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書》的設計合輯終於走到最後一篇啦!今天要談的是後期才會加上去的特效。
仙俠劇相較其他劇種,會更需要後製的輔助,比如怪物與場景的建模、施法飛翔的特效等,由於需要科技加工,這類特效在早期的仙俠劇中都會特別不自然,不過 2020 年播出的《枕上書》就幾乎沒有這種問題,無論建模或粒子效果,看起來都很流暢!甚至有幾幕要不是看了花絮,我還沒注意到是後製,可見有多融入畫面了。
(當然這也要多虧演員優秀的演技!看看去除特效的幕後花絮,我都懷疑演員為什麼有辦法不笑場把戲演完 XD。)
這篇我便會將劇中細膩的後製做個統整,可能有些在之前的細節篇提過了,這裡就不會再放,有興趣的可以再過去看看。
⚠ GIF 動圖數量多,請注意流量 ⚠
▌建模
剛剛提過早幾年的仙俠劇常有明顯的突兀感,其中最大原因便是出在建模的質感上。在科技不甚發達的年代,建模很難做到細緻、真實、足以融入場景,尤其在與演員互動時,更容易看出瑕疵。
但比起前幾年的作品,《枕上書》的建模就都製作得不錯,除了細緻程度不輸攝影鏡頭外,與演員的互動也很自然。
▸ 小狐狸
說到建模,首先要談的當然是小狐狸了!相較於《十里桃花》,《枕上書》的小狐狸真的靈動很多!活潑的表情、自然的動作加上超 Q 的配音,一舉一動都超級討喜!

而且在和東華互動上,設計團隊也將小狐狸的肢體細節呈現得很好,不仔細看,其實很難察覺到建模的痕跡。

另外,像鳳九被逼出九尾和緊急化為原形的建模也很好看!毛皮一看就很有質感,難怪東華這麼喜歡擼狐狸(笑)。


真要說小狐狸建模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它沒有還原鳳九額間的鳳羽花印即使化形也會保留的設定,況且劇版《十里桃花》是有還原這點的,身為續作的《枕上書》卻沒有呈現,總覺得有些可惜。
▸ 其他生物
除了小狐狸以外,《枕上書》還有各種生物的建模,像我很喜歡劇情一開始,東華逗弄雪師的畫面。雖然清楚這隻雪師就劇情而言並非善類,但這幕抖抖身體再跳起來接東西的樣子,真的超可愛!超像同時養貓又養狗的感覺(笑)。

還有孟昊以原形現身的建模也很細緻,從龍的皮膚、猙獰的表情、出場的架式都充滿魄力,是這部劇數一數二震撼的畫面之一。

▸ 場景設計
可能有人疑惑,為什麼場景設計會放在這裡討論?其實這是因為我們正片裡看到的景色,並不全是棚內搭建的,當然像太晨宮、疾風院等建物是實際搭建的沒錯,但像梵音谷的雪山、九重天的雲層、碧海蒼靈四周的海洋等,都要仰賴後期加工。
正因為實景與後製會互相烘托、構築出場景美學,我就放在一起分析啦!
就和服裝造型一樣,劇中的場景同樣有依照地域不同展現差異。在九重天上,整體色系皆以白金色為主,塑造出高貴、神聖、不染塵泥的印象,也與眾角色輕盈仙氣的服裝互相呼應。


與《十里桃花》相較,《枕上書》的九重天除了華貴之外,整體風格偏向清雅明亮,不似《十里桃花》仍存在凡間宮廷濃烈繁華的色彩。當然這兩種風格各有特色,不過我認為《枕上書》將九重天跟凡間的調性分開是很明智的決定,畢竟凡間劇情在《枕上書》占了大量篇幅,將調性分清楚,更有助於切割篇章。
除了建物以外,《枕上書》的特效也有烘托出九重天的仙氣繚繞,從綿延雲海、宮宇建築,乃至飛過的禽鳥跟雲層間的閃電,全都描繪得很仔細,即便不管劇情,光看畫面也是種享受。
順帶一提,劇版《枕上書》有特別做出九重天「無夜」的特色,如果大家看得比較仔細,應該會發現這場景的亮度都差不多。


除了九重天之外,劇情中後期的主要舞台──梵音谷,也是我很喜歡的場景之一!
梵音谷原本是個充滿綠意的世外桃源,卻被沉曄斬掉三季而終年寒冬,從綠意盎然到天寒地凍,極度反差使它的視覺豐富度遠勝於其他地區。
四季如冬的梵音谷除了滿山遍野皆是雪地外,植物與建築也覆滿冰霜,甚至還能見到層巒疊嶂的茫茫雪山。


而在阿蘭若之夢出現的過往梵音谷,光色調就鮮豔很多。種類各異的植物生長茂盛,以木石製作的建築跟交通工具,呼應了人們與自然共生的特色,遠景的群山間,還有霧氣繚繞其中,彷若一座桃花源。


