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追劇分析】統整篇|電視劇與小說的差異──《三生三世枕上書》

2020/09/09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枕上書》是一部由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原著是在距今八年前的 2012 出版的,時隔這麼多年進行翻拍,理所當然就會存在一些版本上的差異。
雖然這些差異之前有稍微提過,不過鑒於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主題,東說一句西說一句的也有點凌亂,所以我還是想獨立開篇來探討這部分!
那如果是有追蹤這系列的讀者應該知道,筆者是因為劇版《枕上書》入坑的,因此我無庸置疑偏好劇版。不過這篇文章還是會盡量以客觀的角度評斷兩者優缺,給大家比較公正的觀點。
當然也歡迎所有喜歡《枕上書》的仙友留言或 mail 分享你的想法或見解,無論你喜歡小說、電視劇,又或者兩個都愛,都非常期待能聽到你的回饋!
⚠ 劇透注意 ⚠
以下內容含有大量劇透,會介意者請斟酌閱覽!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主要角色

東華鳳九兩位主角上,電視劇相較小說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兩者性格都變得溫柔許多,不像原著那樣強勢,但要說這樣是否有偏離角色的疑慮?我認為也不至於。因為在主要性格上,劇版東鳳仍是貼近原著的。
比如鳳九戲弄人時的古靈精怪、承擔女君的端莊大氣、面對東華的傻氣糊塗;
東華閱盡滄桑的淡然沉著、樂於耍人的腹黑毒舌、在鳳九面前瞬間變得像孩子般的反差個性……。
這些都是原著賦予他們的靈魂,劇版也確確實實有延續下來。劇中的改編不過是在這個主基調上增添了幾個不同面向的描寫,呈現出另個模樣的東華與鳳九而已。
那究竟電視劇和小說的東鳳有哪些不同,以下我就分項來一一聊聊。

