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面對這世界,服務這世界,
他們置身於這世界,
但不屬於這世界,只是待在世界裡面,他們有相同的達成.
-OSHO
長大了,以為懂些什麼了,嘴巴總是嚷嚷著想回家了,快到家了嗎?
但口中那個家,貌似不是平常生活認知的實體的家.
還記得,偷比小學中年的某天,經歷了一些人生學分,
感知似乎開了什麼,同時 也關了什麼;總之,我以為她長大了.
今年25歲的偷比,
她總是看起來快樂,快樂的很理性.
她擅長聆聽,也擅長給人建議,
她也學習塔羅,因為心想,或許能療癒一個是一個,
或許經歷過什麼還放不下,又或許有什麼很難放下的她,
在沒有最正確,或最應該怎麼做的狀態下,
我想說,她正在某個角落繼續走著,或許那就是此刻最好的答案.
希望那些同時跟偷比一起正在經歷放下課題的你們,
都能夠試著找到舒服的方式活著,也許很快我們就會修完人生修煉場的學分了,
可能明天吧!祝好,我們都好:)
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名叫布袋和尚的禪師路過一個村莊,他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美的人類之一,人們都稱他「歡笑佛」(LaughingBuddha),因為他爽朗的笑聲幾乎從沒間斷。不過,有時候他會坐在樹下,就在村裡的一棵樹下坐著,沒有笑,甚至連微笑都沒有,十分平靜、鎮定。
有個人問他:「布袋和尚,你怎麼不笑了?」
他將眼睛張開,然後說:我正在醞釀當中。
問的人聽不懂他的意思,又再問:你說的「醞釀」是什麼意思?」
布袋和尚說:「我必須為了笑做準備,所以必須休息一下,往內在世界走,將世界完全拋到腦後,然後我才能恢復朝氣,可以再回來笑。
如果你真的想笑,你得要學會怎麼哭。要是你哭不出來,要是你不接受眼淚,你將會笑不出來。一個會笑的人也是會哭的人,這樣他才是平衡的。一個非常快樂的人也是寧靜的人;一個狂喜的人也是歸於中心的人,這兩端是密不可分的,兩端的同時存在會產生一種平衡,這就是你要成就的。
有一種修煉場,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