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美好——<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在最絕望的黑暗角落,總會找到美好的意義。這不只是《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的封面副標題,也是獻給2022年的祝福。
其實上門這一段開頭我寫得太平實了。我看完時內心的吶喊是:哇哩咧,作者艾加·凱磊本人也太有趣、太有大愛了!真希望能和他當朋友!我還要看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譯者王欣欣翻得也很好,我也要看她翻得其他作品!為什麼我當年買完書還沒看就離家了,害它躺在書架上這麼久……(真實感受,並非我回台吃太多美食太嗨了)
筆鋒一轉,還是恢復我平常的冷姿態,認認真真寫心得吧。
艾加·凱磊(Etgar Keret)是一個創意十足的以色列作家。他寫得短篇故事已經有超過50篇被改編成電影,也數次獲得以色列初版協會白金獎、諾斯達特國際文學獎等等。這本《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是作者第一本非虛構的真實故事,是作者從兒子出生到父親辭世這段期間的生活隨筆。
別看書名是美好七年,內容可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而是有有趣,有感傷,有唏噓,也有感動。前半本書是作者在兒子還沒有表達能力的牙牙學語那幾年所寫下。作者天生異於常人的淘氣風格,讓我在看前半部分的幾篇結尾都噗嗤笑了出來。
例如《非真心簽書》這一篇,凱磊在第一次的簽書活動上,覺得自己要幫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簽書,寫上什麼祝福或用詞都定位不對。於是他想到,既然要簽的書內容完全是虛構的,那簽書何必講真話?他果然亂簽了:「給丹尼。你在利塔尼救了我,要不是你幫我綁上止血帶,現在就沒有我,也就沒有這本書了」、「給費吉。我借你的十英鎊什麼時候還?你說兩天,現在都一個月了」。我光看這些簽名就覺得作者很有趣,後來這個簽書儀式的後續更是讓我捧腹大笑。
書本的後半部就有比較多交雜感傷和感動的畫面了。畢竟在那幾年,作者不僅經歷父親罹癌,還要在以色列打不完的戰火下,用愛守護兒子的純真,用自身的誠實正直引導兒子善良。
身為大人,我看本書的後半部是蠻有感觸的。像是《我不是「反」以色列,只是矛盾》這一篇寫道,大家不能接受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化,像是鄰居的狗跑到家門口便便,大家不會簡化說作者在「反」這隻狗狗,但只要牽扯到以巴衝突,大家馬上就會接受簡化想法,把你歸類成「擁」派或「反」派。為什麼?我心理也常常冒出這個疑問。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更想認識作者,加他好友吧。
謝謝艾加·凱磊寫出這本書。尤其在疫情衝擊這個世界兩年、有許多事情都和以前不一樣了的現在,這本書讓我相信,在最絕望的黑暗角落,總會找到美好的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頂著大風,埋頭往上走》 在自己旅遊的時候,那種只有自己懂的舒心感總是很強烈。一個人看劇、一個人和菜市場小販聊天、一個人為了某個目標走到腿軟。雖然偶爾在點餐或不想住背包客棧時,會想著如果有人一起分享或攤提成本就好了,但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很享受的。
《想讀的書單遠遠多實際讀的書》 小記錄一下,九月份讀了5本書。2本繁體、3本簡體。 僅說「小記錄」而不寫「心得」,是因為有的書並沒有很觸動我,而是有其它特定任務才勉強啃完的。雖然如果用「心得」為題,這篇文章的點閱數可能會高一點,但我希望,在這裡,我忠於我自己。
《正分享斯里蘭卡自助遊的主講人》 剛來到這個城市時,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參加某商場裡的書店舉辦的假日免費讀書會。這個讀書會主要是主講人講述特定一本書的內容,講述完畢後大家可以輪流拿麥克風提問交流。每次的議題和主講人經歷背景都不一樣
《異鄉過中秋》 剛過的中秋連假,一天陰天、一天狂風暴雨、一天晴天。(這裡是放三天假) 風雨交加的那天,自己泡了一杯咖啡,讀完一本有點難嚼的書,聽聽spotify,看看臉書。似乎一切沒什麼不同,咦不對,我再刷了一下畫面,是同中有異。
《腿部重訓 加跑步機/划步機,我正在培養新的運動習慣》 我是個很沒有體育細胞的人。小時候運動會的班級大隊接力,假如班上53人中要有50人去跑,我就是不用跑的3人之一。有一回體育課的考核是跑步,我跑著跑著就哭了,內心覺得跑步這件事真是有夠討厭。
《喜歡陽光撒進咖啡店的希望感》