鳳九|瀟灑果決 v.s. 敏感多思

由於原著中鳳九是推動劇情的主視角,作為讀者,我們從頭到尾都能很清楚地跟著她去經歷、感受一切,可以細膩地體會到她對東華是如何愛得執著、又如何被傷得放手。
尤其在阿蘭若之夢中,她屢次與蘇陌葉或息澤(實際上是東華)談論到東華的時候,那種傷痕累累的黯然更是被描述得非常令人難過。
然而電視劇勢必無法像小說一樣能將鳳九的心聲直白表露出來,得依靠演員的表演去將這些情緒帶給觀眾,但劇情的改編和導演的導戲習慣又大幅弱化了鳳九性格的高光,導致劇中的鳳九顯得薄弱很多。
(關於這部分有在劇情錯誤篇中討論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進去閱讀。)
不過若單以劇情對角色性格的影響,我覺得劇版仍呈現得很不錯!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透過凡間刻骨銘心的報恩讓原本天真活潑、不諳世事的鳳九瞬間成長,讓她之後的改變更有脈絡。
正因為見到身邊眾人因她打亂歷劫而受傷死亡,她才會明白自己不顧後果的行事會帶來多少麻煩;
正因為親身經歷了愛而不得的痛苦,她才更懂得阿蘭若被沉曄拋棄時的痛而為她落淚、替她不值;
正因為在追著帝君的路上弄得遍體鱗傷,她才會理解緣分無法強求而選擇放手。
這樣前後反差帶來的張力我覺得是小說比較缺乏的,畢竟小說中我們是直接看到成長後的鳳九,過去那個不諳世事的女孩只有透過回憶簡單描繪出來,對她因傷成長的感觸自然沒那麼深刻。相對而言,劇版就透過這段凡間劇情將角色成長做了滿好的鋪陳。
再來就是針對「鳳九在阿蘭若之夢中記得東華」這個改編帶來的差異。這部分我雖然一樣喜歡劇版的呈現,但小說的情節我也認為同樣精彩,這裡就輪流分享一下。
先談談小說的劇情吧!
小說中鳳九並不曉得息澤就是東華,導致鳳九在跟息澤的相處上非常遲鈍(即便已經接吻了兩次,卻到圓房前才意識到自己喜歡息澤);並且在知道自己喜歡他後,對他的情感表現十分主動(像是息澤吃醋時會去親他、圓房後會覺得他是自己的人)。
會有這些反應,都是因為鳳九並沒有把過往對東華的印象套在息澤身上,所以她的情感不會被過往的記憶干涉。雖然這個設定會讓有些讀者感覺鳳九移情別戀,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還記得鳳九在被雪獅打傷回到青丘後,曾跟謝孤栦說過這麼一段話嗎:
「雖然他無論什麼樣我都很喜歡,但比之他那樣尊崇地高高在上,要我希望的話,我卻寧願他不要那麼好。」
我希望他沒有住在太晨宮,不是帝君,這樣就只有我一個人看到他的好,只有我一個人喜歡他。」
東華變成息澤而鳳九再次愛上他,毫無疑問便呼應了她所說的:無論東華是什麼身分,只要他是他,她就會看見他的好並愛上他。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小說的安排也很好。前後呼應的劇情會讓整段故事更具整體性與連貫性;同時也讓鳳九因為東華竄改記憶而獨自下凡有了非常直接的因果關係。
若說小說是用一個強烈的轉折(東華竄改鳳九記憶)去鋪陳最後大婚的分別,那劇版就是用許多細碎的劇情去綿延出最後的誤會。
在鳳九得知息澤就是東華的情況下,她過去的陰影和自卑會持續作用在她對東華的感情上,所以劇版透過各種細微的劇情將鳳九心中的「不安全感」一步一步堆砌起來。
從小狐狸被拋下的心傷、凡間面對王君時屢次詢問他是不是相信自己、重逢後一直認為東華在騙她、老是覺得自己像在作夢……等。
鳳九一次又一次的恍然都暗示了她對東華缺乏信任感,加上電視劇裡她對姬蘅的心結又從來沒有被解開,在如此不穩定的狀況下又碰上東華因為姬蘅缺席婚宴,就像負重累累的駱駝被壓上最後一根稻草,直接將她徹底擊潰。
相較小說,劇版在大婚誤會的鋪陳比較著重於鳳九敏感細膩的情感轉折,因此劇情張力一定比小說要弱。但論脈絡的話,我認為劇版承先啟後的效果是做得更加完整的。
總體而言,小說鳳九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瀟灑、果決、自信的。
像是碰上醉酒的沉曄時會動手劈暈他、當小燕說可以佔回他便宜時會直接要他滾;總是自信於容貌、也對自己的腦補深信不疑。這樣俐落爽利、充滿自信的性格可說是小說鳳九的性格特點。
而在電視劇裡,鳳九則明顯變得溫柔細膩許多,雖然待人仍有瀟灑的一面,但舉止還是比較溫和。比如會照顧醉酒時的沉曄、體察並安慰陌少的情緒等。
這在她與東華的相處上也能看出端倪。比如她會懂事地扶著重傷的他去一旁坐著、會摸摸他的頭帶他逛市集、會在圓房隔天跑去做紫薯餅等。
劇版放大了鳳九個性上「柔」的那一面、削弱了瀟灑直率的特質,這除了為鳳九這個角色帶來不同的認識,也為她後續因為不安全感下凡的劇情做了情感鋪陳。
雖說堅毅的性格被弱化是頗為可惜的一點,不過單純考量角色氛圍及劇情脈絡的情況下,我自己還是更偏好劇版的溫和鳳九一些。

