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sychology of Money》(台譯:《致富心態》)閱讀心得&筆記分享 (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是接續上篇的內容分享,上篇的連結在此:

《The Psychology of Money》(台譯:《致富心態》)閱讀心得&筆記分享 (上)


11.     Reasonable > Rational (合理 > 理性)

作者認為合理比理性更加的重要,尤其是在做有關金錢的決定時。

因為有時透過數學或表單計算出的結果雖然很理性,但在我們看來就覺得不太合理。

人是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生物,但數學和表單反映不出這一部分,也因此做出合理、不會讓自己有太多情緒負擔的決定,會比按照數學表單計算出的理性結果做決定更好。

 

Good decisions aren’t always rational. (Ch.20)
好的決策並不總是理性的。

 

12.     Surprise! (意外!)

Things that have never happened before happen all the time. (Scott Sagan)
從未發生過的事總是在發生。

 

投資並不是硬科學 (hard science),它是由一群人在擁有不足夠的資訊下所做出的決定所影響。也因此想透過研究過去的歷史來精準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有一定的困難性。

而人們也往往會因為以為了解過去的歷史而有了過度自信的錯覺,因此遺漏了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的細微事件 (也就是意外)。

再加上世界變化得越來越快,過去的歷史能提供的預測很有限。

但我們可以去了解不會變化的東西:例如人心的貪婪與恐懼、面對壓力的反應,或是巨大的趨勢等。

 

13.     Room of Error 出錯的餘地 (犯錯空間)

這章算是延續第五章所談到的內容。

You have to plan on your plan not going according to plan.
你必須預計你的計劃不會按照計劃進行。

 

其實這章主要談的概念就是「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是一個投資術語,指的是在估計資產價值時保留的安全空間或保守的估計,以應對可能的錯誤估計或不確定性。這個概念常用於價值投資中。

總的來說,「margin of safety」表示在投資決策中為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而採取的謹慎和保守的做法,以確保投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潛在的回報。(Chat GPT)

 

而為何要保留出錯餘地原因有二:

一是波動性 (Volatility),也就是資產或市場價格的變化程度或波動幅度。假如市場一夕暴跌,即使我們的表單告訴我們資產仍是正值,但這並不能讓我們感覺好受。

二是為了退休。因為如同前面提到未來的變動性很大,我們不能確定我們退休時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因此最好保留出錯的餘地。

 

14.   You’ll Change (你會改變)

Long-term planning is harder than it seems because people’s goals and desires change over time.
長期規劃比想像中的更難,因為人們的目標和願望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雖然長期的規劃很重要,但我們必須要了解不管是世界、還是我們自己的目標和願望,其實都是會改變的。

作者在這邊提出了兩個建議:

(1)   We should avoid the extreme ends of financial planning. (我們應該避免在財務規劃上走向極端。)

例如接受極低收入的生活、或是為了追求高收入而投入所有的時間。因為我們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不會對這件事感到後悔。

(2)   We should also come to accept the reality of changing our minds. (我們也應該接受改變主意的現實。)

這邊談到了沉没成本(Sunk costs)的概念,作者認為當我們感覺自己改變了,就勇敢去懷抱改變的自己,不要陷入覺得浪費了過去付出的迷思裡。

 

15.     Nothing’s free (沒有東西是免費的)

Every thing has a price, but not all prices appear on labels.
每樣事物都有價值,但並非所有的價值都能在標籤上顯示出來。

 

很多投資者會以為自己做的投資不用付出代價就能享受成果,事實上,市場的波動與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就是代價的一種。

也因為投資得到回報所要付出的代價並不是寫在標籤上給我們看,我們有時就會忽略掉得到這些回報所要付出的代價。

 

16.     You & me (你和我)

Investors often innocently take cues from other investors who are playing a different game than they are.
投資者常無意間跟隨著與他們玩著不同遊戲的投資者身上得到的資訊。


比如做長期投資、短期投資、跟玩日沖的人,他們所關注的價值與在意的事項是不同的;我們也不知道他人在他的投資經驗裡遇過什麼、學到什麼、目的又是什麼,導致他做出了我們所看到的決定。

作者建議我們必須要常常思考自己在玩著什麼樣的遊戲。也就是隨時思考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要隨意跟風。

 

