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 不作為是一種惡意嗎?

2022/02/1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提到最近被大眾熱烈討論的中國電視劇,絕對就是今年年初開播的《開端》。《開端》故事改編自祈禱君的同名網絡小說,電影劇在不同國家同時播出。借著科幻的設定,作品吸引不少人們觀看,在不同國家都獲得不錯的收視率,然而這部劇播出後,卻陷於「爛尾」爭議,到底這部劇有沒有「爛尾」呢?
  《開端》故事講述女大學生李詩情在坐公車前往書店時,發現她陷入時間循環。每次當公車發生爆炸後,她會再次在座位上從夢中醒來。一開始她以為那些發生過的事都是夢境,但當她在「夢」中不斷死去後,她發現那不是夢境,而是真實發生的。於是,她積極找尋阻止公車爆炸的方法,在過程中卻意外地「喚醒」另一位乘客肖鶴雲。因此,兩人同時經歷一個又一個的循環。在不斷的循環中,兩人意識到引起循環的原因並不簡單,而是牽涉多年前的案件,為此,兩人決定協助警方破案,並找出解除循環的鑰匙。
  • 吸引觀眾目光的設定
肖鶴雲:「我們這一次是正常到站停車,如果你不報警的話,警察根本就不會懷疑我們啊。我也不是怪你,這一次可以正常到站停車,這是之前都沒有發生過的,這讓整個事情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可以去了解情況,然後再決定要怎麼去行動。」
  有關時間的影視作品非常多,如之前介紹的《薄荷糖》、《沉默的真相》,或是回到過去的作品,如《真愛每一天》等等。可是,在同一個時間不斷循環的影視作品並不多,就算其他作品有這個設定,也可能是作品的其中一個環節,而非整部作品的重心之處,與《開端》有著相似設定的影視作品,就如電影《忌日快樂》。不得不說,《開端》在劇情安排上把循環玩得非常出色,要如何讓每次循環都有所不同,以避免觀眾對劇情的麻木呢?作者在故事中加入每次都比前一次循環早一分鐘的設定,借著這一個設定,故事可叙述的事情和複雜度便提高了。由於每次都比之前早一點,所以每次角色們面對的事情都稍有不同,他們的解決方案亦因而多了變化,這是因為他們對公車當下的情況有了不同的應對方式。
  另一方面,公車上其他的乘客為故事增加不少真實性和代入感。或許會有人感到疑惑,真實性?時間循環本身就是一個不真實,並難以代入的設定。的確,這個設定把觀眾從現實中抽離,但公車上的乘客們卻是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例如坐車入城去探親兒子的老父親,喜愛到處都直播的主播,又或是聽著耳機閉目養神的乘客。這些乘客在我們生活中偶爾會碰見,而《開端》借著「爆炸物嫌疑犯」的角度去為觀眾揭露他們真實的一面。在這個時候,《開端》有了豐富度,因為故事在了解小人物的同時,並沒有忘卻找犯人的正事。乘客們的故事不但表達出生活百態的意味,亦成為支撐主角們決心拯救全車人的動機,那就是同理心。因為主角能夠對乘客產生同理心,明白他們存在的重要性,所以才決定救下全車的人。在電視劇中,李詩情說過:「其實我也有想過活下去,我也是人,我也怕死,其實之前每一次我都特別想要下車,我還偷偷地想過我是不是可以趁著循環的機會,我做一回出格的,放飛自我的事情。就像我可以不用擔心花錢,也不用擔心長胖,然後大吃大喝.....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想像力有限,但是我覺得,如果能救下這一車人,就是我能想到最出格,最放飛自我的事情。而且現在他們對於我來說,已經不再是普通的陌生人。我不下車了,對不起。」我個人認為《開端》設定有趣之處便在於此,而非時間循環(雖然時間循環也非常好玩)。作者借著每次循環的開始時間不同為故事帶來變數,這個舉動增加了故事的耐看性,然而也增添了問題──為甚麼主角們不自己下車呢?針對這個問題,作者以「終結循環」為原因,但同時亦以乘客們的小故事來加強主角們的動機。特別是當肖鶴雲和李詩情以為自己安全下車就可以結束循環時,乘客們的故事發揮相當大的作用。《開端》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乘客們的故事上,所花的時間剛剛好,觀眾並不會感到不耐煩,反而會與主角們一樣不由自主地產生同理心。
  《開端》的精彩不只在劇情設計上,角色們的對手戲,以及鏡頭都運用得很好。特別是當肖鶴雲和李詩情兩人對上警察時,他們之間會借著角色的小動作、面部表情、鏡頭、音樂等元素建立一股緊張的氣氛,就如當張警官問李詩情為何在他沒自我介紹的情況下,知道他姓張時,鏡頭拉近張警官的臉,拍下他平靜,然後漸轉驚訝的表情,之後張警官直視鏡頭,問道為何李詩情知道他姓張。此時配合背景音樂,為場景製造壓迫又緊張的氛圍,亦添加了懸疑的感覺。
  • 惡劣?
