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即時新聞得知媒體業前輩、作家陳柔縉因車禍意外送醫,連日搶救仍重傷不治,我盯著書架上陳列的《總統的親戚》二版、《
宮前町九十番地》與《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等書,深感哀慟,也回憶起多年前面試時的場景,當時周刊社長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把哪位媒體人視為楷模?」
我的答案是陳柔縉,我出生那年前輩大學畢業踏入新聞業,中間落差了二十幾年,我不曾與前輩共事,也不曾躬逢前輩在周刊上連載專欄的盛況,我是透過作品「接觸」到前輩的精神世界,她的寫作觀點、資料整理能力令我拜服,我是腦粉我驕傲。
陳柔縉1964年生於雲林縣,1986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時值台灣解嚴,社會氛圍仍保守,出版與媒體業還無法相信思想審查會成為過去式,陳柔縉因為身為女性被外交人員特考拒諸門外,轉而投入新聞工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她從1992年開始著手調查台灣上流階層政商家族彼此的姻親關係,並形容這一調查「一發不可收拾」。
現代有專門蒐尋軟體來建構大數據與資料新聞學,但當時沒有電腦或是維基百科輔助資料整理,陳柔縉以人工爬梳超過4,000張結婚啟事和訃聞,在漫長又繁雜的整理對照後,梳理出台灣上層家族政商姻親關係,書寫常民難以模仿、不易穿透甚至感知不到的權貴階級。
跑新聞必須搞清楚金錢與權力的流動,此時「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至關重要,勤懇的資深記者會將周刊報紙上的名人族譜剪下或影印,依序收錄在個人資料夾中,並且以便利貼、活頁紙或是剪報隨時更新,這份日積月累的功夫新人追不上,為了避免老虎老鼠傻傻搞不清楚,趕快奔赴書店或是在網路書城下訂《總統的親戚》,有了這一帖究極大補丸,讓我免於在資料與人名的汪洋中滅頂。
體制內工作了八年後,我登出公司改為獨立接案,逐水草而居加上跨國遷徙,許多實體書難以攜帶,轉賣二手書店、轉贈親朋好友,新購書以數位電子書為主,陳柔縉的紙本著作我從未動過斷捨離的念頭,不用考慮一定全部帶著走,除了市面上已絕版且無電子書,也是在各種跌打損傷但不足為人道的工作歷程中,深刻體會到前輩的堅持有多不容易。
記者的哀愁vs.成就感
感念陳柔縉前輩,她本身就是一個時代媒體人與創作者的歷史
待過媒體體制內的都懂,多數媒體在公司內有分線,即使沒有明定,記者也會各自劃分耕耘的領域,既然公司支付薪水,每天、每周、每個月、每一季、每一年都要求有相對應的產出。大股東經營媒體談社會公益,也講究賣錢與影響力,想爭取長時間攻略個人的核心關懷?請說服同事和上級你的題目就是如此重要,而且你有實力與毅力完成。
截稿壓力下,在時限內找到可以談某議題的受訪者、受訪者願意給予有報導價值的資訊已經夠艱辛,更深入的內容必須爬資料文獻進行交叉比對,寫作時將紛雜的素材重編序列鑲嵌在文章中,空缺處補訪、側訪或是彙整更多資料,交稿後編輯台未必會無刪修過關,一修、二修……願意為記者三修的編輯台可謂耐心十足,偌大一間公司又不只一個記者在跑新聞,哪能把時間都花在改一篇稿件?
問不到受訪者、爬不完資料、寫不出稿子、趕不上截稿,那些都是記者「自己要克服的問題」,不好聽的說法就是「你家的事」,趕不上時限又修不過標準的稿件便進了垃圾桶,可能還附帶一串數落與冷眼,「其他同業做得到,為什麼你做不到?」這個叩問,再為當事人上一記穿心釘。
即使報導穿越所有關卡發行,讀者回應或冰或火,到底該重視報導的價值,還是訂戶數、零售數或點擊率?來不及消化這一切,又是新的輪迴,快點提報下一期的題目,到落版會議上爭取版面吧。
周而復始又高壓的工作週期,常摧折原本滿腔熱血的記者,這份工作有許多麻煩惱人之處,卻也在稿件發行、被同業或讀者傳閱討論時,回饋當事人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陳柔縉挺過媒體業消耗心志的常態,對成堆的資料耐煩地做十足的苦工,多年來持續產出紮實的作品,在求快還要更快的資訊環境中,她的毅力與作品質量都令各界驚艷,如果不是對這些題目有超過百分之百的熱情和使命感,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
感念陳柔縉前輩,她本身就是一個時代媒體人與創作者的歷史,謝謝她與她的作品,帶給我的所有示範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