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S對kojic acid安全評估之解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CCS在2022年3月17日調整了關於 kojic acid 的安全性評估結論(SCCS/1637/21),並將原本建議之用量上限,1%,調降至0.7%。這是一份對從事安全評估工作,或欲知安全評估如何進行者來說,相當具有參考性的報告。
由於這一篇評估報告為kojic acid評估系列中之最新,且整系列報告皆延續地採用了相同的「dose descriptor」來進行風險評估,故若以「MoS」原理初窺此番調整,便可略知,新結論會與原結論相左的原因,不外乎是對「SED」以及「UF」有了新的見解或詮釋了。
早在《SCCP/11182/08》,即第一份關於kojic acid的風險評估報告中,即已列有一組由日本專家Fukase於2005年所執行,但未曾發表之人體經皮途徑的藥物動力學試驗數據。當時可能是因為受試者僅為6位日本女性,以及種種原因,並未受到前兩次評估報告的青睞(SCCP/11182/08 & SCCP/1481/12)。相信此組數據會再被重獲重視,應該是在「WoE」原則之下所做的決定,並使其成為《SCCS/1637/21》中推算「SED」的基礎。
由於在《SCCS/1637/21》中係以前述人體試驗所得之「AUC(Area Under Curve)」作為推算「相對生體可用率(relative bioavailability)」的比較基礎,並依此再循序推算出「SED」。由於此推算過程頗為複雜,運用到非常多重要觀念,故特撰本文以說明之。
此外,《SCCS/1637/21》在排版上極易造成閱讀上的誤解,例如:其直接將「AUC」的單位直白地寫作「ng/mL.h」,若能將之寫成「(ng/mL)∙h」或「ng∙mL^-1∙h」,則會更清楚明白,閱讀時應該多加注意。
首先,上述未發表之人體研究的試驗情境,係將500 mg含有1% kojic acid的「cream」完整地施用於受試者的雙頰,並在施用前與施用後之0.5、1、1.5、3、6、12,及24小時分別抽血,並檢驗血漿中kojic acid之含量,藉以取得動力學數據「Cmax」(1.54 ng∙mL^-1),以及「AUC (0-24h)」(19.4 ng∙mL^-1∙h)。
但由於該人體試驗僅監測24小時,且亦已在其他動物試驗裡觀察到,即便在投藥24小時後,依然可在尿液中偵測到kojic acid之代謝產物,故SCCS認為若僅單純地採納該人體試驗之直接數據,可能會低估了「SED」。故在「保守假定」原則下,決定以「單邊95百分位數(95 percentile)」的「AUC」值作為後續在推算「SED」的計算基礎。如下,列式以推算之:
AUC = AUCmean + 1.65 x St'd Error = 19.4 ng∙mL^-1∙h + 1.65 x (7.9 ng∙mL^-1∙h) = 32.4 ng∙mL^-1∙h
由於無法掌握到該人體試驗之原始資料,故無從考證上式中之「St'd Error」,7.9 ng∙mL^-1∙h,是否真確,但相信SCCS會引用該數據必定其來有自,故直接接受便是。此外,上式中之「1.65」,為統計學中常用到的「z score」,係自1.645進位而來(若此值是用於雙邊,則為「90百分位數」的可信賴值)。故接下來就以此「單邊95百分位數」的「AUC」值,32.4 ng∙mL^-1∙h,作為推算「SED」之基礎數據。
「AUC」顧名思義就是「藥物動力學曲線下的面積」。在此濃度與時間關係之座標上,縱座標的單位是「ng∙mL^-1」,而橫坐標的單位是「h」,故「面積」的單位當然就是「ng∙mL^-1∙h」了。
由於該人體試驗也僅做了24小時的監測,所以此「AUC (0-24h)」的數值就是一天的數值了。故此 32.4 ng∙mL^-1∙h 即為該「cream」中之kojic acid被經皮吸收「歸剛ㄟ」的量,故便直接寫作32.4 ng∙mL^-1。
接下來就要以此值推算kojic acid在「全身」的量。由於 ~
人體血漿與體重之關係為60 mL plasma/kg bw
且該試驗之受試者的平均體重為48 kg bw,故kojic acid在血漿中之平均總量應為:
32.4 ng∙mL^-1 x 10^-6 mg/ng x 60 mL/kg bw x 48 kg bw = 0.093312 mg
此外,由於《SCCS/1628/21》已建議所有數值皆僅應取2位有效位數,故後續就以0.093 mg進行推算。
在《SCCS/1628/21》Table 3B中列有「face cream」的平均使用頻率,約為 2.14 次/天,故在每天使用2次的假定下,「SED」便可如是推算:
SED = 0.093 mg/次 x 2次/day ÷ 60 kg bw = 0.0031 mg∙kg bw^-1∙day^-1
這樣就算完了嗎? 當然不是,還沒有「校正回歸」哩 …
