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的角色分析,今天繼續來聊聊《枕上書》的配角們!上次提到了九重天的司命、重霖、知鶴,青丘的白奕、白真、折顏,還有幽冥司的謝孤栦及凡間的葉青緹。
今天我們則從剩下的梵音谷、阿蘭若之夢及魔族找些有趣的配角來分析一下。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梵音谷

梵音谷的主要配角是比翼鳥族二皇子萌少和郡主潔綠,他們也是電視劇渲染較為成功的配角們。原著中,兩人出場率都不高,不太容易留下印象,不過電視劇為他們增添許多情節後,形象就變得完整很多。
▸ 相里萌|傻氣負責的二皇子
萌少是比翼鳥族女君橘諾的二兒子,個性善良直爽、單純仗義,在認識誤入梵音谷的鳳九與小燕後,就與他們結交為摯友。
最初,萌少給人的印象就是位端莊的皇子。既有著身為王族的氣度,應對進退得宜,卻又懷抱著對谷外世界的憧憬與野心。

而若撇開尊貴的身分不談,萌少本人其實也只是個有點傻氣的大男孩。容易聽信別人的話,也總會對心儀對象開滿濾鏡,常沉醉在過度超脫的想像之中不自知。

除此之外,萌少身上還有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桀驁。他既不在意族規的限制,一心追尋谷外的世界;也不屑「阿蘭若」被列為闔族禁語的規矩,願意為了鳳九和盤托出。
這些單純、熱情、自由的特質,都彰顯出了萌少的年少輕狂。
至於待人處事上,萌少就跟鳳九和小燕一樣,重情重義、認真負責。他會堅持不能讓朋友在族內出事,為此不惜違抗禁令,甚至願意拼上性命救鳳九出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劇版萌少在得知鳳九身分前,關於他的情感描寫還滿耐人尋味的。
以我的感覺,萌少應該在知曉鳳九真正的身分前,就對「九歌公主」有些微微情愫了,這從他在鳳九入夢後說的幾句話也能看出端倪。


只是他這份情感依然有些懵懂,除了至親家人以外,幾乎沒人發現(包括他自己)。這也是為什麼鳳九出夢後,他對東鳳的交往沒有太大反應的原因。
對他而言,這份情感並沒有強到足以發現自己動心,頂多知道她是自己重要的朋友而已。雖然這聽起來沒什麼用,可正因有了這段鋪陳,萌少後續的告白才更有脈絡,更能體會他在情感上的純粹、懵懂與無私。

有很多人認為萌少的告白多餘,但我其實非常喜歡這些為他增添立體感的橋段。他不再像小說一樣,只是個熱烈追星後,被狠狠打破濾鏡的迷弟;也是有著擔當、有著跌跌撞撞、有著自我成長的角色。
從一開始對鳳九殿下的傾慕,後來對朋友九歌的情愫,最後在濾鏡破碎後,將夢中情人與至交好友的身影重合,領悟自己的真心。即便這個當下他已無法再爭取什麼,至少他有那個機會看明白自己的心,並將心意傳達給對方、獲得她的祝福。
倘若沒有殉谷一事,相信萌少放下執念後,也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對象。或許過了數百年,當他再與鳳九重逢時,已經成為一名成熟的君主,就像那片他一心嚮往的天地一樣,不再困於梵音谷的寒冷之中,真正地展翼高飛。

最後就來談談劇版新增的殉谷(便當)劇情吧。我之前也說過,我不太喜歡這個改編,我覺得它斷了很多承先啟後的關聯,顯得非常潦草。可若單論它對比翼鳥族王室的渲染,確有一番成效。
我還滿喜歡比翼鳥族遷族前,萌少與潔綠的這段對話。

