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路上的勇氣與堅持:阿信主播陳雅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被問到標準高嗎?陳雅琳笑笑地說,她不覺得,但她認為要有一個「水準」,只是最後發現大家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她強調,自己心中都有一把尺,「要對得起自己,我才對得起大家」。
▲ 主播陳雅琳面對工作盡責,但身體健康常沒注意,進出醫院已是常態。(攝/蔡文培)

▲ 主播陳雅琳面對工作盡責,但身體健康常沒注意,進出醫院已是常態。(攝/蔡文培)

拼命三郎工時超長 阿信主播「把工作做到最好」

已經晚間八點,身兼總編輯的壹電視主播陳雅琳,還沒有離開公司,這是他今天上班第13個小時。

早上七點打卡,開始處理Daily News,直到晚間六點,坐上主播檯播報。八點播報結束,但也代表新任務的開始-製作專題節目,《新聞深呼吸》、《我是救星》、《誰來當家》等節目,都出自陳雅琳之手。

「我之前還有播十點的時候,我通堂都忙到半夜兩三點」,工作之繁重令人訝異。資深專題記者賴淑惠,與陳雅琳共事多年,她形容陳雅琳「有種新聞偏執,但是擇善固執」,她提到,陳雅琳的工作白天做不完,就會選擇晚上留下來做,甚至連警衛來,發現整個新聞部只剩下一盞燈,那盞燈:就是陳雅琳。

▲ 資深專題記者賴淑惠,提到陳雅琳的「拼命三郎」特質,令人心疼。(攝/宋思彤)

▲ 資深專題記者賴淑惠,提到陳雅琳的「拼命三郎」特質,令人心疼。(攝/宋思彤)

從小家境貧困 促使陳雅琳步上新聞路?

在主播檯上,穿著光鮮亮麗,但陳雅琳其實身處貧困家庭。自小,她眼中的父親就臥病在床,母親為了扛起家計,到成衣加工廠,當女工、車衣服。

「但上蒼有給我很多的gift(天賦),讓我在學校念書,可以全校第一名,畫畫比賽、書法比賽,都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不過她也自爆面臨不公不義:因為出身弱勢,所以第一名的獎狀常被老師拿走,名字改掉,送給有錢人家的小孩。

是因為這樣,使得就讀師專的陳雅琳,放棄終身教職、踏上新聞路嗎?曾有心理系教授以她為研究對象,將二十多年的新聞生涯與童年生活,進行深度比對研究,最後結果認為:陳雅琳的新聞路,應該追溯到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她的內心認為「不公不義」該被揭露,進而影響到日後新聞生涯的發展。

陳雅琳曾遠赴戰地採訪遭遇車禍,留下頭暈後遺症。(圖/翻攝壹電視)

陳雅琳曾遠赴戰地採訪遭遇車禍,留下頭暈後遺症。(圖/翻攝壹電視)

陳雅琳標準高 犧牲健康、生活品質

工時高、標準高,也曾累出病來。陳雅琳累到免疫系統出狀況,多次進出醫院,但她仍不願休息。她曾遠赴極地,貼身採訪馬拉松好手林義傑,因為感冒,加上適應不良,氣管凍傷、高燒不退,躺在露營車,連講話的聲音都擠不出來,但她一聽到「林義傑來了」,立馬爬起衝出車外訪問,「阿信主播」的毅力可見一斑。

至於生活品質,也因此受到影響。「以前從報社開始,我就是最後一個下班的」,研究路線、探索議題,都要花時間去經營,自然無暇顧及生活,「當然也不太可能花時間去談戀愛」,婚姻也因此不幸福。

被問到標準高嗎?陳雅琳笑笑地說,她不覺得,但她認為要有一個「水準」,只是最後發現大家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她強調,自己心中都有一把尺,「要對得起自己,我才對得起大家」。

陳雅琳述說這十多年來的新聞路。(圖/蔡文培)

陳雅琳述說這十多年來的新聞路。(圖/蔡文培)

大學座右銘 鼓勵新聞系學生

談到未來的新聞人,陳雅琳認為,除了基本文字能力外,「你必須有熱情,你對公共事務的關懷」,在學生時期的她,認為被國家機器蒙騙,因此致力挖掘真相,站在新聞現場,了解真實的狀況。

陳雅琳以大學時期的座右銘,勉勵大家「做一個天天進步的人」,身為新聞人,要了解新的事物,不要墨守成規,「每天有新的進展、新的突破,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不斷成長,也促使自己不斷的往前進」

