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情緣與標誌/背景圖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遠古時天上有兩個太陽,每天只有白日而沒有夜晚,因此農作物都枯死了,人類沒有食物可吃。決定要去射日的兩個年輕人,出發時帶了小米和橘子,一路上將種子丟在路旁,當太陽升起時,他們射出的箭射中了其中一個太陽的中心,受傷的太陽流出很多紅色的血液,從此再沒有發光而變成現在的月亮……………….
節錄自賽德克神話故事之射日傳說

🎊將用此篇章記錄設計過程以及祝賀_[真正的人]Misskey 站成立。🎊

(免責聲明: 基於長久以來的工作操守,不管有沒有簽合約與保密條款,每份稿件在交到業主手上前都是保密的,整個結束案子後,如果需要會在詢問過意願後才將圖片放上社交媒體或私人的 Portfolio裡。)
⭕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參與此設計工作,在我的繪畫道路上又增加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前言

想起接觸原住民文化的契機,源頭多少是因為小時候在台灣南投客居過,母親的學生裡有很多原住民,於是暑假去山上部落裡玩是我這個小”白浪”最開懷暢快的時刻。這個美妙的開端自然而然使我對原住民文化產生了興趣。
[真正的人] 在塞德克語中亦是塞德克-巴萊Seediq Bale (請容我再分層解釋一下,「塞德克」的語意=人,「巴萊」的語意=真正的,如果又牽扯到泰雅語系的話那就離題了) 。能夠尊守 GAYA (族訓)及善盡家庭責任的人們才是能稱為Seediq Bale 。
@太平洋海岸公路在Misskey 建站的名稱是由此而來,意義深遠,而且我覺得這個不用外來語的設想非常酷,因此最初在LS 上兩人溝通時我的腦海中便開始有了些大概的構圖。

設計成品

✅[真正的人]Misskey website logo
✅Website Background 01
✅Website Background 02
Logo
網站的標誌沒有用動漫蘿莉小姊姊的頭像(先前Google 搜尋 Misskey 上其他標誌風格後,以為會用到日漫元素,所以畫了些草圖備用),經過重點討論後決定以原住民風格的圖案為設計方向,剛開始我專注在[彩虹橋]這個部份,可是從草圖的形狀與色彩上都和其他意象太過相近,可能還會混淆,只好不予採用。那時手邊同時在設計布料花樣,連帶著注意到賽德克族傳統織物中的圖騰花樣非常美麗沈穩,於是我的設計草稿就開始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幾何圖形。
賽德克族的布紋紋路有平織,斜紋織,菱紋織,浮織和挑織,每種織紋都有其意義,最難織的菱形像象徵著祖靈的眼睛,於是我將[菱形] 定位成logo設計中最主要的圖案。
菱形銳利的邊角”侵略性”太強,於是把它縮小變成太陽圓形外圍的光亮,然後這層層光圈由大到小往後拉,一個祖靈之眼的標誌就出現了。
Logo 的顏色用到賽德克族最愛用的三個基本色: 紅,白,黑為主。
Background 01
⭕葡萄藤與原住民女孩頭像
裡頭女主的頭帶與衣著的樣式是以賽德克族風格為主,基本顏色是紅,白,黑。
本來與頭像同框的還有畫一位舞者,衡量畫面上太擁擠,於是就拿掉了,留於後用。
因為主體是豐年祭,再加上當時我家後院葡萄的長勢正好,所以在草稿上底色時就很自然的(很貪吃的!?)用重複小串紫葡萄的花色做底圖,上傳圖片給@太平洋海岸公路看的時候,他神來一筆的要求道:[就用你放上LS上那張大串葡萄的照片當底圖吧。],我霎時想著:[宇宙的業力之神顯靈了,好神奇。] (結果是畫葡萄,不是拿來吃啊~^^"")
順便講,這葡萄樹與葡萄的混色是畫出來的喔~不靠P圖”劈”出來的。(“物證”已經被我拿去做紅酒了~)
Background 02
⭕豐年祭之舞
原先 從Background 01 拿掉的舞者移駕到這一張來,剛開始把團體舞蹈拆成單人舞,女主是領舞人,她後面是”伴舞”。她們頭上的棚架是豐年祭實行儀式的地方,之前我為棚架的布幔樣式找資料時,就想是用圖騰花色呢?還是亞麻白布? 棚架的材質在照片裡是鐵製,可是跟風格相抵觸,不過底色用內斂的灰色系的還可以做成剪影..........這樣畫了草圖傳給@太平洋海岸公路,他提起: [台中產竹,改成竹棚如何?],我想,是這樣沒錯......(當年我跟小夥伴還偷挖過筍農蓋起來的筍子~).........好,馬上就建築起大竹棚來。
竹子的顏色多變,它在陰影中的反光是紫色的,畫不好就成了甘蔗。剛開始礙於電繪板的迷思,塗色很卡手(畢竟我是”手繪”的腦袋),後來就催眠自己[這是在畫油畫],沒有分圖層但畫的很帶感,逐漸的放下了糾結的心態。
紅色是賽德克族最鍾意的顏色,所以在舞者的小衣,片裙和綁腿上是用紅色織布及白色紋理(上衣)來表現,中間的小配件(頭帶,耳環,腰帶,手帶,流蘇)也是參考他們的編織物的色彩與形態做處理,希望能跟其他族有不同的區別。
(沒有做紋面的原因.......因為怕我手震震畫不好會把小女主變成大花臉啊~)
後面的伴舞雖然是背景中的背景,但也是細細找尋資料才繪製出來,而且還要知道賽德克族豐年祭的慶典舞蹈服裝有何不同,這不是隨便抓個路人甲就能來趕通告的.......
(吸收了很多東西,畫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草稿,對我來說每個案子都是是很棒的學習機會。)

