘若,男子手掌並非用來掌握懷中女子的心跳,而是撫琴挑弦,或許仙鶴會願意落在湖面嬉戲。然而
Thumbnail
《春畫先生》是日本情慾喜劇電影,故事描繪咖啡店打工的女大生春野弓子,在一次巧合上與被店內同事戲稱的「春画先生」研究江戶春画的權威芳賀一郎有了交集,而以女流之姿投入到春画醉心世界,但沒想到卻捲入一場真神的情慾感官世界中,並對於春画教授芳賀一郎有越來越深重病態性、忌妒、與佔有,並在關係人出現推向高峰。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
Thumbnail
櫻遙雖然因為外貌問題而保持警惕,但在小鎮裡,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在保護店老闆娘琴葉的過程中,他遇到了風鈴學長們,並感受到了鎮民的溫暖。這是櫻遙在風鈴的故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喜愛日劇《交響情人夢》,感謝千秋王子與野田妹讓作者喜歡上古典音樂。並介紹了鋼琴博士媽的新書《古典鋼琴大哉問》以及作者對於此書的感受和推薦對象。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湖中孤亭。   志明亭中端坐,膝前瑤琴靜置,一旁薰香渺渺。   其容面若冠玉,眸若星辰,脣紅齒白,腰挺如松,身姿矯健若龍。一席綢緞長衫,烏黑髮髻,外袍繡紋飛鷹,氣質翩翩,飄然若仙。   倘若,男子手掌並非用來掌握懷中女子的心跳,而是撫琴挑弦,或許仙鶴會願意落在湖面嬉戲。然而
Thumbnail
《春畫先生》是日本情慾喜劇電影,故事描繪咖啡店打工的女大生春野弓子,在一次巧合上與被店內同事戲稱的「春画先生」研究江戶春画的權威芳賀一郎有了交集,而以女流之姿投入到春画醉心世界,但沒想到卻捲入一場真神的情慾感官世界中,並對於春画教授芳賀一郎有越來越深重病態性、忌妒、與佔有,並在關係人出現推向高峰。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
Thumbnail
櫻遙雖然因為外貌問題而保持警惕,但在小鎮裡,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在保護店老闆娘琴葉的過程中,他遇到了風鈴學長們,並感受到了鎮民的溫暖。這是櫻遙在風鈴的故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喜愛日劇《交響情人夢》,感謝千秋王子與野田妹讓作者喜歡上古典音樂。並介紹了鋼琴博士媽的新書《古典鋼琴大哉問》以及作者對於此書的感受和推薦對象。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