東華|霸氣強勢 v.s. 霸道可愛

跟鳳九比起來,劇版的東華就要比小說強化很多。畢竟小說中東華的主觀描述不多,比較難讓人像鳳九那樣共情;但電視劇中除了有演員深厚的表演,也多了許多側寫鏡頭,讓東華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
冷漠、威嚴、毒舌、不要臉,這些是東華這個角色被原著賦予的靈魂。
其實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東華最主要的個性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只不過小說從頭到尾都把這樣倨傲的一面放得很大,撒嬌、溫柔這些偏「柔」的性格則相對薄弱。
而電視劇在東華與鳳九在一起後,就明顯削弱了他強勢的個性,增添了許多溫柔、浪漫、可愛、親切的性格。
小說裡的東華霸道強勢,狠勁一來從不給人留情面。像吃小燕醋的時候會直接把他打下樓梯、面對姬蘅提出想隨侍身邊的要求時會毫不留情斬斷她的念想;
同時,他也無比自信跟倨傲,意識到自己喜歡鳳九時會歸咎於自己的眼光好、吃沉曄醋的時候會問她沉曄哪裡比他好。
如此強勢的個性導致小說中的東華很難去體察鳳九情緒,幾乎都是用最結果導向、帶點蠻橫的方法去行事。
所以在阿蘭若之夢裡他選擇用息澤的身分跟她相處相愛甚至圓房、在出夢後選擇修改鳳九的記憶去換取兩人感情的穩定、大婚誤會後選擇用調伏妙義慧明境而非徹底淨化的方式解決濁息。
這些做法都顯示了他強勢霸氣、不顧後果的行事作風,但這並不代表他對鳳九的愛不深,就如同重霖之後對鳳九所說:
「帝君只是用他的法子護著這段緣罷了,也許他沒有用對法子,但著實很盡力是不是?」
即使再霸道再不講理,但說到底東華會做出這些選擇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護著他們微薄的緣分。無論如何,他確實也為他們之間得來不易的情緣做了很多努力。
而在電視劇中,東華除了帶點天地共主的威嚴與霸氣,其他部分就要比小說溫和得多。就算戲弄人也會把握分寸、嘴巴毒但臉上總帶著淡淡笑意,基本上除非踩到他的地雷,否則東華幾乎不會用致傷的方式對待人,這是他的君子氣度。
至於在跟鳳九的相處上,劇版則將東華內心孩子氣及熱情的一面放大很多。
原先的霸氣轉變成了帶著些許溫柔的霸道。即使行事不講道理,卻還是能從他溫和的動作、充滿愛意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對鳳九的溫柔跟寵溺。
同時,他毫無隱瞞的示愛也更顯示了東華就像個孩子一樣,總渴求著鳳九的關懷。從圓房後會依依不捨地跟鳳九撒嬌、出夢後會牽著鳳九去種四季樹、回太晨宮會變成望妻石……。
這些地方都加強了他對鳳九的眷戀之情,使劇版東華在相愛前後的反差更強烈。
除此之外,劇版東華跟小說相比還有個特別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對鳳九的愧疚
電視劇裡,東華對鳳九過往心傷的反應非常強烈,強到他對「保護鳳九」這件事產生了很大的心結。
他對鳳九過往的愧疚跟自責驅使他想時時刻刻保護她、不再讓她受傷,甚至不惜為此隱瞞自己將羽化一事,即使被鳳九誤會也不明說。
這種愧疚心理是小說比較沒有顯示出來的,因此小說才總讓人感覺鳳九對東華的感情要比東華對鳳九深很多。
(畢竟小說要鋪梗,將東華的深情集中至結尾揭開才會比較有張力,只是這樣一來就比較難感受到他對鳳九的情。)


▌劇情安排

聊完了角色,再來就是要討論劇版和小說的劇情差異了。
由於劇版有做改編的部分非常多且零碎,這篇只會針對大設定的變動討論,如果想看比較細微的劇情差異,可以到下面這篇文章閱覽。