肖鶴雲:「你只是目睹,我被搶救過,我知道那有多痛苦。但救人不能光憑心意啊,我們得思考。而且我們憑甚麼救人啊?很多次循環裡面,我們自己也是屍體,如果這一車人注定要死的話,那說不定這一次逃脫的機會,就是老天爺在幫我們。人要珍惜機會,我們不是兇手,沒必要因為這一車人,而有負罪感吧?善良不是廉價的美德,它要跟能力相匹配的,要不然就是添亂。」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影視作品,作品中總有些好人角色,《開端》亦不例外。在電視劇中觀眾不難發現李詩情就是那個好人角色,而肖鶴雲就是她的對立面。在面對車上有爆炸物時,相信大部分人與肖鶴雲有著同一個反應,那就是到站下車。這個正常反應與李詩情的反應相比較下,卻成為了自私的一面。在劇中,兩人有過以下的對話:
李詩情:「至少你不會被炸死,總比車上被炸死的那些乘客好。」
肖鶴雲:「那些乘客甚麼都不知道,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他們連疼痛都感受不到。那我們呢?我們要面對恐懼,那怕死有錯嗎?趨利避害還不是人的天性嗎?我做不到你這麼善良,我就...我就是惡劣嗎我?」
  作為「自私自利」的人物立場,肖鶴雲點出了這個設定的重點──不夠別人那麼善良就是惡劣嗎?這句對白看似簡單,卻不禁令人深思。這就如同別人捐了一千元,而自己捐了一百元,難道自己就不如別人善良嗎?若答案是對的話,那麼是善事做得愈多的人就愈善良了嗎?同一個情況下,別人捐了錢,而我沒有捐錢,這代表我不善良嗎?有些人或會認同,但我個人並不支持這個看法。我認為每個人都走在同一條路上,道路上偶爾會有些決定要我們選擇:做好事、不做事及做壞事。做好事的人會被認為是善良的人,做壞事的人會被認為是壞人,不做事的人則是不表達立場的人。然而,在現今的價值觀下,不做事的人與做壞事的人一樣,只有做好事的人才值得鼓勵。這感覺與中國政府近年積極排斥國內「躺平主義」非常相似──只有努力生活的人生態度才值得鼓舞,那些不追求、不渴求的「無作為」人生態度與負面的人生態度一樣邪惡。為甚麼呢?為甚麼我們會有強迫人們做「好」事的習慣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那便是影視作品中的英雄主義。根據網上的字典,英雄主義指完成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任務而表現出來的英勇、堅強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和行爲。 其特點是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潮流和社會正義,敢於克服超出一般程度的困難,主動承擔比一般情況下更大的責任,敢於向社會上的黑暗勢力以及自然界進行堅強不屈的鬥爭。在不少作品中,英雄都是這樣的,他們展現凡人難及的美德和勇氣,拯救了無數生命,甚至整個宇宙。在生活中,我們也在找尋這些「英雄」,他們可能是好人好事代表,或是最佳市民代表等等,透過這些好人,我們被鼓勵在善良的路上加速前進。然而,善是一種美德,並不是沒有善的人就是壞人,我們鼓勵人們追求「善」,但我們不會要求他人一定要有。不過,對於那些深受「性善論」或「性惡論」影響的人顯然不會與我抱有相同的想法。
  對於文章一開始所說,到底《開端》有沒有爛尾呢?有些人覺得結局完滿,不算爛尾;有些人認為結尾不夠充分,理由有點牽強,所以是爛尾。我個人認為《開端》被認為是爛尾的原因莫過於結局過於平淡。以時間循環為設定,《開端》擁有著更多故事拓展的可能性,而觀眾在收看結局之前,對故事的結尾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當結局並不如人們想像中的意想不到時,自然會產生負面情緒,然後覺得是爛尾。以我個人來說,我亦對王萌萌的死產生很多的想像與假設,例如她亦是陷入循環的一員,又或是角色的循環其實是肖鶴雲和李詩情在玩遊戲,但過不了關,於是一直在遊戲中讀檔重來。說到結局,其實李詩情在劇中說過一個不錯的可能性,她說過:「你說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已經死了。我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如果一個人是枉死的話,那他的靈魂就會永遠地困在死的那個地方,然後不停地循環死的那天發生的事。就像我們現在這樣,被困在公交車上,然後一次又一次地死掉。」死後循環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個說法,若以此作為故事的結局,既能合理化循環之事,亦能帶出一點人生哲理的味道來,可惜的是,由於人生應是努力且積極的,因此《開端》結局也應對人們產生正面影響的。不知道有看過《開端》的朋友覺不覺得《開端》爛尾了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個專題主要分享我對於不同類型的作品的所思所想,以及個人的情緒抒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