後語

人生真是有趣,成立工作室原先的構想是給繪畫找出路,但越來越朝著教學的方向走,真正繪畫工作反而成為斜槓,而因為這個斜槓卻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
感謝業主@太平洋海岸公路,因為從頭到尾都給予我十分強大的信任。[信任] 這個信息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 (我是很專情的😊),因為在暴肝工作的時效下,如果感覺到雙方不在同條線上,那一切就很拖磨(torment) 了。

㊗️ 在此再祝 [真正的人]Misskey 站開台成立大旺~~!!!

[真正的人]Misskey 站

站長 @太平洋海岸公路 那邊有慶祝活動

文章: 【真正的人】建站慶祝祭,發送限量 NFT!

請大家多多支持,湧躍參加

在哪找我~~~~~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140內容數
(1) 生活圖文創作 (2) Rock painting and art craft (3) 小說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桐生茂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藝術不能與眾人分享,那麼藝術便失去價值] 受到藝術家William Morris 的精神啟發,希望盡可能把平台上多方面的藝術創作者和作品如實的介紹給大家。並嘗試通過每一季的專題活動讓藝術創作者相互交流,以及進行首次線上畫展和虛擬畫廊的建立。
[如果藝術不能與眾人分享,那麼藝術便失去價值] 受到藝術家William Morris 的精神啟發,希望盡可能把平台上多方面的藝術創作者和作品如實的介紹給大家。並嘗試通過每一季的專題活動讓藝術創作者相互交流,以及進行首次線上畫展和虛擬畫廊的建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偏鄉原民特色小學展開服務 7月中,德內ㄦ服務隊來到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國小教學。互助國小為部落學校,孩子們多為賽德克族組成,因此校內處處可見特殊的原民圖騰、族語教學,有著濃厚的部落氣氛。孩子第一天見到種子老師們,也熱情地用原住民的歡呼表示歡迎,這幾天的服務便熱血展開。 親近自然的校園閱聲琅琅
Thumbnail
關於原始部族薩蘭巴族的獵人拉賈布,為了實現願望而執行危險的儀式,結果遭遇超乎想像的事件的故事。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司命神,在神話當中其實對於她的性別是不明的,但她所代表的隱含命運的性質和司掌生命的權能都讓她有種命運之神的氛圍。 聽說,她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來義減災知識走動式工作坊,藉由這場工作坊,我們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以及與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獲得對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臺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隨著干羅將雲鏡掛在頭上,整個天空出現不一樣的藍色彩霞,伴隨著綿密的雨綾,五個人像是在磐石那樣的開心,畢竟有睡的世界,才有生命。 原住民開始慢慢被雨水沖刷掉表面的膚彩,各種沙泥的潰崩在那些原住民的身上出現。 干羅看著那些都用沙做成的原住民,在這樣的雨曉風亂之下,全都被毀成一堆堆的小沙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偏鄉原民特色小學展開服務 7月中,德內ㄦ服務隊來到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國小教學。互助國小為部落學校,孩子們多為賽德克族組成,因此校內處處可見特殊的原民圖騰、族語教學,有著濃厚的部落氣氛。孩子第一天見到種子老師們,也熱情地用原住民的歡呼表示歡迎,這幾天的服務便熱血展開。 親近自然的校園閱聲琅琅
Thumbnail
關於原始部族薩蘭巴族的獵人拉賈布,為了實現願望而執行危險的儀式,結果遭遇超乎想像的事件的故事。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司命神,在神話當中其實對於她的性別是不明的,但她所代表的隱含命運的性質和司掌生命的權能都讓她有種命運之神的氛圍。 聽說,她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來義減災知識走動式工作坊,藉由這場工作坊,我們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以及與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獲得對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臺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隨著干羅將雲鏡掛在頭上,整個天空出現不一樣的藍色彩霞,伴隨著綿密的雨綾,五個人像是在磐石那樣的開心,畢竟有睡的世界,才有生命。 原住民開始慢慢被雨水沖刷掉表面的膚彩,各種沙泥的潰崩在那些原住民的身上出現。 干羅看著那些都用沙做成的原住民,在這樣的雨曉風亂之下,全都被毀成一堆堆的小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