凡間

凡間這段劇情電視劇相較小說做了非常大的更動,除了連貫後續的主要設定外,其他都是完全嶄新的故事。
我想劇本會這樣寫是因為鳳九下凡成為陳貴人的劇情已經在《十里桃花》電視劇裡呈現過一次,作為續集的《枕上書》再安插進這段難免有些不妥。
不過就如我已經不曉得吐槽過幾輪的,電視劇裡的凡間劇情真的既拖戲又沒有亮點。節奏瑣碎不說,劇情又非常粗糙狗血,故事性是整部戲中最低的,頂多只有憨憨王君宋玄仁與小九的這段情劫劇情還稍微能看。
但平心而論,相比另外兩條主線東鳳與曄蘭,仁九這段感情線仍明顯缺乏穩固的劇情脈絡去做支撐,可看性仍舊不足。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小說當中,鳳九下凡的劇情著墨不多,並且大部分是以葉青緹重生為仙後的回憶角度去描寫。
我自己滿喜歡小說中鳳九被皇帝賜給葉青緹為妾後,鳳九直接向葉青緹坦白自己神仙的身分以及為助東華歷劫下凡的劇情。她會天南地北地跟他聊天、抱怨,而他則總是在旁傾聽並露出笑容。
這樣相處的篇幅雖然少,卻側寫出了鳳九的心性與葉青緹的深情,也為葉青緹為鳳九擋刀而死的劇情做了簡單鋪陳。
不過這樣匆匆帶過的描寫就會讓鳳九的成長變得薄弱,很難從有限篇幅中感受到她為何下凡後會成長那麼多,因此在鳳九的成長線上,劇版刻劃還是比較完整的。

阿蘭若之夢

劇版的阿蘭若之夢在主要設定上就跟小說存著差異。比如鳳九元神跑到阿蘭若身上後,劇版是讓鳳九完全失憶(連人都記不起來),小說則只喪失了外貌記憶(對人的記憶仍然保存);
沉曄造夢復活阿蘭若的部分,劇版是每一次阿蘭若的生命走到盡頭時沉曄會用琉璃盞蒐集元神,如此循環往復兩百年,小說則是沉曄在夢中塑造出阿蘭若的身軀後,再慢慢將她的魂魄集全。
而且劇版沉曄有發現這一世的阿蘭若跟過往不同,小說則一直到東華卸除修正術後,沉曄才察覺阿蘭若的身分有假。
撇除劇版刪減太多片段的問題,光就完整劇情而言,我認為電視劇的設定還是比較合理的。小說裡,鳳九因為喪失外貌記憶而始終沒發現息澤是東華的設定一直讓我覺得突兀。
她很清楚記得東華跟姬蘅的過往、頻婆果被換走等事情,但卻從沒疑惑過和東華同樣紫衫銀髮及身帶白檀香的息澤是我一直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紫衫銀髮是身為上古神祇的東華最明顯的外貌特色,就算從未見過帝君本人,也應該會從書中讀到相關的「知識」,只要有這段知識,即便是從沒見過帝君的小地仙,也多少會猜出他的身分。
同理,若鳳九有存在這樣的知識,就不該不懷疑同樣紫衫銀髮的息澤,更何況鳳九對東華的一切那麼熟悉,單單喪失物象記憶就能讓她完全認不出來,老實說是有點牽強的。因此我才認為電視劇那樣完全喪失記憶的設定會比較合理。
不過沉曄造夢復活阿蘭若的部分我就覺得兩個版本各有優勢。
小說裡因為鳳九有故意用阿蘭若的身分去演戲,沉曄會沒察覺阿蘭若的身分有假是滿正常的,加之小說原本就設定夢中的阿蘭若只是個軀殼,沉曄會對她冷漠也有一個解釋;
劇版則因應夢境設定的改變,讓沉曄有發覺這一世的阿蘭若有所不同,甚至醉酒後還會對鳳九發脾氣,這樣的改編在邏輯上也通順,甚至我覺得按照劇版的劇情走向,沉曄的癡要比小說強烈很多。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星光結界

