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個小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11個小時」這部紀錄片由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串場解說,片中邀請了七十多位科學界超重量級的大師現身說法,並且搭配實景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呈現當今全球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次總整理,從觀念到問題,以及可能的解答。

「第11個小時」這部紀錄片由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串場解說,片中邀請了七十多位科學界超重量級的大師現身說法,並且搭配實景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呈現當今全球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次總整理,從觀念到問題,以及可能的解答。

如果「明天過後」曾經震憾了你,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曾經感動了你或影響了你,那麼或許你應該再看看這部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拍攝的紀錄片「第11個小時」。

「不願面對的真相」主要是由高爾針對全球暖化的現況以投影片做詳細地解說,而「第11個小時」這部紀錄片由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串場解說,片中邀請了七十多位科學界超重量級的大師現身說法,並且搭配實景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呈現當今全球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次總整理,從觀念到問題,以及可能的解答。

其實從「不願面對的真相」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起,然後到年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議題,新聞幾乎沒有冷場過,一些國際重要會議,從聯合國大會,G8高峯會,亞太經合會等等,都將暖化列為重要討論事項。可是雖然人人都關心,媒體也不斷報導,但是世界各國一直到各人,對於節能減碳的成效還是非常差,甚至整體的能源消耗還是不斷在攀昇。

或許從個人覺醒、行動、到改變體制、改變社會結構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現今的社會已經演變成太精密、太複雜,任何改變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勢必影響到太多人的利益與生活習慣及舒適,何況,節能減碳真的要有效,簡直必須把現今的社會型態完全改變,的確是不容易,這也是令人心急的地方。

「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全書最後一段就這麼寫著:

「如果我們成為人類社會中的超級油輪,這艘油輪將會是一艘極不專心於航海的船舶。船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負責照顧引擎,其他人則自顧自地彼此買賣商品、娛樂彼此或研究天文及船身的流體力學。船橋上的人既沒海圖也沒天氣預報,他們也不認為自己需要。事實上,當中最有權力的人接受一種理論,主張暴風雨並不存在,或者就算存在,影響也非常輕微;至於越來越陡的波浪,以及逃遁無蹤的信天翁,則被他們視為神恩的象徵。指軍船隻的人當中幾乎沒有人認為,遠方不斷集結的雨雲和他們的命運有關,而他們也不關心十名乘客中只有一名能上救生艇。沒有人敢對舵手耳語,讓他考慮轉向。」

或許我們必須仔細地思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的呼籲:

「自從工業革命開始,沒有人想到我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現在,我們都知道氣候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也知道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可以引領我們到另一個繁榮而環境穩定的未來。

我再次請求,我們在一起,試著一起合作。如果不能同意減量目標,就先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計劃,先讓每個人每天醒來先有一些事情做。讓我們試著找到出路,不要僵在這裡,試著一同走向共同的未來,而後,我們可以給我們的子孫一個更繁榮、更有人道的地球。願上帝保佑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9
對於生命之旅,不管選擇怎麼過,我總覺得人是不可能迷路的,只要我們對於很快速的達到某個特定目標不是太在乎的話。   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從小經過無數次的考試,習慣萬事萬物都有標準答案;長大進入社會工作,也被月報表、季報表、年度目標給追著跑,我們的人生就在完成一個又一個績效中過完。   
Thumbnail
2025/05/09
對於生命之旅,不管選擇怎麼過,我總覺得人是不可能迷路的,只要我們對於很快速的達到某個特定目標不是太在乎的話。   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從小經過無數次的考試,習慣萬事萬物都有標準答案;長大進入社會工作,也被月報表、季報表、年度目標給追著跑,我們的人生就在完成一個又一個績效中過完。   
Thumbnail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2025/05/07
英國愛丁堡大學曾經彙整了近年世界上有關學習成就的兩百多個研究來加以分析,發現影響學業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與勤奮盡責,這兩個在課堂上常被忽略的特質,我們最看重的智力不是唯一的關鍵。     所謂勤奮盡責意思是指能夠準時上課與完成作業。     好奇心是有效學習的動力,可惜的是,很多老師為了趕進
Thumbnail
2025/05/07
英國愛丁堡大學曾經彙整了近年世界上有關學習成就的兩百多個研究來加以分析,發現影響學業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與勤奮盡責,這兩個在課堂上常被忽略的特質,我們最看重的智力不是唯一的關鍵。     所謂勤奮盡責意思是指能夠準時上課與完成作業。     好奇心是有效學習的動力,可惜的是,很多老師為了趕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以為世界欠我們一個滿意 其實是我們欠生活一點心意 第11天任務: 為地球環保做一件事 地球是大家的,大家必須一起維護 可以是帶著環保隨行杯裝飲料 也可以自備餐具外食 或者是隨身帶著環保袋購物 更可以是準備容器盛裝外帶食物 生活不只是讓自己好過 是大家盡微薄的力量,一起過好~ #
Thumbnail
你以為世界欠我們一個滿意 其實是我們欠生活一點心意 第11天任務: 為地球環保做一件事 地球是大家的,大家必須一起維護 可以是帶著環保隨行杯裝飲料 也可以自備餐具外食 或者是隨身帶著環保袋購物 更可以是準備容器盛裝外帶食物 生活不只是讓自己好過 是大家盡微薄的力量,一起過好~ #
Thumbnail
轎市連續第4個月衰退,但豪華車Big7連續第7個月擴張?!(文/張維) 11月台灣轎車銷量3萬2,564輛,創近6年11月新低。其中進口車表現比國產車好。 據了解,2024年11月轎車總銷量3萬2,564輛,同期衰退9.93%,國產車1萬4,474輛,同期衰退20.92%,進
Thumbnail
轎市連續第4個月衰退,但豪華車Big7連續第7個月擴張?!(文/張維) 11月台灣轎車銷量3萬2,564輛,創近6年11月新低。其中進口車表現比國產車好。 據了解,2024年11月轎車總銷量3萬2,564輛,同期衰退9.93%,國產車1萬4,474輛,同期衰退20.92%,進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不可以喔。」我一手捏著他發脹充血的胸肌乳頭,一手掌心對準他的馬眼中心摩擦,他像是一隻抓了狂的瘋獸,不斷橫衝直撞著鐵籠發出嗷吼,那野性慾望的激叫,說有多悅耳就有多悅耳,持續刺激著我的耳膜,並鼓動著我體內躁動著的雄性愉悅。
Thumbnail
「不可以喔。」我一手捏著他發脹充血的胸肌乳頭,一手掌心對準他的馬眼中心摩擦,他像是一隻抓了狂的瘋獸,不斷橫衝直撞著鐵籠發出嗷吼,那野性慾望的激叫,說有多悅耳就有多悅耳,持續刺激著我的耳膜,並鼓動著我體內躁動著的雄性愉悅。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Thumbnail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