《頂著大風,埋頭往上走》 在自己旅遊的時候,那種只有自己懂的舒心感總是很強烈。一個人看劇、一個人和菜市場小販聊天、一個人為了某個目標走到腿軟。雖然偶爾在點餐或不想住背包客棧時,會想著如果有人一起分享或攤提成本就好了,但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很享受的。
《想讀的書單遠遠多實際讀的書》 小記錄一下,九月份讀了5本書。2本繁體、3本簡體。 僅說「小記錄」而不寫「心得」,是因為有的書並沒有很觸動我,而是有其它特定任務才勉強啃完的。雖然如果用「心得」為題,這篇文章的點閱數可能會高一點,但我希望,在這裡,我忠於我自己。
《正分享斯里蘭卡自助遊的主講人》 剛來到這個城市時,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參加某商場裡的書店舉辦的假日免費讀書會。這個讀書會主要是主講人講述特定一本書的內容,講述完畢後大家可以輪流拿麥克風提問交流。每次的議題和主講人經歷背景都不一樣
《異鄉過中秋》 剛過的中秋連假,一天陰天、一天狂風暴雨、一天晴天。(這裡是放三天假) 風雨交加的那天,自己泡了一杯咖啡,讀完一本有點難嚼的書,聽聽spotify,看看臉書。似乎一切沒什麼不同,咦不對,我再刷了一下畫面,是同中有異。
《腿部重訓 加跑步機/划步機,我正在培養新的運動習慣》 我是個很沒有體育細胞的人。小時候運動會的班級大隊接力,假如班上53人中要有50人去跑,我就是不用跑的3人之一。有一回體育課的考核是跑步,我跑著跑著就哭了,內心覺得跑步這件事真是有夠討厭。
《喜歡陽光撒進咖啡店的希望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文章20_2024/06/08 文/王文廷 黑暗中的一盞燈一一自我認同 小說故事是這樣的:    19歲的艾德因父親早逝,他靠著開計程車賺錢,但他對於自己的人生非常地迷惘,一切的改變從他阻止一樁銀行搶案後變成「英雄」,這是報章媒體給他的稱號。    雖然是英雄,不過他還是照常喝酒、打牌、開計程車賺錢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原創小說第十四章製作韓俊碩 告白與新的開始 經歷過無數的痛苦與掙扎,李楠終於從黑暗中重新站了起來。在陳希和支持小組的陪伴下,他不再感到孤單,也逐漸學會接受自己偶爾的脆弱。每一天,他都試著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慢慢地,他開始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平靜。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原創小說第十二章第十三章製作韓俊碩 相遇的力量 大學生活的第二年,李楠和陳希的生活越來越充實,他們各自的學術研究和項目都在順利進行中。但在忙碌的日子裡,他們也開始思考自己能為更多人做些什麼,如何把自己的經歷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力量。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第十章第十一章原創小說製作韓俊碩 全新的開始 活動的成功讓李楠和陳希聲名大噪,他們的努力和堅持為校園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主動尋求幫助,學校也開始認真考慮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課程中。兩人雖然忙碌,但內心卻充滿著無比的成就感。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第八章第九章原創小說製作韓俊碩 來自陌生人的信 在推出匿名分享平台後,李楠發現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用這個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內心的掙扎。這讓他感到無比欣慰,因為這意味著他的努力開始奏效了,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在逐漸提升。
Thumbnail
這部科幻小說短篇集充滿創意和想像力,故事內容溫柔動人,寓意深遠。透過作者巧妙的安排,讀者可以間接領悟到作者想傳達的事物,重新認識關於「愛」的定義。
Thumbnail
並非所有的探究都適得其所,因為那些發問出自真心,若不報以同等的真誠,伊利安便易為微妙的羞恥心所困。然而,向這個世界誠實地表達自己本需足夠的勇氣,而在某些時候,無論他是否有意,那些勇氣對特定的人都是種利器。 然後他會情不自禁地想,是不是這個世界不喜歡他真實的樣子?就像他的父親。
Thumbnail