在《SCCS/1628/21》中所列之「face cream」的用量為1.54 mg/day(SCCS/1628/21, Table 3A),且施用處之臉部皮膚表面積為565 cm^2(SCCS/1628/21, Table 3B),但在考量到「可合理預見的使用情境」之下,尤其又是有美白聯想的「face cream」,亦可能會連脖子都一併用上(前頸部之皮膚表面積為320 cm^2,若將使用範圍假設為整個頸部,就要再額外加上80 cm^2)。故使用量就必須加以「校正」:
1.54 mg/day x [(565 cm^2 + 320 cm^2) ÷ 565 cm^2] = 2.41 g/day
原報告《SCCP/1481/12》即已將kojic acid的上限濃度定在1.0%,再加上前述之人體試驗所用之「cream」中亦含有1.0% kojic acid,故即可假定此用於臉部與脖子的「cream」中亦含有1.0% kojic acid。故kojic acid的「局部暴露量」即為:
2.41 g/day x 1.0% x 10^3 mg/g = 24.1 mg/day
再回到前述人體試驗的情境,在將500 mg(1% kojic acid)「cream」施用於受試者雙頰下,即造就了0.093 mg的「AUC (0-24h)」。言下之意,即是在5 mg kojic acid的「局部暴露」下,便可令血漿中出現0.093 mg的kojic acid。
在「局部用量」與「AUC」為正相關的假定下
~ 故若在24.1 mg kojic acid之「局部暴露」下,應可在24小時內,令血漿中出現 ~ 【0.093 mg x (24.1 mg ÷ 5 mg) = 0.44826 mg】的kojic acid。
同樣再假定每天使用該「face cream」兩次,則「SED」為:
SED = 0.44826 mg/次 x 2次/day ÷ 60 kg bw = 0.014942 mg∙kg bw^-1∙day^-1 = 0.015 mg∙kg bw^-1∙day^-1
此外,手部也常是美白概念產品的主要使用標的,故再以「hand cream」的使用數據,以上述方式如法炮製。「hand cream」的每日用量為2.16 mg/day(SCCS/1628/21, Table 3A),同樣假定其中亦含有1.0% kojic acid,故kojic acid的「局部暴露量」即為:
2.16 mg/day x 1.0% x 10^3 mg/g = 21.6 mg
因此在21.6 mg kojic acid的「局部暴露」下,應可在24小時內令血漿中出現 ~ 【0.093 mg x (21.6 mg ÷ 5 mg) = 0.40176 mg】的kojic acid。
同樣再假定每天使用該「hand cream」產品兩次,則「SED」為:
SED = 0.40176 mg/次 x 2次/day ÷ 60 kg bw = 0.013392 mg∙kg bw^-1∙day^-1 = 0.013 mg∙kg bw^-1∙day^-1
其實,理論上宜以「保守假定」原則來決定演算出之數值是否應予以進位或捨去。在上式的情況中,筆者認為應將之「無條件進位」成0.014 mg∙kg bw^-1∙day^-1,會更符合「保守假定」原則。但在此還是忠實呈現SCCS的演算為宜。
又由於在安全評估時亦應顧念到,即便品產在「可合理預見的使用情境」下被使用,依然能夠安全。而消費者又非常可能會在一天內同時在臉部、脖子,以及手部使用到含有kojic acid的產品。故復在「累加暴露(aggregate exposure)」的考量下,應將上述用量加總,以推得總「SED」:
SED = 0.015mg∙kg bw^-1∙day^-1 + 0.013 mg∙kg bw^-1∙day^-1 = 0.028 mg∙kg bw^-1∙day^-1
求得kojic acid的總「SED」後,便可評估其風險。當然,決定適當的「dose descriptor」是非常重要的,且「dose descriptor」也決定了「UF」該如何設定。
由於此三篇關於kojic acid安全性評估的報告(SCCP/11182/08、 SCCP/1481/12、SCCS/1637/21),均以相同的「dose descriptor」(NOAEL = 6 mg/kg bw/day (28-days, rat, oral, effects on the HPT-axis))來進行「MoS」評估,故在此僅簡單地提示兩個重要的使用觀念。其一,此數據為「亞急性重複用量毒性試驗」的數據,故若要用於「MoS」之評估時 ~
必先校正成連續餵毒90-d的用量數據
故將「亞急性重複用量毒性試驗」數據校正成「亞慢性重複用量毒性」試驗數據:
6 mg∙kg bw^-1∙day^-1 x (28-d/90-d) = 1.87 mg∙kg bw^-1∙day^-1
或亦可將此「dose descriptor」直接除以「assessment factor」,3,這也正是在《SCCS/1637/21》中所示範的作法:
6 mg∙kg bw^-1∙day^-1 ÷ 3 = 2 mg∙kg bw^-1∙day^-1
因此 ~
MoS = 2 mg∙kg bw^-1∙day^-1 ÷ 0.028 mg∙kg bw^-1∙day^-1 = 71.43
其二,由於此數據之「endpoint」為對「HPT-axis」所造成之影響,故其係為「內部用量」所造成的「內部效應」,因此 ~
