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耳小旅行Podcast製作秘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人呆,看臉就知道!我想我應該就是屬於這種的😝

常常傻傻一股衝勁做一件事,沒有在算報酬率,或“是否有市場”。可以說我是傻子,也可以說我很熱情。但總之我就是喜歡做我覺得開心的事情,那這件事情如果可以帶給身邊的人快樂,我就覺得更開心了! 對傻子來說,報酬率就是自己與他們的開心指數🥰

過去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影像配樂相關的工作,所以宅在家裡面對電腦創作是一件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習慣了。

自從重心轉到教學之後,我花了很多心思構想要怎麼樣讓音樂這件事情進入到孩子的生活,以及如何讓大家更注重“聆聽”這個感官。 因為主流的社會太注重“看到”什麼,而更少機會教育孩子“用心聽到”什麼。其實我們很少靜下來用心聆聽,包括聆聽世界,聆聽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現代的社會好多好多的雜訊,好多對立,而這也是我花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到現在還在學習的事情,學習聆聽,需要的是放下自己的執見,敞開心門願意”聽見“。

但從孩子身上,我看到他們天生擁有不帶成見且富有想象的聆聽力,甚至不需要特別給他什麼道具,他們自然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在那裡面盡情的享受著。這是我覺得非常感動的一件事情。 也因為如此,每當在教學裡面我看到孩子們因為音樂的分享而有了各種啟發,我都會覺得好感動,也很有成就感。這就像是你在幫一個不知道何時會發芽的種子,用心的翻土、澆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開花。

這樣默默的耕耘是我在教學裡面學習到的一種安靜的快樂。很多時候沒有很多人知道,可能那個瞬間只有你跟孩子,但是那樣的快樂卻是讓我能夠持續堅持教學下去的重要養分。

前幾天有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製作這個節目,我告訴他洋蔥耳小旅行是我希望回饋給世界的小禮物,因為音樂給了我好多,所以我也希望將這樣的美好散播給更多我不認識的孩子們,我希望透過這樣的頻道,讓更多的孩子或家庭,不管距離多遠,都能感受到音樂的幸福與美好。在那小小的時間軸當中,我們一起創造想像,一起營造美麗的世界,更希望從這裡面,我們能夠成為更真,更善,更美的人。

後記:好吧我好像忘了寫這篇的重點主軸^^

PODCAST製作流程其實很繁瑣:

從構思主題和企劃節目中的活動到寫腳本、順稿、找音效,音樂,還有錄音,再到剪接和混音,最後撰寫介紹文以及再上到平台,當然還有宣傳到粉絲頁讓大家知道。這些過程真的是花蠻多時間的。但我卻很甘之如飴並享受其中,我想我會繼續當個幸福的傻子,繼續散播音樂的愛給大家❤️

邀請你一起加入洋蔥耳小旅行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6aLj7M

Spotify https://reurl.cc/kZqMrr

Firststory https://reurl.cc/0j64Zl

KKbox https://reurl.cc/MAX6Ov

有機會再來分享我如何構思以及找到相關的音樂音效給大家吧~!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別忘了在下方訂閱追蹤、拍拍手或留言給我鼓勵喔😘

臉書FB: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的沙龍
4會員
20內容數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2/21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2021/12/21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吸收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用看的是第一大宗。然而在資訊轟炸眼球資訊的同時,有過多資訊的刺激實在讓我心慌,特別是最近ai的風潮使然,我的社群、信件談論到的話題都跟ai脫離不了關係,種種過量的資訊讓我最近有點吃不消,甚至多了幾分焦慮,越想趕快把資訊吸收進去,就越無法好好理解資訊背後所要表達的意義。 暫停之際
Thumbnail
吸收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用看的是第一大宗。然而在資訊轟炸眼球資訊的同時,有過多資訊的刺激實在讓我心慌,特別是最近ai的風潮使然,我的社群、信件談論到的話題都跟ai脫離不了關係,種種過量的資訊讓我最近有點吃不消,甚至多了幾分焦慮,越想趕快把資訊吸收進去,就越無法好好理解資訊背後所要表達的意義。 暫停之際
Thumbnail
110學年上學期帶著四年級的小朋友進行podcast的語文課程,小朋友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撰寫腳本、錄音、找音效等能力。我的教學方式不是像普通班的科任老師,有固定的教材,每個班級都照一樣的進度教,而是依照每個小組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適合的學習活動,因此每一組小朋友產出的創作都不一樣......
Thumbnail
110學年上學期帶著四年級的小朋友進行podcast的語文課程,小朋友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撰寫腳本、錄音、找音效等能力。我的教學方式不是像普通班的科任老師,有固定的教材,每個班級都照一樣的進度教,而是依照每個小組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適合的學習活動,因此每一組小朋友產出的創作都不一樣......
Thumbnail
為了與你一起發現幸福!所以,40歲的媽媽與幼兒園念大班的孩子,決定一起做Podcast。
Thumbnail
為了與你一起發現幸福!所以,40歲的媽媽與幼兒園念大班的孩子,決定一起做Podcast。
Thumbnail
🤓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人呆,看臉就知道!我想我應該就是屬於這種的😝 過去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影像配樂相關的工作,所以宅在家裡面對電腦創作是一件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習慣了。 後記:好吧我好像忘了寫這篇的重點主軸^^ PODCAST製作流程其實很繁瑣: 邀請你一起加入洋蔥耳小旅行
Thumbnail
🤓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人呆,看臉就知道!我想我應該就是屬於這種的😝 過去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影像配樂相關的工作,所以宅在家裡面對電腦創作是一件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習慣了。 後記:好吧我好像忘了寫這篇的重點主軸^^ PODCAST製作流程其實很繁瑣: 邀請你一起加入洋蔥耳小旅行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