關於星光結界的改編之前也提過我個人仍是偏好劇版,因為我認為劇版的改編要比小說更貼近東華鳳九用一己之力跟天命相抗的主軸。但我並不認為小說的劇情安排是不好的,相反地,我反而覺得小說用那種方式收尾是最好的安排。
電視劇跟小說製作上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電視劇可以一部一部獨立進行,就算要做大幅度改編也沒什麼問題。畢竟對電視劇製作商而言,能把這一部戲做到豐富充實、吸引觀眾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像是劇版《十里桃花》就將東華鳳九的故事做了非常劇烈的變動,雖然對原著粉而言會覺得 OOC,但從事實面看,這個改編的確吸引了非常大量的觀眾。對廠商而言,一部戲能帶來如此成效當然是最大的利益。
若用這個視角重新審視劇版《枕上書》的改編內容也就見怪不怪了。不論是凡間、阿蘭若之夢還是星光結界,電視劇都將原先較簡略或張力較小的劇情放大很多,這都是為了讓電視劇的成效能跑出好成績。
因此劇版多了東鳳共鬥緲落、破除結界的劇情我覺得非常好,如若按照小說劇情走,鳳九衝進來只用一劍就幫助東華解決緲落,不免會讓人感覺這個結局有些薄弱。而多了鳳九沾心頭血的片段後,除了讓劇情變得豐富、張力更大,也為之後東鳳的血液交融清除濁息埋下伏筆,我認為這是劇版改編十分不錯的地方。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反觀小說從製作考量就與電視劇不同,小說會更重視每一部的故事情節要環環相扣(尤其是系列作),可能第一部埋下的梗會由第二部解釋、第二部留下的謎團會留待第三部解決,這樣邊享受故事、邊尋找彩蛋正是閱讀小說最有趣的地方。
因此小說裡由白淺夜華合力破星光結界、墨淵拿半個崑崙墟盛裝濁息的劇情反倒會比劇版只單靠東鳳破除結界來得好。既連貫了前作《十里桃花》、又為《枕上書》的故事畫下精彩句點,同時也埋下了後作《菩提劫》的伏筆,讓讀者更有懸念。
雖然《菩提劫》的故事尚未公諸於世,但我相信等到故事出版的那天再回過頭看《枕上書》的結局,一定又會有不同的風味,而這就是系列小說能帶來的醍醐味。


▌總結

身為一個在看劇版《枕上書》前並沒有接觸過三生三世系列作品的觀眾,為了理解這個故事的全貌,我在這半年中陸續將小說的《枕上書》與《步生蓮》全部看完一輪。雖還遠遠稱不上道地的原著粉,但我想還是多少具備能公正剖析這部作品的資格。
我會書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比較小說與電視劇到底孰優孰劣,只單純想透過不同的面向去將《枕上書》這部作品分析得更加完整。
對我而言,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它們都是《枕上書》這部作品的其中一個面貌。即使擁有著類似的靈魂、存在著些許不同的差異,但毫無疑問都是非常精采的作品。
就如同西方諺語所說:「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的喜好、關注點都不同,對一部作品自然就有不同的解讀,不需要為了捍衛自己的喜好,攻擊那些悖於自己的聲音,抱持尊重包容的心更能看到開闊的世界。
我非常喜歡《枕上書》的故事,喜歡唐七筆下的東鳳、也喜歡電視劇呈現出的東鳳,我覺得他們都各自生活在屬於他們的世界中,同樣快樂幸福、同樣精彩燦爛,沒有誰好誰壞。
這篇文章僅僅是來記錄這兩個故事的異同之處,並記錄下自己閱讀及觀看後的理解,將我心中的「哈姆雷特」分享給大家。

▫ 文中所有劇情畫面皆截圖自電視劇正片
美吟葉
美吟葉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冰陽 Hiyou
冰陽 Hiyou
49追蹤者
67內容數
喜歡分享感動的小小寫作者。 來信請至 [email protected]
喜歡分享感動的小小寫作者。喜好很多、話也有點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