除此之外,由於梵音谷不像九重天一樣終日無夜,因此這裡還有不少夜景,其中幾幕伴隨流星雨、極光的畫面真的美不勝收,隨便截圖都能當桌布的等級 XD,幾乎可以說梵音谷的視覺豐富度是全劇最高的。

就像前面所提到,我一直覺得梵音谷給人的感覺很像「桃花源」或「烏托邦」,它不像九重天給人華貴的距離感,也沒有太多凡間世俗的匠氣,有種既親切、溫暖又不切實際的氛圍,很貼合梵音谷仙凡交融的特色。
礙於篇幅,劇中其他場景我就不一一網羅了,還是推薦大家刷劇時可以觀察看看,就算是只出現幾幕的星光結界和後期凡間,場景搭建跟特效也沒馬虎,很值得觀察喔!
▌特效
聊完建模,接著就要談特效啦!作為自帶東方奇幻色彩的仙俠劇,《枕上書》除了最基本的施法特效外,還多了許多出入場、憑空取物及造型替換的特效。
▸ 專屬獨特的魔法
《枕上書》大部分角色都有代表的色彩與象徵,而這些設定也有體現在特效上,因此大家施法時,法術會長得不太一樣。
比如鳳九的代表象徵是鳳羽花,色彩是粉紅色,因此她入場、化形、攻擊的時候,特效都以粉色為主,雖然花瓣的形狀不太明顯,可若仔細看施法軌跡,仍能看到花瓣飄落的粒子。

另外,鳳九的特效還有個特殊的小細節,那就是在元神回歸到出夢前,特效從粉紅色改為紅色,直到緲落奪走紅氣,特效才回歸粉色。我想這是為了暗示緲落氣息混入鳳九元神,做出的小小改變。

改為紅色的特效
至於東華的代表象徵則是佛鈴花,這除了常見於道具、海報、造型上以外,也有融合在他的入場特效中。
其實三生三世系列的角色,很多是以花卉作為象徵,像鳳九的鳳羽花、成玉的蓮花、折顏的桃花等,但東華的佛鈴花應該是用得最多的,連鳳九的婚服和劍匣上都能看見。

截圖可能不太明顯,但仔細看就會發現花瓣飛舞的痕跡
而東華的代表色眾所皆知,是紫氣東來的紫色,自然他的相關特效都與紫色脫不了關係。

除了東鳳兩位主角以外,劇中其他角色的法術也有自己的風格,這裡我就挑幾個明顯的舉例。
首先是身為四海水君的連宋,代表象徵為水,色彩為黃色。若拿連宋的特效與東鳳對比,會發現他的施法軌跡少了細碎的粒子效果,反而像流水一樣綿延,很貼合「水神」的設定。

再來是居於十里桃林的折顏,代表象徵是桃花,色彩同樣是粉色。折顏與東華一樣有著花類的象徵,因此會有花瓣的粒子效果,甚至折顏的桃花還表現得更明顯,攻擊的時候已經看不太到軌跡,只有一堆花瓣飛來飛去。

最後則是西海二皇子蘇陌葉,代表象徵同樣為水,色彩則為藍色。蘇陌葉的父親是西海水君,因此代表象徵和連宋一樣,只是蘇陌葉流水的痕跡又更明顯,加上代表色又是藍色,所以蘇陌葉身上關於水的暗示還比連宋鮮明得多。

以上幾個是我印象深刻、畫面也顯眼的範例。另外,我也推薦大家可以到官方微博下載這系列的宣傳海報。
這是《枕上書》釋出的設計物中,我最喜歡的一項!色調清新簡約,卻融入了許多細節。例如司命的滿天星辰和白真的狗尾巴草雖然劇中沒有提及,卻貼合了原著賦予的設定;折顏的桃花跟成玉的蓮花,分別對應了前作《十里桃花》與續作《步生蓮》,而我方才提到的象徵與色彩也有出現在上面,可以放大觀察看看!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 平滑順暢的替換
最後想說的,就是流暢的替換特效了!除了仙俠劇必備的憑空取物以外,《枕上書》在人物出入場的特效也做得很自然,幾乎看不到後製的痕跡。

其中我特別想提的,就是東華替換成息澤的那一幕!短短幾秒內,東華的袖子便由短變長,頭飾也由銀飾變為玉簪。不只視覺上一氣呵成,也精簡了本應繁瑣的取代劇情,將息澤的消失與東華的替換濃縮於幾秒之中。

▌總結
其實這類後製技巧,未來一定會隨著科技發展越加精緻,或許幾年後,《枕上書》的特效放在市場上已經見怪不怪,但我認為,它的特效之所以打動我,主要還是來自於與劇情的共鳴。
不管是為角色量身訂製的法術,還是流暢美麗地呈現「取代」這個稍嫌複雜的設定,《枕上書》的後製從來不只是為美而美,而會將美術與故事結合,創造出最適合這故事的美學,這樣才能給觀眾真正沉浸式的體驗。
期待未來有更多美學與故事互相輝映的作品被端到螢幕上,也非常謝謝《枕上書》的設計團隊帶來了這麼精采的呈現!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