「讓妳隨子民一同出去,是我們所有人的決定。」
「為什麼?」
「雖然妳沒有經歷世事,卻是我們一直認同的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們真要面臨生死之局,只要知道比翼鳥族還有妳在,我們才能安心地全力以赴應對。」
「可為什麼你也要留下來?你的願望還沒有達成。」
「母君老了,他們需要我。」
在這場兄妹訣別的對話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傻傻的二皇子,而是真正的比翼鳥族之王。他的眼中不再只有對谷外的追尋、對佳人的傾慕,更多是族人的未來、家人的安全與蒼生的和平。
即便清楚實力不比別人強、即便還有尚未實現的夢想、即便知道這可能會送命,但在族人與蒼生面前,他仍然毫不猶豫選擇站出來。
這份因著對家人的愛、對族人的愛、對梵音谷的愛衍生出的勇氣,正是電視劇的萌少最令人欽佩與心疼的。
▸ 潔綠|為族成長的郡主
與萌少相同,劇版潔綠也比原著飽滿很多,甚至就「成長」幅度而言,她大概是僅次於鳳九、最有資格位居第一的人選。
(若是原著小說,我會將這個名額頒給橘諾。不過劇版的王室之亂被刪減太多了,無法深刻感覺到橘諾的成長。)
與表哥萌少相較,潔綠更加直爽沒架子,讓人很難將她與「郡主」這個頭銜聯想在一起,反倒像個普通人家的女孩一般親切。
潔綠的性格外放直率、從不扭捏,喜歡一個人不會刻意隱瞞,厭惡一個人更不會假以顏色。她會坦白自己對東華的傾慕、講明對姬蘅的不屑,連姬蘅故意用鬥茶為難鳳九時,她也是第一個站出來鳴不平的人。

而在坦蕩直率的舉止之下,潔綠看事情卻比許多人來得通透,她能看明姬蘅柔弱外表下的自私、東鳳打鬧下的傾心之情,甚至還能點醒眾人,給大家當頭一棒。



更難能可貴的是,就算見到傾慕已久的東華帝君對待鳳九的特別,她也不會像知鶴或姬蘅一樣憤怒、嫉妒或不擇手段,反倒能乾脆俐落地放下執念,這是她獨有的一份瀟灑。

除了以上,潔綠身上還有另一個亮眼的特質,那就是認真。雖然她的直爽常會讓大家忘了郡主的身分,可若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不論哪堂課,潔綠都是上課最專心、成績也名列前茅的學生。
當小燕、鳳九在課上打瞌睡,她會全神專注地聽講;當課上比賽鬥茶,她的茶藝技巧足以位列班上前幾名;當她想在宗學競技賽勝出,還會特地閉關訓練。
這都側寫出潔綠對自我要求的嚴苛,就算前面已經有了被當儲君培養的表哥,她也沒有拋下身為皇族的責任,依然勤勤勉勉地學習。

最後想談論的就是我開頭所提到,關於潔綠的「成長」。
相信大家都聽過「被留下的人最痛苦」這句話。無論生離或死別,被留下的那方往往會花很長的時間,從悲痛中走出來,劇中當然也不乏印證這句話的案例。
例如東華在青雲殿看著鳳九離開的那一眼,可說是「生離」最痛最深刻的一幕;但若談到「死別」,應該也只有被孤零零留下來復活阿蘭若的沉曄,以及親戚殉谷後扛起重任的潔綠承擔得起。
其實透過遷族前的對話,我們可以發現潔綠仍只是個年少的孩子。即便智商、情商都是數一數二的高,她還是會抗拒與家人分離,害怕他們留下守谷會犧牲生命,也會擔心年輕的自己無法扛起整個比翼鳥族。

無奈緲落帶來的悲劇並不會因為她的害怕消失。當萌少、橘諾等人正如她一語道中,無法抵擋緲落之力全數犧牲後,她就必須承接他們的遺志,擔起女君的責任。
她知道自己沒有時間哭泣,因為那些離開之人唯一的盼望,就是自己能帶領比翼鳥族好好活下去,而她能做的,就是盡力實現他們的遺願。
我很喜歡劇版潔綠最後婉拒小燕,選擇將比翼鳥族遷族到青丘的改編。這不僅化解掉青丘與比翼鳥族的積年仇怨,使比翼鳥族有了適居之所。當她望著這片萌少生前作夢都想看一眼的青丘風景時,或許也會緬懷起那位總是滔滔不絕說著青丘的表哥吧!


