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節目自己做—小孩的Podcaster初體驗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10學年上學期帶著四年級的小朋友進行podcast的語文課程,小朋友透過小組合作,進行撰寫腳本、錄音、找音效等學習,強化組織與表達能力。我的教學方式不是像普通班的科任老師,有固定的教材,每個班級都照一樣的進度教,而是依照每個小組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適合的學習活動,因此每一組小朋友產出的創作都不一樣,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習體驗!以下分別介紹3組學童的學習過程與作品。

一、小組名稱:4A

1.學生背景:4A的學生除了1位新生,其他都是已經入班一年的老屁股,個性十分活潑,不管是IQ還是EQ能力都是相當被肯定的一組,也許也因為如此,這一組的新生適應的特別快速,表現幾乎很快地和老鳥一樣好XD

2.學習活動:在製作podcast前,因為我們的教室在開學前經過一番裝潢和整理,變得很有文青風味,同事間常開玩笑說我們要開咖啡廳,而這學年剛好跟潛能、特教的老師有不少互動,因此促成「和樂咖啡廳」的活動。活動的目標是讓資優班的孩子學習服務/協助潛能班的孩子,然後讓潛能班的孩子能學會社交與生活技巧(如計算餐費、付錢等等)。

3.podcast主題發想:因為有和樂咖啡廳的經驗,孩子接觸到了不同狀況/障礙的潛能班學生,我們挑了其中一個小朋友最有印象的自閉症孩子,一起認識自閉症,並希望能夠透過本集節目,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知道如何跟自閉症的朋友相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4.本集節目:和樂咖啡廳營業啦!機器人同學是傳說中的神祕顧客?!

raw-image

二、小組名稱:4B

1.學生背景:這一組除了一位女同學外,其他都是新生,有鑑於大部分的人都還在熟悉資優班的環境和學習方式,我沒有給太難的挑戰。我帶著小朋友從平常大家聽過的podcast著手,討論出大家想要做的廣播劇形式。我們參考的範例是如果兒童劇團的豬探長推理故事集(其中一位小朋友是忠實聽眾~)

2.podcast主題:確定形式之後,小朋友討論出想要改編《布萊梅樂團》這個西方經典童話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先把會出場的角色寫下來,接著再合作寫出一段一段的劇情,小組會討論出誰負責寫哪一段,寫完後再和大家一起討論需要修改的地方。故事差不多寫完後,我們開google雲端協作,將劇本打在google文件上,這樣每個人在任何時候有網路的狀況下都可以撰寫、編輯此劇本。(自從疫情開始,我們讓孩子皆熟悉、經常使用雲端網路作業)。

3.學習過程:小朋友一開始不太熟,上課都還有些拘謹,開始寫劇本之後就越來越投入,或笑或鬧,感覺很有興趣的樣子。剛開始要錄音的時候有些小朋友也碰到「放不太開」的瓶頸,但隨著老師的帶領與一次次的重複聆聽自己的聲音作品,他們漸漸抓到感覺,更加的投入其中,一心只想把節目做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4.本集節目:驢子、狗、貓和雞為什麼會湊在一起?小孩的布萊梅樂團廣播劇

raw-image

三、小組名稱:4C

1.學生背景:這一組加入了一位表現非常突出的新生,她非常積極、主動地投入資優班的課程,家裡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源。這一組的小朋友除了她之外,其他相對起來個性都比較隨和一些,甚至也有非常害羞的,然而透過小組的學習,積極主動的孩子學會等待、與他人合作,害羞的孩子也因為有同學的接納而能夠依照自己的步調學習。(老師反而還比較著急阿~)

2.podcast主題:這一組的孩子有兩個人對歷史很有興趣,我們先討論出了要做說歷史故事的方向,再討論出要講什麼歷史故事。接著我們討論出了形式,要像上課一樣,有一個老師會講大部分的歷史故事,其他三位則當學生,一位是資優生(老師在講什麼都聽得懂,而且可以充分地回應老師)、一位是普通的學生(會提出一般人會提出的問題)、一位則是插科打諢的天兵學生(會問一些啼笑皆非的問題),形式確定後,孩子寫腳本寫得更加順利。

