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買個股賠到快得憂鬱症!其實換個投資方法就有辦法解決。

朋友買個股賠到快得憂鬱症!其實換個投資方法就有辦法解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朋友買股賠到快得憂鬱症】



最近有些朋友就來問我有關股票的問題,其中一位朋友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他說去年剛入股市,聽其他人報的內線及媒體報導,買了一些個股,當中包含電子股及航運股。本以為股市還會持續往上攀升,沒想到卻出乎意料,跌得一踏糊塗,賠到快懷疑人生,甚至影響睡眠,感覺快得憂鬱症了。問我該怎麼辦?其中他還丟出了幾個個股,請我來幫他判斷是不是還可以買進?

圖片取自PIXABAY

圖片取自PIXABAY


【新手誤踩的雷區】



對我來說,這個朋友遇到最大的投資問題,誤信了朋友中的內線或者媒體報導的利多消息,於是買了以為會持續上漲的股票。

自從2020年3月份股市從8千多點反彈至今的1萬7千多點,處在這樣地市場氛圍,確實會有股市短期一直往上的錯覺,反而忽略了下跌的風險,甚至有些人還有想辭掉工作,準備當個全職交易者的念頭。

初入股市卻想用極短線交易來賺取價差的新手們,我們思考一下,你買到的股票,可能是經驗老到的操盤手出貨給你的。那為什麼同一隻股票,你覺得會漲,而對方覺得股價已在高檔獲利了結呢?這個部分可以思考一下。


【關於個股需要做的功課】



當你進入市場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其實買個股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的,從基本面來說,你需要觀察:

1 董監持股比例:一家優質的公司,會發現董監會持有相當比例的公司股票,因為經營者對公司的未來有一定的信心;相反的,若董監持有比例較少,可以思考,是不是對公司沒有信心

2 股本大小:一家公司股本的大小,關乎交易量及人為操縱股價。舉例權值股台積電,股本超過2000億元以上,若跟另一家股本只有30億的公司相比。小公司因為股本小交易量不大,很容易因為利多或利空的消息,造成股價暴漲或暴跌,更容易被有心人所操作,可能會有買進時容易,賣出有困難的狀況產生。

3 基本面的觀察:公司的獲利能力、月營收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經營能力…等。這些數字背後都代表著公司經營狀況,若沒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就無法判斷,未來公司經營是變好還是變差。

除了以上三點基本的資訊要了解外,有些人還會透過技術分析,如KD值、布林線指標、MACD…等,做為輔助判斷。


【投資新手還有更好的選擇】



看完了個股所需要研究的功課,是不是讓你頭昏眼花了。若你是一個上班族,怎麼可能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做研究呢?除非你真的很認真也很有興趣。我也常在文章中強調,投資就是得專注本業,並買自己了解的商品。既然買個股需要做那麼多的功課,我倒覺得ETF對新手來說是很好的投資起手式。

以三大類型的ETF舉例來說:

1 元大台灣卓越五十(0050):指數型ETF,一次持有台灣市值前五十大的公司,每年會透過指數自動調整成份股。持有的公司有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中華電、兆豐金…等五十支,這些都是市值前五十大的公司,更不用怕變成壁紙的風險,若0050成了壁紙,我想台灣也滅亡了。

0050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0050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2 富邦台灣核心半導體(00892):主題型ETF,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在世界上舉足輕重,若你對台灣的半導體未來很有信心,一次持有三十家半導體相關產業的公司,如台積電、聯發科、聯詠…等。未來科技可能需要半導體的需求量會愈來愈大,若你看好半導體產業,也不為是個選項之一。

00892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00892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3. 國泰ESG永續高股息(00878):配息型ETF,喜歡配息的朋友,這檔ETF訴求納入穩定配息的公司,持有的公司包含了電腦、電信、金融、民生…等,包括聯強、華碩、中華電、兆豐金、台泥…等,都是往年配息很穩定的公司。

00878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00878成份股 / 圖片來源DJ Money


除了以上舉例的三檔ETF,還有很多不錯的ETF可以選擇,但還是要了解ETF的屬性,找到屬於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商品投入。至於投入的方式,剛開始可以先以定期定額為主,等對商品比較了解及抓到股價區間,可以再用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買進。


【結論】



由朋友的例子,讓我了解到,還是有很人買了不懂的個股而賠大錢,甚至有睡不著的狀況,讓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因為我也曾是過來人。對於新手,我個人比較推薦先以ETF入門開始,等你投資到一定程度有所心得,再嘗試買個股也不晚,畢竟個股的風險還是比ETF來得高。

當然,若是執意想買個股的話,我另外的建議是:

1選擇大型權值股,比如台積電、鴻海、中華電…等,相較於其他個股更安全些。

2選擇被很多ETF重覆納入的個股去挑選,如兆豐金就同時被0050、0056、00878納入。

長榮(2603),在2021年以前平均股價都在8元,疫情造成塞港導致股價最高飆到233元,直至3/11回落到160元。公司內部員工都無法相信公司的股價為何可以漲成這樣,而你卻因媒體報導或聽別人說就認為航運股未來很樂觀。若用這種心態進入股市確實很容易讓自己受傷,畢竟投機與投資的區分差是「時間」。因此剛踏入股市就買航運股或者生技股,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想短時間賺大錢的心態,這比較像在投機。而我認為長時間處於市場並參與市場的成長,比較像在投資。

2021年前,長榮股價大約只有在8元左右

2021年前,長榮股價大約只有在8元左右


當然最後我還是建議他,可以考慮賣掉讓他睡不著的個股,改選風險相對較小的ETF為主。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02會員
278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懸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