「UF」可能需要調整
在《SCCP/1481/12》中係以2.5作為「UF」,並藉以對kojic acid作出1.0%使用上限之結論。但在《SCCS/1637/21》中卻不再採用先前的見解,理由是以2.5作為「UF」的論據似乎不夠充分,應將「UF」重設回原始假定,即100,以作為論定風險之依據。
故在新見解下,【MoS = 71.43】,似乎是具有風險的,亦即1.0% kojic acid是具有風險的。若能將之降至0.7%,【1.0% x (71/100) ≒ 0.7%】,始可滿足【MoS ≧ 100】的低風險條件。
有趣的是,以1.0%作為kojic acid的含量上限建議,是當初在「UF」為2.5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結論。但如今之0.7%,卻是建立在先前限量建議的假定之上,又附加上了這個以100為「UF」的見解,「再」來下修該上限含量。簡單的說,「0.7%」這個新建議值,似乎同時擁有2.5與100之「UF」假定的雙重靈魂。
此份關於kojic acid的評估報告饒富教育意義,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在閱讀此文時,可適時地佐以原報告,並嘗試著動手演算,如此便更能對SCCS的評估邏輯心領神會。若能這般地反覆練習,您評估化粧品安全性的功力必將提升。
此外,這一篇報告也同時在教育吾等,並示範如何以「WoE」來決定數據的適用性,而不要只會找「經皮吸收率」,而忽略了其他更適切的數據。「AUC」已經是吸收進入系統的事實,「bioavailability」不也是這樣嗎 ~。相信這份報告會有一定程度的「拋磚引玉」分量,未來以此為前案,並參照此邏輯來推算「SED」的例子可能會越來越多,有心人更應及早通曉,落實評估能力,提升評估品質。但也無須太庸人自擾,畢竟評估模式與方法的演進還是要靠「專家們」示範,吾等只要靜待有牙慧可拾就好。
最後再提醒一下,要養成帶著單位做運算的習慣,這樣才能避免發生「低階錯誤」喔。
avatar-img
29會員
13內容數
臺灣化粧品正面臨新監管制度的關鍵──《化粧品產品資訊檔案管理辦法》已正式施行、《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的陸續生效,即本專題會討論到的「化粧品安全評估」與「化粧品品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可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如何能讓「加速性試驗」擺脫「自圓其說」或「自欺欺人」的窠臼作法呢? 首先在「品質作業」的態度上,一定要面對與處理「不求甚解」與「得過且過」的陋習。而在作法上,可嘗試著以並行的「品管計畫」,意即以「上市後品質變化趨勢」,來驗證或調整「加速性試驗」的內容。 其實「加速性試驗」推論的邏輯非常簡單直白,即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而言,任何無效或不到位的品質工作,做了比不做還糟。因為品質工作本身就是一項昂貴的成本,若所獲之結果模稜兩可,以致於無法依此做出適當的決策,那麼對企業來說就是瞎忙,空轉虛耗,當然就是「做了比不做還糟」。 此外,所有品質工作一定要清楚地知道為何要做,目的為何? 這樣做能達到目的嗎? 有了
(續Part I)... 但別忘了,除了倉儲環境之外,原料亦會因為「操作」而令其質變。故任何對原料所進行之「操作」的作業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品質,因此相關「作業標準」所規範之內容就非常地至關重要了。 若原料在「留樣」後係另置於他處管理,即便令該處之環境條件類似倉儲,但細微差異的日積月累
在「ISO 22716體系之GMP品質系統」(後簡稱「GMP品質系統」)實施的日常下,舉凡原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將四者暫統為稱「資材貨品」),在被「允收入庫」之後,其品質即無可避免地隨著時間而每況愈下。而對於這樣的必然趨勢,在業界常見的作法有三,其一是減緩「資材貨品」品質劣化之速度;其二是提
根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8條第2項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化粧品種類的「製造場所」,必須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中央主管機關得視情況進行符合性之檢查。 此一規定也宣告了台灣化粧品產業正式進入強制GMP的時代。 對業者而言,若要令其行之有年的「製造場所」能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那勢
為因應《粧安法》內新設之相關技術規範陸續上路,工廠也開始上緊發條,並敦促內 部負責人員參與相關訓練,以符合法規要求。但在導入與進行 GMP 時,常會對軟、硬體的規劃與設置有些不明究理的疑問,而常躊躇於取捨之間,且很難以相關培訓而能解惑。故該廠商希望藉由「侯博趴趴走」的 3 小時會談中,找到一些處理問
