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你正在做一些看似瘋狂的蠢事,但我似乎有點明白為何你要這樣做。」這種想法揭露我們許多財務決策的根源何在。人們可能會被誤導、資訊掌握不完整、數學不好算錯了...人們真的可能會這樣;但是,每個人做成的每一道財務決定在當下都是有意義的,而且都是一再確認過各項條件的結果。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我們都是依據自己獨特的經驗做成各種決定,在當下那個特定時刻,我們會覺得看起來很合情合理。 作者引用2006年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研究消費者財務調查累計50年的統計資料,以探究美國人如何理財。理論上人們應該依據自己的目標及當時可用的投資選項做成投資決策,但實際上人們並不會那麼做。研究發現人們一生的投資決策會大幅奠定在他們那個世代投資人所擁有的經驗,特別是他們剛成年時的經驗;散戶承擔風險的意願,取決於個人的人生歷程。這與智力、受過的教育或性格老練與否無關,就看你有沒有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成長的好運氣。 人人看待世界運作的方式各有其獨特觀點,而且你經歷的事情,遠比從別人身上學到的二手經驗還要感受深刻。我們能從書中讀到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失去一切的感覺,但不會產生烙印在當事人心中的情感傷痕;電腦試算表可以模擬股市崩盤的歷史頻率,但無法模擬你回到家後看著小孩,並懷疑你犯下的錯是否會影響他們人生的感受。你的理財經歷可能只佔世界理財經歷的千百萬分之一,但你八成是用這些經歷在看世界。 研究歷史可以讓你感受到某些你可以理解的事情,但除非你親身經歷並感受到後果,不然你可能無法真正參透箇中道理,並改變自己的行為。研究成果或思想開放的程度,都不足以真正重視恐懼和不確定性的力量。 這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但也有助於解釋為何我們無法永遠只花錢做該做的事情,因為相對來說,我們都是這種遊戲的新手,你認定瘋狂的事在我看來可能十分合情合理。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心得: 讀完這章讓我腦洞大開(可能每章都讓我有類似感受XD),雖沒有取得什麼具體解方,但光讀完作者對人類花錢現象的觀察與說明已值回票價。原生家庭帶給我的財商教育較為保守,小時候常會想像用股票當作壁紙會是什麼樣的畫面(是用膠水黏嗎)?大學時期適逢2008年金融危機,課堂間聽到學長姐對求職充滿擔憂,延畢、繼續唸個碩士或到澳洲打工度假成為當時最夯的選項。這些經驗使我對金融市場未審先判先蓋上小惡魔戳章,如無必要還是敬而遠之;對比出社會N年後有在投資股票並持續吸收理財知識的我,轉變真是不小! 書中舉了一位中國女工在美國人所謂的血汗工廠工作的例子,讓我想到【MiuLive】#151集亞馬遜工人不要工會的話題提到l:大多數狀況下成立工會和提升勞工權益沒什麼關聯,甚至是雙輸的局面。媒體大肆報導亞馬遜廠內的各種血汗事跡(像是如廁時間被監控、從事長時間重覆勞動導致工傷...等),這些事實下為何亞馬遜員工還投反對票拒絕成立工會?鄉民也許會說被資方洗腦、奴性已久難根除...等,或許在我們理解基層員工的真實想法及其不同經歷後,便能更明白在黑與白之間,是充滿各式灰階的。 認真覺得本章概念不僅適用在花錢上,其他生活上容易受到情感與現實影響的主題多能以此理解,像是為什麼我會買下健身房一年份會員資格?我怎麼總是遇人不淑又碰上個渣男?要聽從爸媽的建議去考公務員嗎?...等等,若有一台錄影機能回放當時我們決策當下的內心OS和那時的時空背景,其實我們是做足準備或認同某個足以說服自己的故事,才會付諸行動把頭洗下去。少點批判多點理解,進而有接納並重新選擇的機會。實作起來路程著實漫長顛簸,請保持信心與耐心,讓我們一起摸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