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佛光菜根譚_自然因果法則(02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佛光山2022年春節平安燈會_燈景
無心是極樂,無我成好事,
無住嚴熟土,無生功德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Non-self gains merits. Non-arising gains merits.
Non-abiding brings you to the pureland.
Detachment brings you to ultimate blis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 Humble Table, Wise Far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妄心妄境,如魚吞鉤,痛楚割截身心。 真心正念,不被鉤牽,功如圓滿明月。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淨心自閑, 天倫團聚家自樂,世道公正民自安。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一個人的成就,在於日積月累; 一個人的成功,在於堅毅不拔。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做事要發心,開發心地才能生長萬物; 待人要慈悲,興慈行悲才能得到人緣。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立身,要立萬世不敗之身; 做人,要做千秋不朽之人。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Set a role model for the world, and you will be a virtuous perso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一切好事,從我本身做起; 一切壞事,從我本身改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妄心妄境,如魚吞鉤,痛楚割截身心。 真心正念,不被鉤牽,功如圓滿明月。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淨心自閑, 天倫團聚家自樂,世道公正民自安。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一個人的成就,在於日積月累; 一個人的成功,在於堅毅不拔。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做事要發心,開發心地才能生長萬物; 待人要慈悲,興慈行悲才能得到人緣。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立身,要立萬世不敗之身; 做人,要做千秋不朽之人。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Set a role model for the world, and you will be a virtuous perso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一切好事,從我本身做起; 一切壞事,從我本身改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