要如何能讓「加速性試驗」擺脫「自圓其說」或「自欺欺人」的窠臼作法呢? 首先在「品質作業」的態度上,一定要面對與處理「不求甚解」與「得過且過」的陋習。而在作法上,可嘗試著以並行的「品管計畫」,意即以「上市後品質變化趨勢」,來驗證或調整「加速性試驗」的內容。 其實「加速性試驗」推論的邏輯非常簡單直白,即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而言,任何無效或不到位的品質工作,做了比不做還糟。因為品質工作本身就是一項昂貴的成本,若所獲之結果模稜兩可,以致於無法依此做出適當的決策,那麼對企業來說就是瞎忙,空轉虛耗,當然就是「做了比不做還糟」。 此外,所有品質工作一定要清楚地知道為何要做,目的為何? 這樣做能達到目的嗎? 有了
(續Part I)... 但別忘了,除了倉儲環境之外,原料亦會因為「操作」而令其質變。故任何對原料所進行之「操作」的作業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品質,因此相關「作業標準」所規範之內容就非常地至關重要了。 若原料在「留樣」後係另置於他處管理,即便令該處之環境條件類似倉儲,但細微差異的日積月累
在「ISO 22716體系之GMP品質系統」(後簡稱「GMP品質系統」)實施的日常下,舉凡原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將四者暫統為稱「資材貨品」),在被「允收入庫」之後,其品質即無可避免地隨著時間而每況愈下。而對於這樣的必然趨勢,在業界常見的作法有三,其一是減緩「資材貨品」品質劣化之速度;其二是提
根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8條第2項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化粧品種類的「製造場所」,必須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中央主管機關得視情況進行符合性之檢查。 此一規定也宣告了台灣化粧品產業正式進入強制GMP的時代。 對業者而言,若要令其行之有年的「製造場所」能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那勢
為因應《粧安法》內新設之相關技術規範陸續上路,工廠也開始上緊發條,並敦促內 部負責人員參與相關訓練,以符合法規要求。但在導入與進行 GMP 時,常會對軟、硬體的規劃與設置有些不明究理的疑問,而常躊躇於取捨之間,且很難以相關培訓而能解惑。故該廠商希望藉由「侯博趴趴走」的 3 小時會談中,找到一些處理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7.23」》 相信注重保養的你,一定都了解「A醇」是有助減緩肌膚老化的成分,最近幾年更有來自世界各頂尖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許多研究證實發現,「A醇」對皮膚健康的潛在好處。現在就帶你來了解!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 https://www.yout
Thumbnail
今日重點: 1. SGS 收購 IEC 鞏固其在化妝品檢測領域的地位 2. Kosé 正在利用消費者自己的 iPS 細胞開發個人化皮膚護理 3. Nouryon 的 M3 結構多醣體賦予清潔生物降解性
Thumbnail
【VOCUS訂閱專屬】 純物理防曬乳(SPF35) shake型 (MS240001) ──保養品DIY:配方思路+全配方%+應用小提醒... 以二氧化鈦&氧化鋅幫助抵抗紫外線傷害、預防光老化…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6.24」》 「抗衰」不再是屬於中老年人的訴求,相信注重保養的你,一定都了解「維生素A」是有助減緩皮膚老化的成分,而且市面上含有「A酸、A醇、A酯、A醛」成分的保養品越來越多,市場上就連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開始加入這一個陣營同步伴隨抗老行列,本篇文章將揭曉A醇
Thumbnail
