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股市上賺錢,投資愈「慢」愈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年初大盤從1萬8千多點跌到6月底1萬4千多點,

好不容易因為美股的反彈,台股也跟著反彈至1萬5千多點,

如今又開始回吐,截至昨日也收在14410點。

年初從1萬8千多點跌至1萬4千多點 / 圖片來源 Goodinfo

年初從1萬8千多點跌至1萬4千多點 / 圖片來源 Goodinfo

如此上下震盪,也震出股市投資人的焦慮。

因此,我在股市社團上發現一個現象,

很多人開始發問,買了某檔配息型ETF套在高點,是否要先停損出場呢?

看到這樣的提問,且不是只有少數幾個人,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ETF算是分散風險的標的了,還是有人覺得很危險。


以我自己的觀察,我發現可能的問題:


  1. 投資太心急:

近期物價上漲太有感,很多人了解到,投資可避免通膨吃掉現金實質購買力。在他人推薦下,急著將資金投入自己似懂非懂的標的。


2. 投資順序弄反:

拿買東西作比較,要買電視或音響時,我們都會花時間在網路或者實體店面上比較,選出性價比較高的商品。

但投資股票卻反其道而行,還沒徹底了解商品運作模式前,就在朋友推薦下買進不懂的標的。導致股市震盪時,沒有穩固的知識作後盾,容易震出心理的不安,而做出錯誤的投資行為。


我之前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在銀行理專「熱情」推薦下,買了自己不懂的高收益債;事後上網了解運作模式後,發覺長久下來,比起銀行,投資人需要承擔的風險極其高。等履行完4年的合約後,結果就是因為匯損,換回台幣結果什麼都沒有賺到,那到底是誰賺走了?


結論:



我想分享給各位的是,投資千萬別躁進,愈慢愈好。市場一直都在,你隨時隨地都可以投資,為什麼要急著投入市場呢?為何不先用少量資金投入市場?一來只要投入市場,你就會關注市場;二來可以測試自己是否適合待在股票市場。


再來要做的是,先做好功課,了解ETF真正的運作模式,包含:

1. 總管理費:事關你的投資成本,管理費愈高,投資成本則愈高。

2. 指數追蹤方式:事關選股的邏輯,風險承擔小的投資人,指數追蹤方式若太過激進,反而就不適合。

3. 轉換是否很頻繁:成份股調整太頻繁,會侵蝕投資人的獲利或本金,通常會反應在淨值上。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0050(元大台灣五十)、006208(富邦台五十)、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這幾檔進行長期投資的原因了。因為這4個標的都符合3個準則,費用率低、指數納入有規模及穩定成長的公司、股票轉換沒有太過頻繁。

圖片pixaby

圖片pixab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03會員
282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懸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存股是懶人累積投資報酬最好的方式 專欄分享怪怪分點華城目前漲幅+62% 華擎+44%次之 談持股 大盤金流全被權值電子吸走 過往金融族群越接近除權息 股價
Thumbnail
存股是懶人累積投資報酬最好的方式 專欄分享怪怪分點華城目前漲幅+62% 華擎+44%次之 談持股 大盤金流全被權值電子吸走 過往金融族群越接近除權息 股價
Thumbnail
對於投資,通常人們都是侷限於差價的報酬,總覺得有買有賣,報酬就會出來。只是也有人,會看到更多不同的面向,然而,投資沒有對或錯,只要可以賺錢,沒有什麼絕對的問題。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0050歷史績效優於0056…高股息ETF卻如此熱門? 專家曝三理由:人心無法回測>讓我心有所感,於是......
Thumbnail
對於投資,通常人們都是侷限於差價的報酬,總覺得有買有賣,報酬就會出來。只是也有人,會看到更多不同的面向,然而,投資沒有對或錯,只要可以賺錢,沒有什麼絕對的問題。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0050歷史績效優於0056…高股息ETF卻如此熱門? 專家曝三理由:人心無法回測>讓我心有所感,於是......
Thumbnail
一直以來市值型與配息型ETF都有各自擁護者,每個人都有它的道理,也能用回測數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近期這個議題又因為一些YOUTUBER的影片,再度引起廣大的討論。今天懸緝也想寫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開始接觸ETF時,我是先從美國指數型書籍中看起,從指數教
Thumbnail
一直以來市值型與配息型ETF都有各自擁護者,每個人都有它的道理,也能用回測數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近期這個議題又因為一些YOUTUBER的影片,再度引起廣大的討論。今天懸緝也想寫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開始接觸ETF時,我是先從美國指數型書籍中看起,從指數教
Thumbnail
在指數化投資蔚為風尚的今日,為什麼還需要選股,而不是買ETF就好了呢!
Thumbnail
在指數化投資蔚為風尚的今日,為什麼還需要選股,而不是買ETF就好了呢!
Thumbnail
podcast收聽連結 吵爛掉的話題,不膩嗎? 高股息ETF或個股,近幾年一直都是台灣投資人朋友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往往也有很多人持相反意見,表達以高股息或高殖利率選股的盲點,特別是針對高股息ETF有各式各樣的意見,威利覺得很棒,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幫助大家,激發大家在投資路上多元的觀點。 就中性的角度
Thumbnail
podcast收聽連結 吵爛掉的話題,不膩嗎? 高股息ETF或個股,近幾年一直都是台灣投資人朋友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往往也有很多人持相反意見,表達以高股息或高殖利率選股的盲點,特別是針對高股息ETF有各式各樣的意見,威利覺得很棒,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幫助大家,激發大家在投資路上多元的觀點。 就中性的角度
Thumbnail
(以下持股後續於2021.09進行持股更換) 只想買飆股的可以離開了,覺得一年10%超爛的老手也可以離開了,主要是給剛進入股市的韭菜看的 大多都是買穩定存股 每年損益約15~20% 都自己摸索 也沒在看書 對帳單就不貼了 有興趣請點這 https://www.pttweb.cc/bbs/Stock/
Thumbnail
(以下持股後續於2021.09進行持股更換) 只想買飆股的可以離開了,覺得一年10%超爛的老手也可以離開了,主要是給剛進入股市的韭菜看的 大多都是買穩定存股 每年損益約15~20% 都自己摸索 也沒在看書 對帳單就不貼了 有興趣請點這 https://www.pttweb.cc/bbs/Stock/
Thumbnail
這截圖這文章已經放在草稿欄裡好幾個月了。內容刪刪減減,文不成文。 在這幾日的盤勢,拿出來講一講,讀者感受才會深。 0050正二實際上效率遠優於0050,但我為何還是不認同?即便中間我抓了軋空反彈逃命波,但今年大盤五月後確認大方向就是空頭了,長線看再怎存這類大盤正向ETF都是輸面大,那存個OX?
Thumbnail
這截圖這文章已經放在草稿欄裡好幾個月了。內容刪刪減減,文不成文。 在這幾日的盤勢,拿出來講一講,讀者感受才會深。 0050正二實際上效率遠優於0050,但我為何還是不認同?即便中間我抓了軋空反彈逃命波,但今年大盤五月後確認大方向就是空頭了,長線看再怎存這類大盤正向ETF都是輸面大,那存個OX?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