私心很喜歡這個鏡頭!潔綠不再開朗的神情,搭上獨白超戳淚點
▌阿蘭若之夢

▸ 蘇陌葉|百年的執著
蘇陌葉是我讀原著時就特別有印象的配角,或許是他在阿蘭若之夢佔了十足篇幅的緣故,蘇陌葉反而是我最先記住的角色。他那種風流瀟灑的公子氣質,和後來被帝君折磨得狼狽不堪的反差,真的超有趣!
此外,他對阿蘭若的情分和對沉曄的怨怒也是掀開王室之亂真相的關鍵,就算撇除他本身的幽默色彩,單就鋪陳劇情而言,也是位極重要的配角。
從設定來看,蘇陌葉是西海水君的二皇子,與鳳九的小叔白真、四海水君連宋交情不錯,談吐裡皆帶有文雅之氣,言行中都能看出才情風采。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看似風流的形象下,蘇陌葉卻和連宋一樣藏著深沉而專注的柔情。
阿蘭若對他而言不僅是徒弟,更是他的骨血、他的執念。他會記得她的每個表情、說的每句話,也會在她離世百年後,仍不放棄尋找她的死因,甚至不惜進入危險的阿蘭若之夢。

即便他並不是阿蘭若情路上的主角,他的情卻不比沉曄輕多少。
他會在阿蘭若死後,妥善收好她的每一封信;會在看見橘諾冒充的信時,敏銳察覺字跡有異;會很快意識到鳳九與阿蘭若的區別;更會記得她愛喝碧蓮春不愛飲酒……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比起沉曄,蘇陌葉其實更了解阿蘭若。
或許就像鳳九喜歡東華那樣,就算感情注定沒有結果,但隨時注意她早已成了他的本能。所以他才能將阿蘭若的身影記得這麼清晰,即使是外貌幾乎相同的鳳九站在他面前,也無法混淆他心中那抹獨一無二的倩影。

就像他自己所說,阿蘭若的死是他百年來唯一的執念,他想盡辦法求得真相,只為了結自己的一番執著。
而在妙華鏡中得知一切真相後,雖然也會憤恨不平,可說到底,他仍會為阿蘭若沒有錯付真心,由衷感到欣慰。

從一開始的拯救、相處後的動心、犬因獸一事後的離開、收到死訊的震驚、百年的追尋、不顧安危的入夢、得知真相的悲憤,到最後釋然的放手。蘇陌葉的每個抉擇都與阿蘭若密切相關,不管戲份多不多、有沒有善果,他的情深不悔仍是段動容的故事。
我很高興電視劇能讓蘇陌葉放下執念,真正走出阿蘭若的死。在告別遺憾後,相信他會遇到更多美好的人事物;也說不定幾萬年過去,當他再次遇見重新化世的曄蘭兩人時,已經能更坦然面對他們。這也是這段無疾而終的情感,最好的收尾了吧!

總體來看,我認為蘇陌葉在小說和劇裡的形象是有點落差的。
小說中,蘇陌葉戲謔、自傲的個性被放得比較明顯,給人逗趣滑稽的印象;而劇版就有呈現出他背後的溫柔和深情,會耐心仔細地告訴鳳九梵音谷的一切,也會直接看出橘諾仿冒的筆跡。
雖然他還是擔當了一定篇幅的搞笑角色(帝君專屬工具人),不過我認為劇版蘇陌葉給人的感覺更加溫暖、親切,也更令人心疼。
順帶一提,我看到有人好奇蘇陌葉對鳳九是什麼感情,甚至懷疑他是不是也喜歡鳳九,我是不這麼認為。
確實,蘇陌葉跟鳳九的關係很不錯,常會互相揶揄或一起聊天,可這比起愛情,更像長輩照顧後輩的親情。他會無奈地包容她的天馬行空,會在出事後盡可能幫她減輕責罰,會對她的受傷感到心疼。
這就跟白真、折顏或司命的態度類似,是種呵護後輩的寵愛,跟他對阿蘭若的情感是有明顯區別的。
▸ 橘諾|嬌氣到落魄、落魄到成長
我覺得橘諾是電視劇呈現得有些可惜的角色,由於王室之亂被大幅刪除,橘諾的成長也被削弱了很多。但其實橘諾一角非常有趣,她是劇中少數留有伏筆的角色,若沒先讀過原著,應該很少人會發現比翼鳥族的女君,就是那位在夢裡欺負阿蘭若的少女。
年輕時的橘諾,總愛跟著嫦棣一起欺負阿蘭若,只是跟把想法全坦露出來的嫦棣不同,橘諾的舉止相對穩重,不會正面跟阿蘭若起衝突,而會暗地使用小手段達到目的。比如故意要息澤留下以刺激阿蘭若,或用相思引陷害她等。