17.     The Seduction of Pessimism (悲觀主義的魅力)

作者引用了Kahneman的著作來說明悲觀主義會比較吸引人的原因:因為人們常覺得失去的感受遠比獲得的感受更強烈;且生物在與面對機會時相比、在面臨威脅時會採取更急迫的行動,可以增加更多的生存能力於繁衍機會。 (備註:我只取了大意)

也因此人類在面臨金錢上的決定時,也會下意識的被壞事吸引注意力,所以我們往往會選擇對一件事悲觀。

 

悲觀主義可以降低期待,填補我們對結果不如預期的落差,並讓我們在獲得美好的結果時感到驚喜,這可能就是悲觀主義的魅力所在。

 

18.     When you’ll believe anything (當你相信所有事)

我覺得這邊可以說是第2章 (幸運與風險) 裡提到簡化故事的危險性的延伸。

因為事實常被過度簡化成為故事,而且被錯誤的解讀。而我們相信這些被簡化的故事後,就會讓我們做出各種不同的決定。

尤其當我們在面臨有風險的決定時,任何事都有可能會被我們當作浮木般抓住、並且相信,進而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

而作者建議,這時就可以多思考預留room of error (出錯的餘地) 來做決定。

 

 

最後兩章是作者總結了上面所說的18個概念、以及分享他自己的理財方式。

他也說到,因為他不是我們任何一個人、也不了解我們,所以他不會給出我們應該怎麼做的理財建議。

但我覺得他後面給的大方向的建議很有意思,大多是前面所說的總結。

我選幾個喜歡的分享在下:

 

Go out of your way to find humility when things are going right and forgiveness / compassion when they go wrong.

當事情進展順利時,盡量保持謙卑;當事情出錯時,則給予寬恕和同情。


Less ego, more wealth.

少些自我,多些財富。


Manage your money in a way that helps you sleep at night.

以能讓你在晚上安然入睡的方式管理你的錢。


Become OK with a lot of things going wrong. You can be wrong half the time and still make a fortune.

接受很多事情出錯,即使一半的時間都錯了,你仍然有機會獲得許多財富。


Be nicer and less flashy.

多點友善,少點浮華。

 


作者在最後面的章節提到獨立一直是他的財務目標 (independence has always been my personal financial goal.)

所以雖然他在早期作為股票選股人、並在金融界打滾多年,但他最後卻選擇投資指數型基金這個能讓他安穩睡覺的投資方式,並且相信長尾效應會為他帶來好處。

 


===分隔線===

 

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多啟發,不只單純是財務上的,也有一些日常看待事物的想法。

雖然看英文書讓我閱讀速度變得很慢,但我還是很高興我選擇挑戰它、並且將它整理出來。

也希望我這樣的分享對閱讀到這裡的你有所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洛非的沙龍
15會員
33內容數
日常閱讀心得、筆記,喜愛的歌曲與翻譯分享。 歡迎前往我的社群與我有更多互動。
洛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進而培養自己的深度洞察力,幫助自己在生活、職涯上成長。 書中提供內在、外在洞察力培養方法,並告訴我們常見的迷思與破除方法,以及應對自我覺察能力不足者的策略等等。 我在文章中也摘錄了書中收穫甚多的概念,作為筆記分享。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進而培養自己的深度洞察力,幫助自己在生活、職涯上成長。 書中提供內在、外在洞察力培養方法,並告訴我們常見的迷思與破除方法,以及應對自我覺察能力不足者的策略等等。 我在文章中也摘錄了書中收穫甚多的概念,作為筆記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有錢人與受薪階級的十個差異,提出了在思維轉變的時候讓自己逐步致富的十個思維來提醒閱讀者。書中的重要內容是作者自己的經歷及觀點,主要在強調金錢觀念和心態的轉變對於財富成功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有錢人與受薪階級的十個差異,提出了在思維轉變的時候讓自己逐步致富的十個思維來提醒閱讀者。書中的重要內容是作者自己的經歷及觀點,主要在強調金錢觀念和心態的轉變對於財富成功的重要性。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致富心態重點在於你怎麼看致富的結果? 依作者來看需要運氣、耐心長期與不慌張。再強調風險與報酬並存的正向關聯性。
Thumbnail
致富心態重點在於你怎麼看致富的結果? 依作者來看需要運氣、耐心長期與不慌張。再強調風險與報酬並存的正向關聯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