編按:本報導為2018年撰文專訪,陳雅琳目前為華視新聞資訊台台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電視劇、電影同好圈 🇯🇵
6會員
62內容數
關於日劇、日影的評論感想都在這!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喜歡的日本演員或影劇作品:) ▍更多文章在這裡:https://portaly.cc/liuliutw ▍試片、合作邀約:scott880514@hotmail.com
2025/04/22
主片主角張其茂(張孝全 飾)原本擁有幸福家庭,但女兒在三個月大時遭販嬰集團綁架,妻子因自責而自殺。​張其茂在追查真相過程中被誣陷入獄,出獄後發現女兒成為非法器官買賣的受害者,心臟被摘除。
Thumbnail
2025/04/22
主片主角張其茂(張孝全 飾)原本擁有幸福家庭,但女兒在三個月大時遭販嬰集團綁架,妻子因自責而自殺。​張其茂在追查真相過程中被誣陷入獄,出獄後發現女兒成為非法器官買賣的受害者,心臟被摘除。
Thumbnail
2024/06/05
我們對於其他職業的想像,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電視劇而來!例如醫生都在白色巨塔裡權力鬥爭、老師一定有很熱血諄諄教誨的形象⋯⋯等等。 這次要介紹的幾部作品,要顛覆大家的想像,可能是很少被影劇作品提及的職業、也有可能跟想像的大相徑庭。所以,一起跟著我們的腳步,來一場各行各業的「社畜大冒險」吧:)
Thumbnail
2024/06/05
我們對於其他職業的想像,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電視劇而來!例如醫生都在白色巨塔裡權力鬥爭、老師一定有很熱血諄諄教誨的形象⋯⋯等等。 這次要介紹的幾部作品,要顛覆大家的想像,可能是很少被影劇作品提及的職業、也有可能跟想像的大相徑庭。所以,一起跟著我們的腳步,來一場各行各業的「社畜大冒險」吧:)
Thumbnail
2024/05/27
近年在日本創下佳績的法庭劇《鴉色刑事組》,利用竹野內豐飾演的法官視角,開闢出律政題材的全新視角。這次推出了電影版,繼續讓觀眾跟著黑木華一起思索真相、解開自身與案件的重重迷霧!
Thumbnail
2024/05/27
近年在日本創下佳績的法庭劇《鴉色刑事組》,利用竹野內豐飾演的法官視角,開闢出律政題材的全新視角。這次推出了電影版,繼續讓觀眾跟著黑木華一起思索真相、解開自身與案件的重重迷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倩在大學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主播或是新聞記者,但可惜的是她始終沒有如願考上新聞系或是傳播相關的系所,所以,她想到一個辦法,進不了報社或電視台當記者,就先進去公司當打雜的也好吧?一晃眼十年過去了,小倩成為橫跨各大媒體最知名的評論記者及專欄作家,她說:因為她從不怕一切歸零,重製第二人生!
Thumbnail
小倩在大學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主播或是新聞記者,但可惜的是她始終沒有如願考上新聞系或是傳播相關的系所,所以,她想到一個辦法,進不了報社或電視台當記者,就先進去公司當打雜的也好吧?一晃眼十年過去了,小倩成為橫跨各大媒體最知名的評論記者及專欄作家,她說:因為她從不怕一切歸零,重製第二人生!
Thumbnail
開始上課了 同學們很多元 有高中生有大學生也有阿姨(Me) Hi 大家好唷 我是假網紅安琪拉 各位觀眾好,歡迎收看本節整點新聞 首先,帶給您最近的熱門話題,假網紅安琪拉儼然成為假主播,玩得不亦樂乎! 天啊! 從來沒有想過,我真的可以坐上主播台,雖然不是真的上電視播報,但一切的體驗卻好真實... 目前
Thumbnail
開始上課了 同學們很多元 有高中生有大學生也有阿姨(Me) Hi 大家好唷 我是假網紅安琪拉 各位觀眾好,歡迎收看本節整點新聞 首先,帶給您最近的熱門話題,假網紅安琪拉儼然成為假主播,玩得不亦樂乎! 天啊! 從來沒有想過,我真的可以坐上主播台,雖然不是真的上電視播報,但一切的體驗卻好真實... 目前
Thumbnail
「呼——所以你們有打算要回去嗎?」 蔣怡慧呼著氣,試圖將剛從鍋內撈起的火鍋料吹涼。 但她實在沒有耐性,草草吹了兩口後就囫圇吞棗似地往嘴裡塞。 然後光榮地收穫了一個脫皮發紅的舌頭。 「唔⋯⋯」聞言,張美惠有些遲疑地看了陳曉一眼,然後說道:「暫時沒有吧。」 陳曉面不改色地夾了一朵香菇給張美惠,成功收穫了
Thumbnail
「呼——所以你們有打算要回去嗎?」 蔣怡慧呼著氣,試圖將剛從鍋內撈起的火鍋料吹涼。 但她實在沒有耐性,草草吹了兩口後就囫圇吞棗似地往嘴裡塞。 然後光榮地收穫了一個脫皮發紅的舌頭。 「唔⋯⋯」聞言,張美惠有些遲疑地看了陳曉一眼,然後說道:「暫時沒有吧。」 陳曉面不改色地夾了一朵香菇給張美惠,成功收穫了
Thumbnail
已經晚間八點,身兼總編輯的壹電視主播陳雅琳,還沒有離開公司,這是他今天上班第13個小時。
Thumbnail
已經晚間八點,身兼總編輯的壹電視主播陳雅琳,還沒有離開公司,這是他今天上班第13個小時。
Thumbnail
感念陳柔縉前輩,她挺過媒體業消耗心志的常態,對成堆的資料耐煩地做十足的苦工,在求快還要更快的資訊環境中,她的毅力與作品質量都令各界驚艷,她本身就是一個時代媒體人與創作者的歷史。
Thumbnail
感念陳柔縉前輩,她挺過媒體業消耗心志的常態,對成堆的資料耐煩地做十足的苦工,在求快還要更快的資訊環境中,她的毅力與作品質量都令各界驚艷,她本身就是一個時代媒體人與創作者的歷史。
Thumbnail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陳昌遠詩集《工作記事》的新書分享,邀請出版《要不我不要》、《跛豪》、《手稿》等詩集、號稱詩壇最窮詩人的喵球,日前於在內壢的瑯嬛書屋進行對談。且看相識10年的兩人,如何持續擁抱對詩歌的熱情,燃燒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陳昌遠詩集《工作記事》的新書分享,邀請出版《要不我不要》、《跛豪》、《手稿》等詩集、號稱詩壇最窮詩人的喵球,日前於在內壢的瑯嬛書屋進行對談。且看相識10年的兩人,如何持續擁抱對詩歌的熱情,燃燒自己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