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佛光菜根譚_自然因果法則(02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貪心不能致富,喜捨才能多福,
利他不忘自謙,自謙才能度眾。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Greed cannot make fortune.
Joyful giving can bring good fortune.
Be modest when benefiting others.
Modesty can help save sentient being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 Humble Table, Wise Far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心是極樂,無我成好事, 無住嚴熟土,無生功德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Non-self gains merits. Non-arising gains merits. Non-abiding brings you to the pureland.
妄心妄境,如魚吞鉤,痛楚割截身心。 真心正念,不被鉤牽,功如圓滿明月。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淨心自閑, 天倫團聚家自樂,世道公正民自安。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一個人的成就,在於日積月累; 一個人的成功,在於堅毅不拔。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做事要發心,開發心地才能生長萬物; 待人要慈悲,興慈行悲才能得到人緣。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立身,要立萬世不敗之身; 做人,要做千秋不朽之人。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Set a role model for the world, and you will be a virtuous perso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無心是極樂,無我成好事, 無住嚴熟土,無生功德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Non-self gains merits. Non-arising gains merits. Non-abiding brings you to the pureland.
妄心妄境,如魚吞鉤,痛楚割截身心。 真心正念,不被鉤牽,功如圓滿明月。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淨心自閑, 天倫團聚家自樂,世道公正民自安。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一個人的成就,在於日積月累; 一個人的成功,在於堅毅不拔。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做事要發心,開發心地才能生長萬物; 待人要慈悲,興慈行悲才能得到人緣。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立身,要立萬世不敗之身; 做人,要做千秋不朽之人。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Set a role model for the world, and you will be a virtuous perso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偉大佛陀開示:「若過去生,曾於三寶福田,種很小的善根,將來可得無量的果報。」若要修積廣大福德,於三寶門中修來的福田最殊勝。佛殿壇城為諸佛神聖於世間安住之勝位,恭設一座莊嚴殊勝的壇城,將攝受廣大眾生,生起對佛法的感動及好樂隨學心,令善根益漸增長。
Thumbnail
佛陀曾開示:「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真正的孝道,不僅是晨昏定省,奉養生活無虞,主要還是應該使雙親能學佛,去惡行善,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佛陀所開示的孝道為。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
Thumbnail
偉大佛陀開示:「若過去生,曾於三寶福田,種很小的善根,將來可得無量的果報。」若要修積廣大福德,於三寶門中修來的福田最殊勝。佛殿壇城為諸佛神聖於世間安住之勝位,恭設一座莊嚴殊勝的壇城,將攝受廣大眾生,生起對佛法的感動及好樂隨學心,令善根益漸增長。
Thumbnail
佛陀曾開示:「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真正的孝道,不僅是晨昏定省,奉養生活無虞,主要還是應該使雙親能學佛,去惡行善,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佛陀所開示的孝道為。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