橘諾心儀的人是神官長沉曄,不過我想她並不是因為沉曄喜歡阿蘭若才處處針對她,畢竟沉曄對阿蘭若的感情沒幾個人知道,連阿蘭若自己都是在犬因獸之事後才有所察覺。因此橘諾應該只是被嫦棣和母親影響而已,與沉曄無關。
橘諾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就是被自己的繼父──當時的上君相里闕──判了流放。
橘諾身為相里殷的遺腹子,會被篡位上來的相里闕嫉恨並不意外,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她被判刑的罪名是「與夫子私通」,也就是說,她腹中的孩子並非神官長,而是她與夫子的私生子。
(比翼鳥族的神官長是由女性感天而孕生下。)
之所以橘諾會與夫子私通,是因為不滿沉曄總是對她不理不睬,不甘心之下,才做了這個選擇,從這就能看出橘諾的穩重背後,仍有心高氣傲、任性魯莽的一面。

然而這次的流放,卻令她的人生有了轉變。在被流放的歲月裡,她不再受到父母的呵護、臣民的崇拜,被迫開始學習生活、學習獨立。
正所謂「落魄鳳凰不如雞」,橘諾被流放後,日子絕對不會好過到哪裡去。即便傾畫努力為她安排,一切鉅變與艱困仍須她獨自支撐下來。
因此當她多年後回來繼任女君,才會成長、滄桑了許多,會感覺自己好像真正活了一輪,並會開始畏懼將妹妹的性命拿來犧牲的母親傾畫。
正由於在顛簸之中,看透了人性的殘酷,明白溫柔的可貴,橘諾才會懼怕起母親的冷血、羨慕起阿蘭若的瀟灑和自由。

其實橘諾流放後的這段對話,劇裡只用台詞帶過是很可惜的!這是證明橘諾成長最重要的片段,也闡明了她為何會在繼位後,囚禁最疼愛自己的母后。劇版就這樣刪除,看起來就會不太連貫。

多年過後,老年橘諾身上已明顯少了傲氣,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沉穩成熟。既肩負著比翼鳥族的安危,也懷有遇事臨危不亂的穩重。
跟萌少和潔綠一樣,劇版新增守谷劇情後,也強化了橘諾的君者氣度。從起初嬌氣任性的女孩,到最後願意為了臣民犧牲性命,橘諾這一路的成長,確實很可貴。

除此之外,橘諾在劇中還有一個微小但重要的地位。
她作為相里殷的女兒,繼任女君便代表比翼鳥族的上君之位再次傳回了相里殷一脈。相里闕即便殺了哥哥奪取王位,還為了保住王位,殫精竭慮對付歧南神宮與橘諾,最終那個位置仍回到了相里殷的血脈上。
而他的子女中,被他期盼繼位的相里賀回歸平民生活、被他薄情冷眼的阿蘭若芳魂歸天、被他捧在手心的嫦棣餵給了自己致命毒藥。這也是對這位弒兄奪位的上君,最冷冽的諷刺了吧!
▸ 嫦棣、傾畫、相里闕|悲劇的起點
嫦棣、傾畫與相里闕由於許多特質在前面提過了,這裡我就一併分析。
就如上段結尾所述,我認為相里闕是個很諷刺的角色,不過傾畫與嫦棣身上也有許多諷刺的地方。
傾畫一輩子都在幫助橘諾登上王位,甚至不惜犧牲其他女兒的命,來鞏固橘諾的權勢。結果橘諾繼位後,她卻反被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囚禁了後半餘生。
而在這段瘋瘋癲癲的歲月裡,她口中提及最多的,竟是她從前最厭惡的女兒阿蘭若。

