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D35 3個簡單操作,提高在家工作專注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相信很多人都面對著一個重大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很慶幸有一份工作,而且我並不是要暗示過去在辦公室工作時總是百分百專注……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事情讓我無法專注工作。

舉一個簡單例子,就在今天早上進行公司會議時,我被一隻小鳥穿過窗台的一瞬間分散了注意力。除此之外鄰居小孩的哭聲,街道上行走的車輛,窗外白雲的動態也常常讓我失神。

你的分心又是如何呢? 無論如何,是時候弄清楚如何在令人分心的環境中集中注意力了……因為遠程工作似乎將會變成一種新工作模式。

為了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你可以從以下三個操作開始:


1.停止多任務處理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Time to Invest Now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me to Invest Now的沙龍
35會員
44內容數
要有財可理,先要做好儲蓄 理財從來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不論你今天是月賺1,000元還是100,000元, 只要你有收入就需要理財 要永遠記得你會老,人生中會有突如其來的事發生 可能突然失業,突然生病 做月光族只會每你失去預算 趁年輕好好打理自己的戶口吧
2022/04/20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可以以一杯咖啡的價錢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你的學習能力決定你的賺錢能力 當你擁有強的學習能力,你就可以賺取更多。當你賺得更多,便可以得到更多想要的東西。這裡說的學習能力並不只是在學校讀書的能力,更多是你可以獲取新技能的能力; 更重要是將這種技能掌握透徹以獲得變現機會。
Thumbnail
2022/04/20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可以以一杯咖啡的價錢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你的學習能力決定你的賺錢能力 當你擁有強的學習能力,你就可以賺取更多。當你賺得更多,便可以得到更多想要的東西。這裡說的學習能力並不只是在學校讀書的能力,更多是你可以獲取新技能的能力; 更重要是將這種技能掌握透徹以獲得變現機會。
Thumbnail
2022/04/14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請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你有沒有遇到過那種連續幾個小時說話的人?他們總是有話要說,喜歡獨白。他們可以連續幾個小時拼命地試圖將一個觀點傳遞給已經對他們失去興趣的人群。 每當你想說話時,建議你花時間思考要說的話以及如何用更少的詞來傳達你的想法。 少說話的好處 越短越好
Thumbnail
2022/04/14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請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你有沒有遇到過那種連續幾個小時說話的人?他們總是有話要說,喜歡獨白。他們可以連續幾個小時拼命地試圖將一個觀點傳遞給已經對他們失去興趣的人群。 每當你想說話時,建議你花時間思考要說的話以及如何用更少的詞來傳達你的想法。 少說話的好處 越短越好
Thumbnail
2022/03/24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可以以一杯咖啡的價錢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升職被忽略可能會令人沮喪和沮喪,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應得的升職時,或者你認為不太合格的人獲得升職。要求升職但不成功可能令你感到傷心,但您可能因此發現自己得到了寶貴的反饋和新的機會,最終將推動您的職業發展。 1.評估自己的升職請求
Thumbnail
2022/03/24
欣賞我的內容創作,可以以一杯咖啡的價錢支持我,讓我你提供更多有用資訊 升職被忽略可能會令人沮喪和沮喪,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應得的升職時,或者你認為不太合格的人獲得升職。要求升職但不成功可能令你感到傷心,但您可能因此發現自己得到了寶貴的反饋和新的機會,最終將推動您的職業發展。 1.評估自己的升職請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你是否有想過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事情,但會因為某些因素而影響到自己的進度,例如:想專心閱讀一本書,但手機震動一下卻開始變成滑手機。要處理一件重要文件,但電腦一打開就先看看影片、逛逛其它網站,最後卻回一句沒什麼動力。結果到最後什麼事情也沒完成。 4個小訣竅,教你輕鬆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
Thumbnail
你是否有想過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事情,但會因為某些因素而影響到自己的進度,例如:想專心閱讀一本書,但手機震動一下卻開始變成滑手機。要處理一件重要文件,但電腦一打開就先看看影片、逛逛其它網站,最後卻回一句沒什麼動力。結果到最後什麼事情也沒完成。 4個小訣竅,教你輕鬆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公司都不得不開啟遠距工作 也因為觀念和工作性質的改變,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自主選擇遠距工作 但遠距工作和辦公室不同,沒有辦法面對面討論,也少了很多在辦公室中的緊迫感 容易變的隔閡和產生溝通障礙 並且比起在公司中多了很多不同的干擾 今天就來介紹幾個個人的高效能遠距工作技巧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公司都不得不開啟遠距工作 也因為觀念和工作性質的改變,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自主選擇遠距工作 但遠距工作和辦公室不同,沒有辦法面對面討論,也少了很多在辦公室中的緊迫感 容易變的隔閡和產生溝通障礙 並且比起在公司中多了很多不同的干擾 今天就來介紹幾個個人的高效能遠距工作技巧
Thumbnail
我看到一篇文章分享兩個研究資訊:(我沒有去考究) 金魚一生的專注持續時間幾乎都維持在9秒。 人類的「立即注意力」為8.25秒(微軟公司所做的研究immediate attention span,指以單一事物為單位的專注力) 我們很常分心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以上。 業務可頌 杭特
Thumbnail
我看到一篇文章分享兩個研究資訊:(我沒有去考究) 金魚一生的專注持續時間幾乎都維持在9秒。 人類的「立即注意力」為8.25秒(微軟公司所做的研究immediate attention span,指以單一事物為單位的專注力) 我們很常分心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以上。 業務可頌 杭特
Thumbnail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相信很多人都面對著一個重大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很慶幸有一份工作,而且我並不是要暗示過去在辦公室工作時總是百分百專注……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事情讓我無法專注工作。 為了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你可以從以下三個操作開始: 1.停止多任務處理 2. 消除干擾
Thumbnail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相信很多人都面對著一個重大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很慶幸有一份工作,而且我並不是要暗示過去在辦公室工作時總是百分百專注……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事情讓我無法專注工作。 為了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你可以從以下三個操作開始: 1.停止多任務處理 2. 消除干擾
Thumbnail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相信很多人都面對著一個重大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很慶幸有一份工作,而且我並不是要暗示過去在辦公室工作時總是百分百專注……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事情讓我無法專注工作。
Thumbnail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相信很多人都面對著一個重大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很慶幸有一份工作,而且我並不是要暗示過去在辦公室工作時總是百分百專注……但我發現越來越多事情讓我無法專注工作。
Thumbnail
首先你要知道一天之中大腦的注意力是會用光的,你要把它用在有關人生重要目標的工作上,而不是瑣碎的人生事務。希望下周你因為注意力更集中,能夠快速完成你的工作,然後有更多得時間去玩、去喝咖啡。  1.準備一本記錄分散注意力的筆記本 有時我們分心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做事時,遇到或想到了一些有趣或重要的事
Thumbnail
首先你要知道一天之中大腦的注意力是會用光的,你要把它用在有關人生重要目標的工作上,而不是瑣碎的人生事務。希望下周你因為注意力更集中,能夠快速完成你的工作,然後有更多得時間去玩、去喝咖啡。  1.準備一本記錄分散注意力的筆記本 有時我們分心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做事時,遇到或想到了一些有趣或重要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