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飼主與寵物醫療

犬貓飼主與寵物醫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摩豆龍」。前段時間的「寵物行為訓練」文章看得還滿意嗎?若是想知道更多資訊,都歡迎傳訊息給我們喔!

由於本人對獸醫領域比較熟悉,接下來的「Thema科學咖啡館」會有部分文章是跟大家分享"科技進步對獸醫及飼主間關係的影響"。若您對對這個議題有興趣,千萬記得定期追蹤我們喔!

raw-image

誰更討厭去醫院 ─ 貓、狗?

美國的調查顯示自2017年至今,人們飼養寵物的比例上,約有五成的人養狗,四成的人養貓。醫療的部分,則約有九成的狗及四成的貓,能隨時帶去獸醫院。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帶貓狗去看獸醫的比例如此懸殊呢?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貓比起狗,對環境更加敏感,在動物醫院更常會有過度緊張,甚至是出現攻擊行為。

若沒有做好行為訓練,連「帶出門」對飼主來說都會是很大的挑戰,也造成飼主帶貓去看診的意願降低。

調查發現:

  1. 收入越高者,帶去獸醫院的比例越高。
  2. 狗飼主比貓飼主更會帶其伴侶動物到動物醫院。


美國的犬貓數量比例在近七年內各增長超過兩千萬隻,表示醫療上的需求量也相對應增加。經過調查,有八成比例是近期有規劃飼養寵物或有養寵物經驗的人。

飼養的寵物中,貓狗比例最高。調查狗、貓飼主關注「寵物健康資訊」及「行為訓練」的比例時,發現各佔一成,無顯著差異。

飼主對寵物健康需求有多少瞭解呢?

「美國獸醫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17整年中,有約七成的狗與四成的貓有給獸醫治療或健檢,但有兩成的狗及一半比例左右的貓並沒有做定期的疾病預防措施。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除了貓更容易緊張之外,飼主認為"貓都待在室內",因此不用預防也是原因之一。但實際上「人帶進來的病原」與「誤闖入家中的野生動物」也都可能造成貓感染疾病,因此定期的預防針跟健檢都還是需要的。

另外,有超過四成的狗貓飼主反映說「價格」是帶寵物去看診與否的重要考量因素。

至於選擇動物醫院的因素中,貓狗飼主最優先考量「地點」與「照護品質」,接下來才是「專業程度」。

回到飼主本身,究竟知道多少知識呢?

  1. 狗貓飼主的基本知識面都有達到一定水平,「疫苗接種」、「絕育」、「定期健檢」等措施的實行比例皆超過一半。
  2. 在不熟悉的項目上,「化療」、「麻醉前的血檢」是最多飼主不清楚的部分,比例接近一半,因此仍需要加強宣導。

醫療模式

伴侶動物的醫療照護已衍生出許多模式,並非只有傳統獸醫院的形式。其中包含移動式看診及居家會診。

若結合現代科技的力量,可以運用遠端治療。雖然當今利用遠端醫療的飼主比例不高,僅占一成,但隨著AI不斷發展,未來可能利用非傳統模式的人數將會增加,「摩豆龍」本身也很期待這樣的轉變。

閒聊time:

今天的文章偏向於前導文,跟各位分享一些現有的資訊,之後才會慢慢進入到"科技為獸醫帶來的影響"等內容。敬請期待唷~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摩豆龍
校正/摩豆龍
圖/摩豆龍
IG製圖/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Bir, C., Ortez, M., Olynk Widmar, N. J., Wolf, C. A., Hansen, C., & Ouedraogo, F. B. (2020). Familiarity and Use of Veterinary Services by US Resident Dog and Cat Owners. Animals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MDPI, 10(3), 483. https://doi.org/10.3390/ani10030483

avatar-img
THEMA Café 希瑪科學咖啡館的沙龍
25會員
77內容數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次討論的內容是一個全新主題,我們將帶大家了解,刺激中樞神經的兇手是誰?使我們有飽足感或是飢餓感。
大家好,我是「摩豆龍」。今天是「分離焦慮系列」的收尾篇! 上一篇「訓犬師」的文章中有提及一些治療分離焦慮行為的部分,與此篇要分享的 「分離焦慮治療」有關。不記得的朋友千萬要先跳回去看喔~ 從上述的數據可以得知「分離焦慮」是現今普遍發生,是我們需要預防與瞭解的疾病。
大家好,我是小編咖啡因成癮的蛾,先前的文章【什麼是「笑」?幽默感是天生的嗎?】,我們提到了人類「笑」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例如它的某些意義是不是人類獨有的?它在演化上何時出現? 大腦並沒有笑的中心 無法控制地大笑,怎麼一回事? 笑是由哪些腦區所控? 結語 參考文獻
接續上回我們所介紹對離乳仔豬腸道的改善,在本篇中我們將著重在討論對於腸道菌對奈米黏土對仔豬的影響的影響。
各位晚安,我是作者「摩豆龍」。上篇文章「貓的分離相關問題」的結尾處,有預告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要介紹「訓犬師」這個職業與「分離焦慮症」的關係。 可能您會覺得「訓犬師」與您的生活好像不會有交集,沒有認識這個職業的必要。 那麼廢話不多說,立馬進入今天的主題 ─ 「訓犬師對分離焦慮症的看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奈米黏土在家禽、老鼠及細胞的影響,但還沒有介紹對於家畜的好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便來討論奈米黏土對於離乳仔豬腸道的影響!
本次討論的內容是一個全新主題,我們將帶大家了解,刺激中樞神經的兇手是誰?使我們有飽足感或是飢餓感。
大家好,我是「摩豆龍」。今天是「分離焦慮系列」的收尾篇! 上一篇「訓犬師」的文章中有提及一些治療分離焦慮行為的部分,與此篇要分享的 「分離焦慮治療」有關。不記得的朋友千萬要先跳回去看喔~ 從上述的數據可以得知「分離焦慮」是現今普遍發生,是我們需要預防與瞭解的疾病。
大家好,我是小編咖啡因成癮的蛾,先前的文章【什麼是「笑」?幽默感是天生的嗎?】,我們提到了人類「笑」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例如它的某些意義是不是人類獨有的?它在演化上何時出現? 大腦並沒有笑的中心 無法控制地大笑,怎麼一回事? 笑是由哪些腦區所控? 結語 參考文獻
接續上回我們所介紹對離乳仔豬腸道的改善,在本篇中我們將著重在討論對於腸道菌對奈米黏土對仔豬的影響的影響。
各位晚安,我是作者「摩豆龍」。上篇文章「貓的分離相關問題」的結尾處,有預告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要介紹「訓犬師」這個職業與「分離焦慮症」的關係。 可能您會覺得「訓犬師」與您的生活好像不會有交集,沒有認識這個職業的必要。 那麼廢話不多說,立馬進入今天的主題 ─ 「訓犬師對分離焦慮症的看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奈米黏土在家禽、老鼠及細胞的影響,但還沒有介紹對於家畜的好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便來討論奈米黏土對於離乳仔豬腸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