3.學習過程:在寫劇本的時候有發生一件事令我一像深刻,那位積極主動的新生確定我們要寫桃園陸遜呂蒙捉關羽的故事居然沒多久就在家把整個劇本幾乎寫‧完‧了!我真是嚇了一跳,後來我告訴她,這是一個小組的任務和學習,希望她不要把其他人的份一起做完,要給別人也有學習的機會,後來我大幅地調整每個人負責撰寫的部分,順利地完成節目。那位害羞的孩子在本次的專案中一直都比較被動,因為他對歷史的興趣沒有那麼濃厚,不過我想經過這一次的體驗,他應該也對歷史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或感覺。

4.本集節目:小孩愛吃史~今天老師要說陸遜呂蒙捉關羽的機智故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四、結論:

除了節目上傳前的後製剪接,主題、腳本發想與撰寫、錄音、找音效都是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本次專案不僅是自主、跨領域的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也是溝通與互動的學習。4A組別甚至可以廣義地到社會參與的部分,若是還有時間讓他們在學校內進行認識自閉症的特教宣導、那這部分的學習會更完整。

其他收聽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i4v1t20m8x0a36idn8mmvl/platforms

很開心能帶這著這群小可愛進行這樣的體驗、他們真的很棒,也獲的不少家長的正面回饋,下學期,我們將進行更精彩的課程!請拭目以待我的分享❤❤❤❤❤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同事子晴、思妤、凱茵與潛能班的老師,沒有你們這個課程不會順利的完成,謝謝你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9會員
60內容數
Lo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Thumbnail
2024/12/30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Thumbnail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10學年上學期帶著四年級的小朋友進行podcast的語文課程,小朋友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撰寫腳本、錄音、找音效等能力。我的教學方式不是像普通班的科任老師,有固定的教材,每個班級都照一樣的進度教,而是依照每個小組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適合的學習活動,因此每一組小朋友產出的創作都不一樣......
Thumbnail
110學年上學期帶著四年級的小朋友進行podcast的語文課程,小朋友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撰寫腳本、錄音、找音效等能力。我的教學方式不是像普通班的科任老師,有固定的教材,每個班級都照一樣的進度教,而是依照每個小組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適合的學習活動,因此每一組小朋友產出的創作都不一樣......
Thumbnail
每個月一次的Kid’s Cafe,小朋友們一起來當一日咖啡店員,從想菜單、準備食材開始,到現場招呼、做菜、點餐、送餐、收拾,都需要小朋友親手完成,孩子在之中學習到的是生活與他人共存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月一次的Kid’s Cafe,小朋友們一起來當一日咖啡店員,從想菜單、準備食材開始,到現場招呼、做菜、點餐、送餐、收拾,都需要小朋友親手完成,孩子在之中學習到的是生活與他人共存的能力。
Thumbnail
🤓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人呆,看臉就知道!我想我應該就是屬於這種的😝 過去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影像配樂相關的工作,所以宅在家裡面對電腦創作是一件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習慣了。 後記:好吧我好像忘了寫這篇的重點主軸^^ PODCAST製作流程其實很繁瑣: 邀請你一起加入洋蔥耳小旅行
Thumbnail
🤓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人呆,看臉就知道!我想我應該就是屬於這種的😝 過去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影像配樂相關的工作,所以宅在家裡面對電腦創作是一件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習慣了。 後記:好吧我好像忘了寫這篇的重點主軸^^ PODCAST製作流程其實很繁瑣: 邀請你一起加入洋蔥耳小旅行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Thumbnail
七月中旬,台灣疫情還算和緩,雖然考碩士的計劃被硬生生打斷,但我很平安,還可以為自己做下一步地打算。早晨沖上一杯熱拿鐵是我一天精神的來源,在自製的優格上撒上一些麥片、鋪上一些水果就是一餐。滑著各個找工作的平台,疫情當下,關於藝術方面的工作實在不好找,都說不缺人或者寄了履歷之後
Thumbnail
七月中旬,台灣疫情還算和緩,雖然考碩士的計劃被硬生生打斷,但我很平安,還可以為自己做下一步地打算。早晨沖上一杯熱拿鐵是我一天精神的來源,在自製的優格上撒上一些麥片、鋪上一些水果就是一餐。滑著各個找工作的平台,疫情當下,關於藝術方面的工作實在不好找,都說不缺人或者寄了履歷之後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