「只求輪迴中,不要再同母親相遇了。」
我想對傾畫而言,阿蘭若最後說的這句話,正是常年縈繞她耳邊的囈語吧。也許多年後某個神智不清之際,她才終於明白阿蘭若過去對母愛的憧憬有多可貴、被血緣之親拋棄的痛又有多刺骨。
而嫦棣,她是一個愚蠢魯莽的公主,總是仗著身份任性妄為。可最後,她卻被母后算計,殺了最疼愛自己的父君,落得被嚇瘋、無法正常言語的下場。
過往的牙尖嘴利、口無遮攔,如今只剩下「不是我……不是我……」的喃喃自語。

比起接任女君的橘諾、被許多人記在心裡的阿蘭若,這位最受寵愛的小公主在多年後,反而沒再被人提起過,徒留一個淒涼結局。
我想這三個角色身上會充滿濃厚的諷刺意味,其中一個原因是梵音谷王室的悲劇與他們脫不了關係。
相里闕篡位弒君,激發出了傾畫的不擇手段,因此引發王室之亂。
嫦棣的惡語相向,扭轉了橘諾對阿蘭若的看法,也導致阿蘭若對沉曄有了誤會。
傾畫對曄蘭的忌憚,促成他們最終的錯過,連帶使沉曄一劍斬三季並造出阿蘭若之夢。
正因為他們是這一連串悲劇的起源,作者才會給了相應的諷刺結局,也算是印證了善惡有報的道理吧。
▸ 息澤|淡然逗趣的神官長
比翼鳥族的前任神官長息澤,是我私心非常喜歡的角色!雖然他的身分被東華借用,所以戲份不多,但透過回憶裡的劇情,仍能看出他是個很有趣的人。

最一開始,息澤給人的印象都有些滑稽,比如會故意裝病,把神宮之事全丟給沉曄,自己在後山逍遙地隱居;或在阿蘭若對抗犬因獸時悠哉吃著糕點,連出事了都渾然不覺,這點在小說裡體現得更明顯。


可若撇除這些兩光的舉止,息澤給我的感覺其實跟東華很類似。
他會隱居起來,並不是能力不足或責任感不夠,而是太清楚世事繁雜,不想捲入其中徒增煩惱,這就跟東華隱居太晨宮的心境很是雷同。不過即使避世了,他們仍把蒼生與臣民扛在肩上。東華會為了阻止緲落禍亂世間,費力調伏;息澤則會為了阻止沉曄滅族,出面調停。
基本上息澤各方面都有東華遇見鳳九前的影子,亦或是一個專注一趣仙者的影子。
他內心的澄靜、通達,都跟東華一樣有君臨天下之感。可能這也是東華借用身分後,眾人不會起疑的主因,畢竟比翼鳥族中,息澤的地位確實跟九重天的東華帝君類似,一言以蔽之就是個退休老幹部(笑)。
除此之外,息澤與阿蘭若的忘年交情也是讓我很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正如蘇陌葉所說,相比於他這個正牌師父,息澤反而更擔得起師父的名號。他深知阿蘭若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公主處境有多艱難,因而用他的身分給她庇護,同時也教她許多知識與技能,幫助她成長。
息澤與阿蘭若亦師亦友的關係,使他們總能無條件支持對方的決定。所以原著中阿蘭若營救沉曄時,才會搬出息澤擋刀;息澤理解阿蘭若的決心後,會同意跟她去戰場上救相里賀。
他們之間的情感雖不到親厚,卻有股師生間獨有的默契存在,否則阿蘭若也不會將死前的心願託付給息澤;息澤也不會因阿蘭若之死頹然,甚至帶著瞋怒質問沉曄。

他雖然清楚曄蘭經歷的諸事皆有命數、旁人無法干涉,但在看見悠哉坐鎮神宮的沉曄時,他還是忍不住為阿蘭若抱屈責問。
當初看到息澤略帶怒意地質問沉曄,是整部劇裡我第一次覺得他像個「人」。不再總是氣定神閒地旁觀一切,也有憤怒、悲傷的時候。
我之所以這麼喜歡他,除了通透淡然又帶點搞笑的性格外,他身上殘存的「人性」是更吸引我的。就和東華一樣,雖然大多時候是個無欲無求的神仙,卻還是會為了重視的人悲傷、氣憤。
身為神仙卻存有少許人性這點,總會讓我感覺他們更加親切,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 文恬|清高堅毅的文士
被阿蘭若抓來與沉曄通信的文恬,也是劇中我很喜歡的角色,尤其在阿蘭若身邊女性都不太友善的情況下,個性清高的文恬顯得格外可貴。
作為宗學的先生,文恬的學識淵博、大方得體,對於曾有恩於自己的阿蘭若更是禮敬有加。