這本小說閱讀起來情節流暢,讓人捨不得睡一直看下去。充滿淚水的結局讓我完全著迷,期待下一章節的發展。除了主角的內心掙扎外,四姐妹與媽媽之間的連結也引起了我的興趣,父親的離世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帶來了影響。整體而言,我個人非常推薦這本書,給予五顆星的評價。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卡拉韋拉斯郡馳名的跳蛙一篇章看似非常滑稽,卻是最感動我的篇章,它為艾傑.費克力與愛蜜莉亞的感情畫下一個小里程碑,他們因為一部作品而開始真正認識彼此,因為一部作品正式開啟一段關係,而這作品的作者,是很多創作者的縮影,有時不是真的在意名氣與背後的利潤,而是希望作品產生一種共振的,你懂我也懂的眼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文章20_2024/06/08 文/王文廷 黑暗中的一盞燈一一自我認同 小說故事是這樣的:    19歲的艾德因父親早逝,他靠著開計程車賺錢,但他對於自己的人生非常地迷惘,一切的改變從他阻止一樁銀行搶案後變成「英雄」,這是報章媒體給他的稱號。    雖然是英雄,不過他還是照常喝酒、打牌、開計程車賺錢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原創小說第十四章製作韓俊碩 告白與新的開始 經歷過無數的痛苦與掙扎,李楠終於從黑暗中重新站了起來。在陳希和支持小組的陪伴下,他不再感到孤單,也逐漸學會接受自己偶爾的脆弱。每一天,他都試著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慢慢地,他開始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平靜。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原創小說第十二章第十三章製作韓俊碩 相遇的力量 大學生活的第二年,李楠和陳希的生活越來越充實,他們各自的學術研究和項目都在順利進行中。但在忙碌的日子裡,他們也開始思考自己能為更多人做些什麼,如何把自己的經歷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力量。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第十章第十一章原創小說製作韓俊碩 全新的開始 活動的成功讓李楠和陳希聲名大噪,他們的努力和堅持為校園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主動尋求幫助,學校也開始認真考慮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課程中。兩人雖然忙碌,但內心卻充滿著無比的成就感。
Thumbnail
《黑暗中的光》第八章第九章原創小說製作韓俊碩 來自陌生人的信 在推出匿名分享平台後,李楠發現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用這個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內心的掙扎。這讓他感到無比欣慰,因為這意味著他的努力開始奏效了,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在逐漸提升。
Thumbnail
這部科幻小說短篇集充滿創意和想像力,故事內容溫柔動人,寓意深遠。透過作者巧妙的安排,讀者可以間接領悟到作者想傳達的事物,重新認識關於「愛」的定義。
Thumbnail
並非所有的探究都適得其所,因為那些發問出自真心,若不報以同等的真誠,伊利安便易為微妙的羞恥心所困。然而,向這個世界誠實地表達自己本需足夠的勇氣,而在某些時候,無論他是否有意,那些勇氣對特定的人都是種利器。 然後他會情不自禁地想,是不是這個世界不喜歡他真實的樣子?就像他的父親。
Thumbnail
這本小說閱讀起來情節流暢,讓人捨不得睡一直看下去。充滿淚水的結局讓我完全著迷,期待下一章節的發展。除了主角的內心掙扎外,四姐妹與媽媽之間的連結也引起了我的興趣,父親的離世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帶來了影響。整體而言,我個人非常推薦這本書,給予五顆星的評價。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卡拉韋拉斯郡馳名的跳蛙一篇章看似非常滑稽,卻是最感動我的篇章,它為艾傑.費克力與愛蜜莉亞的感情畫下一個小里程碑,他們因為一部作品而開始真正認識彼此,因為一部作品正式開啟一段關係,而這作品的作者,是很多創作者的縮影,有時不是真的在意名氣與背後的利潤,而是希望作品產生一種共振的,你懂我也懂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