「酸性護膚」是以水楊酸、杏仁酸、果酸等加速粉刺、痘痘代謝的方法。這篇將實測酸性保養品並進行排行,絕對是痘痘肌不可錯過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分享了口服A酸的用途及適用情況,在受痘痘困擾的人,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這個抗痘武器。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5.31」》 2023年6月8日,歐盟委員會根據最新意見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了一份化妝品法規修正案草案。修正案調整了一些相關附件,包括成分的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和最大濃度等。許多人都在討論這項規定,是因為研究顯示A醇本身具有毒性,甚至指出超過0.3%的濃度對人體有害。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4.25」》 不同肌膚類型需要不同對待,而A醇正是能夠滿足這需求的選擇之一。這種成分的濃度可以從低到中再到高,每一種濃度都有著不同的效果,也能幫助肌膚減少不適感。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低濃度高濃度的選擇與功效大公開。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
Thumbnail
在藥品生產製造過程中,確保每批生產的藥品都達到所需劑量非常重要,要如何控制藥物活性成分的投料量以達到仿單宣稱的劑量呢?本文介紹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來控管投料量並提出方法計算預期的藥品效價強度 Potency。
Thumbnail
在美國聯邦法規 21 CFR 210.3 中,有明確指出製藥業對於產率的定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7.23」》 相信注重保養的你,一定都了解「A醇」是有助減緩肌膚老化的成分,最近幾年更有來自世界各頂尖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許多研究證實發現,「A醇」對皮膚健康的潛在好處。現在就帶你來了解!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 https://www.yout
Thumbnail
今日重點: 1. SGS 收購 IEC 鞏固其在化妝品檢測領域的地位 2. Kosé 正在利用消費者自己的 iPS 細胞開發個人化皮膚護理 3. Nouryon 的 M3 結構多醣體賦予清潔生物降解性
Thumbnail
【VOCUS訂閱專屬】 純物理防曬乳(SPF35) shake型 (MS240001) ──保養品DIY:配方思路+全配方%+應用小提醒... 以二氧化鈦&氧化鋅幫助抵抗紫外線傷害、預防光老化…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6.24」》 「抗衰」不再是屬於中老年人的訴求,相信注重保養的你,一定都了解「維生素A」是有助減緩皮膚老化的成分,而且市面上含有「A酸、A醇、A酯、A醛」成分的保養品越來越多,市場上就連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開始加入這一個陣營同步伴隨抗老行列,本篇文章將揭曉A醇
Thumbnail
「酸性護膚」是以水楊酸、杏仁酸、果酸等加速粉刺、痘痘代謝的方法。這篇將實測酸性保養品並進行排行,絕對是痘痘肌不可錯過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分享了口服A酸的用途及適用情況,在受痘痘困擾的人,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這個抗痘武器。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5.31」》 2023年6月8日,歐盟委員會根據最新意見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了一份化妝品法規修正案草案。修正案調整了一些相關附件,包括成分的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和最大濃度等。許多人都在討論這項規定,是因為研究顯示A醇本身具有毒性,甚至指出超過0.3%的濃度對人體有害。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4.25」》 不同肌膚類型需要不同對待,而A醇正是能夠滿足這需求的選擇之一。這種成分的濃度可以從低到中再到高,每一種濃度都有著不同的效果,也能幫助肌膚減少不適感。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低濃度高濃度的選擇與功效大公開。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
Thumbnail
在藥品生產製造過程中,確保每批生產的藥品都達到所需劑量非常重要,要如何控制藥物活性成分的投料量以達到仿單宣稱的劑量呢?本文介紹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來控管投料量並提出方法計算預期的藥品效價強度 Potency。
Thumbnail
在美國聯邦法規 21 CFR 210.3 中,有明確指出製藥業對於產率的定義