可若只有秀外慧中的一面,她可能還無法在我心中留下印象。文恬最令人喜愛的,是她溫順的外表下還藏著不屑與世浮沉的堅韌,她的內心不像外表那般柔弱,反倒有著極其清醒的自我意志。
即便欣賞沉曄的才情,但見到他的絕情後,她仍會無所畏懼地指責他;即便受了傾畫的蠱惑,她仍希望沉曄想辦法去營救她。


而且她也沒有因為沉曄的冷漠、傾畫的挑唆而放棄拯救阿蘭若,反而很清楚自己若能照傾畫的意思監視沉曄,會減少她的戒心,進而增加阿蘭若被救出的機會。
雖說她身為一介宗學先生,無法對王室內鬥起到太大效用,她還是很努力想為阿蘭若做些什麼,連沉曄要她冒險溺水時,她也義無反顧地做了。
這種受恩必報、寧死不屈的堅毅,正是文恬最吸引我的特質。
無論小說或電視劇,我一直覺得沒交代文恬、茶茶等人的後續很可惜。特別在阿蘭若死後,她們去了哪裡?做了哪些事?面對阿蘭若的死有什麼反應?這都令我相當好奇。
或許她們會在梵音谷某個角落,悄悄緬懷那位名字被列為禁語的公主殿下;又或許她們根本不知道阿蘭若早已身故,仍遠遠地祈求她的平安。
▌魔族

▸ 緲落|慾望的集合
緲落作為劇中最認真搞事業的大反派,在增添各種潤飾之後,層次也比小說更加豐富。
原著當中,緲落的戲份其實不多,最後妙義慧明境(劇裡改稱作妙義淵)之所以坍塌,也只是因為時間到了,而非如電視劇改編的那樣,由緲落自行衝破,這使緲落在劇裡顯得更加強大。
凡人心中的貪、嗔、癡三念合稱三毒,此三毒會滋生出濁息,而從萬千濁息中誕生的,就是妖尊緲落。另外,劇版還為緲落新增了統領魔族的「魔尊」設定,因此故事初期魔族眾人幾乎都將緲落視為王者。
三萬年前神魔大戰,緲落與東華決戰後敗下陣來,被他封印在妙義淵裡,從那之後就竭盡全力想衝破束縛。

之所以說緲落是最認真搞事業的反派,主要是她每次出場都只有兩個目的:增加法力、衝破封印。要聶初寅奪鎖魂玉時如此,用化相試探東華時如此,阿蘭若之夢好幾次的出場也是如此。
雖然她後期每次出場,都免不了遭遇東鳳的狗糧衝擊,逐漸淪為觀眾的笑柄;可也正因有了她的處心積慮,劇情才能高潮迭起。因此反倒滿多人喜歡這個不論吃幾頓狗糧,都堅持搞事業的反派的(笑)。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最後緲落說的那句「是你讓我一念成魔」,令很多觀眾懷疑緲落是不是也喜歡東華,我個人是持否定意見。
我覺得看偶像劇並不需要將所有關係轉化成男女之情。世上除了愛情,還有許多珍貴的情感存在:鳳九與家人的親情、東華與連宋的友情、息澤與阿蘭若的師徒之情……這些情感也都非常美好,不用硬把所有羈絆解讀為愛情。
緲落對東華的感覺,更像是種強者間的競爭心理。她唯一的執念是超越東華、想徹底打敗他,因此她非常執著於讓自己變強,就算犧牲同族的性命、搞得蒼生不寧也在所不惜。
這才是東華說她執念太重的根本原因。強者之間互相較勁,原本再正常不過,可當她太過糾結於勝利,反倒會將自己推進無法回頭的深淵。
而且如果緲落對東華是男女之情,她在夢裡就有好幾次機會能對鳳九這個「情敵」痛下殺手。翻冰棺一次、與沉曄對決一次、最後奪走紅氣又一次,可她都沒有選擇將鳳九殺死。
她之所以對付鳳九,純粹只為了奪取她身上的紅氣而已,跟爭風吃醋一點關係都沒有。
總之,我認為電視劇新增的緲落線是很不錯的,至少是林林總總改編之中,難得前後連貫、跌宕起伏的劇情。只是按照劇版東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調伏妙義淵來看,感覺緲落自爆後,他未來的仙生會變得更無聊吧(笑)。
▸ 煦陽|浮躁衝動到穩重自持
煦陽也是劇版要比小說豐富的角色之一。
作為赤之魔君,煦陽最一開始明顯有想搞大事的熱忱。會希望壯大三萬年前被打敗的魔族,還不惜利用妹妹的婚姻去占神族的便宜,這都足見他的野心勃勃。

