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心理學

含有「生態心理學」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了Kohut提出的「恰到好處的挫折」理論,通過布農族的Sang(相互相依存的自然火種)來解釋,如何在局部破壞後實現自我增強與療癒。
Thumbnail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Thumbnail
這是回到生活中,有一些瀰漫的感覺,而想要回應在台灣舞蹈治療協會6月3日年會由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舞蹈動作治療研究所教授Caroline Frizell博士帶來的動覺身體與環境正義的演講。 Photo by <a href="https://unsplash.com/@davehoe
Thumbnail
#雜草性格是一種強大的心理韌性 雜草是大自然中強韌的存在,不論農民怎麼用藥防治、用割草機割除,雜草就是可以演化躲避被藥劑防治的能力,就算割掉了葉片,他們的根部還是有無數的根系攀附著土壤,等待下一次養分降臨,他依舊可以存活著。 做為農夫或園藝工人的日子,我很討厭他們,但擺脫掉這些身份,我覺得雜草很
Thumbnail
avatar
Ruby Wu
很喜歡這個說法 雜草性格 很有生命力 很有韌性
營地LNT的概念,同樣也可以用在那些困擾我們的人事物,確實帶給我們各種擔憂、期望、評價、批判等想法,但當這個狀況就是存在而難以更動,與其空耗體力去處理,還賠上生活中各種感覺和注意力,不如回到當下去觀察祂,以及我們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找到讓我們自己舒服的位子。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許多與植物的相關研究,證實了植物與動物一樣可以傳遞訊息,也會有愉悅和恐懼的情緒反應。 1966年測謊家巴克斯特開啟了龍血樹/龍舌蘭的測謊研究,之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植物研究,在這些研究下發現:「當兔子靠近胡蘿蔔時,電流座標紙
Thumbnail
從川普的當選,以及美國廣大民眾不承認氣候變遷的事實,更突顯了生態心理學的重要。因為只有療癒了人類的心靈,才會為復育地球採取長久且有效的行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