不過正因此時的他太過衝動、不顧後果,後來才釀成了姬蘅逃婚、閔酥自殺的悲劇。
當他親眼看著心儀的閔酥在他面前斷氣,疼愛的妹妹與他決裂並跳下懸崖,過往那個充滿抱負的魔君彷彿瞬間被擊垮。他的倨傲不再,只能日日回憶摯愛離去的畫面,在後悔中學習成長,努力不負閔酥與姬蘅的本願。
在這之後,煦陽的作風便明顯保守了許多,不再一股腦地想去攻打神族,甚至還因此被其他魔君不滿,可我覺得這正是他成長的證明。
透過閔酥之死,他才明白衝動行事的風險有多大,更何況他也察覺到了聶初寅的不對勁,為了魔族安好,他才不希望隨便宣戰,以防被真正的敵人趁虛而入。
其實這樣的細心權衡,反倒才是上位者必須擁有的素養。畢竟權力是守護人民用的,而不是為了維護尊嚴。懂得全觀大局、冷靜行事,才足以被稱為一位合格的魔君。

在緲落奪回紅氣後,煦陽也一改過去不屑東華的行事,反倒非常認真地替他守護血淚,甚至願以性命作為結界,只為守護蒼生的安寧。
到這個時候,煦陽已經稱得上是位成熟的魔君了。他願意為了眾生,放下種族的對立,選擇與神族一起對抗曾經的魔尊緲落。
此時的他,就已經做好了為世界犧牲的準備。因此才希望小燕將姬蘅帶到安全的地方,並將「收劍是為了更好的拔劍」的道理傳給他。
雖然煦陽的死亡電視劇沒拍出來,劇本的描寫也很潦草,可他在我心中仍是位英雄。就算曾經做錯事、害過人,但到了生命盡頭,他還是相當努力想守護他的家園與族人。
這樣的魔君,並不比殉谷的梵音谷王族要卑微。

▸ 聶初寅|貪婪的虛妄
聶初寅在小說和劇裡的形象落差不大,只不過因應緲落線的增加,他還多了個緲落內應的身分,很大程度幫助緲落壯大事業。
我覺得劇版的聶初寅相較之下比較完整。從一開始只是玩世不恭的皮草狂熱者,到後來被折顏等人爆打、憤而投奔緲落,最後在不自量力的野心中被緲落殺死,整段劇情都很有脈絡。

就如同阿蘭若之夢的相里闕等人,聶初寅的結局也帶有明顯的諷刺意味。
聶初寅一開始只是不滿被神族折辱才去喚醒緲落,卻在為緲落做事的過程中,逐漸掉入「貪婪」的陷阱,開始想得到更大的力量,甚至揚言要取代魔尊。

當他沉醉在強大的力量與幻想之中,卻忽略了他的權力其實全來自於緲落,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場,就是被自己親手喚醒的緲落了結性命、不得好死。
《枕上書》的世界觀有很大部分來自於佛教,故事中的反派也多少對應了貪、嗔、癡的概念。其中聶初寅正是我認為最能對應「貪」的角色,在他身上可以見到被欲望蒙蔽的可怕,也能看到貪小便宜的後果,我想這也是很值得大家反思的。
- 文中提及的小說內容,皆以繁中實體書為準
- 更多《三生三世枕上書》系列文章 ↗
- 索取劇本檔案 or 詢問問題 ↗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